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辯論議題的設計

(一)辯論議題設計理念

學生參與的課程為環境教育,因此選擇以社會科學議題作為組間辯論的主 題。由於現實生活中的議題通常會透過媒體大量報導,而這些報導的內容通常是 已經站在某種立場的論述。因此選擇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雖然可以較貼近學生的生 活,但是學生卻會習慣於使用這些媒體已經現有的論述內容來說明,較少以自己 的想法來進行論證,若使用準真實性的議題來讓學生進行討論,則可避免掉上述 的問題(Simonneaux, 2008)。因此,本研究採用準真實性的議題來讓學生進行辯 論。

本研究所設計的準真實性議題具有下列幾個特點:

1. 除了時空與事件發生的情境是虛擬的之外,其他的相關知識及議題的內容都 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關的佐證資料,例如:核能發電、火力發電、基因 改造食品、瘦肉精、興建水庫、越域引水、冷媒……等;

2. 由於事件發生的情境是虛擬的,因此學生除了上述現實生活中可以查到的資

37

訊之外,其餘內容不易由相關新聞報導中取得現成的一套論證方式,這使得 學生必須將相關的資訊,藉由小組成員間的討論形成一套小組的論證;

3. 社會科學議題援引科學知識時,通常是將科學拿來當背書的角色,而較少涉 及科學知識間的辯證關係;而且社會科學議題中的爭論點通常在於經濟與環 境之間、政策與環境之間……等。本研究為了突顯議題中科學知識的份量,

因此設計了兩組對立情境主要發生在科學知識上的議題。

(二)辯論議題的內容

基於上述兩組對立情境的準真實性社會科學議題的設計理念,本研究找尋了 電能源、牛肉、水資源及冷媒四個面向的社會科學議題,並在每個議題下發展出 兩組對立情境的辯論課題,以下分別呈現四個議題的內容。

1. 電能源議題:一座兩機組的核能發電廠 vs. 一座五機組的火力發電廠

西元 2018 之後,第一核能發電廠與第二核能發電廠由於商轉執照到期而相 繼停止運轉,導致台灣的民生、工業供電量不足,需要新的電力來維持民生、工 業之供電。在現今仍無法有效利用其他天然資源提供穩定且足夠的發電量之情況 下,台灣電力公司為達填補每年空缺的電量提出了兩個方案,一個是興建一座具 有兩個運作機組的核能發電廠;另一個是興建一座具有五個運作機組的火力發電 廠來因應。這兩種電廠的興建都有其利弊。核能發電廠有發生核能事故的疑慮,

而且核能廢料的存放安全與用地取得也受到質疑;而火力發電廠除了需要更多的 土地來興建電廠之外,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亦受到環保人士的責難,隨著近年來天 然資源減少而造成火力燃媒成本的提高,而增加了火力發電的成本。但是台灣是 一個天然物資缺乏的國家,而且也無法負擔同時興建這兩種發電廠的成本,因此 只能選擇台電所提供的這兩種方案中的一種來興建。有兩派科學家分別支持核能 發電或火力發電,甲方科學家支持核能發電廠的興建;乙方科學家則支持火力發 電廠的興建。請依據上述所設定的條件進行辯論。

38

39

而越域引水也可需要開挖引水管線,對管線經過的地區之生態也有某種程度的影 響,更有些人認為先前八八風災時小林村被淹沒就是因為越域引水工程所造成 的。由於南部冬、春兩季的缺水問題日益嚴重,而且礙於經費問題無法同時興建 水庫又越域引水,因此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方案來解決南部冬、春缺水問題。有兩 派科學家分別支持蓋水庫或越域引水方案,甲方科學家支持興建黃蝶翠谷水庫;

乙方科學家支持採用越域引水到南化及曾文水庫的方案。請依據上述所設定的條 件進行辯論。

4. 冷媒議題:氫氟氯碳化合物(HCFCs) vs. 氟氫碳化物(HFCs)

一九三〇年代人類發明了氟氯碳化物(簡稱 CFCs)作為冷氣冷媒及清洗溶 劑的化學物質。但是科學家在一九七〇年代時卻發現 CFCs 會破壞臭氧層,而引 起地球大規模的環境變化如溫室效應、生態系統破壞及人類健康傷害。因此全球 各國於一九八七年共同提出「蒙特婁議定書」,規範各國管制 CFCs 的使用。為 了取代 CFCs 的使用,科學家相繼發明了氫氟氯碳化合物(HCFCs)及氟氫碳化物 (HFCs)兩種替代品。然而隨著科學家進一步的研究出爐,發現氫氟氯碳化合物 (HCFCs)也會破壞臭氧層;而氟氫碳化物(HFCs)則是一種強溫室效應氣體,其造 成的溫室效應比 CO2或 CH4還要高。

