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醱酵區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7-70)

第三章 廚餘堆肥廠之功能需求與建置

3.5 廚餘堆肥廠操作規範

3.5.2 醱酵區

為調整原料的含水率,通常可用木屑,其為良好的吸水材,但其 含水率可能在16~67 %之間,端視保存方式而定。故

˙以木屑為副資材時,應先放在靜堆區廠棚下晾乾。

˙以靜堆區的半成品堆肥為副資材時,亦應慎選其濕度之適當,通常 在靜堆區一週以上的半成品其含水率約為35 %。

˙木屑的使用量:木屑主要用於調整含水量,故木屑之用量依其含水 率之不同而異,以混合料含水率70 %,及廚餘含水率 85 %計算之:

混合材料含水率=(主材料含水率)( 主材料比率)+( 副資料含水 率)( 副資料比率)。

(3)膨鬆度

即提供足夠之空隙以利於質傳(氣體傳輸與水份逸出),木屑固然 可用,但目前所得的鋸屑顆粒甚小,若可能,儘量選用飽屑等顆粒稍 大者,稻穀亦可優良材料,但其矽含量與較慢腐爛為其缺點,且稻穀 顆粒較大,不易碎裂,於堆肥成品之觀瞻較差。堆肥半成品在35 % 含水率下,亦有良好的膨鬆度。目前的素類廚餘由於雜質甚多(果皮、

果核等),故在醱酵區內之膨鬆度甚差,但經翻堆與逐漸腐熟後,膨 鬆度立刻大增。

堆置區溫度上升是良好醱酵條件下的成果,通常堆置達一定高度時,溫度即 會累積,而同時,上升的溫度也處使醱酵情形更為良好,故成為一良性循環。

槽內原料中所含有生物醱酵之基質尚偏低,且不易醱酵的雜質甚多,將來溫度 的蓄積能否理想,尚待觀察與改進。副資材(如木屑、稻穀等)之調配與堆積高度將 為能否順利啟動成功之關鍵。其相關因素概述如下:

(1) 營養源

良好的C/N 比是快速醱酵的必要條件,故搭配良好的廄肥等,能在短短的 一、二天即達到60°C 以上,並在一周左右達到 70 °C,而在快速醱酵的條件下,

在進料二周後其溫度即慢慢開始下降,在離開醱酵區時即呈現漸趨穩定的狀態。

(2) 水份

廚餘水份原就偏高,而資材水份之調配為進料區的工作,進了醱酵區,已 不易再加改變,惟應注意如何能處使其迅速降低,適當的含水率能提供微生物 醱酵所需的水,又不致形成厭氧,在良好的醱酵條件下,溫度自會上升。

(3) 空氣

空氣為微生物進行好氧醱酵所必須,故應提供適當的空氣使醱酵更快更完 全,惟過量的空氣反會帶走堆肥中的熱量。

(4) 堆肥堆置高度

為使醱酵區的翻堆工作能更順暢,其堆置高度約七、八分滿即可。全區的 堆置高度最好能平均分怖,以免送風時會有阻力不均,而有死角或短路之虞。

3. 空氣

醱酵區底部怖設有送風管路,其出風口均勻分怖,一台鼓風機則設置於醱酵 區廠房外,並設有抽風機吸口於廠房內,使空氣循環吹出,進入除臭槽去除臭 味,以免廠房內臭味逸出。鼓風機之設定為每小時運轉一次為5~15 分(視操作 設定條件),過多的送風量將使溫度散失,但過少的通氣量將使得反應區可能產 生厭氧反應,過此為影響醱酵結果的重要因子。

58

4. 膨鬆度-翻堆

堆置區的翻堆是促使材質膨鬆,空氣流通,水份降低及順利醱酵的重要關 鍵,而同時翻堆時,亦促使堆置材質向下翻動,原本每次翻堆可促使材質向前

移動約0.5M,翻堆需視醱酵狀況調整。

翻堆的頻率於高溫期以每天或兩天一次為原則,但亦應考量以因素而修正之:

(1)醱酵區內堆積材質的平衡 (2)堆積材內的溫度

堆置區的溫度以不超過 70°C 為原則,溫度超過太多時,則可手動或自 動翻堆,使積蓄熱量略為散失,以調整之。

(3)堆置材質的膨鬆度和水份

堆置材質若太緊密(可以溫度計探針測試),則通風效果不佳,反之毛細 現象則積聚水份。同時,勤快的進行局部性的手動翻堆,對堆置材質內的大 型果皮及塑膠袋等「傳熱及通風的隔離物」,也有破碎的效果。

(4)翻堆的均衡材質

因翻堆區表面材質溫度較低,未充分醱酵,且含水率較低,翻堆可使其 與內層材質交換並均衡。

5. 除臭系統

醱酵區外設有除臭系統,該系統主要是以腐熟堆肥中之除臭菌進行生物除 臭,每 5~7 日應略加少量水,以維持生物作用,必要時須翻動或更換堆肥,以 維持其除臭效率。

6. 惡臭及蟲蠅

惡臭及蟲蠅主要來自醱酵槽內之前段,因水份高有酸化現象,致有惡臭及蟲 蠅等。祇要醱酵情況良好,無積水現象,且勤加翻堆,表面蟲蠅翻入堆置內高溫 層,自不易存活。

59

7. 靜堆圓熟區

出料到靜堆區的資材為初步腐蝕堆肥,以去除大部份的腐臭,而仍具相當的 微生物活性,亦為相當良好的菌類及啟動劑。靜堆區的資材以去除大部份的雜 質,在靜堆區仍進行相當迅速的乾燥與腐蝕作用,故建議將出料到靜堆區已靜約 一星期的初步腐熟堆肥,其含水率已下降到35~40 %,做為良好的副資材,混合 廚餘進入醱酵區。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