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物質生活的體現

在文檔中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頁 85-91)

從乾淨整齊的街道到醜陋的建築外觀,甚至是殘破不堪的廢墟;從少年的歡 樂童年到無止盡的軍事訓練與勞動,甚至學童得離開家園,被迫疏散;從壯盛的 軍容到疲憊的士兵,日本當時在在顯示出戰爭的訊息。

日本雖是侵略國,戰爭帶給人民的災難和傷痛也是十分深重的,被戰爭波及 的無辜百姓,他們也必須忍受精神上的惶恐和物質上的欠缺。1941 年年底,太平 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當局開始實施統制經濟,嚴厲施行對於物價與物資的管制。

經濟緊縮後,導致百姓的生活用品短缺,孩子們的平靜生活則受到破壞,童 年的美好想像幻滅,此時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快樂的在父母的保護下成長,甚至有 些孩童是在飢荒戰火中長大的。在戰爭的陰影下,人民過著匱乏與困厄的生活。

因此本文將重現當時庶民物質生活的樣貌,激勵生活在和平時代的人們,學 習珍惜當下,進而了解生存重要的價值。

一、 奢侈就是大敵

日本政府因為大規模擴張軍備的緣故,導致軍事費用急速膨脹,為了確保戰 爭時期軍需物品生產、調度的優先,當時的資金與資源大部分集中於軍需產業。

因此,日用消費品被置於軍需產業發展之後,所有物資,無論是食品或衣料 品都因軍用優先,民間方面日漸缺乏,連雞蛋也變成稀有物,《少年 H》有段描述 他打破雞蛋後的情景,即生動的呈現雞蛋在當時的珍貴性:

H 趕緊將破掉的蛋拿出來,急忙用力吸吮,敏子也迅速拿了另一個破蛋來吸 食,這一來,從手上滴出的蛋白便黏搭搭的沾滿和服。(上集,頁 90)

漸漸的,國家限制奢侈品,要求人民在勝利以前不可以有慾望,並且採用中 央計劃的方式控制全國絕大部分的資本,勞動力集中在軍事工業和軍隊之中。日 本當局要求全國「不急不用物品、奢侈浪費物品、規格外物品之製作、加工或販

賣一律禁止」,等於是頒布奢侈浪費的禁止令,這種情形在《少年 H》中也有切身 經歷的記載:

《日德義三國同盟》簽署後,日本頒布了《大日本帝國國民裝令》,所制 定的「國民裝」,顏色與軍服一樣是卡其色,往後西服布料將不易取得,

西裝店的生意會遭到致命的影響。

之後過了三星期,又頒布了《奢侈品禁止製造販賣令》,其中明文禁止訂 做一套三件式西裝……不久,鎮上到處充斥著寫有「奢侈是大敵」的顯眼 招牌。(上集,頁 172)

如此一來,H 家西裝店的生意大受影響,一般人民的生活也不得不忍受物質上 的節儉樸素,原本生活中光鮮亮麗的色彩,也幾乎全數被黯淡的灰色或土黃色所 取代。

二、 食物配給

為了因應軍需物資的迫切需求,除了灌輸「奢侈是大敵」的觀念,強迫人民 生活簡樸外,日本政府同時限制民生物資生產與流通的自由,將大部分的民生物 資予以統籌收購,再按戶或按口分配給民眾,實施「配給制度」。

日本當局對米、糖、油、魚、肉、青菜實施配給,禁止絲、棉製品買賣,物 資統制,當糧食和鹽都極度缺乏之際,正逢 H 的少年時期。食物配給的情景,在 文本中歷歷可見,例如《少年 H》藉由烏龍麵店大叔與父親的對話,點出當時食物 配給的限制:

「因為《白米禁止法》也頒布了,規定店裡賣的米飯,要是不摻雜二成的小 麥在糙米內,將會遭到停業處分。」

「可不是嗎?連砂糖和火柴都變成配給制了啊!」(頁 188)

當時日本頒布《白米禁止法》,連砂糖和火柴都變成配給制,還規定每月一 日為禁煙、禁酒的《協助興亞日》,每到這一天,飲食店和電影業都不得營業。

在外用餐時,則要將取代實際配給米而領有的「外食券」交給餐館,才能吃到米 飯,因此,出遠門時,若非將米放在袋中帶著走,就必須持有外食券才有飯吃。

可見生活上的配給制度,帶來的困乏與折磨,成為當時代大家共同的記憶。

三、 代用品盛行

在軍需物品優先的條件下,代用品在民眾生活中普遍登場。《少年 H》中記載:

日本發動侵略後,由於戰爭的消耗,首先反映於街道上樣貌的改變,H 就發現他 們遊樂場所旁運油的鐵軌,已由光亮的模樣漸漸生銹了,路上行駛的車輛,其燃 料汽油也改為燒木炭的「代燃車」。甚至連以前的軍服、制服縫有的金屬鈕釦,現 在也完全改以陶瓷鈕扣替代。

接著,戰況轉烈,食物短缺,也開始出現代用品。最初每人每天可以配給白 米,後來改以蕃薯、豆類代替稻米,戰爭激烈的時候,更經常以芋頭和南瓜代替 米食,有時候還配給馬飼料的原料豆渣來代替,甚至還有延遲分配的現象。

物質嚴重匱乏的窘困,在史料中歷歷可見,茲舉兩段相關的回憶來看:

