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師生互動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縱使經過社會變遷、教師角色變化、教學型態改變,教師在教室中,仍是具有 較大的權力與影響作用,而學生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遭遇困難,需要教 師的幫助。教育工作最具體的基本表現,乃在於師生之間的交互行為(陳奎憙,

1990)。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使教師能熱心教學,學生能認真學習,使各種 教育能順利且成功地進行(黃楸萍,2001)。

壹. 師生互動之意義

教師與學生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兩個主體,師生關係良窳直接影響教學活 動的進行。今日無論教學媒體多麼進步,教育制度如何改革,課程標準如何修訂,

絕大部分的教學活動仍然必須透過師生互動來進行,因此在注重教學創新、課程 領導、追求制度改革的時代裏,教學現場最基本的師生關係仍然需要我們更多的 關注(杜永泰,2005)。

一、師生互動的定義

「互動」是指產生於二人或二人以上接觸一段時間,透過語言、符號、手勢 及其他溝通方式,彼此影響而產生行為改變(黃政傑,1977)。陳奎憙、王淑俐、

單文經與黃德祥(1996)提出,師生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的功能,除了正式 的教學活動外,還包含非正式的人格影響、價值觀念、態度與行為的啓導。郭明 德(2009)認為,所謂「師生關係」,係指教師與學生互動時,師生相互對待的行 為與態度。傳統教師的角色如下,《禮記學記篇》:「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34

韓愈的《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然而,師生互動過程並非自始至終穩定不變的過程,而是師生雙方相互界定 情境與反應、碰撞與調整的過程。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彼此都利用各種策略來 試圖確認本身定義或修正他人的觀點,最終雙方能發展出共識及有秩序的互動模 式(許殷宏,1999)。師生關係是動態發展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互動而成的結果,

並非教師一人即可決定師生關係的發展(林怡呈,2010)。e 世代師生間的互動模 式,不但已非單純與固定的一對一或一對多,而是兼具動態、即時、隨機的多對 多(朱社君、林奇賢,2000)。

誠如 Olivares& Rosenthal(1992)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是學校 經驗的核心,教師會透過與學生的互動而影響學生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在國民基礎教育階段中,導師的領導方式,自然容易成為學生認同的目標(黃鈺 雯,2004)。溫毓華(2011)認為,師生關係因其具有特定教育目的與功能,在關 係中特別強調教師的角色與功能、責任與倫理,期望教師能著重學生心理社會發 展的瞭解,並主動引導、催化、協助學生良善發展,而使得師生關係具獨特的專 業性。潘志煌(1997)認為,對教師而言,透過與學生的互動,可以傳遞社會文 化環境的價值內涵;對學生而言,與教師的互動,是學生學校經驗的一核心部分。

二、師生互動的特點

潘正德(1993)認為,師生互動關係,是奠基於傳統的理念與精神,同時結 合互動理論,教師與學生均同時扮演著訊息發送者與接收者,在兩種角色互相牽 引、運作下,教師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而學生也達到「學習、長 成、成熟」的任務。師生互動關係,主要有以下幾項特點:

(一)師生互動關係是一動態、連續、流通的過程,因此是變動的,而非靜止的。

(二)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必須藉助有助的媒介,如:語言、文字、行為、態度、

肢體語言等。

(三 1993

教師

2011)認為 處最重要的

993:27)

者與接收者 ositive

36

discrimination),平等並不意味著所有學生都有相同的能力、興趣和天賦,也不是 要求學生都能達到相同的目標或成就,因此,教師應該考量每位學生的個別差異。

關懷陪伴的做法,包含把握時間和學生相處、多參與班級活動、在聯絡簿上表達 關懷、私下晤談、網路互動等。

李佩怡(2005)提出以下三個觀點,說明教師如何讓自己成為幫助學生成長 的人:

(一)教師需要覺察個人的人性觀與價值信念,及反思其對學生的影響及師生間 的互動關係,才可能以開闊的心胸去認識學生,接納異質性的學生,肯定 他們本質的良善與優點,進而提供適合學生發揮的學習空間。

(二)教師之所以能夠傳道、授業、解惑,奠基在穩固信任的師生關係。關係是 動態的,能用心經營師生關係、願意花時間理解學生的需求和特質、在傾 聽問題過程中給予適當協助,都會使師生關係更加密切。

(三)教師需要不停追求個人的人格成熟與自我成長,把人生的道理實踐在自身 的人際互動中、落實在師生關係中,使得個人在班級經營時能情緒穩定、

言行一致與以身作則。

因此,綜合上述可知,師生互動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同時兼 具訊息發送者與接收者的角色,透過有助的媒介交換價值觀,以達到教師的預期 及潛移默化效果。其互動內容涵蓋範圍除了認知層面外,還包含情感、態度與行 為層面。教師必須以「公平對待」與「關懷陪伴」的心,用心經營師生間互動關 係,發展出有秩序的師生互動模式,並建立良性的回饋循環系統,與學生共同成 長。

