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居位理論原先是經濟學中的概念,用來說明某一類貨品的生產公司,如何 看待自己的產品與其他廠商所生產的同類商品。也就是在同時考量自己與其他廠 商的產品情況下,對這些同類商品的定位(Hollway, 1984)。Hollway 首次在討論 性別差異的研究中,將 positioning 的概念引入到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此後 開展了以 positioning theory 為基礎的相關研究(K. T. Anderson, 2009; Berge &

Danielsson, 2013; Boxer, 2005; Harré, Moghaddam, Cairnie, Rothbart, & Sabat, 2009;

Sabat, 2008; van Langenhove & Harré, 1999)。

團體中的居位可分成兩種,一種是發自個體本身的居位,第二種方式是指 個體在團體中被其他成員的居位,屬於互動後的產物。第一種方式的居位稱為自 行居位(positioning oneself),代表一種自我期望,是指將自己居位於團體中某一 地位,屬於個體對自我在團體中所期望獲得某階層地位的表徵;第二種方式的居 位稱為取得地位(taking up positions),其內涵指的是一種互動過程後的居位,就 是在與他人溝通之後所取得的地位,是一種社會互動之後的結果(Hollway, 1984),這兩者的加總就是個體在團體中的地位。

居位的概念,可被視為一種動態的、不同於「角色」這個概念中較為靜止 的想法(van Langenhove & Harré, 1999)。而且居位除了是自己看待自己的想法之 外,也包含了別人對自己的想法。由此一想法出發,當個體處於與他人互動的環 境中,就不是以一種固著的角色出現於互動之中,是一種具有個體本身的動機、

情緒、目標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的總合。此外,居位理論考量的除了個人對自己 與他人對自己的想法之外,也同時注重互動時的環境與互動時所使用的話語。

一、居位理論的三要素

van Langenhove 與 Harré(1999)在《Positioning theory: Moral contexts of intentional action》一書中提及居位理論的三要素為地位 (position)、意圖行動 (act-action)與故事情節(storyline)。由於意圖行動主要展現於行動者的話語,因此

13

在 2009 年時,Harré 等人將意圖行動具體化為話語(speech art)(Harré et al., 2009),

其關係如圖 2-1 所示。以下針對居位的三要素地位、話語及故事情節三項居位理 論的要素進行說明。

(一)地位(position)

居位理論中所指的地位,可由 Harré 與 van Langenhove(1999)的說法看出居 位理論對於小組地位的看法:

地位是 一種人 格特 質的 集合體,這個 集合體 以多 元的形 式被 建構出 來。多 元的 形 式指的 是經由 一些 被團 體所認 可的 權利、責 任及 義務對 個體 的分配,而這 樣的 分配會 影響人 與人之 間、 組與 組之間 、及 甚至是 個人 內在的 活動 。……

一般而 言, 地位 是相 互關 聯的 ,當 一個 人被 定位(positioned)成一 個較 有權 力的 人 之後 , 其他 人就 相 對地 被 定位 成較 無 權力 的 。就 算在 一 群由 無 能力 者所 組 成的 小組 中,也會產 生相對 的較 好的成 員或 是較差 的成 員。而個體 在此 一過程 中,雖然 被地位 所支配,但 有時也 能對 抗或推 翻它 的控制。而 地位 的內部 運作 有許多 形式。有 些情況 下,這種成 員間的 地位 關係是 逐漸 形成的,通 常會 以特殊 領域 的貢獻 來分 配。在另一 些情形 下,成員間 的地 位關係 較不 易改變,例 如一 個對廚 房工 作無法 勝任 的人,他在 廚房工 作的權 利就 容易 被剝奪 。

(譯自 Harré & van Langenhov e, 1999,pp. 1~2)

依據上述的說法居位理論的地位觀可歸納出下列幾點:1.團體內的地位是一 種有限的資源,當有成員被定位成較高地位時,則其他成員就相對地被定位成較 低地位。2.地位高低是由組成的成員,依照權利、責任與義務相互定位而來,而 且是一種相對的關係,並無絕對的地位存在。3.成員在被定位的過程中,可以默 認、質疑甚至推翻被定位的結果,也就是說被定位的結果是可變的。4.成員間地 位的關係有時候是逐漸形成的,並會視成員在團體中的貢獻度來進行分配的。5.

有時候成員間的地位關係,受限於團體中的個人能力,所以無論如何決定地位,

都會是同樣的結果。

從上述的整理可知,首先,團體內的地位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所以不可能 所有的人都同時處於高地位或低地位。因此本研究在設計小組地位問卷時,則考 量到此一觀點,讓小組成員對於自己與其他成員的表現進行居位時,依序給予

14

1~n 的評分(n 視小組成員數而定),數字愈大代表表現愈好、貢獻愈多。

其二,小組成員的地位高低是由組成的成員依據小組所認可的權利、責任 與義務相互定位而來,因此小組成員的地位不僅是其他成員對自己的看法之總 合,還包含小組成員在小組中如何定位自己。本研究所設計的小組地位問卷,讓 位成員在居位別人時也要居位自己,這滿足了小組成員在考量自己的表現或貢獻 的情況下,對自己與他人的表現進行居位的理念。

