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中市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相關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中市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相關之個案研究"

Copied!
2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游進年博士. 臺中市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與 師生互動相關之個案研究. 研究生:紀慧萍撰 中華民國一 O 三年六月.

(2)

(3) 謝誌 三年的師大生涯是一趟收穫滿滿的旅程,帶給我許多成長與能量,在論文付 梓這一刻,我雖然感到無比喜悅,卻也萬分不捨……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游 進年老師,每當我碰到瓶頸時總是能及時指導與解惑,讓論文得以順利進行,游 老師也常以父親的口吻提醒我在南北奔波時要注意安全,讓我感受到了教授溫柔 的一面;口試委員蔡進雄博士和許殷宏博士鉅細靡遺地說明,不吝提出寶貴意見, 著實令我獲益匪淺,使得本論文益臻完善。 感謝教研所多位師長的傾囊相授,游門戰友團的學長姐們共同切磋,尤其是 銘樹、悄君寶貴的經驗分享,同窗好友文瑾、梨華、佩宜、宜芳、珈熒、雅莉、 佳薇相互鼓勵與扶持,更感謝與我並肩作戰一年的伙伴──曉瑩,從最初研擬研 究方向到完成論文,提供我許多實質的建議和協助,讓我的寫作之路不感孤單。 感謝總是鼎力相助的好同事們,常常幫我留意進修當天的大小事,在我有需 要時,一定義不容辭地幫忙,還時時提醒迷糊的我要注意哪些小細節;還有一大 群貼心懂事的畢業班孩子們,我記得你們每週最常說:「老師,昨天妳不在,我 們都很乖哦!」因為有你們的自動自發,才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順利取得學位。 最後,感謝我最摯愛的家人,愛我的老公總是耐心陪伴,在我分身乏術時幫 我分擔,在我煩躁時,還要包容我的任性。公公、婆婆把我當成女兒般的疼愛, 精心烹煮美味健康料理為我補身體。父母親及妹妹們,不管我想做什麼,總是給 予全然的信任與支持。感恩我的家人們能讓我心無旁騖的完成理想,做我最有力 的後盾,你們是支持我一路走來最重要的力量。 衷心感謝生命中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貴人,在教職這條路,我將秉持務實、 服務的精神向前邁進,以不負大家的期望。 紀慧萍謹誌 2014 年 6 月 i.

(4) 臺中市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相關之個案研究 摘要 本研究首在探討臺中市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之相關,係採個案 研究法進行研究,透過半結構式訪談、觀察與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與整 理。導師服務領導行為包含四個構面:傾聽同理、啟發激勵、真誠服務、建立社 群。本研究結論歸納如下: 壹、導師表現出良好服務領導之行為,使得師生互動關係頗佳。 貳、導師在傾聽同理學生的過程中,能傾聽同理學生的心聲,則能帶給學生被關 心、安全感及信任感,更為導師帶來成就感。 參、導師在傾聽同理學生後,能提高學生主動與導師互動的意願,並改變學生的 態度和觀念。 肆、導師能啟發激勵學生,則能建立學生信心,讓導師也能獲得回饋。 伍、導師在啟發激勵學生後,能引導其訂定目標,態度亦漸趨主動積極。 陸、導師能真誠對待學生,可增加師生親密度,拉近彼此距離,讓學生感受到實 質的公平。 柒、導師在真誠服務學生後,會使學生願意遵循導師的指導,能真誠待人且服務 他人。 捌、導師能善用同儕力量,為學生建立社群,則能促進班級和諧,提高學生的歸 屬感。 玖、導師為學生建立社群後,學生能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主動協助同儕。 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提供建議以供導師、學校教師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服務領導、師生互動. ii.

(5) A Cas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eroom Teachers’ Servant Leadership and Interaction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Abstract. Huei-Ping Ch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eroom teachers’ servant leadership and interaction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were administered to collect the pertinent data. There are four dimensions included in the homeroom teachers’ servant leadership: listening with empathy, inspiring others with enlightenment, serving with sincerity and building warm communitie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I..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gets better through the homeroom teacher’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II.. If the homeroom teacher concerns students with empathy, they can also obtain accomplishment in the process. Students can also feel secured and believed.. III. After listening and empathizing, the homeroom teachers can improv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interact with teachers, change student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toward the relationship. IV. When the homeroom teachers inspire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hey can build students' confidence and gain some feedback, too. V.. After inspiring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he homeroom teachers can guide them iii.

(6) to set goals and intrigue their initiative attitudes. VI. The relationship can gets closer if the homeroom teacher treats students with sincerity. VII. Students can follow the homeroom teacher’s guide, treat others sincerely and be willing to serve others if the homeroom teacher treats them with sincerity. VIII.When the homeroom teachers use the power of peers, they can create a community and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to make students feel warm and belonged. IX. After the homeroom teachers build the community, students can be mo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behaviors and willing to help others. Base on the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to the school homeroom teachers, subject teachers and further researchers respectively.. Keywords: servant leadership, the interac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v.

(7) 目次 謝誌…………………………………………………………………………….………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次………………………………………………………………………...………...vii 圖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解釋..................................................................................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服務領導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13  第二節 師生互動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33  第三節 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之相關研究............................................................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77  第一節 研究對象.................................................................................................... 77  第二節 研究工具.................................................................................................... 79  第三節 實施程序.................................................................................................... 81  第四節 資料處理.................................................................................................... 85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88  第六節 研究倫理.................................................................................................... 8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91  第一節 傾聽同理的師生互動關係之現況分析與討論........................................ 91  v.

(8) 第二節 啟發激勵的師生互動關係之現況分析與討論...................................... 108  第三節 真誠服務的師生互動關係之現況分析與討論...................................... 126  第四節 建立社群的師生互動關係之現況分析與討論...................................... 1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55  第一節 結論.......................................................................................................... 155  第二節 建議.......................................................................................................... 159  參考文獻 ................................................................................................................... 163  附錄……. .................................................................................................................. 173  附錄一 教師訪談大綱.......................................................................................... 173  附錄二 學生訪談大綱.......................................................................................... 175  附錄三 教師訪談同意書...................................................................................... 177  附錄四 家長同意書.............................................................................................. 178  附錄五 訪談回饋單.............................................................................................. 179  附錄六 觀察記錄表.............................................................................................. 180  附錄七 教師訪談逐字稿...................................................................................... 181  附錄八 學生訪談逐字稿...................................................................................... 204 . vi.

(9) 表次 表 2- 1 學者提出服務領導之行為指標表 ........................................................... 26  表 2- 2 學者提出服務領導之行為指標歸納表 ................................................... 28  表 2- 3 服務領導之相關研究整理表 ................................................................... 52  表 2- 4 師生互動之相關研究整理表 ................................................................... 63  表 2- 5 服務領導及師生互動之相關研究整理表 ............................................... 73 表 3- 1 導師訪談分配表 ....................................................................................... 82  表 3- 2 學生訪談分配表 ....................................................................................... 82  表 3- 3 訪談記錄表 ............................................................................................... 83  表 3- 4 文件資料分析整理表 ............................................................................... 84  表 3- 5 觀察時間一覽表 ....................................................................................... 85  表 3- 6 研究資料處理編碼表 ............................................................................... 88   . vii.

(10) 圖次 圖 1- 1. 研究步驟圖 ............................................................................................. 10. 圖 2- 1. 服務領導模式圖 ..................................................................................... 18 . 圖 2- 2. Patterson 服務領導模式 ......................................................................... 18 . 圖 2- 3. Winston 擴充 Patterson 的服務領導模式圖 .......................................... 19 . 圖 2- 4. 服務領導概念架構圖 ............................................................................. 20 . 圖 2- 5. 服務領導在培育教育領導者的實踐模式 ............................................. 25 . 圖 2- 6 「學生─教師─主任─校長」之三角關係圖 ....................................... 32  圖 2- 7. 教師與學生的回饋循環系統圖 ............................................................. 35 . 圖 2- 8. Leary 的溝通模式 ................................................................................... 37 . 圖 2- 9. 師生互動關係的類型 ............................................................................. 38 . 圖 2- 10 Bales「交互作用過程分析」 ................................................................. 42  圖 2- 11 師生互動模式 ......................................................................................... 43  圖 2- 12 師生交互詮釋模式 ................................................................................. 45   .  .    . viii.

