•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之原因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影響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之原因

在本節中研究者將分成促使家長積極參與子女教育的正向面向與造成家長 參與困難或壓力的負向面向,作整體探討影響受訪對象參與協助子女學習發展的 原因。在正向面向當中,包含受訪對象對在參與教育時的正面看法與社會的支 持,是促使受訪者積極參與子女教育的原因;在負向面向中,則是從家庭層面、

學校層面、家校互動以及社區層面等四大因素分別說明受訪對象遇到的困難與壓 力。以下分別敘述探討之:

壹、正向面向的促進力量

父母親對參與所抱持的態度,也會影響其實際的參與,若父母親認為參與孩 子在學校的任何活動是件重要的事,便會較實際的採取行動(賴明莉,2000)。

從受訪者參與子女教育過程中,來自於家長對參與子女教育的正面看法與社會支 持促使家長繼續一直努力協助子女,不管是否遇到困難或阻礙,由於這些基本的 動機信念與正面促進的力量,讓家長努力不懈,甚至越挫越勇。

一、對參與子女教育的正面看法

「當初我也是沒辦法接受啊!我是覺得日子也要過,一直這樣也是不能改變事實 啦!因為經歷過,就到那個點就是覺得要…應該要走出來就是比較好的方法,一直在那 裡..她也不會改變目前的!」「就是要接受這個事實,她就是這個樣子要趕快讓她…看 怎樣可以更好這樣!」(PE960423-I1)每個受訪者在開始面臨到孩子的障礙時,或 多或少都有表示出無法接受的心情,然而在經歷過一段調適歷程之後,經過時間 歲月累積,用一種接受的想法漸漸讓自己走出當初的陰霾,而這種轉念接受的心 情是幫助她們可以繼續走下去的重要力量,這樣的力量同樣展現在受訪者參與子 女教育的想法中。

正向支持參與子女教育的想法,正向的認知態度會影響家長參與(葉淑文,1998;

陳明聰,2000;黃淑文,2000;涂毓容,2003);在這樣的情形下,有些受訪對 象會同時從不同的角度說明自己參與子女教育的想法。其中有的受訪對象從最基 本的父母職責的角度,說明自己必須要用心守護孩子的理由;有的受訪對象觀念 則會希望孩子的進步為出發點,在讓孩子進步的前提下,會盡力去試;另外也有 受訪對象則以現在的努力可以讓自己或孩子的未來更好;有些受訪對象也會以基 於與老師的合作配合的想法來說明自己應參與協助孩子的教育。以下將受訪對象 的想法加以統整分述如下:

(一)你是我放在心上的孩子!---起源於父母的天職責任

還記得當受訪 I 說:「應該是每個父母親都這樣子!」(PI960525-I2)這句話的 時候,她的眼角雖然透露著疲憊,然而望進眼底時看到的卻是一股堅毅而無畏的 眼神,雖然知道她目前已經被孩子難搞的脾氣,弄得身心俱疲!「就是越來越累,

他都不聽你的!」(PI960525-I2),當她一直喊累的時候,一時會令人以為她已經 放棄了,但是她毫不思索直接了當的說:「…應該是要趕快再帶他去治療…」

(PI960525-I2),這些應是父母的心情吧!因為他是我孩子,願意盡一切的努力。

以下的訪談表達中,有些受訪者都提到自己以身為孩子父母的心情,認為自己應 盡照顧孩子的態度,對孩子有一份應盡到的責任,必須用心盡力去疼惜孩子、幫 助孩子。

「就我的想法會希望說,那是老師他所負責的工作,可是我們也有我們該盡的責任啦!

不是說交給老師就好了!我不會這樣想!我反而我們自己也要很努力的教他或者說去 帶他提升他的能力!」「其實這就是媽媽的心情,就希望○○可以真的進步,我也希望 說像親戚朋友或出去玩,我會想讓親戚朋友知道○○進步很多,就會讓他們覺得越來越 好,我希望所有的人對他的觀感都有改變。」(PA960511-I2)

「是還好,因為我是自己住,沒有跟公婆住在一起,很多事情沒有聽到,但是孩子是我 們自己生的就自己照顧這樣,然後就是他能吸收能有幫助的東西,我們就盡量做!」

「對!對!到現在來,時間久了,她是你的孩子就是…也是要習慣,也是要適應就對了 啦!就變成接受她,接受她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然後就盡我們的能力,可以的話,可 以做就做這樣。」(PE960506-I2)

「…其實我覺得說自己的孩子你自己生的,你就會想說真正用心在疼她,就不會覺得 說哪裡有什麼厲害,沒有啊!」(PG960420-I1)

「畢竟是自己的孩子,你就會去做!」(PG960517-I2)

「其實講來是認為是自己的兒子啊!沒辦法!要去這樣子協助他們發展啊!」

(PF960512-I2)

「嗯!就是他是我的小孩,就要有責任去照顧他、幫他。」(PH960509-I1)

「每個父母親都希望有一點缺陷能幫助他恢復,大家都會去做啊!」「應該是每個父母 親都這樣子!」(PI960525-I2)

