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差異化教學的規劃與實施歷程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差異化教學的規劃與實施歷程

本節按照差異化教學執行週次分為四個階段,以質性方式依序說明 各階段的規劃與實施歷程,最後說明實施差異化教學後融合班級以及學 生在情感互動及學習氣氛的改變。

壹、差異化教學起步走

「如何利用差異化教學在融合班級的數學教學中,兼顧身心障礙的 孩子,讓班上每個孩子都能在學習數學時,能改變他們對數學的感受進 而獲得成長?」這是在研究中不斷自我反問的一句話。如何讓同學感到 教師的用心,願意「同心」努力,是最根本重要的事!

一、差異化教學的課前的準備

學期開始前已對於本冊的第一章教學內容進行分析並作重點整理,

初步建置完成教學內容投影片。利用第一堂的預備課程中,請同學填寫 數學學習問卷及數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的前測問卷,之後依據分析結 果,瞭解學生對這單元的學習準備度、學習興趣及學習風格以作為之後 課程正式實施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評量的依據。

課程介紹中說明本學期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評量方式、成績計算、

教學進度,以及對學生的期待。而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學生兩人一

同學對於分組有些不安,這也是原先預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所以除了對 分組的方法、評分及對各小組中組員所要肩負的責任清楚說明,除了盡 量鼓勵同學一起努力!也要讓同學能夠對自己的成績安心。

少部分同學對於要分組這件事有些心驚膽跳,尤其是成績較佳的同學深怕 自己被拖累,因為班上成績較差的同學多半都伴隨著出席狀況不理想的問 題。(R1 札記 107022302)

進行分組時以班上上學期數學學期成績作為分組依據,排序前 50%

的同學擔任組長(小師傅),而後 50%的同學則為組員(小徒弟),依 相近興趣或是彼此情誼進行配對選組,除非有分組困難才由教師協助分 組。目前的分組以同學們的自我意願為主,但也擔心之後在分組討論時,

未必能夠發揮功效,因此,在之後的課程進行中會對分組學習的狀況作 密切的觀察,若發生同學缺席狀況則作臨時小組的調整,也要多鼓勵學 生到課,避免同組組員成績因此受到影響。

二、學生喜歡的上課方式

在透過課堂的觀察與全班的數學學習問卷的調查結果分析如表 4.1 所示,發現在數學課程的教學方式上有八成以上同學對於講授法較能接 受,對於同儕學習、重複練習也都有超過半數的同學喜愛。結果中顯示班 上對於同儕夥伴學習方式甚於獨自學習,再做細部的分析發現學習低成 就的學生更是希望能有較多的小組學習的機會;而學習成就高的同學則 是喜歡同儕學習或是獨自學習,所以之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部分要多加 斟酌的進行,但是對於電腦網路學習接受度卻是有志一同的「低」。

對於繳交電腦相關報告或是作業都還很「心有餘悸」,所以對於之後推行 網路學習可能需要觀察。(

R1

札記

107022306

)

表 4.1 融合班級與學習障礙學生喜歡的數學課方式統計表

有鑒於此之後的教學方式,將依據課程內容採取以講授法、同儕學 習、反覆練習為主要教學進行方式,再搭配如合作學習、遊戲學習、多樣 化選擇的作業或個別化作業等方式進行。

而學習障礙學生在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喜歡老師講授並予以反覆練習,

針對這部分會在課堂練習中,多給予其學習引導或解題支援及協助,並 視其學習狀況予以外加的練習,不論是獨自學習或是同儕教導學習都是 可以接受的學習方式,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調查同學認為數學的困難之處結果如表 4.2 所示,顯示班上同學對於 舉一反三的應用題型感到最為困難,針對此部分會在練習時注意到設計 較多一些的應用練習,也希望能同時增強同學使用解題策略的能力,必要 時加長練習時間。公式理解的部分會以平面向量觀念的先備知識作為切 入,然後以文字、圖示清楚說明,尤其是與平面概念相關的部分,以作為 加強理解的方法。作圖的部分先建立立體座標軸的方位,然後以正方體的 透視圖型做為切入,之後再帶入長方體的透視圖畫法,以建立同學的立體

我喜歡數學課方式 人數 學習障礙學生

教師講授 14 Ⅴ

同儕學習 9

合作學習 4

遊戲學習 4

電腦網路學習 3

反覆練習 9 Ⅴ

多樣化選擇的作業 4

個別化作業 4

概念及作圖技巧,並在課堂上帶領同學作圖練習,然後透過同儕教導合作 完成相關作圖練習及帶入空間座標。

表 4.2 融合班級與學習障礙學生認為數學困難之處統計表 數學困難之處 人數 學習障礙學生

理解公式 13 Ⅴ

背誦公式 6 Ⅴ

舉一反三應用題 13 Ⅴ

理解題意 10

抓住解題重點 10 使用解題策略 11

計算 8 Ⅴ

驗算 7 Ⅴ

作圖 11

將文字圖示化 9

果中發現學習障礙學生在公式背誦感到困難的部分,因此在教學時 會在黑板或是投影片題目中提供公式作為協助,對於其計算上的困難會 給予延長作業完成時間或是加強解題的步驟性,並請同儕夥伴給予其學 習支持(確認計算是否有誤)。

