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組學生面積解題策略與方法之分析比較

在文檔中 第一章 緒論 (頁 196-200)

第四章 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實驗組學生面積解題策略與方法之分析比較

為瞭解實驗組學生經過概念「轉化文本教學」實驗後,其面積解題 策略與方法的表現是否與教學前呈現出顯著的差異,除了透過以上二節 量化資料之比較分析外,本研究尚透過實驗組學生接受「概念轉化文本」

教學歷程中之對話與與作業資料(附錄八),配合「圖形與面積解題訪談 與實作」的結果(附錄九、附錄十)加以分析。在分析的歷程,除透過 與教學實驗之班級導師討論整理與歸類錄影(音)帶、作業與日記的內 容外,另徵詢指導教授意見,以加強學生作業資料分析的效度。茲將學 生在「圖形辨識與表徵策略」、「面積排列覆蓋策略」、「圖形重構策略」

與「公式理解與運用策略」四項解題能力分為「教學前之表現」與「教 學後之概念轉化」兩個面向加以說明如下:

壹、「圖形辨識與表徵」方面

一、圖形辨識

(一)概念轉化文本教學前之表現

1.圖形與面積「初步了解」概念紛雜、先備知識不足

教學實驗前,研究者與實驗教學班級的導師王老師進行訪談,向其 詢問該班學童有關面積概念發展起點行為與基本知識狀況,得知學童在

圖形與幾何空間能力方面,已經具備矩形圖形相關要素的概念,例如「長」

和「寬」和矩形面積公式之間的關係,且可透過「長×寬」計算矩形的面 積大小,但是對於三角形和特殊四邊形相關要素與面積公式之間關係的 概念,大部分的學童尚未建立,但有部分學童經校外補習的機會,已能 背誦各種圖式之面積公式口訣。除此之外,全體學生皆會利用相似性類 比物體特徵之方式,將具有共同屬性之日常生活事物加以分組、歸類,

並與不同特徵之事物進行區分。

研究者首先提供「一堆」具有可分辨特徵屬性之圖形(如圖 18 所 示),這堆圖形分別有 8 個不同特徵的三角形和四邊形,學生可依其經驗 與幾何概念發展的能力,將三角形或四邊形圖形的角度或邊長做為辨識 分類的依據,進行三角形與四邊形相關圖形家族的歸類。以三角形為例,

學生依邊長可將為視正(等邊)三角形;與為等腰三角形,

為三角形;或是依角度單方面作辨識分類,或是整合角度與邊長特 徵,要求依其圖形家族之特性進行分門別類作業,以便從中了解學生對 圖形要素相關定義概念知識的背景。研究發現,學生面對多樣圖式呈現 在眼前時,會藉由圖形之外在顏色、形狀大小,作為分類依據。由於這 些分類行為大多屬於單一層面圖形特性的辨識,忽略了圖形其它結構組 合重要的影響要素,致使分類的組型因重要屬性的遺漏而產生錯誤,或 是產生過於簡易的模式。

雖然學生具備「分類」之知識與類型,多樣且與生活經驗有關,但 在幾何概念發展的層次上,許多學生仍受到圖形特徵「視覺化」 的影響,

無法抽離並統整圖形內在或多重的屬性進行精細的分類。

圖 18 學生圖形辨識活動所用之三角形與四邊形圖形

T:小朋友都看過許多的圖形,老師現在將講義第一頁的圖片放在一起,分 給每一組的同學,請你們將這些圖形仔細的看看,它們有幾個邊呢?有 幾個角呢?圖形形狀怎樣?你們要如何分類呢?為何你們要這麼分 類?是什麼原因呢?

文儒:顏色為什麼都不一樣?(廢話!)

T:老師給提示,第一個你們會分成幾類?其次,這一類的圖形有什麼特徵?

為什麼你會這麼分類,理由是什麼?

立祈:我會將它分成四類,第一類是7和 8,第二類是 2 和 5,第三類是 1、

3 和 6 號,第四類是 4 號。

T:好!請你們將分成這四類的理由說出來。

立祈:第一類都是梯形,第二類是長方形,第三類稱為菱形,第四類是正 方形。

T:嗯!立祈這組利用圖形形狀的特徵將他分為四類,小朋友同意他們分類 的方法嗎?(同意﹗)有沒有和他們不同的分法呢?

立安:我們將 6、7 和 8 歸於第一類,2 號和 5 號為第二類,第三類為 1 和 3 號,第四類為 4 號﹗

T:喔!他們分類的方式和剛才那組很像,只是第一類增加了 6 號,第三類 少了 6 號,他們將剛才那組第三類的 6 號歸類為第一類,是什麼原因呢?

請你們說說看?

立安:我們認為 6 是梯形,所以應該歸在第一類。

T:很好!他們認為 6 號圖形是梯形,有沒有有同意他們的分類方式(沒有!)

既然沒有,可能這個圖形不是屬於這一類別,那有沒有人願意再提供你 們分類的方式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

立翔:我們將它分為 6 類,第一類為 2、3,第二類為 1、4,第三類為 8,

第四類為 7,第五類為 5,第六類為 6(紅色),2 和 3 號為綠色。

T:你們認為用顏色來分好不好,跟老師分類的標準有關嗎?(很好!),

但分的組別會不會太多了,有沒有組數較少的!

立濬:我們也是分成四類,第一類將 1、4 放在一起,第二類將 2、5 放在 一起,第三類 3、6 放在一起,第四類將 7、8 放在一起。

T:為何你們會將它分成這幾類?

立濬:因為 1、4 都是菱形;2、5 為長方形;3、6 為平行四邊形(喔!和 前面幾組不同,產生新的圖形名稱);7、8 為梯形(大家同意他的分法 嗎?)

T:小朋友好聰明喔!會用形狀、顏色等特徵來分類,還有沒有其它的分法 呢?

文惠:我們分成兩類,第一類有 1、2、3、4、5,第二類有 7 和 8(少了一 個 6,好 6 是第一類的),因為第一類每個圖形都有兩雙對邊平行,所以 是平行四邊形;7、8 只有一雙對邊平行,所以歸在第二類。〔5-6 上課 錄音 2003.10.15.01〕

從教室對話的資料可以發現,學生對於複雜多樣圖形的分類活動,

會依靠圖形特徵「視覺化」的作用,進行圖形的辨識與分類,這雖是學 習面積概念初步的能力,但因個人或小組對圖形「視覺化」獲得訊息的 解釋與認定不同,或是背景資訊的干擾,而產生不同的分類模式,這在 三角形分類及辨識活動中,常可見到;另方面,學童會利用先前學習活 動中對於圖形命名相關定義所牽涉的要素性質作為辨識的依據,但所認 知圖形之屬性特質與命名系統產生混淆,亦是造成分類系統紛雜的原因。

立翔:我們將他分成兩類:第一類有 2、3、4、5、6,另一類是 1、7;因 為第二類的三角形圖形都有畫格子,其它的沒有畫,所以可以分成 2 類。

T:他用圖形裡有沒有畫格子的方式來分類,是利用其視覺所看到的效果來 分類,可能受到老師使用材料的誤導,但這種分法也可以,還有沒有其 它分法

立安:我們也分成 3 類,第一類有 3 和 6,第二類有 5 和 7,第三類有 1,2,

4,第一類因為都有直角(嗯,第 6 號沒有直角………)

T:嗯,有同學認為 6 號沒有直角,你有沒有用量角器量過(有),好,沒 關係,請繼續,

文羽:我們也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 1、2 號和 4 號,第二類是 3,第三類

在文檔中 第一章 緒論 (頁 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