在目前尚無其他更環保、更無害的冷媒替代品發明之前,有兩派科學家分別 支持氫氟氯碳化合物(HCFCs)或氟氫碳化物(HFCs)的使用,甲方科學家支持氫氟 氯碳化合物(HCFCs)的使用;乙方科學家則支持氟氫碳化物(HFCs)的使用。請依 據上述所設定的條件進行辯論。

從上述的議題內容可以看到,每一個議題都包含了兩種相互對立的支持立 場,電能源議題是支持興建核能發電廠與火力發電廠兩種立場的對決;牛肉議題 則是進口美國瘦肉精牛肉與中國基因改造牛肉的對決;水資源議題則是蓋水庫與 越域引兼的對決;冷媒議題是氫氟氯碳化合物(HCFCs)與氟氫碳化物(HFCs)兩種 冷媒的對決。因此每組會抽中某一個議題中的一種立場,支持某一立場的同時,

40

也會有反對另一立場的情況,類似論證與反論證(counter argument)之間的關係。

二、Big Idea 的設計理念

社會科學議題本身就包含了生物學、社會學、倫理、政策、經濟及環境等相 關學科,而且是一種複雜、無標準答案、結構不明確及具有爭議的問題。基於社 會科學議題概念內容上的特性,就符合 Cohen 與 Lotan(1997)所提出的 Big Idea 的想法,Cohen 和 Lotan 認為要達到小組活動的平等性,就必須將小組活動課題 設計成符合多元能力的情境,以便讓具備不同能力的學生在學習與互動的歷程 中,都能夠發揮所長而且相互尊重。要達到上述的目的,小組活動的課題就必須 包含了多元能力的組成,而且小組課題必須是一個開放性的、沒有標準答案只要 求學生發揮自己才能來表現的、多種活動組織而成的、無法由單一學生獨立完成 該任務的、鼓勵每位小組成員都能投入課題且對課題的完成有不可或缺的貢獻。

除了社會科學議題本身的特性符合 Big Idea 之外,在小組討論時,也會提供 每個小組一套視覺化輔助工具,視覺化輔助工具包含一張半開的大便利貼及一疉 小便利貼,以大便利貼作為小組辯論架構的底圖,而小便利貼可填寫小組成員面 對社會科學議題時所想到的各種想法,以便小組成員可以一邊討論一邊慢慢形成 小組的論證或概念架構。視覺化輔助工具具有概念分享與獲取的功能,更能協助 小組成員完善共同的想法(Bosch, King, Herbohn, Russell, & Smith, 2007)。而視覺 化工具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也同時提供了小組成員美工方面的能力發展機會。

三、辯論活動的設計

本研究的辯論活動採取標準美國奧瑞岡式辯論制度(Oregon Style Debate),標 準奧瑞岡式進行方式採所謂的「三、三、三」時間制。即申論的時間、質詢的時 間及結辯都各為 3 分鐘,整個辯論活動合計 42 分鐘。進行的程序如下:

1. 甲方一辯申論(3 分鐘),乙方二辯質詢正方一辯(3 分鐘); 2. 乙方一辯申論(3 分鐘),甲方三辯質詢乙方一辯(3 分鐘);

41

3. 甲方二辯申論(3 分鐘),乙方三辯質詢甲方二辯(3 分鐘); 4. 乙方二辯申論(3 分鐘),甲方一辯質詢乙方二辯(3 分鐘); 5. 甲方三辯申論(3 分鐘),乙方一辯質詢甲方三辯(3 分鐘); 6. 乙方三辯申論(3 分鐘),甲方二辯質詢乙方三辯(3 分鐘); 7. 乙方結辯(3 分鐘),甲方結辯(3 分鐘)。

圖 3-2-1 辯論程序圖

從辯論程序圖的內容可以看到,甲方一辯申辯後,由乙方二辯進行質詢;而 當乙方二辯完成申辯後,則由甲方一辯進行質詢,兩位辯士之間具有交互申辯與 質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