(二)孩子我希望你更加進步!---起源於希望孩子能進步

而當受訪者基於對孩子進步的渴求時,自己也會積極去做很多努力來幫助孩 子,只要是自己知道的、對孩子有幫助的都會盡力去做、去試,一切只為了希望 孩子能更進步。

「而且會有那種感覺,所以我會一直想讓他趕快進步,可是有時候太急了。」「希望他 進步,希望他好!你看齁,你帶他去做治療,帶他去參加活動。真的其實都是對他有幫 助的,這也是他,比如學校裡面舉辦的活動,這也是他所需要參與的!」(PA960511-I2)

「因為我有跟爸爸溝通過,他說有幫助好啊!就去啊!」(PB960512-I2)

「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為了讓○○更進步,我會盡量去做,只要是有人跟我說的,我 幾乎都會去試試看…」(PC960420-I2)

「我也是希望他們進步啊!」「對小孩子有幫助的我都不會去拒絕。」(PF960421-I1)

「這孩子沒有自己帶會越來越嚴重…」(PI960525-I2)

(三)我想要給你更好的未來!---起源於對孩子未來的期待

每一個父母總是盼望著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將來,特殊幼兒的父母也會有同樣 的心情。受訪者將自己目前的努力放眼到對未來的希望,希望孩子的能力可以提 升,以後不但孩子能力好,自己以後能獨立生活,甚至自己也可以比較輕鬆!

「像個人、家庭整個社會而言,我們、孩子都會一直老,以後是不是就靠這些小孩,若 好的教育讓小朋友更完整的那個,以後出來人才更好,怎麼講(台語)?好像有一句話 他們**說,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PE960423-I1)

「ㄚ孩子我們生的,當然就是你現在顧的好一點,讓她能力一直提升,以後不就是我們 比較輕鬆,以前在台北的老師說,妳趕快把妳小朋友教好一點,妳就會越來越幸福….!」

「若又讓她在教育或各方面提升她的能力,也減輕我們的負擔,也減少…壓力!」

(PE960506-I2)

「當然是希望他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啊!會走跑跳那些!」(PH960525-I2)

每個身心障礙兒的父母,都不免對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擔心沒有人可以照 顧這個可能一生都需要人照顧的特殊兒,心裡想「如果有一天,我走了…孩子怎 麼辦?!」當父母漸漸年老時,父母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孩子,這種不捨心情在受 訪 I 身上表現的最為明顯。

「剛開始教會了!我到後面比較輕鬆!」「講說剛才現在講的那個一起協助孩子啊!讓 他們兩個恢復更好,讓他們未來更好!」「因為想說長大才不會是一個麻煩!對他自己 也好!」「這樣他長大沒辦法自己生活啊!我們兩個年紀漸漸大了,當然是要給他更好,

給他自己以後能生活,能自己養活自己。」(PI960517-I1)

「沒有啦!應該是做母親都這樣啦!不然以後教他怎麼生活!」(PI960525-I2)

(四)我要跟老師合作教導你!---起源於跟老師的合作配合

有些受訪對象的想法認為自己參與子女的教育是應該的,且基於在老師的教 導孩子情形下,自已應與老師合作溝通盡量協助孩子。

「我是覺得應該的啦!因為我們不懂,畢竟老師認識比較多!」(PB960421-I1)

「就是這樣,所以覺得若常跟老師溝通還怎樣,多關心小朋友的教育的動向。」

(PE960506-I2)

「我認為不行耶!自己的小孩完全交給老師不可以,老師也是人啊!人家也有很忙的時 候,那麼多學生只忙我們兩個,也不可能啊!」(PF960512-I2)

「因為我覺得說對於這種孩子啊!我們既然生了她,說真的我也會盡我的力量去把她照 顧,就是老師若說教我們方法,回來可以的話我們盡量。」(PG960420-I1)

綜合以上受訪對象的說法,其中以第一類型「起源於父母的天職責任」和第 二類型「起源於希望孩子能進步」的說法較多,然而其中有一、兩位受訪對象並 不是只有一種說法,例如:受訪對象E在兩次訪談中共表達出四種類型的想法,

另外受訪對象F也出現了三種類型對參與子女教育的看法。雖然每位受訪對象可 能持有的基本看法不盡相同,然而可以看到每位受訪對象對自己參與孩子教育的 看法,是呈現出正向支持的參與態度,這種正向支持的想法讓受訪者積極協助自 己的子女。這種正向支持的家長參與態度與之前的研究發現是相似的(陳良益,

1996;陳明聰,1996;吳璧如,1998;鄭佳玲,2000;詹月菁,2003),然而在 吳沐馨(2004)研究中的家長卻認為多數家長參與孩子班級活動的意願並不高,

熱忱也不夠,使得願意推動的幼兒園和老師感到實施上的困境;而會造成研究結 果的不同,可能原因在於吳沐馨(2004)的研究是以家長參與班級活動的意願為 研究主軸,且家長的能力、興趣、時間或學校班級中開放給家長參與的項目等都

與孩子教育的想法或動機,參與範圍可能包含家庭、學校與社區,參與範圍偏廣,

因此產生研究結果間的不同。

二、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的來源包含非正式支持系統,這是一種自然的結合、非結構安排下

社會支持的來源包含非正式支持系統,這是一種自然的結合、非結構安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