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實驗

在文檔中 第一章 緒論 (頁 170-17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實施程序

二、 教學實驗

在實驗處理進行之前,研究者透過與教學班級教師的關係,每週安 排三個小時,持續三週的時間進入現場與學生接觸。此項作法的目的有 二:一是幫助研究者早日建立與學生良好的關係,並從中瞭解學生學習 態度與該班教師班級經營與管理的方式,以利實驗教學的銜接;另一目 的,在於蒐集學生資料,以瞭解學生認知發展情形與表現,作為實驗教 學時起點行為的依據。在教學實驗處理前,研究者要求兩組學生皆參與 研究者編製之「面積解題成就測驗(Ⅰ)」之施測,以瞭解學生在學習面 積概念前所具備的先備知識與解題能力。

教學實驗過程中,除要求學生分組共同完成課堂上的作業外,研究 者並要求每位學生於每階段教學活動結束後,繕寫「數學日記」,所得之 資料作為輔助面積視覺比對與表徵能力、相關要素測量、圖形重構策略、

公式理解與運用策略等四項作業表現結果之分析、比較的附加資料。

有關教學活動的實施,研究者在進入現場之前,即先與實驗組與控 制組兩班導師協商,將教學時間集中於五年級上學期 11 月份的時段,這 樣的安排,除了考量新學期班級常規的建立外,尚考量在教學實驗之前,

研究者能於前幾週進入現場,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並實施「面積解題 成就測驗」前測,以瞭解學生學習狀況與認知能力的發展;另方面,基 於學校活動繁多,希望有充裕的時間安排,使 14 節的教學實驗課程能順 利於上學期末(2004 年 1 月上旬)完成。課程結束時,恰逢學校第三次 成績考查,可藉此機會,進行面積解題成就測驗的後測,如此,可解決 學生在測驗時間安排的問題,施測的結果,並可提供教師在另一階段教 學前進行補救的參考。在每節教學之前,研究者事先與兩班導師討論教

學文本材料的設計,並依據實際情況,做彈性修改,以利學生學習。教 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兩班導師亦參與學生學習的互動,協助研究者處 理教學相關事項,例如發放操作的教具、指導活動步驟的進行,以及維 持教室秩序等。當日教學完成後,則共同討論教學狀況與學生表現情形,

省思教學利弊,作為下次改進的參考。實驗教學的兩班導師並協助指導 學生於課後之「數學日記」的繕寫與批閱,共同掌握學生數學概念發展 的狀況。

教學實驗結束後除實施「面積解題成就測驗(Ⅱ)」,作為教學效果 分析外,尚配合面積解題實作與晤談的活動,對實驗組之學生進行個別 訪談,蒐集有關資料。為了增加質性資料分析的客觀性,本研究在教學 實驗與訪談實作的歷程中,皆予以錄音、錄影。參與「圖形與面積解題 實作」的學生,係依據實驗組班級的學生在「圖形與面積解題成就測驗

(Ⅱ)」得分為百分等級 75 以上之高成就者與百分等級 25 以下之低成就 者各選取 8 名,總計 16 名,分別進行訪談,蒐集學生相關資料,以配合 量化資料之分析。如此安排的目的,旨在透過生手與專家行為的表現,

推測及建立學生在面積概念發展的模式,作為日後教學設計及說明的參 考依據。實施「圖形與面積解題成就測驗(Ⅱ)」十週後,亦即下學期開 學後(2004 年 3 月中旬),再施以「圖形與面積解題成就測驗(Ⅰ)」,

以了解學生經教學實驗一段時間後,圖形與面積概念保留的情形,並做 比較。

肆、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所蒐集之資料分為兩部分,即量的資料與質性資料。量的資

料係針對受試學生在「圖形與面積解題成就測驗(Ⅰ)、(Ⅱ)」的得分,

進行統計分析;質性資料則包含兩部分,一為文本教學設計課堂上的觀 察與紀錄,另一為學生接受「圖形與面積解題實作與訪談問卷」所得之 資料。有關資料的處理與分析,分述如下:

一、圖形與面積解題成就測驗

本研究在量的資料部分以 SPSS/PC+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採用 細格人數不等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來檢定在排除共變項的影響後,自變 項在依變項上的效果。採用之研究方法如下:

(一)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圖形與面積 解題成就測驗(Ⅱ)」總測驗與分測驗上的差異(以學生在「圖形 與面積解題成就測驗(Ⅰ)」的得分為共變量)。

(二)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延宕測驗「圖 形與面積解題成就測驗(Ⅰ)」總測驗與分測驗上的差異(以「圖 形與面積解題成就測驗(Ⅰ)、(Ⅱ)」之前、後測成績為共變量)。

二、文本教學觀察與紀錄

本研究關於教室裡師生互動及言談的資料,以錄影(音)的方式作 為觀察和紀錄的主要工具,並輔以學生之作業,作為事後分析影帶及轉 錄錄音資料的參考,以理解討論的內容。影帶分析及語音轉錄資料的標 題包括教學日期、班級、教學單元名稱與節數(詳見附錄八),並以標題 做為檔案編號的依據。例如 2003 年 11 月 16 日實驗組「圖形辨識與表徵」