(11) 第 第一章 緒論 緒 愛,可以治 治療一個人 人──不論是 是付出的一 一方,還是接 接受的一方 方。 ~~Karl Menn ninger Hunter 曾提 提出愛的定 定義是能推己 己及人找出 出別人的需求 求;同時, 也要努力滿 滿足 別人 人所需。對於 於愛,最好的 的形容詞就 就是: 「愛就 就是愛本身」 (Love is as love does) (李 紹廷 廷譯,2010) )。 本 本研究首在 在探討臺中市 市國民中學 學導師服務領導與師生 生互動之相關 相關,採用個 個案研 究蒐 蒐集資料。本 本章共分四 四節,第一節 節研究動機 機與目的;第 第二節待答 答問題與名詞 詞解 釋;第三節研究 究方法與步 步驟;第四節 節研究範圍 圍與限制。. 第一節 節 研究動 動機與目的 的 本節主要說 說明研究動 動機與目的 ,茲分述如 如下:. 壹、 、研究動機 機 案例 例說明─導師 師,要當學 學生永遠的避 避風港 某天上午李 李導師突然 然怒氣沖沖地 地跟王導師 師說: 「妳們 們班的小花同 同學,剛才 才夥同 某同 同學到我們班 班拍桌子,請叫她到辦 辦公室來。」小花同學 學到辦公室 室後,李導師 師要 小花 花同學說出拍 拍桌子的理 理由,小花同 同學瞪著在 在一旁飽受驚 驚嚇的 2 位 位同學,然後 後很 憤怒 怒的說: 「我 我下課在睡覺 覺,又沒有 有去妳們班。」此時,一頭霧水的 的王導師,問這 2 位同 同學到底發 發生什麼事,其中一位 位同學哽咽地 地跟王導師 師說:「老師 師,因為我 我下課 時間 間低著頭坐在 在座位上,突然有兩位 位很兇的同 同學,大力的 的拍了我的 的桌子,我很 很害 怕,一抬頭,他 他們就跑遠 遠了,班上同 同學說其中 中一個好像是 是妳們班的 的小花同學。」 王導 導師問:「妳 妳確定是小花 花同學? 」 他們說:「班上有好幾 幾個同學說 說是。」此時 時, 1.

(12) 王導師覺得事有蹊蹺,轉身走向小花同學,握著小花同學的手,問: 「到底發生什 麼事? 老師在這裡,妳一定要老實說,老師才有辦法幫妳。」小花同學抬起頭來, 很堅定的看著王導師說: 「老師,我沒有。」王導師看著小花同學的眼神,似乎看 不到她平時闖禍後的心虛感,此時,李導師因為有課,讓小花同學先回教室。小 花同學便極度憤怒的走上樓,王導師在後面追,卻追不上。到了三樓,小花同學 終於慢下腳步,王導師便立刻衝上前去抱住小花同學安慰她,此時,她委屈的眼 淚,全部奪眶而出。哭了一會兒,王導師跟小花同學說: 「如果妳做了,老師陪著 妳去道歉,妳不用怕。如果妳沒做,老師一定會幫妳澄清的。現在沒有其他人在, 妳跟老師說,妳有沒有去別班拍桌子。」她流著淚滿腹委屈地抬起頭來,堅定地 跟王導師說:「老師,我沒有。」 經過再次確認,王導師決定要相信小花同學,下課後,王導師找輔導老師到 學務處去調閱監視器,幫小花同學找證據,並且再繼續追問各班同學,到了下午 終於找到拍桌子的同學了,原來只是隔壁班的同學惡作劇,他們其實沒有惡意。 真相大白後,王導師帶著兩位同學,來跟小花同學道歉,然後雙方言歸於好,這 拍桌子事件終於落幕了。王導師回到班上,看著小花同學臉上恢復了以往的笑容, 也鬆了一口氣。 由上述真實案例可知,身為導師,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深遠的影響,如果當 時王導師選擇不相信小花同學,又或者選擇繼續上課,小花同學就要一個人面對 所有人的誤會,有理說不清,連導師都不相信她的話,以後發生任何事,她就會 對人群擺出防衛的姿態,然後自我放棄,到那時候,該怎麼教育這孩子。很慶幸 的是,在當時的一念之間,王導師選擇了相信,而不是放棄,成為學生在學校一 個安全的避風港! 眾所周知,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別人無法容忍 之處,但是,真正愛護一朵玫瑰的方式,並不是努力把它的刺拔除,而是學習如 何不被它的刺刺傷,學校教師所面對的孩子,都存在著不同的特性和潛能,必須 2.

(13) 要用欣賞玫瑰的胸襟,用一顆柔軟的心,學習如何包容、尊重。教師如要真正成 為孩子成長的貴人,必須先好好欣賞每個孩子的特性,只要每個孩子肯定了自己 的價值,努力實踐理想,生命力就能不斷往上提升(傅木龍,2001)。 根據 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發展階段,處於青春 期階段的國中青少年,正面臨自我認同和角色混淆的社會心理危機,是成長重要 的轉捩點。國中導師面對這群告別童年、迎向成人的懵懂學子,扮演吃重的角色, 導師常是學生模仿及認同的目標,其領導方式會影響學生的行為及人格特質,因 此,導師不只是「經師」,更應該是「人師」。 導師是班級的領航員,帶領全班學生持續地航行前進,也是在學務工作中和 學生接觸最頻繁、密切的師長。隨著學生來源的多元化和民主化的浪潮,教師帶 領班級學生的作法,也須隨著適當調整(溫玲玉、秋華慧,2012) 。學校作為協助 學生學習與成長的組織,首要任務即在於服務學生,讓被服務的學生能夠更健康、 自主,以發揮生命的潛能,因此學校教育的目的正好與服務領導的理念相吻合。 其實,領導的目的應在於服務,服務與領導應是一體的兩面,如果學校領導者總 是自問著:「對學生最好的是什麼?」,而非問他自己的需求與欲望是什麼的話, 那麼便已經實踐「服務先於領導」的前提,站在服務領導之路的起點(黃登木, 2004) 。對學生而言,班級是學習與成長的重要環境。對教師而言,班級是與學生 互動以進行傳道、授業、解惑的地方。班級就像一座花園,必須天天細心照料, 如果放任雜草叢生、害蟲橫行,花園終將走向荒蕪;如果用心灌溉、除草施肥, 花園方能欣欣向榮;而導師正是這個花園的園丁,正像園丁決定著花園中各種植 物的生長(諶悠文,2004) 。研究者在教育領域中,任教五年多以來,始終秉持著 「以服務代替領導」的初衷經營班級,本研究欲探討導師若採取服務領導的方式, 同理、傾聽學生的想法,對學生的影響性為何?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傳統的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在傳授知識,而學生的主要任務在 接受知識,透過注重權威與控制的師生互動關係,目的在於把學生塑造成社會所 3.

(14) 期待的人。傳統教育社會學的觀點,非常重視社會化的過程,所謂社會化,係指 個人學習其所處社會之行為模式的過程。學校藉由組織與課程, 「塑造」社會化的 人格,以便使個人適應社會結構(林清江,1991) 。所以教師會使用教師權威,要 求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引而完成學業及人格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各項教育鬆綁、 權力下放、解構主義等教育改革措施逐漸興起,師生間的互動關係開始有所轉變, 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重心,與傳統的權威式教育大不相同。就社 會學與心理學的觀點,師生互動關係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要建立 和諧的師生關係,一方面教師必須要採取民主的作風,了解並尊重學生的需要; 另一方面,更需要善用專業權威,以贏得學生的信服(張振成,2001)。 學校中主要的參與主體是教師與學生,學校教育活動最基本、最具體的表現, 乃在於師生之間的接觸,因此,師生互動關係的探討實為教育研究的重心之一(陳 奎憙,1990) 。教師的傳統社會角色是代表成人社會的道德權威,是介於社會與學 生之間的角色,直接約束學生,對學生有絕對的影響力,以能達成教育的目的。 (林 清江,1991) 。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是幫助學生成長的基礎,倘若師生關係不佳, 導師一切的辛苦也只能付諸流水。所以,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是身為 導師的基本課題。帶人要帶心,導師若能運用專業技巧,處理與學生互動間的問 題,就能避免衝突,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在教學上更能事半功倍。若從人際行 為的相互影響觀點來探討領導,可知領導不是單方面的影響或牽引,而是領導者 與追隨者雙方心理與社會交流的行為,經由深刻的交互體會達到彼此的和諧(蔡 培村、武文瑛,2004)。Esther Wright 認為,教師是懷抱著熱忱與奉獻精神,並且 希望為他人創造不同人生的一群不平凡的人,必須付出無比的耐心、包容和愛。 而且,教師的話語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可使孩子具備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教 師肩負著無比的重任,將撒播愛和希望的種子(張篤群譯,2005)。 班級中的學生與教師,兩者為了達到學習目標,會產生師生互動行為。良好 的師生互動,對提高教學品質、促進師生全面發展,都能起重要的作用。師生雙 4.