學生在本章教學內容的學習準備度如表 4.3 所示,結果顯示班上對於 基本的四則運算、平面座標、距離公式及畢氏定理都還算熟悉,但是對於 銜接第四冊的平面向量及二階行列式較為陌生,因此開始進行課程時會 先帶入先前平面向量相關課程的複習。資料中明顯發現班上學習成就高 低,大大影響對相關內容的熟悉程度,表示班上學生有明顯學習起點落差。

學生在調查結果中顯示出對兩點距離公式感到熟悉,但是根據在班 級的教學經驗,判斷學習障礙學生在此選項中所具備的程度,應是「有聽 過」的可能性較高,而非真正的做到運用解題。

表 4.3 融合班級與學習障礙學生空間向量的學習準備度統計表 數學課程先備能力 人數 學習障礙學生

平面座標 12

座標上直線構圖 6

直線斜率的性質 7

向量的定義 8

平面向量的座標表示法 5

平面向量的內積 6

二階行列式 4

點到直線距離公式 8

兩點距離公式 10 Ⅴ

畢氏定理 11

餘弦定理 8

三、出席率問題的隱憂

在差異化教學過程中,班級的出席率一直是最大的隱憂,出席率連 帶的影響的是學生的上課分組、學生學習以及班級的同儕情誼。推行差 異化教學的一兩節課後,學生已經慢慢熟悉差異化教學中分組學習模式,

但由於少部分學生的經常缺席,因此在課程進行前需要替組員缺席的組 別臨時調整分組,所幸由於經常缺席的也多是固定學生,觀察幾次臨時

時間,請班級中的數學科小老師協助在前節課的下課,提醒同學進行分 組及相關座位調整。

人員的不確定性,讓每次上課都要做同儕夥伴的調整,總會花 5 分鐘左右 時間,希望同學建立起自行調整分配的觀念在課前便完成分組。(R1 札記 107030107)

R2:出席的問題比較麻煩,…(R2 討論 107030154)

四、實施第一週的教學規劃與調整

經過第一週差異化教學學生對於先全班講述再彈性分組討論的授課 方式已經慢慢熟悉,在同儕教導的學習討論上有少數組別仍需再加強,

如新進學生與同儕尚未建立關係,因此尚未能發揮討論的效果;也有學 生建議小組的座位距離應再拉近,以方便同儕教導的討論。

跟班上同學並尚未熟識所以還沒有真正開始合作。(S21 訪 107030201)

目前配合度並不太好,下次可以把座位位置拉近,可能更增加或改善討論 互動狀況。(S05 訪 107030203)

在此週教學內容重點主要是空間概念的建立、空間座標、空間中距 離的求算、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的關係、平面與平面的關係及三垂 線定理,針對學生在先前問卷調查的結果,教材設計上以教學投影片搭 配實體道具的操作,協助同學更清楚的理解空間概念與平面的特性不同,

在教學時在黑板或是題目中提供解題相關公式,對於低學習成就同學給 予延長作業完成時間或是加強化解題的重點或步驟性,同學對於目前教 學速度表示可以接受。

老師的教具設計、教學步調及講解方式都很清楚。(S21 訪 107030201)

老師教課的速度、教學多媒體的部分沒有問題。(S05 訪 107030204)

因為投影機及板書交替使用的關係,簡單的練習題便利用投影幕旁 邊的角落完成解題,因此會簡化計算步驟,課後學生訪談中,同學建議希 望計算過程能夠盡量清楚,比較有助學習理解。有鑑於此,下次進行練習 題時會拉上投影幕,利用投影題目在黑板的效果直接進行解題,以確保有 足夠的書寫空間;如果是教學內容中的推算證明,就利用投影片的動畫功 能去作加強,除可以更有效教學並確保學生學習成效。

希望老師在複雜(細部)計算可以在板書時更清楚說明。(S21 訪 107030204)

第一週所指派的回家作業與上學期相同以課內的習題為主,考量到 學生先前在數學學習問卷中反應能夠增加反覆練習,以及課後學生訪談 意見,因此先從班上小師傅的回家作業增加開始調整,先以龍騰出版社 隨課本所附贈的習作簿作為增加的回家作業,以每小節教學結束的下一 週收回逐本批閱,不要讓學生有太多的經濟及作業壓力,由於習作本不 是班上每位同學都寫,所以無法進行全班性的講解,因應之道便是針對

第一週所指派的回家作業與上學期相同以課內的習題為主,考量到 學生先前在數學學習問卷中反應能夠增加反覆練習,以及課後學生訪談 意見,因此先從班上小師傅的回家作業增加開始調整,先以龍騰出版社 隨課本所附贈的習作簿作為增加的回家作業,以每小節教學結束的下一 週收回逐本批閱,不要讓學生有太多的經濟及作業壓力,由於習作本不 是班上每位同學都寫,所以無法進行全班性的講解,因應之道便是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