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少年的死亡

在文檔中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頁 99-104)

戰爭時,孩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飢荒、戰亂,死亡在他們周圍不斷發生,

他們很容易直接接觸到死亡的相關事物,例如:出征而戰死沙場的人、受空襲而 慘遭犧牲的人、因飢荒而病死的人等等,他們可能是親人、朋友,或是鄰居,死 亡已是戰時生活中無法規避的沉重問題。

所以,《少年 H》文本中也多處提到有關死亡的事件,譬如:少年娘娘腔小哥 的自殺、橫田與藤田父親的戰死沙場、羽田野叔叔的病死、被燒夷彈擊中而死的 鄰居男孩……等等,其中,少年娘娘腔小哥的死亡事件,在 H 年幼的心裡,讓他 感到非常震驚,也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此事件敘述的篇幅不多,但突然面臨生 命中重要他人的死亡,所造成的創傷,以及隱藏其後的社會現象與問題,都透過 H 口中,不斷的提出質疑。

從少年的死亡,其主題涉及探討死亡和生存的意義,它觸動人類心理中對死 亡的恐懼,也啟發令人深思: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而活著,又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 捨棄生命的價值,這也正是作品引人入勝之處。

一、 對死亡的描寫

張子樟在《少年小說大家讀》中提到:死亡敘述並非漫無限制,過度寫實與 殘酷的敘述,則不適合孩童閱讀。69因此,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必須謹慎處理對死 亡的描寫,《少年 H》最早提及死亡的敘述,是少年娘娘腔小哥的自殺事件,文本 中對這段描述,先鋪陳 H 與娘娘腔小哥的關係,再以 H 對這個死亡事件的感受,

讓讀者隨之釋放對死亡的恐懼。

對 H 來說,於電影院放映室播放影片的娘娘腔小哥,雖然體型不像男人,胸

69 張子樟著,《少年小說大家讀》,頁 131。

襟卻很寬廣,H 很喜歡他。H 常去他家玩,因為可以得到電影剪掉的膠卷,小哥還 會模仿電影明星的聲調,為 H 說明膠卷畫面的故事,是一位年長的玩伴。

可是在 H 升上小學四年級的春天時,娘娘腔小哥收到了入伍召集令。幾天後,

H 卻在停止營業的加油站發現小哥自殺上吊的屍體,其描繪如下:

懸吊著脖子的娘娘腔小哥,眼睛是張開的。蒼蠅「嗡嗡」的在他臉部周圍 飛來飛去。娘娘腔小哥的褲子被小便給弄濕了。H 也在被驚嚇的同時,尿出 小便來了,而大便更是緊接著拉出來,感到下半身逐漸被糞尿浸透。(上 集,頁 51)

如此的敘述既貼切真實的情景,對小讀者而言,其畫面也不可怕,反而會被 H 下半身浸透糞尿的模樣所牽引,淡化對死亡的恐懼。而且,文本中接著寫道:H 換好褲子後,又趕往加油站,他要陪在小哥身邊,因為小哥實在太可憐了,雖然 小哥的軀體還懸吊著,但他一點都不怕。70

隨著 H 的情感反映,小讀者的情緒也跟著獲得了支持,不會害怕面對小哥的 死亡,並能轉移情感,產生對小哥的憐憫。之後文本中又提及:娘娘腔小哥死後 一星期,他的母親也死了,出殯時,連親戚、同事或朋友,都沒半個人出席葬禮。

妹尾河童藉由 H 的所見所聞,直接敘述當時的情形,沒有半句評論或批評,

但讓讀者對於少年的死亡,除了產生同情外,也不禁會得到一些啟示與警惕:為 何沒有人出席葬禮?為何娘娘腔小哥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出征?

二、 反映當時的社會問題

對於娘娘腔小哥選擇上吊自殺死亡,也不想被徵召入伍的事,帶給 H 很大的 衝擊,在他小小的心靈裡,忍不住開始思考:不想去當兵的人,是不是只有死路 一條?到底在戰爭中被子彈打死,還是自己上吊自殺,哪一種比較好呢?娘娘腔 小哥自殺死亡這件事,也影響日後 H 對從軍出征一事的看法。

70 妹尾河童著,《少年 H》上集,頁 51。

從娘娘腔小哥死亡的事件中,個人的思想自由、選擇權之自由,以及當時社 會存在的群體性現象,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於 1897 年出版的《自殺論》一書,企圖尋找影響自殺行 為的社會因素,他對於各種形式的社會整合(social integration)、社會解組(social disorganization)以及社會聯繫(social bond)的強弱極感興趣。他注意到自殺雖是 個體的行為,但是,個體自殺動機的產生卻是取決於他與團體生活整合的程度。71 所謂社會整合度,意指在群體生活中社會規範對個體約束力之大小。當個人 以一種強烈的團結感與團體密切契合時,他接受該團體的種種價值規範,並將自 己的利益與團體的利益合而為一。在這種情況下,他願意為團體目標而犧牲自己 的生命,生與死具有同等的意義與價值。7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以飛機俯衝敵艦的「神風特攻隊」,就是這種自我 犧牲的最好例證。當時日本人抱著國家至上的觀念,忠君愛國的意識可以說達到 最高境界,「一億玉碎」的口號處處可聞,也可看出日本人重視團體的觀念。