(15) 方在相處的過程中,會根據過去的個人生活經驗,主動詮釋彼此的行為,並作出 反應。研究者本身擔任國民中學導師,每天與學生有頻繁的互動,深刻體會到教 師的言行,都會對學生及教師本身造成影響,在導師領導之下,班級學生在言行 舉止及態度上,會與導師愈來愈像。因此,研究者期望能了解師生互動的歷程, 及如何透過師生互動提升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品質,達到教學相長,此為本 研究動機之二。 教育領導之相關理論,常被歸類為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三大取向,「領 導」一直是組織管理不變的議題,在不同的時空場域中,都有學者針對領導提出 不同的新呼籲,自 1980 年代以來,許多新興的教育領導類型興起,令人目不暇給, 也開始挑戰傳統三大取向的看法。對領導歷程有興趣的學者,提出領導應視情境 而定;即便是對領導效能有興趣的學者,對測量領導效能的指標也有不同的看法; 從對組織本質的重新認知,也導引出道德領導、倫理領導、靈性領導、服務領導 等新興議題(林思伶,2009;秦夢群,2005)。在教育領域中,各種領導理論傾 巢而出,若教師在班級經營與師生互動上,能選擇適切的領導方法,則能收事半 功倍之效。在此同時,教師領導方式會受到教師個人信念的影響,若教師願意以 服務的態度,站在學生的立場為學生著想,將對原本的師生互動帶來一些改變。 然而,服務領導說來容易,卻實踐不易,因為一位領導者願意放下身段,具有犧 牲奉獻精神,需要極大的勇氣,而其所散發出領導的風範,將為組織帶來一番新 氣象,而且,「服務」是人的天性,服務領導只不過將人的本性開展出來(吳清 山、林天祐,2004)。 目前國內研究學校中「服務領導」的相關論文,多著重探討校長的領導模式 與效能,以導師為對象應用「服務領導」的理論做為研究的論文仍然不多。研究 者從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服務領導相關研究文獻後發現,有關校 長的服務領導之研究論文共 58 篇,有關行政主任的服務領導之研究論文共 6 篇, 有關教師的服務領導之研究論文共 8 篇。而其中有關導師服務領導的研究只有陳 5.

(16) 調文(2008)的「國民中學資源式中途班導師服務領導與領導效能相關之研究」、 王滋慧(2011)的「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 張惠婷(2011)的「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行為與學生利他行為關係之研 究」及陳俞芳(2012)的「新北市國民小學導師服務領導行為特徵與班級氣氛及 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 。此四篇研究所探討的是服務領導與班級經營效能及學 生利他行為關係,亦尚未有針對師生互動關係進一步研究。因此,有關國民中學 導師服務領導之研究,相較於校長服務領導之研究,相對缺乏,本研究是從國民 中學導師之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關係兩方面進行探討,以此研究主題,藉以深究 導師採取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關係,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具體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臺中市個案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行為與師生互動之情形。 二、瞭解臺中市個案國民中學學生知覺導師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行為之感受。 三、探討臺中市個案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行為與師生互動之相關。 四、綜合研究結果,提供具體可行之建議,以供導師、學校教師及後續研究者之 參考。.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解釋. 壹、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臺中市個案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行為與師生互動之情形為何? 二、臺中市個案國民中學學生知覺導師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行為之感受為何? 三、臺中市個案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行為與師生互動之相關為何? 6.

(17) 貳、名詞解釋 為釐清本研究相關重要名詞,特解釋其意涵如下,使研究問題更趨明確:. 一、國民中學導師 本研究所指之國民中學導師係指 102 學年度個案學校依「導師聘任辦法」聘 任,並支領「導師費」的現任合格教師。依據教育部(2012)頒布之「國民中小 學聘任班級導師注意事項」 ,導師工作職責包括: (一)班務處理及班級經營。 (二) 學生生活、學習、生涯、品行及身心健康之教育與輔導。 (三)特殊需求學生之關 照及輔導。 (四)親師溝通與家庭聯繫。 (五)學生偶發事件及申訴事件處理。 (六) 其他有關班級學生之教學、訓輔、總務等事務處理。. 二、服務領導 本研究所指之導師服務領導行為,係指「傾聽同理」、「啟發激勵」、「真誠服 務」、「建立社群」等四種行為。. 三、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是一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同時兼具訊息發送者與接收者的 角色,透過有助的媒介交換價值觀,以達到教師的預期及潛移默化效果。其互動 內容涵蓋範圍除了認知層面外,還包含情感、態度與行為層面。教師必須以「公 平對待」與「關懷陪伴」的心,用心經營師生間互動關係,發展出有秩序的師生 互動模式,並建立良性的回饋循環系統,與學生共同成長。.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行為與師生互動關係。為達成 7.

(18) 本研究之目的,以臺中市樂樂國中(化名)之導師與學生為研究對象,其研究方 法以「半結構式訪談法」為主,「觀察法」及「文件分析法」為輔,說明如下:. 一、半結構式訪談法 訪談是個案研究最重要的基本資訊來源之一。本研究的訪談類型,是採用半 結構式訪談法,研究者在訪談前擬定一份有提示作用的訪談大綱,作為訪談結構, 提問時視臨場狀況靈活調整訪談的程序和內容,與受訪者進行自由、互動式討論, 並鼓勵受訪者提出問題,以更瞭解其真實意見與感受。. 二、觀察法 研究者在個案研究的場所進行實地直接觀察: (一)非參與觀察:研究者僅止觀察、聆聽與記錄活動情形,以蒐集研究資料。 (二)觀察日誌:記錄觀察所得,成為研究資料,並進行現場觀察之省思,用以 增加研究者觀察之敏銳。. 三、文件分析法 研究者除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法與觀察法來蒐集資料之外,也同時輔以蒐集相關文 件資料,以作為資料分析或相互驗證時之參考,研究者在獲得教師與學生的同意 後,瀏覽學生檔案、聯絡簿、日記、教師記錄,並與訪談所得資料相互對照檢視 之。.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將研究流程分述如下,並繪製如圖 1-1。. 一、蒐集和閱覽相關文獻 研究者初步閱覽教師「班級經營」相關文獻,內容豐富,大多涵蓋課程、教 學、互動等多方面,隨著閱覽資料的累積,研究者必須選擇一個研究方向進行探 8.

(19) 討。由於研究者本身為國民中學導師,每天與學生相處互動,因此,研究者決定 聚焦於「師生互動」及「服務領導」相關議題,多方蒐集相關文獻。. 二、確定研究主題 研究者平日在校園內,觀察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其他導師討論服 務領導方式及觀點,接著在閱讀相關文獻後,研究者確立本研究主題為「臺中市 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相關之個案研究」。. 三、確定研究對象 質性訪談通常以訪談抽樣作為起點,研究者在確定主題後,即與同儕教師、 同儕研究小組及指導教授進行溝通與討論,初步先了解研究場域中師生的組成狀 況,然後透過「立意抽樣」 、 「便利抽樣」 ,選取導師 6 名與及其班級學生各 3 位作 為研究對象。. 四、文獻探討與分析 研究者蒐集「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相關文獻資料,在探討相關文獻後, 歸納出服務領導行為的四個構面,包含:傾聽同理、啟發激勵、真誠服務、建立 社群,欲探討其對師生互動的影響為何。透過廣泛閱讀相關文獻,可加強研究者 的理論觸覺與分析能力。. 五、進行資料蒐集 本研究主要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觀察法、文件分析法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 以獲取真實性的第一手資料。. 六、資料整理與分析 由於質性資料多為龐雜難以立即聚焦,故研究者在蒐集資料的過程即會立即 進行資料編碼及歸檔工作,研究者於訪談結束後,完成訪談逐字稿、觀察記錄、 文件資料,且針對導師「服務領導」及「師生互動」兩大研究主題內容,進行主 9.