歸納要點的 3~5 點主要說明地位的可變動性及地位的形成可能是逐漸形成 或是一開始就形成,為了瞭解小組成員的地位的形成是屬於那一種狀況,並探求 地位的能動性,本研究在小組成員尚未互動前的初識階段及三次的互動之後,都 進行居位問卷的調查,以瞭解該小組成員的地位是逐漸形成抑或是一開始就形 成,並藉由四次的調查結果來瞭解小組地位的能動性。以回應待答問題一、二中 小組成員的居位情形。

(二)話語(speech art)

居位理論採用了社會構成論的觀點,認為自我可以公開地表現在許多話語的 實踐當中,例如說明自身的故事、對他人的行動產生反應、表達懷疑、責難情境 中的不公平…等。居位理論所強調的個體,是一種融入到社會情境中的個人特 性,並非是由個體自己的心理結構或組織特徵所單獨形成的(Harré & van Langenhove, 1999)。由此一觀點看來,個體有可能是體認到或期許自己在社會互 動的場合中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或代表什麼樣的身份,因此以該身份的立場來 組織其話語,並藉由與他人進行話語溝通的歷程,形成自己對自己及對他人的居 位。

有一些運用居位理論來分析藉由公開的演說或是衝突雙方的話語內容,以瞭 解話語在居位時所扮演的角色,相當能夠突顯出話語分析對於雙方如何居位的歷 程的重要性(Boxer, 2005; Moghaddam, Harré, & Lee, 2008; Sabat, 2008)。也有一些 研究從居位理論的角度針對教師與學生或學生之間的話語互動來瞭解師生或生

15

生之間的居位歷程(K. T. Anderson, 2009; Berge & Danielsson, 2013; Ritchie, 2002)。上述無論是對於演說、衝突雙方的對話、師生對話及小組成員之間的對 話,其分析的資料都是話語。本研究在小組討論及小組間進行辯論時,也都同時 收集小組成員或組間成員互動時的話語資料,以配合小組地位問卷的調查結果,

並瞭解小組成員的地位改變,可能是受到那些話語的影響。

(三)故事情節(storyline)

居位理論第三個要素是故事情節,約與所謂的情境脈絡意義相近,但卻又是 一種考量任務內容與特性的情境脈絡。誠如 Harré 與 van Langenhove(1999)所言,

在某個特定的情況下,如果某位成員被視為較無能力完成該項任務時,則該位成 員就不可能被居於高位,而某位成員若被視為較有能力完成該項任務時,則該位 成員除了被居於較高地位之外,對於要完成該項任務時的工作分配或支配其他成 員的行為,則被視為較具合法性。由此看來,故事情節是一種考量成員完成團體 任務能力的情境脈絡。

除了完成團體任務的能力作為故事情節之外,個體也可建構自己的故事情 節,將自己定位於某一特定位置,以利其獲得所想要的機會。 Ritchie(2002)研究 學生在進行科學小組活動時的居位歷程時發現,當小組的任務是將電池、燈泡及 電線連接成通路,以便讓燈泡發亮時,整個小組的主要故事情節就是圍繞在完成 這個任務的能力中。率先完成電線通路的男學生們具有較多機會操作實驗器材,

而一旁一直未能夠操作實驗器材的某位女學生則向男學生說表明男學生已是這 方面的專家,但是女生們仍然是生手,並請求男生的協助以學會如何操作實驗器 材。在原先的故事情節中,有能力將電池、燈泡及電線連結成通路的成員掌握了 操作實驗器材的權力,但後來的女同學藉由將自己居於低位,將男同學居於高位 的方式自行建構了另一種故事情節,在這個故事情節中,男生成為指導女同學的 專家角色,而女生則獲得實際操作實驗器材的機會。由此看來,雖然完成團體任 務會產生完成該項任務的主要故事情節,但只要團體內的成員對於所處的情況不

16

滿意,仍然可以自行建構出另一種故事情節。

此外,Berge 與 Danielsson(2013)分析大學生分組解答物理問題時,也發現除 了藉由逼近答案的方式來處理物理問題的主要故事情節之外,小組成員也在對話 出出現以理解物理的方式來處理物理問題、以準備即將到來的考試面對物理問 題……多元的另類故事情節,並認為這些故事情節以混合的形式(mixing storyline) 出現在對話中。

本研究所設計的最終課題為組間辯論,為了完成辯論活動,小組成員有三次 的討論時間,因此調查小組成員認為完成辯論活動而進行小組討論活動時的重要 背景與能力,以這些重要的背景或能力及學生互動時的話語資料作為理解小組成 員建構出來的故事情節。

二、居位的模式

依據上述居位三要素的討論可以發現,居位是在特定的故事情節中,以話語 來進行溝通與互動,而互動的結果就是個體對自己與他人的居位。然而組內成員 也可能對於自己或對他人對自己的居位感到不滿意,而試圖推翻先前的居位而再

依據上述居位三要素的討論可以發現,居位是在特定的故事情節中,以話語 來進行溝通與互動,而互動的結果就是個體對自己與他人的居位。然而組內成員 也可能對於自己或對他人對自己的居位感到不滿意,而試圖推翻先前的居位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