日本具有高度的「集團主義」取向,因為長期在集團主義的薰陶之下,一般 的日本人,仍然認為集團的利益,應該高於個人的利益。因此個人獨自的行動,

在集團中必定是到排斥的。73

於是,集團的意識主宰了個人,個人唯有從集團中才能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因此,在整個日本充滿從軍為榮的氣氛中,娘娘腔小哥不想當兵的行為,自然不 被社會所接受。由此不僅看出其個人的自我認同被社會所否定,顯現日本根深柢 固的集團主義外,也同時點出戰爭時個人生命的尊嚴不被重視的情形。

同樣都是少年自殺死亡的方式,娘娘腔小哥無可奈何而選擇自殺的行為,與

「神風特攻隊」自我犧牲的例證完全不同,他的死亡,反而是以一種無言的方式 挑戰社會的群體意識,不禁令人省思:戰爭時期,國民是否都有義務背負著保衛

71 資料引自林綺雲主編,《生死學》(台北市:洪葉文化,2001 年 3 月一版二刷),頁 465。

72 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 466。

73 郭汀州著,《現代日本紀實》(台北市:水牛圖書,2005 年 6 月),頁 33。

家園的責任,接受政府的徵召,去決定別人生命的生存與否?當自己的雙手不想 染上別人的鮮血時,是否也只能選擇自殺來維護生命的尊嚴?

以上兩種不同意義的少年之死亡,一種是反抗集團主義的無力宣示,另一種 則是集團主義催化下的激情演出,但同時都反映出戰爭的罪行與時代的悲歌。

三、 失落與悲痛

當青少年認知到死亡可能降臨在同齡的人身上時,這些仍帶著「個人童話」

(personal fable)或者兒時的「不死者的破斗篷」(tattered cloak of immortality)

神話的人,可能會被挑起其脆弱的一面。74

少年H由於生長在海邊與戰爭時期,對死亡的觀點早就跳脫童話或神話的階 段,然而當他面對同伴死亡時,心理仍產生了失落與悲痛,文本中敘及:當娘娘 腔小哥的屍體裝載到手拉板車上時,H問:「要搬到那兒去呢?」卻遭到警察的斥 責,且不讓他跟去。

H 目送手拉車走遠之後,才開始放聲大哭,即使不停的擦眼淚,淚還是不聽 使喚的不斷流出來。(上集,頁 51~52)

從上述可知,少年的死亡讓 H 引發極度的悲傷和失落感。這裡所謂的「失落」

(loss),是指當個人經驗到某些屬於自己的部份被搶奪,而失去的部份是具有重 要意義或是個人所熟悉的。75對H而言,小哥的死亡是朋友間親密關係的失去。

這種失落和悲傷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的反應,有時會造成長期的 影響,有時會從具體的失落轉成象徵的失落。例如,娘娘腔小哥死後多年,當 H 聽到妹妹唱「誓死效忠天皇陛下」的歌時,還會想起娘娘腔小哥,文中寫道:

小哥就是不想為天皇陛下犧牲,才選擇自我了斷生命,也因此被當成國民 敗類。但是,H 卻很欣賞娘娘腔小哥。(上集,頁 296)

74 Charles A. Corr & David E. Balk 編,吳紅鑾譯,《死亡與喪慟:青少年輔導手冊》(Handbook of Adolescent Death and Bereavement)(台北市:心理出版,2001 年 5 月),頁 27。

75 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 313。

這種由失去小哥而衍生出反抗戰爭的意識,也變成 H 的憤怒情緒。因為在戰 爭的時代,日本的群眾,尤其是學生,深受軍國主義的洗腦,認為「為天皇作戰」、

「為天皇犧牲」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甚至對於戰死,還充滿了憧憬。

當時日本多數人相信這套說詞,尤其是學生,他們擁有滿腔的熱血,受到的 教育又都說戰爭是對的,在單純的心理下,還有人志願參加以飛機俯衝敵艦這種 自殺式「特攻隊」的肉彈戰法。有一天,H 甚至忍不住對他的爸爸說:

是不是討厭戰爭的我,就不算男生了呢?是不是我就不純真了呢?事情是 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麼複雜的啊!是不是所有男生都是為了效忠天皇陛下 而死才生的呢?除此之外,全都錯了嗎?(上集,頁 223)

從 H 的質疑中可看出,戰時人們認為「為國奉獻生命」的年輕人是純真的,

大家都容易被戰爭美麗的包裝所矇蔽,以為是為國而戰的英雄,實際卻可能是代 替國家執行惡行的劊子手。因此,少年的死亡,對 H 來說,不僅是失去親密的朋 友,更是對戰爭人們價值觀的失落,感到痛心。

綜觀而論,《少年 H》所書寫之少年的死亡,提供作為歷史借鑑的線索,也提 醒少年在面對問題時,更應該有一顆清明的心去思索與辨識。而青少年讀者對於 死亡一事,也會更懂得珍惜生命。

在文檔中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頁 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