(20) 題式分析與脈絡性連結。. 七、撰寫論文 研究者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即開始進行研究論文的撰寫,待研究資料逐漸充 實且皆能回應研究的目的與問題後,研究者便逐步完成論文撰寫,並與指導教授 討論,進而提出研究討論與建議。. 蒐集和閱覽相關文獻. 確定研究主題. 確定研究對象. 文獻探討與分析. 進行資料蒐集. 資料整理與分析. 撰寫論文 圖 1- 1 研究步驟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基於研究題目與研究目的,茲將本研究的範圍與研究限制說明如下: 10.

(21) 壹、研究範圍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僅以 102 學年度臺中市樂樂國中(化名)為範圍。.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之對象包含導師 6 位與該導師的班級學生各 3 位,共計學生 18 位。教 師為樂樂國中國民中學編制內現職合格教師,且擔任班級導師,不包含代理(課) 教師、實習教師。學生為臺中市樂樂國中的學生。. 三、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訪談法」為主, 「觀察法」與「文件分析法」 為輔,瞭解樂樂國中導師服務領導行為與師生互動之歷程。.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因未能涵蓋全國各縣市之國民中學之校長、行政人員及教師為研究對 象,故研究結果可能有以下限制:. 一、研究地區之限制 本研究雖力求嚴謹,但因限於時間、人力等因素,仍有其限制,在研究地區 方面僅限臺中市樂樂國中,未能擴及其他地區之學校。因此,因不同地區的環境 及背景有所差異,在研究結果的推論上,不宜做過度推論。. 二、研究對象之限制 本研究是以樂樂國中導師與學生為研究對象,雖然採用質性訪談法進行研究, 但仍希望得到相當數量之資料以供分析,所以兼採「立意抽樣」 (purposive sampling) 和「便利抽樣」 (convenience sampling) ,以獲取訪談資料。但是,由於研究對象的 11.

(22) 選取僅來自臺中市樂樂國中的導師 6 位與學生 18 位,為避免以偏概全,不宜做過 度推論。. 三、研究方法之限制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訪談法、觀察法及文件分析法,因此在研究 方法之限制上,以研究者的角度進行書寫,較容易流於主觀,故研究者必須不斷 省思,趨於客觀。再者,受限於研究對象人數相較於量化研究的人數,相對較少, 故研究結果缺乏普遍的應用性。另外,因為自己的職務也是教師,因此,在訪談 過程中,研究個案可能會因為研究者的職務而隱瞞部分事件內容,怕說出過多內 容會造成個案的壓力及負面的影響。. 12.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為便於對研究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擬從以下三方面進行相關文獻之探討。第 一節為服務領導之意涵與相關理論;第二節為師生互動之意涵與相關理論;第三 節為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之相關研究,茲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服務領導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服務領導(servant leadership)的概念是 Greenleaf 在 1970 年發表的《僕人領 導者》(The Servant as Leader)中所提出。國內學者對於 servant leadership 一詞的 中文翻譯不甚相同,根據詞意直接譯為「僕人式領導」的,有蔡進雄(2003) 、張 仕政與陳世佳(2010) 、陳錦惠(2010)等;或譯為「僕人領導」的,有胡愈寧與 周慧貞(2004) 、吳清山與林天祐(2004)等;或譯為「僕性領導」的有周守民(1999)。 另有根據從服務中達到領導之目的,而譯為「服務領導」的,有林思伶(2004a) 、 張本文(2011)、張德銳(2013)等。本研究對 servant leadership 的闡釋,強調領 導者首重為他人服務的行為與態度,同時了解部屬需求,故採用「服務領導」之 譯名。. 壹、服務領導之概念發展 服務領導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一、服務領導概念的萌芽期 服務領導的概念與西方基督傳統兩者間有深厚的關係。服務領導的概念是起源 於基督教的創始者──耶穌(林思伶,2004a)。耶穌認為身為一個領導人,其最 核心的意義在於,若是想要成為領導人,就應該先成為眾人的僕人,為眾人犧牲 奉獻(李紹廷譯,2010)。 13.

(24) 在聖經當中可以發現服務領導的意涵,更可以看出耶穌已實踐「服務領導」的 真義。根據聖經記載,耶穌的門徒在爭論誰的地位最高時,耶穌挽起袖子,拿了 一個水盆,彎下腰一一為他的十二門徒清洗髒腳,並用毛巾輕柔的擦乾,這個突 如其來的舉動,使門徒都非常震驚。洗完腳後,耶穌告訴門徒:「你們稱呼我夫子, 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 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 (約翰福音,13:13-15) 。耶穌藉洗腳的動作具體示範並說明:身為偉大的領導者, 先要有服務他人的行動。這顛覆了一般人對領導的看法,重新定義領導的意涵。 另外耶穌也提到:「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 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 (馬可福音,10:43-44)。 此說明服務他人是領導他人的先決條件,耶穌並以此告誡他的門徒,希望他們也 能成為服務領導者(林思伶,2004a)。綜上所述,耶穌所謂的領導是,如果希望 眾人能發自內心行事,或是影響眾人的想法,那就一定要為他們犧牲奉獻。不論 是影響力或合理的領導,都是建立在服務與奉獻之上的(李紹廷譯,2010)。. 二、服務領導概念的醞釀期 「服務領導」一詞是 Greenleaf(1904-1990)在 1970 年所提出的領導理論。他 出生於美國印第安那州,大學畢業後,在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服務了四十 年,從事有關研究、管理和教育訓練的工作,退休後仍繼續擔任多家大型機構的 組織顧問,一生致力於組織管理的研究,有非常豐富的實務經驗。他在 1960 年受 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文學家 Hermann Hesse(1877-1962)的著作《東方之旅》 (Journey to the East)的啟發,並結合了擔任管理顧問工作實務上的豐富經驗,而 形成了「服務領導」的觀念。 《東方之旅》一書中的主角是僕人 Leo,他負責料理旅途中的瑣事,為團員打 氣,並以歌聲撫慰他們。在 Leo 的帶領下,整個旅程進行地非常順利。然而,直 14.

(25) 至 Leo 失蹤後,旅隊陷入一片混亂,最後放棄前進。沒有了 Leo,他們無法繼續旅 程。參與旅行的其中一名團員,在多年後找到了 Leo,被帶往資助本次神秘之旅的 修會中。在修會裡,他發現他所認識的僕人 Leo 其實是修會的會長、精神導師、 一位偉大高貴的領導者。從這個故事中,Greenleaf 體認到,成就偉大的重要關鍵 在於,偉大的領導者給人的第一印象必定是僕人。Leo 自始至終是個領導者,但他 首先是個僕人,是心靈深處的僕人本質造就他成為一個偉大的領導者。領導者首 先必須是僕人,是自然地流露出想要服務大眾的熱忱,一切以服務為優先(胡愈 寧、周慧貞譯,2004) 。從故事中可知,一個真正偉大的領導者並非是高高在上掌 握著權柄,而是透過真心服務和實際行動,才是成就領導的偉大。真正的領導是 源於具有原始動機想要幫助他人的人身上(Spears, 1995) 。. 三、服務領導概念的形成期 Greenleaf 在 1970 年總結閱讀《東方之旅》後的想法,形成「服務領導」的具 體概念,並將數十篇有關服務領導的文章集結起來,出版了《僕人領導者》(The Servant as a Leader)一書,正式提出服務領導的理念,身為一個服務型領導人,必 定先有想要服務他人的自然感受,才會選擇成為他人的僕人,進而能領導和改變 世界(林思伶,2004a)。接著,Greenleaf 在 1977 年出版《服務領導》(Servant Leadership) ,強調「先服務,而非領導」(serve first, not lead first)的動機來源。 Greenleaf 的目的是要藉由介紹服務領導的理念,讓人們重新認識領導的本質,以 建立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Greenleaf 為了有組織且持續的推展服務領導的理念,在 1964 年創立了「應 用倫理中心」(The Center for Applied Ethics) ,在 1985 年更名為「葛林立夫中心」 (Robert K.Greenleaf Center),主要致力於推展服務領導的理念,包括出版服務領 導的相關著作、舉辦服務領導的研討會、到學校及機構宣導服務領導理念、並為 組織領導人設計領導訓練課程等等。Greenleaf 出書的目的是希望透過介紹服務領 15.

