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實施程序

研究者確定研究對象後,研究者進入研究現場進行訪談、觀察及搜集相關文件 以進行資料分析。本節就訪談、文件分析及觀察的實施程序分述如下:

壹、訪談實施過程

本研究之訪談實施過程為邀請訪談對象、設計訪談大綱、確定時間與地點並 進行訪談、訪談後資料整理。

一、邀請訪談對象

本研究之訪談調查自 2013 年 2 月 14 日開始進行,首先分別與受訪對象進行 聯繫,約定訪談時間,並以配合受訪者的時間為主。訪談地點選在諮商室,是一 獨立的小教室,專門提供師生訪談的空間,可避免外在因素的干擾。本研究所有 受訪者均經其本人同意,並以匿名處理。訪談前先依訪談同意書(附錄三、附錄 四)說明研究目的與承諾保密原則,在受訪者同意後,將訪談大綱告知受訪者,

確定受訪者能瞭解其中的意義及焦點,接著陸續進行訪談,並於 2013 年 4 月 2 日 完成訪談後,隨即進行訪談資料逐字稿的轉譯登錄與分析處理。

受訪者包含導師與學生,其分配詳如表 3-1 及 3-2。

82 表 3- 1 導師訪談分配表

性別 導師 編碼

背景

女 T1 103 學年度擔任九年級導師,任教地理,正式教師年資 7 年。

男 T2 103 學年度擔任九年級導師,任教地理,正式教師年資 11 年。

女 T3 103 學年度擔任八年級導師,任教國文,正式教師年資 18 年。

女 T4 103 學年度擔任八年級導師,任教國文,正式教師年資 25 年。

女 T5 103 學年度擔任七年級導師,任教國文,正式教師年資 12 年。

男 T6 103 學年度擔任七年級導師,任教數學,正式教師年資 22 年。

表 3- 2 學生訪談分配表

班級 學生編碼 T1 班 T1S1、T1S2、T1S3 T2 班 T2S1、T2S2、T2S3 T3 班 T3S1、T3S2、T3S3 T4 班 T4S1、T4S2、T4S3 T5 班 T5S1、T5S2、T5S3 T6 班 T6S1、T6S2、T6S3 二、設計訪談大綱

研究者經由閱讀相關文獻及待答問題擬定訪談大綱,並由指導教授修正完成。

本研究訪談大綱的產生原則,是採用半結構式訪談的大綱模式,可避免一開始就 給受訪者太大的壓力以及太嚴肅的訪談情境,訪談大綱如附錄一、附錄二所示。

三、確定時間與地點並進行訪談

配合受訪者選擇不影響工作的時段及不受干擾之地點為原則,研究者於 2014

83 年 2 月 14 日起開始逐一進行訪談。

訪談開始前,研究者在取得受訪者的同意後,請其簽署訪談同意書並進行全 程錄音,研究者以錄音、札記方式記錄下所見所聞及想法。訪談中,研究者根據 訪談大綱進行訪談,視不同受訪者的反應,提問順序可依情境彈性調整,並隨著 受訪者的回答及反應,深入探討受訪者的意見,交互運用回饋、澄清等技巧,期 望藉由訪談大綱得以引導導師與學生呈現較多真實性面貌,以獲得更完整的資料 並做交叉驗證。

研究者在訪談資料的引用上,皆以身份編碼的方式來處理,並將其個人身分 予以模糊化處理。導師以英文字母「T」來表示,學生以英文字母「S」來表示,

並且依照訪談時間順序列表,如表 3-3。

表 3- 3 訪談記錄表

訪談對象代號 日期 訪談起訖時間 訪談地點 T1 2014 年 2 月 14 日 09:12-09:58 諮商室 T2 2014 年 3 月 10 日 10:38-11:30 諮商室 T3 2014 年 3 月 14 日 11:15-12:05 諮商室 T4 2014 年 3 月 18 日 14:28-15:00 諮商室 T5 2014 年 3 月 26 日 08:48-09:30 諮商室 T6 2014 年 3 月 31 日 11:08-11:59 諮商室 T1S1、T1S2、T1S3 2014 年 3 月 13 日 13:28-14:18 諮商室 T2S1、T2S2、T2S3 2014 年 3 月 17 日 16:20-17:41 諮商室 T3S1、T3S2、T3S3 2014 年 3 月 20 日 16:20-17:09 諮商室 T4S1、T4S2、T4S3 2014 年 3 月 21 日 12:38-13:26 諮商室 T5S1、T5S2、T5S3 2014 年 3 月 28 日 12:40-13:25 諮商室 T6S1、T6S2、T6S3 2014 年 4 月 2 日 12:44-13:26 諮商室

84 四、訪談後資料整理

研究者整理訪談中記錄的札記內容,將所錄音資料轉謄逐字稿,敘寫過程中 有不明確之處,研究者再向受訪者當面洽詢,逐字稿完成後亦請受訪者過目,確 認資料無誤後,填寫訪談回饋單(附錄五)。並將訪談逐字稿加以編碼,然後再進 行資料整理,以作為資料分析之依據。

貳、文件分析實施過程

研究者在獲得教師與學生的同意後,瀏覽學生檔案、聯絡簿、日記、教師記 錄,資料分析整理如表 3-4:

表 3- 4 文件資料分析整理表

資料來源 日期 相關重要內容

文 T1 20140214、20140311、20140418、

20140421、20140424

傾聽同理、啟發激勵

文 T2 20140217、20140318、20140407、

20140408、20140410、20140418

傾聽同理、啟發激勵、

真誠服務、建立社群 文 T3 20140317、20140320、20140429、20140512 傾聽同理、啟發激勵、

真誠服務、建立社群 文 T4 20140306 真誠服務

文 T5 20140211、20140217、20140220、

20140224、20140306、20140326

傾聽同理、啟發激勵、

建立社群

文 T6 20140325、20140506、20140513、20140516 傾聽同理、真誠服務

參、觀察實施過程

研究者在進行觀察的過程中,可以對情境有更直接的認識,看到事件的發展過

85 程。本研究之觀察實施過程如下:

一、制定觀察計畫

研究者制定初步的觀察計畫,確認觀察的對象、內容、方式、範圍、時間、地 點等,以觀察導師與學生在教室中互動之情形,其中包括課堂間與導師時間的師 生互動。

二、進行觀察

研究者取得導師與學生的同意後,進教室進行「非參與觀察」,觀察時使用錄 音設備輔助記錄,並現場進行筆錄。觀察時間如表 3-5。

三、完成觀察日誌與省思

觀察結束後,研究者應保持第三人稱的角度如是客觀地敘述,完成觀察日誌並 進行現場觀察之省思。

表 3- 5 觀察時間一覽表

觀察日期 觀察時間 地點

T1O1 2014 年 3 月 27 日 14:30-15:06 教室 T1O2 2014 年 5 月 6 日 15:25-15:55 教室 T3O1 2014 年 4 月 16 日 12:30-12:42 教室 T3O2 2014 年 4 月 17 日 12:30-12:43 教室 T3O3 2014 年 5 月 16 日 09:30-10:04 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