貳、影響師生互動的因素

Wubbels, Brekelmans& Hermans(1997)根據 Leary 的溝通歷程相關理論(如 圖 2-8),以系統性的方式,研究在教室中的教師行為。研究結果發現,師生間的

影響 影響力(inf 把兩個向度分

歷程,亦即

圖 2- 8

資料來源:修

王鍾和(200 程度,係指在

,而橫座標 的程度。依據

fluence)」與 分為高低層

bels(1997)

生的互動行為 是誰在指揮或 與學生的接

研究者以受 性(proximit

生互動關係

一、 材,1998)。

007:54)

39

成功的師生互動關係,包含很多相關因素,在教師方面,如:教師特質、教師期 望、教師角色、教師領導類型、教師教學方式等。在學生方面,如:學生特質、

學生學習態度等。茲分述如下:

一、教師方面

(一)教師特質

教師在班級中應該具有適當的人格特質,如:友善的、幽默的、溫暖的、風 趣的、真誠的、同理心、尊重學生等各種特質(林進材,2005)。

(二)教師期望

Rosenthal& Jocobson 在「教室中自我應驗的預言作用」研究中,強調教師期 望具有「自我應驗的預言效果」,教師期望會引發教師一連串與其期望相符合的情 感、態度和行為,會流露於師生互動情境中,最後導致教師原來的期望終成為事 實(郭生玉,1980)。一般來說,他人期望會影響自我期望,進而改變個人的行為。

教師期望經由學生的知覺而影響師生的互動關係,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較高、評價 較好的,其師生互動關係較佳,反之則否(周燦德,2008;張輝政,2000)。可知,

教師期望不同,對學生的互動自然有別,教師期望效應是影響師生互動的重要因 素(林進材,2005)。

(三)教師角色

教師在現代社會中,扮演了至少五種重要角色,即傳道者、授業者、選擇者、

輔導者即協商統合者的角色(林生傳,1985)。不論扮演何種角色,教師應能接納、

尊重、鼓勵、讚美學生,以人性化的態度,使學生願意親近,並建立和諧、安全、

溫馨的學習環境,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張輝政,2000)。因此,教師不僅扮演 傳道、授業的經師角色,且應扮演解惑的人師角色,對於輔導學生了解自己、肯 定自己、調適人際關係、處理情感問題、規劃生涯發展等問題均責無旁貸,這是 建立良好師生互動關係的必備要件(周燦德,2008)。

(四)教師領導類型

40

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研究師生關係,主要的測量方式是測量教師領導的類型。

比較有名的研究有「倡導」與「關懷」兩層面四種領導類型的比較、「教師中心」

和「學生中心」兩種領導類型的比較(陳奎憙、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6)。

關於「倡導」與「關懷」兩層面四種領導類型的比較,杜永泰(2005)的研究發 現,「高關懷、高權威」的領導方式,學生學習行為表現較優,「低關懷、低權威」

的方式,對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有不良影響,而「低關懷、高權威」和「高 關懷、低權威」有兩種領導方式,對於學生生活適應具有較好的影響。

(五)教師教學方式

人性不一,各如其面,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師要讓學生有成就 感能肯定自我,就要採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不要只求齊頭式的平等,而是要 讓學生站在立足點上進步發展(潘清富,2002)。教師必須拋棄傳統以「教師為中 心」的教學歷程,應回歸教育本質「以學生為中心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以培養 學生獨立、主動、積極的學習習慣(張輝政,2000)。學生的學習態度會受教師所 使用「間接影響」或「直接影響」的教學方式影響。使用能接納學生感受、激勵、

肯定等間接影響教學方式,其師生互動關係較為積極;反之,使用命令、指示、

權威等直接影響教學方式,其師生互動關係較為消極(周燦德,2008)。

二、學生方面

(一)學生特質

師生關係良莠不僅只從教師單方面決定,學生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也扮演 重要角色,由於學生個人特質有所差異,師生互動結果也會有所不同(蔡珮琪,

2010)。孫旻儀等(2007)針對學生人格特質與師生互動關係進行研究,研究結果 顯示,學生人格特質的外傾支配性、神經質、和善性、嚴謹自律性及聰穎開放性 越高,教師對他們的影響及支配力亦越高,與教師間緊密合作的互動越多,推究 其結果可能由於一個善良溫和、樂於助人且可信賴的學生,與人互動時容易建立 親密關係,在與教師互動時,亦能建立較良好的關係;而凡事自動自發、學業方

41

面用功、做事有規劃的學生,乃為教師眼中聽話且容易管教的學生,因此在互動 上也較易有正向關係。

(二)學生學習態度

誠如 Dembo(1981)研究指出,學生學習態度與師生互動關係中,討好型學

誠如 Dembo(1981)研究指出,學生學習態度與師生互動關係中,討好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