(26) 導的理念,讓人們真正了解領導的本質並力行實踐(黃登木,2004)。. 四、服務領導概念的發展期 針對服務領導的理念,繼 Greenleaf 之後,國內與西方的學者也開始進一步探 討(Spears, 1995;Blanchard, 1995;Sendjaya & Sarros, 2002;Russell & Stone, 2002; Patterson, 2003;Winston, 2003;蔡進雄,2003;黃登木,2004;林思伶,2004a), 使服務領導的圖像逐漸清楚,其概念發展也臻至完善。 綜上所述,服務領導之概念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萌芽期, 是始於耶穌為門徒洗腳,並藉此凸顯服務他人的重要性;第二個時期為醞釀期, 是在 Greenleaf 受到《東方之旅》一書的啟發後,逐漸形成服務領導的觀念;第三 個時期為形成期,是 Greenleaf 在 1970 年出版《僕人領導者》一書,正式提出服 務領導的理念;第四個時期為發展期,是繼 Greenleaf 之後,國內與西方學者的進 一步探討。. 貳、服務領導之意義與特質 服務領導主張領導的最初動機為「先服務,而非先領導」 ,著重領導者的心靈 修為,並把領導視為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影響過程,這是與其他領導理論的最大差 異之處。領導學在歷經特質論、行為主義論、權變理論、轉型領導、魅力領導、 道德領導等等理論的相互辯證和激盪下,Greenleaf 提出他對於領導本質的觀察與 創見,具體的指出真正的領導是始於領導人內心的修為,而且是以服務他人為動 機。同時,領導本身也是一種生命本質的體現,並非只是單純的領導行為與技巧 而已,因而他提出服務領導的概念(黃登木,2004) 。以下說明國內外學者對服務 領導之意涵與特質的看法:. 一、服務領導之意義 Greenleaf 認為服務領導係指領導者首先必須是僕人,僕人與領導者兩種角色 16.

(27) 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在一開始便流露出想要服務大眾的自然感覺(natural feeling) , 以服務為優先;然後,有意識地選擇想要成為領導者。這和一個人原本就是領導 者,或許他是想要奪取權力或想要擁有物質財產,而有所不同。兩者差異在於, 原先就是僕人的人會優先考慮他人的需要。服務領導者實踐使被領導者變得更健 康、更聰明、更自由、更自動自發、且成為服務他人(胡愈寧、周慧貞譯,2004; Greenleaf, 1977)。 Peter Senge 認為,Greenleaf 是帶領我們去思考一個以人的本質為基礎之領導 方式,而非僅限於領導力的實際運作。身為一位領導者,首要之務是選擇為別人 服務,若缺乏這份選擇和認知,則他能力所能成就的就相當有限了。這個選擇並 非一般人觀念中的一種行動,而是一種生命本質的表達(莫非譯,1998)。 Blanchard(1995)認為,服務領導就是領導者清楚了解自己的角色是在服務他 人,要捲起袖子做每一件可以幫助部屬成功的事,不是部屬在為領導者工作,而 是領導者去為部屬工作。 Sendjaya & Sarros(2002)認為,服務領導當以服務為先,而非領導為先。他 提出兩個觀點。第一, 「我服務,因為我是領導者(I serve because I am the leader)」 突顯出利他主義(altruism)的概念。第二, 「我是領導者,因為我服務(I am the leader because I serve)」,則是基於想要領導的強烈渴望。 Hunter 描繪出服務領導模式圖(如圖 2-1) ,說明領導始於決心,決心連結了意 圖和行動,進而推動領導者行為,擁有決心,就可以去關愛別人,愛可以讓領導 者找出並且滿足被領導者的基本需求,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領導者自然就要奉 獻犧牲,一旦能為別人奉獻犧牲,就能建立威信,才算是真正的領導人(張沛文 譯,2001)。. 17.

(28) 圖 2- 1 服務領導 導模式圖 資料來源:出 出自張沛文( (2001:116). Patterson( (2003)提出 出的服務領 領導模型(如 如圖 2-2) ,強調服務領 領導者的行 行為是 以愛 愛為出發點,並具有謙 謙卑、利他主 主義、願景 景、信任等特 特質,能充 充分授權給追 追隨 者,最終達到服 服務他人的 的結果。. 圖 2- 2. P Patterson 服務 務領導模式 式. 資料來源:翻 資 翻譯自 Patterso on(2003:7). Winston(22003)再將 將 Patterson 的服務領導 導進一步擴 擴充,提出一 一個更完整 整的模 在受到領導者 者的謙卑、利他主義、願景、信 信任、授權等 等影 式(如圖 2-3)。追隨者在 響後 後,發展出追 追隨者的愛,而能夠承 承諾於領導者 者、啟發自 自我效能、強 強化自我動 動機, 表現 現出關於領導 導者及領導 導者利益之利 利他行為,最終能成為 為一位服務 務他人的人。. 18.

(29) 圖 2- 3 Winston 擴 擴充 Patterso on 的服務領 領導模式圖 資料來源 :Rennaker(2005:5). 什麼是領導 導者的愛?Hunter 認為 為,愛是動 動詞,是推己 己及人,是 是找出並且滿 滿足 你對 對別人的作為 為,而不僅 僅止於你對別 別人的感覺 覺。他以「愛 愛」為中心 心,提出了八 八項 特質 質,具體說明 明如下:1.忍耐:展現 現出來的自 自制力。2.恩 恩慈:付出 出關心、讚美 美、 以及 及鼓勵。3.謙 謙虛:真誠 誠、不虛偽 、不自大。4.尊重:待 待人如奉上 上賓。5.無私 私: 滿足 足別人的需求 求,更甚於 於自己的需求 求。6.寬恕 恕:別人做錯 錯了也不怨 怨恨。7.誠實 實: 凡事 事不欺瞞。88.守信:堅 堅持你所做的 的選擇。綜 綜合以上八項 項特質,就 就是領導者必 必須 擁有 有一顆犧牲奉 奉獻的心,把自己的所 所欲和所需 需擺到一邊,優先滿足 足別人最大的 的利 益(張沛文譯,2001)。 服務領導理 理論所包含 含的面向十分 分廣泛,黃 黃登木(200 04)從七個 個構面來說明 明服 務領 領導的內涵(如圖 2-4) ),分別是 :領導者的 的圖像、跟隨 隨者的圖像 像、領導者與 與跟 隨者 者的角色任務 務、倫理關 關係、領導方 方式、權力 力關係、組織 織的圖像, 以下說明領 領導 者的 的圖像與跟隨 隨者的圖像 像。. 19.

(30) 圖 2- 4 服 服務領導概 概念架構圖 資料來源 :黃登木(2004:32). (一 一)領導者的 的圖像:服 服務領導者對 對自我形象 象(self- image)的認知 知是一位僕 僕人, 要傾全力 力去服務與 與奉獻。 1.回 回應服務的召 召叫:當人 人類思考宇宙 宙天地運行 行之理時,常 常會感到應 應有什麼事是 是可 以 以讓自己服務 務奉獻的,以實現世界 界更為美好 好、人群更為 為幸福的願 願望,這種與 與世 界 界相連一體的 的感觸,常 常以一種召叫 叫(calling)的形式出 出現,那是長 長期體察世 世界的 變 變化與察覺自 自我的綜合 合結果。 2.真 真誠一致:唯 唯有領導人 人真誠一致的 的言行,才 才能與跟隨者 者建立信任 任關係,而後 後才 有 有願景溝通、說服與價 價值領導的可 可能。 3.工 工作與生活平 平衡:唯有 有服務領導者 者自己的身 身心、工作與 與生活之間 間都達到平衡 衡狀 20.

