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作滿意度之定義與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工作滿意度之定義與相關理論

本節將工作滿意度分為定義和相關理論兩個部分來作論述,茲分述如下:

壹、 工作滿意度之定義

Tylor 在 1911 年進行科學管理研究,其重點在於如何增加生產力,而研究 人員也開始對於工作滿意度的概念感到好奇,尤其是發現工作者對於工作滿意 度的原因不僅是薪資,還有其他更多的原因,但其研究過於強調工作效率,忽 略「人」的感受(王詠玄,2010;李怡倩,2011;Schubert-Irastorza & Fabry, 2014)。 Mayo、Dickson 與 Roesthlisberger 於 1932 年共同進行霍桑實驗(Hawthorne Experiment),實驗結果發現提高生產量的決定因素是「人」,包含社會與心理 層面,而非僅僅是外在的物質獎勵等因素,進而發展出「人群關係理論」(洪玉 燕,2007;廖小慧,2013;劉春初、洪塾優,2012;蘇怡貞,2007)。後由 Hoppock 於 1935 年出版「工作滿意度」一書,提出此一概念,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

又譯為工作滿足感,Hoppock 將之定義為工作者對於工作環境的主觀感受程 度,包含心理和生理層面,且其研究發現,職業層級的高低和工作滿意度的相 關性呈現正相關,但此研究較為強調外在因素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直至 1953 年 Schaffer 的研究指出,個人的內在需求也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余 政達,2013;吳岱蓁,2012;李怡倩,2011;洪玉燕,2007;張榮芳,2014;

許曼珊,2014;廖育冬,2009;劉春初、洪塾優,2012;劉雅萍,2014;蔡馨 慧,2007;謝文全,2004;蘇怡貞,2007)。自 1990 年開始,工作滿意度對組 織心理學家、學術研究人員和人力資源專家來說就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領 域(Schubert-Irastorza & Fabry, 2014)。

各家學者對於工作滿意度的定義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國內外學者都曾以分 類的方式來對工作滿意度做定義。國內學者將工作滿意度分為綜合性、差距性

和參考架構三種定義,分別是工作者將不同層面的滿足與不滿足達到平衡,此 為綜合性定義;個人在工作環境中實際獲得的價值與期望獲得的價值之間的差 距,差距大小與滿意度高低成反比,此為差距性定義;個人在進入工作情境時 所抱持的工作取向,此為參考架構(徐綉玲,2010;張美瑤、張景棠,2010)。

國外學者將工作滿意度分為內在滿意度、外在滿意度和整體滿意度,內在滿意 度包含的因素有成就感、自主、自尊和回饋等,是直接影響因素;外在滿意度 包含的因素有工作環境、肯定、讚美、人際關係、待遇和晉升機會等,是間接 影響因素;整體滿意度是工作者結合內外在滿意度,來衡量工作滿意度的高低

(Chao, 2011)。研究者彙整各學者的的定義後,亦將之分為三種類別,茲分述 如下:

一、 單一層面知覺:工作滿意度是從個人的工作本身或經驗中感受到的愉快或 積極的情緒狀態,是一種主觀和情意方面的反應、評價和態度,越積極正 向則滿意度越高,反之亦然(吳岱蓁,2012;吳慧君,2011;周盈秀,2012;

林俊瑩、謝亞恆、曹靜麗、蕭明潔,2009;莊婷琍、陳殷哲,2013;廖小 慧,2013;廖育冬,2009;鍾文馨,2007;蘇怡貞,2007;蘇嘉蓉、蕭佳 純,2012;Khan & Mirza, 2012)。

二、 多重層面影響:工作滿意度是個體受到生理、心理與環境等各種層面因素 的影響,所產生的一種主觀情意反應與價值判斷,各項因素可分為內在和 外在兩部分,內在的工作滿意度是個體在工作場所體驗到的主觀感受,呈 現一種愉悅和享受的情緒;外在的工作滿意度包含多種工作相關因素,例 如:工作本身、薪資、工作條件和上司、同事間的關係、領導方式等(王 詠玄,2010;余政達,2013;李怡倩,2011;林心怡,2011;邱蓮春,2010;

洪玉燕,2007;洪梅花,2009;陳怡婷,2013;陳勉福,2008;劉雅萍,

2014;謝文全,2004;Schubert-Irastorza & Fabry, 2014)。

三、 期望差距:工作滿意度被定義為工作者對工作性質主觀的期待、人際關 係、工作環境、薪資和工作條件之間的差異,工作者對這些層面進行評估 後,產生心理的主觀感受差距,此差距越大則滿意度越低,差距越小則滿 意度越高(莊毓婷,2013;曾雅祺,2010;Chao, 2011)。

綜上所述,研究者歸納出工作滿意度的定義為個體對於工作內涵,在內在 主觀因素和外在客觀因素交互作用之下,所產生的主觀知覺感受和價值判斷,

是一種心理狀態,若此狀態傾向正面,則滿意度高;若傾向負面,則滿意度低。

貳、 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理論

工作滿意度的理論大多從激勵的角度去探討,因為激勵是經由滿足或刺激 成員的需求來表現,可以使成員產生動機引起強化的行為表現(謝文全,2004), 因此激勵的論點相當適合用來探討工作滿意度。諸多學者的相關研究中,大多 將工作滿意度的理論分為需求層次理論、激勵保健雙因子理論、ERG 理論、公 平理論、期望理論和差距理論等六大項(吳岱蓁,2012;徐綉玲,2010;陳怡 婷,2013;曾雅祺,2010)。而亦有學者將這六項理論分為滿足個人需求的內容 理論(content theory)和重視報酬知覺的過程理論(process theory)來探討,

