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層級分析法(AHP)應用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92-99)

第四章 營運中廚餘堆肥廠性能評估之探討

4.5 層級分析法(AHP)應用

有系統且科學的方法輔助以做成有效決策,層級分析法即為此背景下發展產生之理 論。

供充份資訊予決策者參考。此一方式 上之誤差。

2. 層

廠方案之決策過程及不同準則之相對重要 性

瞭解與經驗給予判斷並達成決策。其運作上之三 個原則,如表4.3所示﹝15,16﹞。

曾國雄(1989)指出﹝15﹞,層級分析法藉由匯集專家意見,可將複雜問題系統 化,由高層次往低層次逐步分解其中要素,化為簡明層級系統,並透過量化程序,

簡化決策程序,並獲得各方案優先比重值,提 同時可避免直覺判斷所產生決策

級分析法概述及運作原則

面對複雜的決策問題,由於人類心智能力有限,往往無法獲得充分的資訊 或情報以供決策需要。在複雜的問題中,經常有許多交互影響(Interaction )的 因素存在。以下本文乃針對廚餘處理

,探討分析層級程序法之應用。

評估這些因素間的相對重要性,找出這些因素間的取捨(trade-off )關係。為了 在分歧的判斷中尋求一致,經由建立遞階層次、分解綜合,使得評估者的思維能夠更 條理化,以解決複雜的決策問題。因此,層級分析法的主要目的是要幫助決策者處理 結構化程度較低的決策問題,它同時具有能整合各種有用的資訊不論是質的層面抑或 是量的層面,使決策者能根據本身的

83

表4.3 層級分析法三大運作原則

原則 意義 工作重點 輸出結果

1.

瞭解 之形式重

層級的建立 層級(Hierarchy) 問題的確認與 對問題進行瞭解,

並以層級 新組織 2.

別與比較 比矩陣的建 (Local Priority) 主觀判斷的辨 透過評比尺度以分

辨並比較出準則間 誰優誰劣等性質

評比尺度的應用 與評

局部優先值

3.合成

得出一綜合結果 合為

整體結果

(Global Priority) 將評比結果整合而 利用加權原理將

局部結果整

整體優先值

資料來源:曾國雄[15]

層級分析法以建立評估程序,由表

4.4可看出在環境領域中應用甚為廣泛[10]。

表 析法應用實

3. 層級分析法應用實例

近年來國內外在決策議題上,許多皆應用

4.4 層級分 例 作者(年份) 應用內容

邱俊雄(1994) 針對台灣地區河川實施總量管制題,建立一評估篩選之方法 及程序,以利政府制定水污染整治策略上有優先性考量。

朱德文(1998)

式,獲得滿意度最高的評估方案,以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應用於能源政策上,對於設立新的發電廠選擇,建立評估方

84

表4.4 層級分析法應用實例(續) 作者(年份) 應用內容

朱炳珍(2000) 建立低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擇優先性之評估方法。

曾玉津(2000) 建立掩埋場選址評估方法。

余崇立(2000) 針對我國推動車用液化石油氣燃料政策,利用反覆式層級分 析法研擬最佳施政方針。

中國技術服務社 利用層級分析法建立水泥業與電弧爐煉鋼業清潔生產指標。

(2000)

InesOmann(2000) 會與經濟發展時,應用多目標決策方 法可達到較佳結果。

訂定環境政策並兼顧社

資料來源:凌麗美[10]

4. AH

優先 行決策問題時,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階段﹝15﹞:

第一

,將影響廚餘處理方式之評估準則加以彙整,篩選出合適並具代表 性的評估準則。

P法進行步驟

此方法利用層級結構的關係,將複雜的問題由高層次往低層次逐步分解,並匯集 有關決策人員進行評估,以求得各方案之優勢比重值,該值越大的方案被採納的 順序越高。利用AHP 法進

階段:建立層級結構

層級關係之建構,可利用腦力激盪、因素分析、文獻分析或德爾菲法等,將影響 問題的評估準則(因素)列出,再將此一初步的因素結構提報決策者或決策群體,最 後將所得之評估準則依其邏輯關係予以結合,形成層級結構。本研究係透過文獻回 顧、因素分析方式