(31) 態,才能承擔轉化部屬、協助部屬發展的大任。 (二)跟隨者的圖像:組織成員在服務領導者的帶領與服務之下,是具有主動意 願的「跟隨者」(followers)。 1.工作意義:在服務領導模式之下,領導者的最初意圖(primary intention)不是 組織的利益,而是以成員的需求與成長,領導者希望成員能更健康、聰明、自 由與自主(Greenleaf, 1977)。 2.承諾與忠誠:服務領導努力重建一個承諾與忠誠良性循環的工作情境,運用激 勵、關懷、協助解決部屬問題、幫助部屬成功等方式來轉化部屬,描繪出一個 對組織忠誠負責、自己也願意付出奉獻的跟隨者圖像。 3.從被動回應到主動負責:當領導者成為回應部屬需求的角色時,能給予部屬協 助、支持、指導與激勵,讓部屬充分發揮能力,這正是服務領導理論最能發揮 功效的部分。 4.更自由、健康,亦成為服務者:服務型領導人以服侍他人的僕人角色自居自勵, 成為跟隨者的學習楷模,影響他們也去服務他人。 蔡進雄(2003)認為,服務領導是一種精神勝於物質、引導勝於監督、助人成 長勝於壓抑他人成長、價值信念勝於行為技術領導的領導風格。 吳清山與林天祐(2004)進一步闡述服務領導,認為服務領導就是「一個人具 有僕人的風格與心理特質,能夠扶持、激勵、服事及授權他人,而不將自己視為 高高在上,處處需要他人服事」。 蔡培村與武文瑛(2004)認為,服務領導的真義在於以下三點:第一,滿足 人們在生理、關懷與愛、成長與發展,以及價值觀與信念的增能與滿足,也就是 循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拾級而上;第二,領導者必須時常自我反省,探詢自我內 在生命的價值,激發成員集體思考的力量,以達成組織目標;第三,領導者應用 說服與影響力等柔性策略,藉由內化部屬的真誠追隨情感,轉化對領導者服從的 動力。領導者與被領導者應是夥伴關係,從服務來進行領導,使成員心悅誠服。 21.

(32)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服務領導者應以服務為優先,以成員的需求為優先, 使其成長、發展,進而達成組織目標的領導方式。服務不是越俎代庖,為成員完 成他應該做的事情,而是滿足成員為完成目標過程中的各種需求。. 二、服務領導之特質 Greenleaf 認為服務領導者具有以下特徵(胡愈寧、周慧貞譯,2004)﹕ (一)有膽識:領導者有膽識採取主動,提供想法,承擔失敗的風險及成功的機 率。 (二)有目標:領導者能為他人指出前進的方向,在取得追隨者的信任後,一起 接受風險的考驗。 (三)傾聽瞭解:用心傾聽會讓人有信心,並帶給他人力量。 (四)語言及想像力:做為領導者,必須有能力促使被領導者藉由自己的經驗和 語言發生想像的連結空間。 (五)靜思:靜思有助於改變步伐或調整緊張的壓力,可以達到妥善運用個人資 源的目的。 (六)接納與同理:領導者如果能運用同理心完全接納追隨者,會使追隨者有所 進步,並且更信任領導者。 (七)直覺:直覺是從過去的經驗累積資訊的能力,有智慧的領導者能運用潛意 識直覺的判斷,統合資訊斷層的落差。 (八)遠見:遠見是一種理性的過程,意指比較現在的事件和過去的歷史,放眼 於未來,鑑往知來。 (九)認知和理解:認知是一種覺醒,開啟認知之門可以建構價值觀、鍛鍊心智, 幫助人們達到心靈澄清的境界,認知的形成能開啟理解的大門。 Spears(1995)彙整服務領導的相關著作後,整理出服務領導者的十項特質﹕ (一)傾聽(listening) :領導者必須學會傾聽被領導者所說的言中之意,理解被 22.

(33) 領導者的內在聲音,並給予承諾,才是有效瞭解個人心智的溝通方法。領導者傾 聽時,即使被領導者違反了領導者個人的意願,但是他們還能在過程中進行調適, 進而修正自己的想法及行為。 (二)同理(empathy):服務領導者應該是一個「同理的傾聽者」 ,能聽出被領導 者的心聲,將自我意識進入他人的想像投射,瞭解其心境,即使真的必須拒絕對 方的好意,也會考慮到當事人的感受。服務領導者應努力應培養同理心。 (三)治癒(healing) :學習治癒他人乃是幫助組織成長的巨大力量。領導者與被 領導者雙方都以「追求完整生命」為共同目標,領導者要不斷在治癒的狀態中, 先會處理自己與他人過去發生的傷害,並且給予自己的與他人的心理關懷。 (四)覺察(awareness):服務領導者能細心察覺別人的需求與自我意識的狀態。 服務領導人要能夠自我覺察,對於自我不斷進行探索與反省,觀照自己的內心世 界,並了解自我的內在價值,進而能夠成為內外真誠一致的領導者。有能力的領 導者可以敏銳的覺察到自我意識,並保有免於被困擾的理性。 (五)說服(persuading) :服務領導者強調說服而非強制服從,以美德、智慧、楷 模等內在修為及外在能力來說服被領導者,真誠尊重他人觀點、用心傾聽他人意 願、分享決定緣由及動機的歷程,必須以身作則。而不是脅迫強制或以職權上的 權威來領導。 (六)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服務領導人從長期的眼光和寬廣的視野瞭解問 題,不會只關注在短程目標之達成。服務領導人能喚起廣泛概念思維,並和每日 例行思維之間相互配合,有調整決定、建立願景並將願景、目標具體分享給部屬 的能力。 (七)遠見(foresight) :領導者能夠理解過去的教訓、考量真實的現況及預見事 件發展的結果。此能力與抽象概念能力的關係相當密切。優秀的領導者應隨時有 清晰的思維,去覺察外在的變化,便能高瞻遠矚、預測未來可能發展的結果。 (八)服侍管理(stewardship):領導者始終承諾服務他人,滿足對方的需求,彼 23.

(34) 此互相信任,有如管家般彼此為對方服務,而不是以權威控制來決定行動的決策。 服務領導精神的初衷乃為「先服務他人,而非先領導他人」 ,服侍的行為就是服務 領導精神的具體展現。 (九)發展他人的承諾(commitment to the growth of people):服務型領導人相信個 人除了外在的貢獻還有內在的價值,因此,服務領導者應具有幫助組織成員成長 的承諾,協助其個人及組織成長。透過幫助部屬心靈發展或專業技能的增長,以 及提供個人興趣取向的建議,並且賦權增能,給予成員參與決策的機會,以協助 成員發揮自己的價值。 (十)建立社群(building community) :強調服務型領導人透過服務,讓他們得到 充分的信任與尊重,彼此分享共同承諾、想法和價值,凝聚成員道德倫理的觀念, 而建立美好的社群關係,而社群的建立也代表者服務領導者的無止境責任的開 始。 Laub(1999)設計了組織領導評估工具(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ssessment), 將服務領導特徵行為區分為:尊重他人、啟發他人、建立社群、展現真誠、給予 領導與分享領導等六大構面。 Russell & Stone(2002)針對服務領導提出了二十項特徵,可分為兩大層面: (一)功能性層面(functional attributes):包含願景、楷模、信任、服務、領航、 正直、誠實、賦權增能、讚賞他人。 (二)伴隨性層面(accompanying attributes) :包含傾聽、說服、激勵、能力、服 侍、影響、溝通、教導、授權、信用、能見度。 林思伶(2004b)架構了服務領導在培育教育領導者的實踐模式(如圖 2-5)。 從實踐模式圖的圓心,先是以 Spears 的十項特徵開始,再向外擴大,便是 Covey (2002)所提服務型領導人在組織中所應扮演的四項角色,包括:(1)楷模/榜 樣(example) ; (2)先導者(Path finding) ; (3)調整/調正(alignment) ; (4)增 能(empowerment)。Covey 更強調在這四個角色中,楷模/榜樣是最核心而且重 24.

