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巴蜀庖廚圖再現的漢代飲食文化

第三節、 巴蜀庖廚圖再現的食物加工方法

先秦時期,穀物的脫殼方法主要用杵臼;秦漢時期,發明了踏碓這種方便快 捷的脫殼工具。其工作原理與杵臼同,只是用腳踏代替了手杵,省力了很多。其 結構是利用杠杆原理將一根長杆連在木架上,杆的一端裝著碓頭,下面置一石臼,

人踩踏杆的另一端,碓頭翹起,腳一松,碓頭落下舂打臼中的穀米。除人力踏碓 外,畜力碓和水碓也相繼發明。99穀物舂、碾之後,還需要取出其中的雜質才能 取得精米,漢時去除糠秕之物主要有三種:簸箕、飏扇、扇車。四川彭山縣出土 的舂米畫像磚(圖六四)是漢時巴蜀地區稻米脫殼的真實寫照。畫面上部是一座 立在四根粗樁上的幹欄式糧倉,左下部兩人扶在欄杆一頭,借用身體下壓的力量,

99 參見俞為潔:《中國食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第 132 頁。

啟動杆頭,達到舂米的效果;右下部一人持桶傾倒已舂完的穀,另一人持雙扇飏 風除糠。100

2、磨面

石磨,古稱「石碨」或「碨」。它是加工面粉的主要用具。在西漢時期,石 磨就已經廣泛應用。《漢書·枚乘傳》載枚乘言:「磨礱底厲,不見其損,有時而 盡」。101如前文所論,磨也分為乾磨和濕磨兩種。巴蜀地區兩種皆有。

3、釀酒

漢代的酒多為糧食酒。糧食的主要成分是澱粉,釀酒時必須先經過能產生澱 粉酶的酒麯的糖化作用,使澱粉分解為簡單的糖以後,再經過酵母的作用,使糖 轉化酒精,並產生適量的醛和酯,使酒帶有香味。雖然漢代已經有餅麯,可以將 上述兩個過程同時交替進行,但以糧食作原料,釀造過程完結後,酒醅中含有大 量酒糟和泛滓,必須加以過濾,才能飲用。 102四川彭山漢畫像磚墓出土的釀酒圖

(圖六)便是在用糟床瀝酒,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糟床上的細孔,其下三酒甕正 在接過濾後的清酒。

關於此畫像磚有兩種解釋,說到底是關於漢時巴蜀地區釀酒工藝的論爭。一 者認為圖像所示為釀造酒:該圖反映的是釀酒工藝中的「收酒」過程。圖上正中 的婦女,左手扶圓簸狀的濾酒篩,右手拿球拍形的壓酒板,正在趕壓濾篩上的酒 渣。收酒用的榨槽(也稱「榨床」)和前面的沉澱池構成一彎尺狀平臺,沉澱池 前放有三個瓶,其瓶口正好對著沉澱池的「酒注子」。壓出的酒,先流入沉澱池,

100 中國畫像磚全集編委會:《中國畫像磚全集——四川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2006 年,圖版一二四,圖版說明第 52 頁。

101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 年,第 2361 頁。

102 參見孫機:《漢代物質資料圖說》,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年,第 360 頁。

通過適當的沉澱後,再流入瓶中。103另一者認為是蒸餾酒:圖案中小灶上置天鍋

人忽略。但正如前文所論,成都郊區出土庖廚畫像磚(圖四)中,一庖者並非跪 地切魚,而是正在炙魚。

5、羹、熬、煎

此三種烹制事物的方法相似,皆是把食物放在釜等容器中煮熟。羹即是肉湯,

《太平御覽》卷八六一引郭璞注《爾雅》曰「舊說肉有汁曰羹」。111煎是將食物 與水、薑、桂等調料放在一起熬煮,至汁乾肉爛即可食之。《方言》卷七:「凡 有汁而乾謂之煎。」兩漢時期把「熬」稱作「金炙」,《釋名》卷四《釋飲食》

曰:「金炙,於釜汁中和熟之也。」112熬法注重湯量,汁液不能燒乾。熬與煎相 似,《說文解字》曰:「煎,熬也」;《說文解字》曰:「熬,乾煎也」。113由 此觀之,二者的區別僅在於湯汁的有無。四川彭縣收集散存庖廚畫像磚二(圖二)

與成都羊子山一號墓庖廚圖(圖八 )中,皆是將釜置於鐵制三腳架上烹煮食物,

其烹制方法大抵不出羹、煎、熬著三種方法。

6、臘與脯

所謂臘,即將肉曬乾後保存。漢代有將鳥和較大個體動物肢解後曬乾的習慣。

《周禮·天官塚宰·臘人》鄭玄注:「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若今涼州鳥翅矣」;

