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政策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時間固定效果的部分,兩個模型皆顯示出,各年所產生的個別短期固定 效果多數為不顯著,表示中國各省市地區的普通小學每人教育經費支出,

可能較不受時間趨勢所影響。

最後,本研究利用多種統計量進行實證模型之檢定,以確認本研究結 果的準確性。根據檢定之結果,得知本研究兩種實證模型皆無法被證明有 自我相關與共線性的問題,且經White 檢定法修正後,已無異質變異的問 題。因此,本研究在實證模型中所獲得之結論,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第二節、政策意涵

首先,依本研究實證估計結果所計算出,使用兩種財政地方分權變數 FD1 與 FD2 所衡量的財政地方分權程度,在不考慮其他變數的情況下,

對 各 省 市 普 通 小 學 每 人 教 育 經 費 支 出影 響 最 不 利 的 臨 界 水 準 分 別 為 34.47%及 49.94%。以 2007 年中國全國所估算之財政地方分權程度 FD1 與 FD2,分別有 57.73%與 56.86%。這顯示出就平均而言,中國的財政地方 分權程度已越過臨界水準。表示目前中國的財政地方分權程度對其地方教 育發展,應已具有正面的助益。

但接著觀察 2007 年中國 31 個省市的財政地方分權程度可發現,以 FD2 為例,共有 19 個省市地區低於由 FD2 衡量所計算出的臨界值 49.94%,

而在這過半數的省市中,大多數的普通小學每人教育經費支出皆低於中國 全國平均。54這顯示出,雖然中國全國的財政地方分權程度大於,本研究 實證模型所計算出的臨界水準,但由於中國各省市間財政地方分權程度存 在極大地差異,使得仍有過半數的省市之分權程度低於臨界值,間接導致 在普通小學每人教育經費支出的投入偏低,且遠低於分權程度較高的省市

54 19 個省市分別為:四川、河南、內蒙古、海南、陝西、安徽、湖北、雲南、湖南、

江西、廣西、黑龍江、吉林、新疆、貴州、寧夏、甘肅、青海、西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地區。55因此,對這19 個省市而言,若進一步提升財政地方分權的程度,

則對其普通小學每人教育經費支出的傷害,為其必須要克服的難題。

然而,依據本研究的實證結果,因財政地方分權變數(FD)之係數估 計值為負,而其平方項(FDSQ)為正,代表就中國而言,絕對財政中央 集權化與完全財政地方分權化,可能是對於各省市的普通小學每人教育經 費支出,是最具效率的兩個極端。因此,本研究建議中國政府若欲平衡地 區間義務教育發展的差異,應在財政分權程度較高的地區,如東部地區,

繼續實施以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和籌措教育資金的義務教育投資模式,甚至 可視情況提高部分地區的分權程度。其原因在於東部地區省市的分權程度 多已越過臨界水準,提高分權程度對其地方義務教育發展將有正面的幫助。

而對於位在中、西部地區的省市,應實行適當的財政集權,將義務教育的 財政支出責任從較低的政府層級轉移到較高的政府層級,在地方政府基礎 教育經費不足時,由中央政府提供財政支持,甚至加強對義務教育的轉移 支付力度,使義務教育能夠順利落實。此外,可透過適當的集權,防止地 方政府為了促進經濟成長所引發的競爭,導致地方政府加大對基礎建設的 投入,而忽視對義務教育長遠發展的投入。56

不論是何種體制的改革,都會帶來正面與負面的效果,但一個國家的 最終目標應是永續發展,因此對於負面效果所帶來的成本,必須要有因應 措施,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亦能縮小地區間之差距,如此才能有中央與地 方雙贏的完美結局。而中國的財政地方分權是否會於其他方面產生任何的 副作用,並非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因此不在此多加探討,此部分可為 未來後續之研究。

55 以 19 個低於臨界水準的省市而言,其普通小學每人教育經費支出的平均為 2720 元;

而分權程度較高的其他省市,其平均則為5014 元。

56 Li and Zhou(2005)發現,財政地方分權改革後,增加了地方政府可支配的資源與自 主性,但在以GDP 考核為主的體制下,由於基本建設能直接推動經濟發展並有助於吸 引資本,而教育投資尤其是義務教育的短期效應並不明顯,使教育投資遭到忽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中國財政雜誌社(1996~2008),《中國財政年鑑》。北京:中國財政雜誌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1996~2008),《中國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四川省統計局(1996~1997),《四川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宋新中(1992),《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 社。