(35) 要的 的角色。將實 實驗模式的 的範圍再擴大 大,Covey 指出實踐服 指 服務領導的組 組織,在組 組織文 化上 上會呈現出重 重視合作、全方位、溝 溝通、直覺 覺與心靈等價 價值的表徵 徵。. 圖 2- 5 服務領導在 在培育教育 育領導者的實 實踐模式 資料來源: 林思伶(2004b:251). 綜 綜合上述可 可知,擁有服 服務領導特 特質的領導者 者,能兼顧 顧全方位的面 面向,傾聽 聽同理 並治 治癒他人,能 能夠察覺他 他人與自我 ,並且建立 立彼此信任、互相激勵 勵的社群,協 協助 他人 人成長,能預 預測未來可 可能的發展並 並提出願景 景,達成組織 織目標。身 身為領導者,必 須能 能以身作則,使被領導 導者願意接受 受領導者的 的領導後,進 進而發自內 內心願意為他 他人 服務 務。. 參、 、服務領導 導之行為指 指標 服務領導強 強調服務之 之重要性,但 但身為一個 個服務領導者 者應該有什 什麼樣的行為 為。 研究 究者整理近幾 幾年來與服 服務領導相關 關之研究後 後,並探討學 學者所提出 出之服務領導 導行 25.

(36) 為指標,茲將學者提出服務領導行為指標,臚列如表 2-1: 表 2- 1 學者提出服務領導之行為指標表 學者 . 年代. 服務領導行為指標 . 黃于真  2004. 傾聽、服事、說服、建立社群 . 陳亭孜  2006. 傾聽、同理、治癒、覺察、說服、概念化、預見、服侍/管理、 對人的成長和發展有承諾、建立社群 . 何怡欣  2007. 心理支持、無私奉獻、誠寬謙卑、前瞻楷模 . 劉燿榮  2007. 尊重他人、啟發他人、建立社群、展現正直、給予領導、分 享領導 . 徐進文  2007. 真誠服務、高度自我要求、同理心關懷部屬、激勵部屬 . 溫儀詩  2007. 自我覺察、傾聽同理、說服、治癒、服侍、成長承諾、建立 社群、發展願景與前瞻性行為 . 胡雅棠  2008. 自我覺察、同理支持、真誠謙卑、楷模說服、共同成長、前 瞻願景、滿足需求、參與社群 . 張素雲  2008. 傾聽同理、治癒、自我覺察、說服、發展願景與前瞻性行為、 服侍(管理)、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所承諾、建立社群 . 陳調文  2008. 同理傾聽、覺察、管理、治癒、說服、遠見與概念化、對人 的成長有所承諾、建立社群 . 湯發安  2008. 傾聽、同理、治癒、覺察、說服、概念化、遠見、服侍、成 長的承諾、建立社群 . 黃國柱  2008. 自我覺察、傾聽同理、說服、治癒、服侍、對教師成長的承 諾、建立社群、發展願景與前瞻性行為 . 林慈愛  2009. 傾聽瞭解、使命服事、理性說服、建立社群 . 林翠霞  2009. 瞭解傾聽、真誠服事、同理關懷、建立社群、發展願景  26.

(37) 表 2-1 學者提出服務領導之行為指標(續) 廖世煇  2009. 服務人群、傾聽同理、品格典範、賦權增能 . 蔣秀華  2010. 尊重他人、啟發他人、建立社群、展現正直、給予領導、分 享領導. 房美玲  2010. 傾聽同理、服事謙遜、說服倡導、賦權增能、激勵成長 . 施美如  2010. 傾聽同理、服務人群、自我察覺及要求、組織班級能力、激 勵學生 . 蘇俊達  2011. 同理、傾聽、建立社群、覺察、賦權、成長承諾、服侍、誠.  . 信 . 陳俊吉  2011. 傾聽同理、楷模說服、謙遜服侍、增權賦能、建立社群 . 黃金印  2011. 愛與榜樣、傾聽同理、服侍謙遜、說服倡導、激勵成長 . 陳祖達  2011. 尊重他人、啟發他人、建立社群、展現真誠、給予領導、分 享領導 . 楊振明  2011. 同理傾聽、理性說服、服務支持、型塑願景 . 張惠婷  2011. 傾聽、說服、服侍、建立社群 . 呂詩琦  2011. 傾聽、同理、治癒、覺察、說服、概念化、遠見、服侍、承 諾人們發展、建立專業社群 . 王希孟  2012. 傾聽同理、服事正直、團隊領導魅力 . 黃繼瑩  2013. 傾聽同理、理性說服、服務感召、激勵成長、建立社群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本研究將上述學者對於服務領導行為指標,加以整理歸納。見表 2-2:. 27.

(38) 表 2- 2 學者提出服務領導之行為指標歸納表   學者 .   年代 .   傾 聽  、 同 理  、 支 持 . 治 癒 .   覺 察 .   說 服  、 啟 發 、 激 勵 . 概 念 化  、  組 織 .   尊 重 他 人 .   給 予 領 導  、  領 導 魅 力 .   高 度 自 我 要 求  、  典 範 . 滿 足 需 求  、  賦 權 增 能 . v . 無 私 奉 獻  、  分 享  、  感 召  .  .  .  .  . 黃于真  2004  陳亭孜  2006 . v .  .  . v .  . 遠 見 預 見 願 景 前 瞻  楷 模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  .  .  . 何怡欣  2007  劉燿榮  2007 . v .  .  .  .  . v . v .  .  . v .  .  .  .  .  .  .  . v .  .  . v .  . v . v . v . v .  .  . 徐進文  2007 . v .  .  . v .  .  . v .  .  .  .  .  . v .  . 溫儀詩  2007  胡雅棠  2008 . v . v . v . v .  . v . v . v . v .  .  .  .  .  . v .  . v .  .  . v . v . v . v .  .  .  .  . v . 張素雲  2008 . v . v . v . v .  . v . v . v . v .  .  .  .  .  . 陳調文  2008  湯發安  2008 . v . v . v . v .  . v . v . v . v .  .  .  .  .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  .  .  . 黃國柱  2008 . v . v . v . v .  . v . v . v . v .  .  .  .  .  . 林慈愛  2009  林翠霞  2009 . v .  .  . v .  .  . v .  . v .  .  .  .  .  . v .  .  .  .  . v . v .  . v .  .  .  .  .  . 廖世煇  2009 . v .  .  .  .  .  . v .  .  .  .  .  . v . v . 蔣秀華  2010 .  .  .  . v .  .  . v .  . v . v . v . v .  .  . 房美玲  2010  施美如  2010 . v .  .  . v .  .  . v . v .  .  .  .  .  . v . v .  . v . v . v .  . v .  .  .  .  .  .  .  . 蘇俊達  2011  陳俊吉  2011 . v .  . v .  .  .  . v . v . v .  .  .  .  . v . v .  .  . v .  .  . v .  . v .  .  .  .  . v . 黃金印  2011 . v .  .  . v .  . v . v . v .  .  .  .  .  .  . 陳祖達  2011  楊振明  2011 .  .  .  . v .  .  . v .  . v . v . v . v .  .  . v .  .  . v .  . v . v .  .  .  .  .  .  .  . 張惠婷  2011 . v .  .  . v .  .  . v .  . v .  .  .  .  .  . 呂詩琦  2011  王希孟  2012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  .  .  . v .  .  .  .  .  . v .  .  .  .  . v .  .  . 黃繼瑩  2013 . v .  .  . v .  .  .  . v . v . v .  .  .  .  . 總計 . 23 . 7 . 10 . 20 . 4 . 12 . 25 . 12 . 18 . 5 . 3 . 4 . 2 . 5 .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8. 真 誠 服 務 服 侍  正 直 謙 遜 v . 成 長  承 諾 . 建 立 社 群 .  .

