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工作滿足

最早提出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的概念是 Hoppock (1935),

他提出工作滿意度指的是員工心理和生理上,對於工作環境及工作本身 的一種滿足,亦指員工對於工作情境的主觀反應,甚至被廣泛的使用在 工業和組織心理學的領域中;自從 Hoppock(1935)提出這項概念後,

國內外許多學者也紛紛投入相關研究。

Campbell、Dunnette、Lawler 與 Weick(1970)認為員工對工作本 身或某些層面之各種正向或負向的感覺或態度,也是種工作滿足。吳清 山與林天祐(2005)亦提出論點指出當人覺得工作過程、內容和情境符 合自己想像的程度,越符合則工作滿足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房美玉

(2002)認為工作滿足是種態度與行為間的重要關聯;由此可知,組織 若希望員工有優異的工作表現,可以藉改善員工的工作滿足著手。此外,

有關工作滿足的定義甚多,田媛(2007)及馬庭宇(2007)歸納整理為 三大類:

(一)綜合性(overall Satisfaction)觀點:工作滿意度是單一概念,

用以描述工作者對於工作環境具備的態度看法;工作者將不同 工作層面上的滿足和不滿足加以平衡,形成了整體的滿意感,

不涉及工作滿足的形成與原因,是種單一的概念,對環境因素

25

影響的情感總和,而工作者會將不同的工作構面上的滿足和不 滿足加總,共同產生的整體滿足感(陳義勝,1983)。

(二)期望差距(expectation discrepancy)觀點:當處於特定的工作情 境裡,實際獲得之報酬與預測應獲得之報酬之間的差距變小,

表示滿意程度會變高,反之則相對低(許士軍,1977;范姜巧 儒,2006)。

(三)參考架構(frame of reference):當員工參考個人的工作架構會 對工作特性有所解釋所得到回應的結果,換句話說,在同個工 作環境下,同工同酬的兩位成員,其個別評量的工作滿意度也 會不盡相同。而當人們認為組織或工作情況裡的特徵以及主觀 的知覺及解釋,是影響人們態度和行為的重要因素(吳清山、

林天祐,2005)。

黃寶園(2008)提出這些定義的特徵,說明工作滿足是個人的主觀 知覺,亦受到客觀環境與個人期望的影響;而一個人對工作滿足程度,

可由個人對整體工作的感受來評估,也可從與工作有關的因素,例如報 酬或領導方式等層面分析。其次,各個學者對工作滿足所下的定義可以 瞭解,工作滿足對於工作知覺的主觀態度,並非絕對現象,而是個人與 環境產生的多元互動結果,因此,研究工作滿足不只在研究組織環境所 提供的條件,更重視成員間的差異性。

二、工作滿足的理論

工作滿足的定義會因對象的不同,建構理論的架構也會有所不同,

亦即受訪對象的動機不同,理論架構也是迥異的(林韶瑩,2003),而 此動機理論(motivation theory)之演進,自從 1970 年 Campbell 等人將 動機理論化分為內容模式和程序模式,此後 1971 年 Skinners 也提出強 化模式,而這三種型態呈現出工作滿意度的動機理論模式,也充分呈現

26

(Content)

需求層次理論 成就動機理論 雙因子理論 ERG 理論

Maslow Mc Clelland Herzberg Alderfer

以滿足員工薪資、地位、成 就的需求面,為達至員工滿 意度的趨向。

程序模式

(Process)

期望理論 公平理論 差距理論

Vroom Adams Locker

讓員工瞭解工作投入、績效

27

層面來說明激勵作用;過程觀點是說明動機因素影響一個人及其影響的 方式,公平理論指出個體工作滿足是依個人的預期心理與實際獲得,之 間比較結果決定滿意度,期望理論從認知的觀點出發,加強了其動機以 利達成目標,最後產生工作滿足,兩者皆從個人主觀的期望和知覺出發,

產生對工作滿足的感受;而目標設定理論是透過訂定明確的目標來引導 員工努力工作,之後可獲得工作上的滿意;行為修正理論是利用增強與 削弱的概念來激勵員工;整合期望模式理論更進ㄧ步說明了績效和滿意 間的關聯具不同的看法。

三、小結

本研究使用吳清山與林天祐(2005)提出定義,指出當人覺得工作 過程、內容和情境符合自己想像的程度,越符合則工作滿足程度越高,

反之則越低。本研究使用吳宗祐(2008)翻譯 Michigan organizational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Cammann et al., 1983)的工作滿意度量表,是 採用,包含三題衡量整體工作滿意度的量表,分數越低則表示工作滿意 度同意程度越低,分數越高表示有較高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