內容理論包含需求層次理論、激勵保健雙因子理論和 ERG 理論;過程理論包含 公平理論、期望理論和差距理論(余政達,2013;吳慧君,2011;李怡倩,2011;

周盈秀,2012;邱蓮春,2010;洪梅花,2009;廖小慧,2013;廖育冬,2009;

劉雅萍,2014;蘇怡貞,2007),其中有幾位學者在內容理論中增加了系統理論、

成就動機理論、麥克朗需求理論、成就需求理論(吳慧君,2011;周盈秀,2012;

洪梅花,2009;廖小慧,2013;蘇怡貞,2007)。除了上述的理論之外,有學者 另外探討了目標設定理論、本能理論和需求滿意理論(王詠玄,2010;洪玉燕,

2007;莊毓婷,2013;陳勉福,2008)。

綜觀上述,可知工作滿意度的理論多達 13 種,研究者將就最多學者探討的 需求層次理論、激勵保健理論、ERG 理論、公平理論、期望理論和差距理論等 六大理論進行論述,並將之分為滿足個人需求的內容理論(需求層次理論、激 勵保健理論和 ERG 理論)和重視報酬知覺的過程理論(公平理論、期望理論和 差距理論),茲分述如下:

一、 內容理論

(一) 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

需求層次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 Maslow 提出,此理論將人類需求分成五個 等級,認為人類的基本需求是有關聯性的,當低層次需求被滿足之後,高層次 需求便會引起注意(秦夢群,2006;謝文全,2004)。Maslow 將基本需求由低 至高分為五大類,如圖 2-1,並分述如下(謝文全,2004):

圖 2-1 需求層次階層圖

資料來源:引自謝文全(2004),頁 331。

1. 生理需求:是最低階層的需求,也是最基本、維持生存的需求,包含食、衣、

住、行、休眠等均屬之。在教育現場來說,最低薪資與基本工作環境屬於

此一範圍的需求。

2. 安全需求:包含身體安全、經濟安全和心理安全等三方面的安全需求。在教 育現場來說,免於被威脅、剝奪的侵害,福利保險制度的建立以及對未來 環境變化的了解,都是屬於此一範圍的需求。

3. 社會需求:對社會團體有認同感和歸屬感,能被團體所接受,也能友愛他人,

保持良好的友誼關係。在教育來現場來說,和上司、同事、家長和學生之 間的人際關係屬於此一範圍的需求。

4. 尊重需求: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個體對自我的覺知,包含自尊、自主與自 信,以及他人對自我的尊重、肯定與讚美。在教育現場來說,在工作表現、

關係互動上自我的認可與他人的肯定都是屬於此一範圍的需求。

5. 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級的需求,是一種發展自我潛能和自我創造的需求,

是最難達成滿足的需求。在教育現場來說,能引發個人追求最高表現,發 揮最大的工作效益。

這五種需求雖然呈現階級排列,但並非一定要等到某一層級的需求獲得充 分的滿足之後,次一層級的需求才會出現(謝文全,2004),換言之,同一時間 內可能出現每一層級的需求都只有部分滿足和部分不滿足;同時,若某一種需 求已被滿足,則會自然往上一階層的需求尋求更高層次的滿足(秦夢群,2006)。 在教育現場來說,若教育人員各層級的需求皆未獲得滿足時,可從最基本的需 求給予滿足的條件開始,使期發揮激勵效果。

(二) 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激勵保健理論又稱為雙因子理論,是由 Herzberg 於 1959 年提出,當時針 對 203 名工程師和會計人員做訪問,請他們從過去或目前的工作內容中,列出 感到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部分,並且說明理由,研究結果發現,影響工作滿意 與不滿意的因素並不一樣(謝文全,2004),換言之,並非滿足了不滿意因素之

後,就能感到滿意。一般來說,人有兩大類需求,一是動物性需求,希冀避免 痛苦,一是人性需求,著重在心理上的成長,在工作滿意的影響層面來說,兩 種需求所帶來的影響是相反、平行且彼此獨立的(曾雅祺,2010)。Herzberg 將這些因素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影響工作滿意的因素,稱為激勵因素、滿意因 素或內在因素;影響工作不滿意的因素,稱為保健因素、不滿意因素或外在因 素(謝文全,2004),茲分述如下:

1. 激勵因素(滿意因素、內在因素):包含成就感、受賞識感、工作本身、責任 感和升遷,這些因素都和工作直接相關,若能獲得正向的感受便會有激勵的 效果與感到滿意,但若未能獲得正向的感受,則不一定會感到不滿意(李怡 倩,2011;謝文全,2004)。

2. 保健因素(不滿意因素、外在因素):包含組織政策與管理、薪資、視導技巧、

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這些因素存在於工作以外,和工作本身是間接相關,

若存在這些因素並且傾向負面感受的話,便會感到不滿意,但若這些因素請 向積極正面,則不一定就會感到滿意,但可平息工作者對於工作內容的抱怨 與反感(李怡倩,2011;謝文全,2004)。

激勵保健理論和傳統的激勵理論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影響滿意和不滿意的 因素並非相同,傳統上認為,只要滿足不滿意因素便能獲得滿意,但因激勵保 健理論的提出,給予全新的觀點,在滿意的反面是沒有滿意而不是不滿意;不

激勵保健理論和傳統的激勵理論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影響滿意和不滿意的 因素並非相同,傳統上認為,只要滿足不滿意因素便能獲得滿意,但因激勵保 健理論的提出,給予全新的觀點,在滿意的反面是沒有滿意而不是不滿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