(39) 研究者將表 2-2,國內外學者對服務領導行為指標進行歸納、整合,建構出服 務領導行為的四個構面,以作為本研究導師服務領導行為研究變項之依據,並說 明如下:傾聽同理、啟發激勵、真誠服務、建立社群。. 一、傾聽同理 領導要重視的是了解部屬的想法和需求,領導者必須以開放的心靈傾聽部屬 的心聲,真正的服務領導人對於任何問題的回應都是傾聽第一(胡愈寧、周慧貞 譯,2004) 。傾聽是服務領導的基礎,是為了要瞭解被領導者的內在思維,並予以 治癒的行為(Spears, 2002)。「傾聽」是領導者培養洞察力的利器,在傾聽的過程 中,扮演了覺察問題的重要角色,而能獲得領導的洞察與創造性的想法(Young, 2002)。「傾聽」是開啟對話之門的一把鎖鑰,是一種綜合感官、感情與智力以尋 求含義和理解的溝通技巧,它不僅是一項領導的技術,更是一門領導的藝術(黃 于真,2004) 。同理是指領導者能站在他人的立場、內心的想法或情緒,能感同身 受,但仍能保有自身的立場,以進一步藉由傾聽、溝通,治癒他人(呂詩琦,2011)。 服務型領導人應做一個「同理的傾聽者」 ,聽出被服務者的心聲,瞭解其感受,並 能進一步治癒他(林思伶,2004a)。 因此,本研究將「傾聽同理」層面定義為: 「導師能站在學生的立場,用心傾 聽學生的聲音,給予應有的尊重,滿足其心理需求,進而建立更良好的師生溝通 模式。」. 二、啟發激勵 Hunter 認為,真正的激勵就是影響以及啟發人們開始行動,把外在行動與內 在渴望合而為一,同時也啟發他們內在的「發電機」 (generator) ,願意做到最好(李 紹廷譯,2010)。激勵的本質就是「人性化」,領導的主體是人,人是有感情、理 性的,領導的過程如果背離人性,勢必無法有效發揮領導效能(蔡培村、武文瑛, 2004)。 29.

(40) 因此,本研究將「啟發激勵」層面定義為: 「導師能以人性化的方式,啟發學 生的內在思想與外在行為,願意努力做到最好。」. 三、真誠服務 領導者要能發揮領導效能,基本就是個「誠」字, 「誠」是一切行為的原動力, 意即忠誠、待人誠懇、對自己真實(蔡培村、武文瑛,2004) 。服務領導者是位真 誠一致的領導者,也是位正直的領導者,他的個人價值觀、目標以及行為應該都 要一致的(Evans, 2000) 。Blcok(1998)認為,服侍包含誠信和績效,是以誠待人, 而非透過控制的手段使人信服。 因此,本研究將「真誠服務」層面定義為: 「導師能以真誠一致的心對待學生, 在以誠相待的過程中,使個人價值觀、目標以及行為對學生有所影響。」. 四、建立社群 建立社群隱含著文化概念,一個組織要有充滿信任與合作的組織文化才有建 構社群的可能,身處在同一社群當中的個人,能以合作共融的方式與其他成員與 整個組織作良性的互動(溫儀詩,2007) 。服務領導是透過合作來完成工作、達成 目標,是一種豐富充實的合作標記,同時也是學習成長的保證(黃于真,2004)。 Sergiovanni(2001)指出,學校中的社群有五個重要性:一、能滿足教師、家長及 學生彼此間的需求。二、能幫助學校成員凝聚出共同利益。三、能提供一個安全 的避風港給學生。四、能提供學習資源。五、能建立起關係與責任。 因此,本研究將「建立社群」層面定義為: 「導師能建立一個合作共融的班級, 給學生一個安心的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師生間、同儕間有良性的 互動。」. 肆、服務領導對導師領導的啟示 「教育」是一項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得更加美好的職業,正因為教育有無限 30.

(41) 可能,教育領域的服務領導者能不斷反思和重建自己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行為,使 自己成為自覺創造教師職業生命和職業內在尊嚴的主體(黃于真,2004)。 服務領導因為首重服務的精神,且以他人的需求為第一考量的理念,所以適 用於非營利機構的教育領域。以下從導師的服務領導應始於服務以滿足學生的需 求、協助學生成長、強調互動關係等三方面,闡述服務領導對導師領導的啟示。. 一、導師的服務領導行為應始於服務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在班級中,教師亦是領導者,教師若願意採用服務領導的理念,既可滿足學 生的各種需求,亦能進而達成教學之目標(張仕政,2011) 。領導者的本質就是為 了滿足成員心靈上對自我成長的人性需求,扮演服務、激勵成員的角色,培養成 員能力,使他們能建立對工作的意義與自我的主體性(溫儀詩,2007)。. 二、導師的服務領導行為應能協助學生成長 教育的本質是助人,所以不論是校長、主任、教師都是在服務「教育的主體」 ──學生,此一服務的精神,正可以喚醒教育的神聖使命,強化教育的本質── 助人。Greenleaf(1977)認為,服務領導精神的初衷乃為「先服務他人,而非先 領導他人」,其包含兩個主要概念,第一個概念是領導者自然地想要去服務他人; 第二個概念是使被服務的人有所成長,並且成為能服務他人的人。 蔡進雄(2003)指出,導師宜從領導與服侍出發,了解家長和學生的需求與 期望,然後採取不同的教育行為,協助學生成長。並進一步指出導師應以學生的 成長為最終目標,所以認為傳統的「校長─主任─教師─學生」科層體制應調整 為「學生─教師─主任─校長」之倒三角關係,如圖 2-6 所示。. 31.

(42) 圖 2- 6 「學生─教師 師─主任─ ─校長」之三 三角關係圖 圖 資料來源:修 資 修改自蔡進雄 雄(2003:76) ). 三、 、導師的服 服務領導行 行為強調互 互動關係 係 服務領導相 相當重視領 領導者與被領 領導者之間 間的互動關係 係,服務領 領導者的各項 項特 徵與 與做法皆與被 被領導者的 的發展和行為 為表徵息息 息相關,兩者 者間的平等 等、信任、以 以及 合作 作的關係,是 是權力分享 享、賦權增能 能、激勵支 支持下的成果 果,這些領 領導者與被領 領導 者間 間的互動關係 係,也都是 是達到引導被 被領導者更 更健康、更聰 聰明、更自 自主、更自由 由、 及具 具有服務意願 願的原因(蘇俊達,22011)。 林思伶(22012)提出 出「愛、服務 務與幸福」的服務領導 導模式,是 是以校園領導 導者 個人 人靈性發展經 經驗(L.O.V V.E.)為核 核心,將其靈 靈性發展的 的智慧或成果 果表現在與 與其成 員的 的服務互動上 上(S.E.R.V V.E.) ,而其 其結果經由自 自然地擴散 散而影響系統 統中的每個 個人表 達出 出具備幸福(L.A.U.G.H H)生活的 的相關信念和 和作為。 「教育」就 就是傳達生 生命、啟蒙生 生命與延續生 生命的天職 職使命。若從 從「學生中 中心」 的教 教學活動思考 考,教師應 應先瞭解學生 生性情與需 需求,師生互 互動乃是教 教學過程中必 必要 的因 因素,因為教 教學活動提 提供了情感交 交流的媒介 介與人格感化 化的機會, 而人格感化 化與 情感 感交流的基礎 礎即在於相 相互瞭解(黃 黃于真,20 004)。 Bowman( (2005)認為 為,在教室 室內,服務領 領導是以追 追求人類共同 同福祉為最 最終目 的,應了解、關 關懷人們的 的感受,進而 而創造師生 生之間互相信 信任的氣氛 氛,努力完成 成共 同願 願景。 因此,身為 為導師,應 應扮演服務 、激勵學生 生的角色,滿 滿足學生的 的需求,使學 學生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透過低碳生活圈,智慧節能講座,推動學校能源教育宣導,並 提昇學校師生對節能減碳的認知,並落實於生活中。..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三、 「攝影競賽」採個人參賽,每人參賽作品以一件為原則, 「國小組」 、 「國中 組」、「高中組」的參賽者可加一名指導老師,每位指導老師至多指導一名

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督導-轉銜通報作業 個案追蹤質性描述表(參考範本) 教育 階段 填表 老師 初次填 表日期 最後修 改日期 完成 填報

小學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 校長分享會:..

認為它注重對四大師的研究而忽視支援這些大師布教活動的庶民之信仰的研 究。[13]

學務處 實習處 導師 任課老師 四、進路輔導 擬定生涯輔導實施計畫。 輔導室 各處室 五、就業輔導 擬定就業輔導工作計畫及行事曆。

透過引導不同能力 ( 高、中、低 ) 學生參與不同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