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2 層級分析法

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國 Saaty(1971)年所 提出,主要目的是將複雜化的問題,利用層級架構的方式,將問題系統化 從各個不同層面將系統分解,透過量化的研究判斷,來綜合評估決策各方 案輕重緩急程度如屠圖3-2 所示。

3- 2 層級架構圖之理論基礎

資料來源:Saaty(1980)、鄧振源、曾國雄(1989)

以 AHP 的分析方法,決定本研究架構中各主要層面與各層面下的評 估準則之各評估項目彼此間重要性和相對權重。決策者彙整完家長及專家 的意見後,將各層級的評估準則做兩兩成對的比較,並以比率尺度(Ratio Scale)給予量化,建立成對比較矩陣(表 3-1 和表 3-2)。之後,算各成對的 比較矩陣(Pairwise Comparison Matrix) 的特徵向量(Eigenvectors)和特徵值 (Eigenvalues)。利用特徵向量再算出各準則間的相對權重並藉由權重進行 一致性檢定。一致性指標(Consistency Index, CI)是指在兩兩相互成對的比 較後,要評估前後數值是否為一致性,若 CI≤0.1 表示一致性指標,為可 容許的偏差;不同n 值的矩陣,會產生不同的一致性指標即為隨機性指標

第一層:目標

第二層:構面

第三層:評估準則

38

(Random Index,RI);在相同 n 值的矩陣, CI 值與 RI 值的比率為一致性 比率(Consistency Ratio,CR)。若 CR≤0.1 則表示此矩陣有一致性。

在層級分析法中,需進行兩兩成對比較一致性檢定之考驗,其應用方 式如表3-1 所示。

表3-1 AHP 評估尺度意義及說明

評估

尺度 定義 說明

1 同等重要(Equal Importance) 兩比較方案的貢獻程度具同等重要性

3 稍重要(Weak Importance) 經驗與判斷稍微傾向喜好某一評估準

5 頗重要(Essential Importance) 經驗與判斷強烈傾向喜好某一評估準

7 極重要(Very Strong Importance) 實際顯示非常強烈傾向喜好某一評估 準則

9 絕對重要(Absolute Importance) 有足夠證據肯定絕對喜好某一評估準

2,4, 6,8

相 鄰 尺 度 之 中 間 值

(Intermediate values)

需要折衷值時

資料來源:Saaty、鄧振源、曾國雄(1989)

39

表3- 2 影響 AHP 主要層面之評量表 評

估 準 則

非 很 重 稍 同 稍 重 很 非

常 微 等 微 常

重 重 重 重 重 重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評 估 準 則

A

□ □ □ □ □ □ □ □ □ □ □ □ □ □ □ □ □

B

A

□ □ □ □ □ □ □ □ □ □ □ □ □ □ □ □ □

C

B

□ □ □ □ □ □ □ □ □ □ □ □ □ □ □ □ □

C

註:A=經濟考量;B=心理因素;C=信心利益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1、一致性指標(Consistency Index,CI):是最大特徵值(λmax)和階層數(n) 差異程度。C.I. = (λmax – n)/(n-1)用來判斷一致性高低的準則。當 CI 值 越小,代表一致性越高;CI=0 則表示前後判斷具有一致性;CI≤0.1 可容 許的接受範圍。

2、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CR):兩兩成對比較矩陣在不同的階數 下,會產生不一樣的 RI 值,稱為隨機性指標(Random Index,RI);在相同 的矩陣下,CI 值和 RI 值的比率稱為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CR)。

若 CR≤0.1 則矩陣的一致性程度令人滿意(Saaty,1980)。CI 值和 CR 值所 代表的評量值意涵。

3、整體級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 Hierarchy,CRH)

由於層級間的重要性不一樣,因此需檢驗整體層級結構是否一致性,具一 致性方可接受評估值。整體層級的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 of the Hierarchy, C.R.H.),就是將整體層級一致性指標(Consistency Index of the Hierarchy, C.I.H.)除以整體層級隨機指標(Random Index of the Hierarchy,

40

R.I.H.)。其數學式如下:

C.I.H.=

(每個層級的優先向量)×(每個層級的 C.I.值) R.I.H.=

(每個層級的優先向量)×(每個層級的 R.I.值)

𝐶. 𝑅. 𝐻 =

. . .

. .

C. R. H =

. . .

. .

<0.1,則整體層級的一致性可接受。

表 3-3 隨機指標值不是自己計算,而是根據 Saaty(1980)所計算並歸 納得來。當只有一個階數時,RI=0.00;兩個階數時,RI=0.00;三個階數 時,RI=0.58 以此類推。

表 3- 3 AHP 階層數及其相對之隨機指標表

階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I. 0.00 0.0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1.48 1.56 1.57 1.58

資料來源:鄧振源、曾國雄(1989)

表 3- 4 權重計算表

C.I.=0 完全具一致性 C.I.>0 判斷不一致 C.I.≤0.1 為可容許的偏差

R.I. 根據評估尺度 1-9 所產生的正倒值矩陣,在不同階數下所產

生之一致性指標為隨機指標 (Random Index ;R.I.)

C.R. =C.I./

R.I.

在相同階數下的矩陣 C.I.與 R.I.值的比率,稱為一致性比率C.R.

(Consistency Ratio)

C.R. ≤0.1 一致性達到可接受標準

資料來源:Saaty(1980)、鄧振源、曾國雄(1989)

41

3、整體層級權重之計算:當 CI 值和 CR 值均符合可接受的標準,接 下來我們要探討並進行各層級評估準則間的權重計算,相對權重數值越大 的代表優先項目的重要性越高,其具有不可忽視的因素。

在處理複雜困難的問題時,要以系統化的方式為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AHP 在具有多目標與多準則的決策領域中,是簡單又快速的實用方法,應 用 AHP 解決問題時,大致上可以區分成六個步驟,其分析程序及步驟流 程如圖 3-3 所示(鄧振源、曾國雄,1989)。

一、問題界定

問題界定可以分成為分解問題與釐清問題,澄清問題只是要將問題予 以清楚解釋,若將問題明確化的指出就等於解決問題的一大半」,對於問 題可能必須涵蓋的範圍,必須盡量的擴大化,將可能會影響問題點的因素 都可以納入問題裡。所以必須說明問題點的重要性可見一般般。分解問題 的方式可依循 5W1H(What、Why、Where、Who、When、How)的原則來 將問題簡化分類。

二、建立層級結構

由於在規劃群體成員時,必須利用腦力激盪法,來找出影響行為問題 的評估準則、次要評估準則及最底層的的替代方案,形成一個層級結構 (Saaty,1980)。根據 Saaty 研究指出:因成對比較數為 Cn ( n 為元素數目),

當n> 7 時,人類腦部的思考評比過程中容易產生錯亂和不一致的情形混發 生,就是所謂比較心理原則,建議每一層級要素盡量不宜超過 7 個( n≦

7 );在最大要素個數在 7 個以下,則可以進行比較而合理,同時也可以保 證一致性結果。因此,有效的層級數可以用 n

/7。估計;這樣如此的層級 結構,比較容易進行有效的成對互相比較,也能獲得較佳的一致性結果。

42

圖3- 3 AHP 分析程序與步驟之流程圖 資料來源:鄧振源、曾國雄(1989)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