周業安、王曦(2008),「中國大陸的財政分權與教育發展」,《財政研究》

(北京),2008 年第 11 期,頁 16 – 19。

林毅夫、劉志強(2000),「中國的財政分權與經濟增長」,《北京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第4 期,頁 5-17。

林毅夫、蔡昉、李周(2000),《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台北:聯經出版 社。

重慶市統計局(1996~1997),《重慶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高培勇、溫來成(2001),《市場化進程中的中國財政運行機制》。上海: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經濟出版事業部。

陳迅、聶偉(2009),「財政分權對西部教育影響研究」,《商場現代化》(北 京),2009 年 3 月總第 570 期,頁 343-344。

康琪珮(2007),《台灣各縣市地方社會福利支出對人口遷移之影響》,台 北: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輝、曹淑江(2008),「我國基礎教育與財政分權改革的發展路徑研究」,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雲南),2008 年 9 月,第 40 卷第五期。

項懷誠、姜維壯(1992),《中國改革全書-財政體制改革卷》。大連:

大連出版社。

喬寶雲、範劍勇、馮興元,「中國大陸的財政分權與小學義務教育」,《中 國社會科學》(北京),2005 年第 6 期,頁 37 – 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黃台心(2005),《計量經濟學》,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賈康、閻坤(2000),《中國財政:轉軌與變革》。上海:遠東出版社。

鄭安志(2006),《財政地方分權在中國各地區經濟成長所扮演的角色》,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芳(2008),「中國大陸教育財政分權對義務教育投入水平的影響」,《世 界經濟情況》(上海),2008 年 09 期。

歐陽宏(2005),《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差異之決定因素》,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霍景東、夏杰長(2005),「公共支出與人類發展指數--對中國的實證分 析:1990-2002」,《財經論叢》,117,頁 7-10。

二、英文文獻

Bardhan, Pranab (2002),“Decentralization of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6(4), 185-205.

Brennan, Geoffrey and James M. Buchanan (1980), The Power to Tax:

Analytical Foundations of a Fiscal Constitu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eusch, T. S. and A. R. Pagan (1980), The Lagrange Multiplier Test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Model Specification in Econometrics.

Busemeyer, Marius R. (2008),“The Impact of Fiscal Decentralistion on Education and Other Types of Spending."Swiss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4(3), 451-481.

Davies, Antony and Gary Quinlivan (2006), “A Panel Data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rade on Human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35, 868-876.

Feder, Gershon (1983), “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2, 59-73.

F. Javier Arze del Granado, Martinez-Vazquez, Jorge and Robert M. McNab (2005),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Function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Program Working Paper. Atlanta:

Andrew Young School of Policy Studie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Greene, W. H. (2003), Econometric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Hausman, Jerry A. (1978), “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a, 46(6), 1251-1271.

Hill, C. R., William E. Griffiths, and George E. Judge (2001), Undergraduate Econometric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2001.

Hsiao, Cheng (1986), Analysis of panel data, Econometric Society Monographs, no. 11 Cambridge; New York and Sydn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Keen, Michael and Marchand, Maurice (1997)“Fiscal Competition and the Pattern of Public Spending."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6(1), 33-53.

Kwon, Osung (2003),“The Effect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Public Spending: The Korean Case."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 23(4), 1-20.

Li , Hongbin and Li-An Zhou (2005),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 rol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 1743 – 1762.

Lin, Justin Yifu and Zhiqiang Liu (2000),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9(1), 1-21.

Ma, Jun (1997), “China’s Fiscal Reform: An Overview.” Asian Economic Journal, 11(4), 443-458.

Miller, David Y. (2002), The Regional Governing of Metropolitan America,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Musgrave, Richard Abel (1959),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New York:

McGraw Hill.

Oates, W.E. (1969), “The effects of Property taxes and local public spend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Vol.77, 957-971.

Oates, Wallace E. (1972), Fiscal Federal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Oates, Wallace E. (1993),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al Tax Journal, 46(2), 237-243.

Prud'homme, Rémy (1995), "The Dangers of Decentralization."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0(2), 201-220.

Qian, Yingyi, and Barry R. Weingast (1997),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1(4), 83-92.

Rao, M. Govinda (1998) “India: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in a Planned Economy.” In Richard M. Bird and Francois Vaillancourt (ed.),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igler, George J.(1957), ”The Tenable Range of Func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in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Subcommittee in Fiscal Policy, U. S. Congress, Federal Expenditure Policy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Stability, Washington,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13-19.

Tiebout, Charles M. (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4, 416 - 424.

Zhang, Tao and Heng-Fu Zou (1998),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ublic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7(2), 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