85

層級為AHP 系統結構的骨架,用以表達階層中各因素的交互影響,以及對整個 系統的衝擊。AHP 之層級結構如圖4.5所示,層級的多寡視系統的複雜性與分析所需 而定,而各準則(要素)間應具獨立性,且每一層級的要素不宜超過7個(係基於人 類無法同時對7個以上事物進行比較之假設)。

第一層:整體目標 第二層:評估準則

第低層:替代方案 4.5 AHP 之層級結構

計算

1. 建

,upusq各尺度的 結果,即成為比較矩陣A 之元素,

比較矩陣A 可表示如下:

第二階段:各層級要素間權重的 此階段可區分為下列三步驟:

立各層級之成對比較矩陣

某一層級的準則,以上一層級某一準則作為評估基準下,進行準則間的成對比 較;成對比較之數值係以評比尺度(1/9,1/8,… ,1/2,1,2,…,8,9)來表示

意義與說明如表4.5,而比較的 此

86

表 評

對重要性強度

定 義 說 明 4.5 層級分析法之 比尺度

A因素與B因素之 相

1 相等重要 A 與 B 對該目標有相同貢獻

3 稍重要 評比者認為A 較 B 稍重要

5 重要 評比者認為A 較 B 為頗重要

7 極重要 對A 有強烈偏好,甚重要

9 絕對重要 A 之重要性絕對凌駕於 B

2,4,6,8 重要性介於此數之相鄰兩數間 當需要折衷值時 上列數之倒數 在比較B 對 A 之相對重要性

資料來源:曾國雄[15]

2. (Priority Vector) 及最大特徵值

估準則之權重,利用數值分析中的特徵值

3. 求

隨機指標 (Random index)R. I.,Saaty求出與階數相對應的隨機指標如表4.6所示。

計算各比對矩陣的優先向量 (MaximizedEigenvalue)

成對比較矩陣取得後,即可算出各層評 解法以求得各比較矩陣之特徵向量。

一致性指標 (Consistency Index, C. I.) 與一致性比率 (Consistency Ratio, C.R.) 在進行成偶評估比對時,專家對於評估指標間可能無法完全一致時,會影響分 析的正確性。因此必須檢驗誤差大小,視其是否在可忍受的誤差範圍內,才不會影 響決策之優先順序之結果。Saaty將最大特徵值λmax與n之間的差異值轉化為一致性 指標,以用來評量一致性的高低,作為是否接受比對矩陣的參考。其數學式為:C. I.

=(λmax)/(n-1)此外,隨機產生的正倒值矩陣的一致性指標稱為

87

表4.6 n階正倒值矩陣的隨機指標值表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I. 0.00 0.0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1.48 資料來源:曾國雄[15]

下是合理的,若超過此水準,則Saaty建 比率。

第三

總優先向量。所算出的向量即代表 各決

義及因素。

比較矩陣。

量。

8.

到一個綜合優先向量,也就是最低層各替代方 對最高層整體目標之優先值。

利用上述之一致性指標及隨機指標,便可求得比對矩陣之一致性比率,即C. R.=

C. I. / R. I。Saaty認為,一致性比率在0.1以 議可以重新修正評估以改善一致性

階段:整體層級權重的計算

整體層級之一致性若達到可接受的水準後,層級分析法最後的步驟則將各階層 之要素的相對權數加以整合,以求算整體層級的

策方案對應於決策目標的相對優先順序。

茲將層級分析法之實行步驟,簡述如下:

1. 定義問題,並列出影響問題之考量因素與解決方案。

2. 建立層級,自最高層級依次定義每一層級之意 3. 問卷調查,取得決策者或決策群體之評判。

4. 建立每一層級在上一層級每一準則下之相對 5. 計算每一比較矩陣之特徵值及特徵向

6. 求算每一比較矩陣之一致性檢定 7. 計算每一層級之一致性檢定。

替代方案之選擇,將各層級對應上一層級不同準則之特徵向量,合併成優先矩陣,

再將每一層級之優先矩陣相乘,得 案

88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