第一節課的上課影音資料,研究者以「圖形辨識與表徵 A2003111601」

作為資料編號;2003 年 11 月 17 日控制組面積概念教學第二節課的上課

影音資料,則以「面積概念教學 B2003111702」作為資料編號。

每節教學結束後,研究者將錄影(音)帶的內容轉錄成書面文字,

如對教學活動的情境脈絡有所疑問,研究者會對照錄影帶的內容或是與 參與教學班級之導師討論,加以釐清。表 21 是研究者處理與呈現資料時 所使用的轉錄符號:

表 21 班級觀察記錄轉錄符號表

符號 意 義 實 例

T 研究者 T:為何可以這麼分類?

S** 發表之個別學生 S 文羽:他們都有兩個一樣長的邊!

Ss 部分學生 Ss:同意文羽的說法!

St 全部學生 St:已經學過了!

…… 語氣停頓 S 立安:我們將之命名為……矩形吧!

? 無法說明解釋 S 唐維:它可能是?

() 同時說話或動作 T:有幾個圖形在紙上?(有 6 個)

三、圖形與面積解題實作與訪談記錄

國內針對訪談與實作紀錄分析的相關研究頗多,本研究參考陳向明

(2002)所著之《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一書中「資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登錄與編碼的方式,作為本研究資料分析呈現的方式。本研究先將學生 訪談與實作過程的錄影帶與錄音帶轉錄成文字,完成「學生圖形與面積 解題實作與訪談紀錄」,再將「圖形與面積解題實作與訪談紀錄」的四項 內容:面積視覺比對與表徵能力、面積相關要素測量、面積圖形重構策 略、面積公式理解與運用策略等分別予以代號 S、M、R、A,再結合學生 之化名及性別,成為「實作與訪談紀錄及其初步分析」(如附錄九、十),

並以標題作為檔案編號的依據。例如,被訪談者為立安,男性,訪談及 實作的內容為面積相關要素測量的錄影(音)資料,研究者以「初步分 析 M 立安 1」作為資料編號;被訪談者為文羽,女性,訪談及實作的內 容為面積公式理解與運用策略的錄影(音)資料,研究者則以「初步分 析 A 文羽 2」作為資料編號。訪談與實作紀錄所使用之轉錄符號如表 22 所示:

表 22 訪談及實作記錄轉錄符號表

符號 意 義 實 例

T 研究者 T:想想看它們有何關係?

S** 發表之個別學生 S 文宇:底和高一樣長!

## 動作停頓 S 立濬:手裡拿著橡皮圈##看著釘板

※※ 同時動作 S 佳儒:左手張開橡皮圈,右手點數※※

…… 語氣停頓 S 立安:嗯……好像不對!

? 無法說明解釋 S 唐維:它可能是?

() 同時說話或動作 T:有幾個圖形在紙上?(有 6 個)

研究者以兩個方式發現資料的主題和概念:第一個方式係從文獻探 討所提供的概念和主張,尤以 Pirie 與 Kieren(1994)所提倡的「數學 概念理解動態理論」的內涵,引發研究者分析資料的概念。例如概念轉 化文本設計重視圖形辨識與表徵,從文獻中可以分析此種行為可從「心 像的塑造與具備」的層次概念,分析學生圖形與面積概念發展的狀況;

對於教師教學的引導,則從可幫助學生對於數學面積概念轉換的理解,

即刺激、誘導、以及確認等三種介入活動加以說明。第二個方式是持續 地閱讀觀察記錄、訪談記錄、學生作業,只要有任何想法,則在資料旁 的空白處寫上評註及意見,然後不斷的質問與檢核,以發現相關的主題

和概念。例如,學生做圖形的分類,最先會以圖形外觀之要素作為辨識 的依據,俟無法滿足辨識的要求後,進而檢核圖形內部之特徵,這是個 體視覺化與圖形特徵之交互作用的「外在特徵朝內在特徵注意」的心智 作用,若再更深一層的分析,即是「要素抽離」的表現。

本研究分析的資料主要是以學生表達之言語與實物操作行為為主,

從中探討其背後的意義。為了使研究資料具有客觀性,研究者亦採取三 角檢測的方式,透過使用不同資料、方法與人員,進行交叉檢核。在方 法方面以觀察、訪談與蒐集文件資料等不同方式進行檢核;在人員方面,

則從教學實驗班級導師與學生等不同觀點檢核研究者的詮釋。研究者在 研究的歷程中亦不斷地與自我對話,採用「詮釋的循環」不斷辯證自己 的言行與思想,反省思考教學方案的設計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發問的 技巧是否有所偏誤?學生是否理解課堂教導的概念,如果教學措施不 當,該如何改進?將思想與實踐融為一體,促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能相 輔相成。

在文檔中 第一章 緒論 (頁 17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