又日:「修臘,小物全乾」。《釋名·釋飲食》曰:「臘,乾昔也」。114脯與臘相 似,是將肉食割成片狀,再把肉用鹽、薑、豉等調料淹制之後再曬乾的乾肉。《說 文解字》「肉部」載:「脯,乾肉也」。115《釋名·釋飲食》日:「脯,搏也,

乾燥相搏著也。又日脩。脩,縮也,乾燥而縮也」。116巴蜀之人自先秦時期便做

111 (宋)李昉:《太平御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年,第 3954-1 頁。

112 (漢)劉熙撰,(清)王謨輯:《釋名》,台北:大化書局,1979 年,第 863-2 頁。

113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藝文印書館,2005 年,第 487 頁。

114 (漢)劉熙撰,(清)王謨輯:《釋名》,台北:大化書局,1979 年,第 863-1 頁。

115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藝文印書館,2005 年,第 176 頁。

116 (漢)劉熙撰,(清)王謨輯:《釋名》,台北:大化書局,1979 年,第 863-1 頁。

臘,並且還有一種怪異的味道。《呂氏春秋·本味》高秀注曰:「臭惡猶美,若蜀 人之作羊臘,以臭為美」。117巴蜀漢代庖廚畫像中,廚房之內立架之上常懸掛肉 食,其間應有晾乾後的臘肉。

7、蒸

蒸,就是通過水蒸汽加熱而使食物熟透。蒸法式漢代普遍使用的烹制方法之 一。巴蜀漢代畫像庖廚圖中,常是將釜甑配合使用。灶或鐵制三腳架上置釜,釜 中有水,上置甑,甑地有氣孔,甑中放要蒸制的食物。水沸騰之後,水蒸氣透過 甑底之孔,加熱事物。

除以上方法外,漢代烹制事物的方法還有炮、膾、醢、菹、鮑、醬等方法,

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巴蜀庖廚圖像出再現了炊具、食材、烹製方法,也再現了漢代人的一些飲食 禮俗。但漢代的飲食禮俗非常複雜,非本文篇幅所能處理,也亦非本文研究重點。

因此筆者僅指出其中較易從庖廚圖及其相關的宴飲樂舞圖中,觀察到的飲食禮俗。

第一,漢代流行分食制,在宴會上賓主皆席地而坐,憑案而食,人各一份。例如 郫縣新勝一號墓石棺庖廚宴飲樂舞圖(圖十二),其畫面中下部,坐于樓觀下席 上的五人,每人面前都有一案。但有時也會出現共席的幾人共有一案的情況,如 郫縣新勝四號石棺(圖十三)即是三人共席,席前僅有一案。第二、漢代宴會一 般安排在居室內,講究排場的人或地位尊貴者,還要在殿堂里上掛上帷幔。此種 情形,在羊子山一號墓庖廚宴飲圖(圖八)、郫縣新勝四號、五號石棺(圖十三、

十四)與長寧二號石棺(圖十五)庖廚宴飲圖中,皆有出現。第三、宴飲總是與

117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第 754 頁。

樂舞相伴,主人需要準備樂舞以供客人欣賞。有時,賓主酒歡亦會起舞。其程序 是:主人先行起舞、舞罷,再囑一位來賓起舞,客人舞畢,再以另一來賓,如此 循環。所有來賓都要參與舞蹈。118成都市郊出土的宴樂畫像磚(圖五一)即是此 情景的再現。第四、主人與客人的座次有一定排列順序。如果只有一位來賓,主 任與客人相對而坐,如宜賓公子山崖墓畫像石棺庖廚圖(圖十一)主客的對坐方 式。夫妻二人在家中亦是對坐,如成都郊區出土的觀伎畫像磚(圖五O)所示之 景。如果有兩位來賓,則主人坐中間,賓客分坐兩邊,此種情形見於成都市郊出 土宴飲畫像磚(圖六五)。如果有更多來賓,則主人與來賓並肩而坐,如郫縣新 勝一號墓畫像石棺(圖十二)。當然,宴會坐席的排列非常複雜,它還與來賓位 階、坐席方位等有莫大牽連,在此恐無法詳述。

結合漢畫庖廚圖的討論,更加立體地再現了漢代巴蜀地區的食材、炊具、烹 製方法及飲食禮俗。從中可以看出,漢代巴蜀地區經濟社會發達,炊煮工具有了 較大改進,當地居民喜食本地盛產的魚、米,生活富足,其口味喜甜,也愛用辛 香料烹製菜肴。總而言之,庖廚畫像是研究巴蜀地區漢代飲食文化非常重要的材 料與依據,值得進一步挖掘。

118 徐海榮:《中國飲食史·卷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年,第 66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