「兩升三勺的米會減少到兩升一勺,而且會以代替品來代替米的配給。」

「將洋蔥切細炒一炒,然後再滴幾滴醬油調味,這樣拿來配飯吃,真是可 口,裡面雖然沒放肉,但感覺起來像加了肉。」(上集,頁 201)

甚至報上還寫著「蜜蜂幼蟲,龍蝨幼蟲,以及蜻蜓和天牛幼蟲,用醬油煮 或用油煎來吃都很好吃,而且又有營養」的宣傳。(下集,頁 69)

日本當局企圖以各種方式彌補米糧的不足,但大家都處於飢餓不已的狀態,

所以腦中隨時都在思考如何順利確保糧食的方法,在 H 就讀中學時,還發生有人 便當失竊,全校進行突擊檢查的事件。甚至於發生溢領麵包的事件時,連老師都 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共犯,和搬運麵包的六個學生分掉額外的一百個麵包。由此可 見物資匱乏造成的困厄生活,求溫飽的生理需求比尊嚴更為重要。

於是,被饑餓逼迫的人民只好游走於嚴苛的法律邊緣,發展出一些求生之術,

開始進行「闇示」(yamiichi 黑市)交易,學會如何與粗礪尖銳的生活對抗掙扎,

在困頓的環境中爭取生存之道。

例如:H 的好朋友橫田,年僅十幾歲,就因為父親戰死,必須負起養家的責 任,一個人拉著人力台車到農家去購買東西,然後搬運回黑市裡轉手賣掉,賺取 其中的差價,自立而堅強的活著。

求生存和求溫飽的故事,每天以不同的情景在各地上演。後來還發生了強奪 的事件,令人駭然。《少年 H》中還寫到:由於當時作為燃料用的木炭和薪柴的配 給量相當缺乏,當二中的學生將強制疏散地拆除後所殘留的木片殘骸,正用載貨 台車搬運時,被附近居民包圍,搶走了柱子和木板。

在戰爭體制下,人民生活的困頓,由此可見一斑。

四、 強徵物資

戰爭的消耗,物資嚴重匱乏,加上日本締結「日德義三國同盟」後,美國已 不再出售廢鐵給日本,因此日本當局進而強制人民提供金、銀飾品,甚至銅、鐵、

鋁、錫……各種民生用品,也向人民強制全部回收以供製造武器。

於是,日本街上所有用鐵或銅做的東西都接連不見,鐵鑄的郵筒、下水道的 孔蓋,一一被水泥製的東西取代,鐘樓的鐘、學校的銅像也一一受到徵召。

《少年 H》對於這類擁有共同情感的物品被強徵,也留下這段無奈的不捨之見 證紀錄:

他漸漸對收集感到乏味,因為聽說豎立於校園內的「二宮金次郎」銅像將 要消失。那一陣子,街上所有用鐵或銅做的東西都接連不見。鐵鑄的郵筒,

甚至下水道的孔蓋都被水泥製的東西取代。連 H 常去玩的滿福寺的鐘也不 見了,鐘樓變得空蕩蕩,任憑風兒繚繞於柱樑間。(上集,頁 183)

看到原本是勉勵學生好好用功讀書榜樣的銅像,身上竟披掛著「恭祝∙二宮 金次郎君出征」的布條,離開校園而被徵召一事,H 感到悲從中來。同樣的情景,

壺井榮在《二十四隻眼睛》裡也提到相同的歷史見證:

連窩在校園角落裡看書的二宮金次郎雕像,也在歡呼聲中被扛出來。甚至,

幾百年來告知朝夕、通報緊急事況的寺廟大鐘也被拆下來送到戰場上64。 除了銅像被徵召外,此時日本缺的不只是鐵和石油,連和外國交易買賣的金 錢也變少了,於是每個家庭都收到『黃金擁有量的國情調查表』,要求每戶人家都 必須誠實申報。

這種收繳民間的黃金飾物的情形,《少年 H》有一段敘述,可資佐證:

「媽媽的金錶也申報了嗎?那可是我的手錶呀!怎麼沒經過我的同意就任 意申報了呢!」H 不高興起來。(上集,頁 168)

H 對於他所撿到的金錶也被強制申報,感到不高興,但也自認「沒法子」。65之 後還有金屬回收運動,在少年 H 眼中,最在乎的還是自己的物品會不會被強徵,

以下短短的描述,可令人感受到他對政府的強勢,感到氣憤難消:「H 那輛稍微生 鏽的自行車好像也被盯上了,害他感到很不是滋味。」(上集,302)

文本中更指出,當時有人連煮飯的飯鍋都繳交出來,事態已演變到,只要是 金屬品,通通都得報繳的狀況,甚至連鐵釘或鐵屑都出現在收集的行列中。以下 是當時收購情景的一段描述:

同學之間,漸漸有競相收集舊鐵釘或鐵屑的情況,可是,慢慢地都不再帶 去學校繳交了。因為拿到學校繳,就會變成「奉獻給國家」,而得不到半 毛錢。相反的,一等到金屬回收日,只要拿到街上,就會有人收購。(上 集,頁 303~304)

雖然變賣鐵屑的收入不多,但這段生動的描寫,不僅道出一般少年的心理,

也為當時軍國主義強徵物資的情景留下強而有力的指控。

64 壺井榮著,孫智齡譯,《二十四隻眼睛》(台北市:實學社,1997 年 2 月),頁 186。

65 「沒法子」是當時流行的中國話,是指「沒辦法」、「很煩只好放棄」的意思。(上集,頁 169)

在文檔中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頁 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