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實證模型設定與資料來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實證模型設定與資料來源

一、本研究之實證模型設定

如前所述,本文使用結合橫斷面與時間序列的追蹤資料,其優點是相 較於橫斷面與時間序列兩種資料,追蹤資料包含更多的資訊。如此,不但 有助於提高樣本數與自由度,使估計結果較為準確,而實證模型的採用也 將更具有更多的選擇。除了主要的財政地方分權變數外,本文同時考慮進 其他可能影響教育發展的因素,如各省市每人國內生產總值、各省市外貿 依存度、各省市每人總公共支出等,期望能建立一個能完整解釋,中國財 政地方分權化對地方義務教育發展影響的實證模型。此外,本研究將在實 證模型中加入財政地方分權變數的平方項,來觀察財政地方分權化對地方 義務教育的影響,是否為非線性的關係。為加強本研究實證結果的可信度,

本研究將設計兩個實證模型,於第一個實證模型中將使用FD1,而第二個 實證模型將使用FD2 來估計。據此,本研究設出下列的關係式:

EDU

=

f

(

FD

,

FDSQ

,

PGDP

,

OPEN

,

PPE

) (11)

第(11)的意義為,中國各省市普通小學每人教育經費支出(EDU)

為財政地方分權指標(FD)、財政地方分權指標平方項(FDSQ)、每人國 內生產總值(PGDP)、外貿依存度(OPEN)、及每人總公共支出(PPE)

的函數。因本研究使用兩種財政地方分權變數,故第(18)式中以 FD,

代表FD1、FD2 兩種,而 FDSQ,亦分別表示了 FD1SQ、FD2SQ。36第(11)

式可進一步表示為:

36 由於本文所採取的財政地方分權變數將有兩種,即 FD1 與 FD2,因此在兩種實證模 型中,將分別放入此兩種財政地方分權變數來進行估計,而相應的FD1SQ, FD2SQ 亦隨 財政地方分權變數而變動。

模型來估計較為適當,本文將使用前述Hausman(1978)的方法檢定。

為避免被解釋變數與解釋變數間互為因果關係(causality)與解釋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本研究之資料來源

實證資料來源方面,本研究欲使用 1994 年起的資料,來對最近一次 中國的財政體制改革效果進行實證估計。由於我們所定義的財政地方分權 變數,分子為各省市地區自收自留用的財政收入,而該資料的獲得僅可從 1995 年開始,且本研究之被解釋變數資料取得年度是由 1997 年始,因此 本研究所蒐集財政地方分權程度之資料範圍自1996 年至年 2007 止。38 所 有變數的資料來源,將分述如下。

被解釋變數中國各省市地區的普通小學每人教育經費支出,資料來自 於《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鑑》;解釋變數各省市地區的每人國內生產總值、

各省市地區外貿依存度、各省市地區的每人總公共支出,資料來自各年《中 國統計年鑑》;而各省市財政地方分權變數計算所相關的資料,來自各年

《中國財政年鑑》。39

在中國各省市地區中,以重慶、四川的資料蒐集上最為複雜。由於重 慶在 1997 年始升格成為直轄市,其行政區域的劃分與原重慶市不同,除 了原重慶市之外,尚併入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因此,1997 年以前 的重慶與四川各項相關資料乃於各年《重慶統計年鑑》、《四川統計年鑑》

中取得,或經估算而得。40而以上各類中包含金額類的被解釋變數與解釋 變數,皆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加以平減轉換為實質變數,以消除物價波動 的影響。41

38 各省市地區自收自留用的財政收入之定義為,各省市財政收入減去各省市上繳中央數 額,而各省市上繳中央數額資料始自1995 年可得。

39《中國財政年鑑》中,部分省市某些年度缺上繳中央數額之資料,本文以該省市前、

後年數據估計之。

40 部份變數資料可於 1997 年之後各年的《重慶統計年鑑》、《四川統計年鑑》中獲得以 新行政區劃計算之統計數據;若未能於 1997 年之後統計年鑑中取得之數據,本文以其 新行政區劃推算之。

41 其中被解釋變數以 1997 年為基期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加以平減;解釋變數則以 1996 年為基期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加以平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本章小結

本章先詳細說明本研究使用之研究設計,在第一節中將闡明使用追蹤 資料進行研究的原因,並比較其下的固定效果模型和隨機效果模型之異同 和取捨方法。接著,第二節中建立本研究的實證模型和說明實證資料之來 源。至於依據本研究實證模型設立之實證變數假設,則陳述於第三節中。

本章經整理重點如下:

一、研究方法說明

為了同時擁有時間序列的動態性質,並且兼顧橫斷面資料表達不同樣 本間特性的優點,本研究之設計採用結合橫斷面資料和時間序列資料的追 蹤資料。除了能觀察到因使用橫斷面資料,變數間原來無法觀察到的動態 變化,甚者得使用固定效果模型來分析觀察個體的固定效果,瞭解個體的 特性之外,尚有減少共線性的問題以及降低估計上的偏誤等好處。因此,

符合本研究觀察群體長期性的要求。其中,追蹤資料模型又可分為固定效 果模型和隨機效果模型,本研究將透過Hausman(1978)的方法檢定採用 何種模型較佳。

二、實證模型設定與資料來源

在實證模型設定方面,首先,以每年中國各省市的普通小學每人教育 經費支出為被解釋變數,而以每年中國各省市之財政地方分權變數、每年 中國各省市之財政地方分權變數平方項、每年中國各省市每人國內生產總 值、每年中國各省市外貿依存度、每年中國各省市每人總公共支出為自變 數;接著,經由二因子固定效果模型加以估計之。在實證資料來源方面,

上述實證模型中的各變數之資料來源,來自於各年《中國統計年鑑》、《中 國財政年鑑》、《重慶統計年鑑》、《四川統計年鑑》等。其中每年中國各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市的普通小學每人教育經費支出,來自於《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鑑》;每 年中國各省市每人國內生產總值、每年中國各省市外貿依存度、每年中國 各省市每人總公共支出,資料來自各年《中國統計年鑑》;而每年中國各 省市財政地方分權變數計算所相關的資料,來自各年《中國財政年鑑》。42

42 在中國各省市地區中,以重慶、四川的資料蒐集上最為複雜。由於重慶在1997 年始 升格成為直轄市,其行政區域的劃分與原重慶市不同,除了原重慶市之外,尚併入萬縣 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因此,1997 年以前的重慶與四川各項相關資料乃於《重慶統計 年鑑》、《四川統計年鑑》各版本中取得,或經估算而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實證結果與模型檢定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於驗證中國的財政地方分權是否對其地方 義務教育發展有所影響。因此,本研究利用二因子固定效果模型,希冀能 整理歸納出中國財政地方分權化對其地方教育發展影響之效果。在本章中,

將說明本研究實證模型的迴歸分析結果。第一節將分析實證模型的估計結 果;第二節則針對二因子固定效果做進一步的分析與解釋。接著,為減少 實證模型和估計結果發生錯誤的機會,將在第三節中對模型相關的統計檢 定加以補充說明。最後,於第四節中進行本章內容之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