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玉的秩序性—玉石神話與中國時空之形成

第四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般;同樣的,顓頊又主幽冥地府,是以幽都之門為界,劃分開人間世界與 幽冥地府兩者的空間,於是神、人、鬼從此殊途,成為三個不同的平行世 界。169

顓頊對中國時空間建立的影響深厚,不僅為成就中國神話空間立體化的關鍵人 物,且在《淮南子》記載女媧補天的原因為共天和顓頊爭吵,共天撞不周山所致,

故女媧重建宇宙、令時空間重新秩序化之功顓頊亦是其中關鍵。從《國語》關於 顓頊絕地天通的記載可知以玉事神的巫之產生他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且他為紅山 文化有著深厚的關係,再加上他身為掌管冥間的神祇,在馬王堆一號西漢墓 T 形帛畫可看出玉璧隔開冥間和人間,從女媧神話和初民的穴居體驗可知初民想像 天空是由玉石構成,人間和天界需透過玉石往來,那麼或許人間和冥間往來的關 鍵亦是玉石。從上述看來,顓頊和中國玉文化有著深切的關係,至於其他文獻提 到其他顓頊和玉的關係,例如《拾遺記》:

帝顓頊高陽氏,黃帝孫,昌意之子。昌意出河濱,遇黑龍負玄玉圖。時有 一老叟謂昌意云:「生子必葉水德而王。」至十年,顓頊生,手有文如龍,

亦有玉圖之像。170

顓頊的出現和玉緊密連結在一起。雖《拾遺記》已為晉代的著作,且混雜許多謠 言傳聞,但亦不失可以參考的文獻。另外儀禮提到「玉兆、瓦兆和原兆」,而杜 子春云:「玉兆,帝顓頊之兆」,171從此注疏可看出玉和顓頊之連結。

玉和顓頊的關係深厚,而關於顓頊建立中國時空間之神話,玉石參與其中,

如以玉事神的巫和分別人間、冥間的玉皆是。從上述看來,顓頊亦可被列玉石神 話的一環,雖不如女媧神話、玉能升天和其為不死藥的神話明顯,但其神話和玉 關係之密切,其應被列為玉石神話之眾。而若將顓頊神話作為玉石神話解讀,則 可以更深化顓頊建立中國時間和空間之概念,並得出玉石為初民解釋時間和空間 如何形成之重要象徵。藉由玉石溝通時間和空間,並以此建構天界 、人界和冥 間的宇宙秩序,形成秩序化的時間和空間,顓頊玉石神話背後透露出玉的秩序化 象徵及功能。

第四節 小結

伊里亞德(Mircea Eliade)提到:「在原始人的宗教意識中,堅硬、粗礪、持 久的物體本身就是一種神顯……岩石向人類顯示,它超越於人類不確定性,它是

169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頁 246。

170 〔晉〕王嘉著,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頁 14。

171 李學勤主編:《儀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2011年),頁 8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種絕對的存在模式。」172石頭對於原始人意義非凡,其不但為生產工具,更隱 含豐富的象徵。初民對於石頭的堅硬而不可摧毀的特性感到敬佩,進而形成崇拜 的心理,創造了許多關於石頭的信仰和神話,而玉雖為石頭,然其稀有性和外觀 而被賦予有別於石頭的象徵意義。

中國的玉石神話包括女媧煉石補天、食玉不死的神話,其中的共通點為表示 時空形成和秩序建構之間有密切的關係。時空的建立為中國創世神話的類型之 一,從混沌到有秩序的關鍵即在於時間和空間的產生。女媧補天的神話敘述被破 壞的世界因女媧以五色石補天而重歸秩序,初民將五色的石頭視為神聖之物,故 想像其能補天,而五色石的五色除了為最表層的意義顏色外,還代表了戰國以來 陰陽五行的龐大脈絡,象徵以五色石補天為天文、地理、人文之修補,亦是時間 和空間的修補,重建了秩序。

食玉不死的神話源自於初民對於石頭堅硬且不容易改變的特質,延伸出其為 永恆且神聖的想像,玉石「以其崇高、堅硬、外形狀和色彩,使人類直面某種與 他所屬的世俗世界判然有別的實在和力量」173,故認為玉石為神聖之物,以其祀 天,為通天之物,並且透過互滲律的影響,認為只要吞食玉石便能長生不老。食 玉不死象徵人民認為玉石可以溝通時間和空間,透過食用玉石維持自身秩序不因 死亡而陷入崩毀及混沌。

巫以玉通天,而令巫有此特權的解釋可從顓頊的「絕地天通」事蹟略知一二,

顓頊為大巫,而巫對於時間和空間的建立有其貢獻。從絕地天通和顓頊為冥間之 王的紀載可知顓頊秩序化世界且使世界分成了天上、人間和地下,而從馬王堆一 號西漢墓 T 形帛畫的玉璧可知玉為其中關鍵。顓頊玉石神話證明了初民透過玉石 秩序化世界,解釋時間和空間如何形成,展現出玉的秩序化象徵及功能。

172 〔美〕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 比較宗教的範型》(桂 林:廣西師範,2008 年),頁 206。

173 〔美〕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 比較宗教的範型》,頁 2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附圖一】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 T 形帛畫174

174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 柒》(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頁 3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圖二】武梁祠「女媧伏羲像」175

【附圖三】四川宜賓縣崖墓畫像石棺「伏羲女媧圖」176

175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整合系統」,

http://ihparchive.ihp.sinica.edu.tw/ihpkmc/ihpkm_op?!!NO^4

176 宜賓縣文化館、蘭峰:〈四川宜賓縣崖墓畫像石棺〉,頁 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