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與家庭背景變項在電視收視行為上的差異性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幼兒與家庭背景變項在電視收視行為上的差異性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幼兒及家庭背景變項在電視收視行為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以 t 考驗 以及 ANOVA 檢定進行考驗,本研究之幼兒背景變項包含幼兒的性別、年齡、居住地等;

幼兒家庭背景變項包含幼兒父親(以及母親)的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等,共 9 項。研 究者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時,若組間變異數同質,將採用 Scheffe 法;若組間變異數不 同質,則採用 Games-Howell 檢定(吳明隆、涂金堂,2012),以下分別予以說明:

一、「幼兒性別」在電視收視行為上的差異情形

關於「幼兒性別」不同者在電視收視行為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分別以「幼兒收視 動機與收視現況」、「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共視者與收視態度」以及「電視收視行為 總量表」來探討,並以 t 考驗進行統計,詳細數據如表 4-2-1。

不同性別的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之 t 值為-0.28,在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 量表之 t 值為-0.34,在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量表之 t 值為 0.17,在共視者與收視態度量 表之 t 值為-0.68,所有量表之分析結果均未達顯著差異(表 4-2-1)。此結果與陳依菱(2010)

的研究發現有所差距,該研究發現女童的電視收視行為明顯優於男童,且不同性別的幼 兒會有不同的電視收視行為,但本研究中不同性別之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未達顯著差 異。

72

表 4-2-1

「幼兒性別」不同者在電視收視行為上之獨立 t 檢定分析

量表 性別 N M SD t 值 結果分析 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 男 460 15.62 3.68 -0.34 --- 女 500 15.70 3.41

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 男 460 29.12 5.66 0.17 --- 女 500 29.06 5.64

共視者與收視態度 男 460 12.07 3.26 -0.68 --- 女 500 12.22 3.41

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 男 460 56.83 9.10 -0.28 --- 女 500 56.99 8.86

註:「---」表示未達顯著,不須進行事後比較

二、「幼兒年齡」在電視收視行為上的差異情形

研究者在幼兒年齡部分原分為三組,分別為大班、中班及小班,但是因各組樣本數 有所差異,故進行併組,總共分為兩組,分別為大班、中小班,幼兒年齡在電視收視行 為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分別以「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

「共視者與收視態度」以及「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來探討,並以 t 考驗進行統計,詳 細數據如表 4-2-2。

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的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之 t 值為-0.87,在幼兒收視動 機與收視現況量表之 t 值為 0.33,在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量表之 t 值為-0.27,在共視者 與收視態度量表之 t 值為 2.46,其中只有「共視者與收視態度」量表達顯著(p<.05),

說明在幼兒家長「共視者與收視態度」方面,幼兒年齡越大,家長在收視態度方面表現 越好,而其餘量表均未達顯著差異。此結果與陳依菱(2010)的研究發現相符,表示年 齡不同的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上沒有太大差別(表 4-2-2)。

73

表 4-2-2

「幼兒年齡」不同者在電視收視行為上之獨立 t 檢定分析

量表 年齡 N M SD t 值 事後比較 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 大班 490 15.70 3.48 0.33 --- 中小班 470 15.62 3.61

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 大班 490 29.04 5.49 -0.27 --- 中小班 470 29.14 5.81

共視者與收視態度 大班 490 12.41 3.27 2.46* 大班>中小班 中小班 470 11.88 3.40

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 大班 490 57.16 8.63 0.87 --- 中小班 470 56.65 9.31

註:*p<.05;「---」表示未達顯著,不須進行事後比較

三、「居住地」不同之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上的差異情形

關於「居住地」不同之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以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進行統計,比較不同居住地的幼兒在「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親子共視與收 視規定」、「共視者與收視態度」之間的差異情形,其中依據幼兒的居住地分為「台中市」、

「彰化縣市」、「南投縣市」、「苗栗縣市」以及「雲林縣」五組。

經由變異數同質性 Levene 統計量檢定分析,顯示各量表皆未達顯著差異,表示組 間具同質性,事後比較採用 Scheffe 法,以瞭解組別之間的差異情形,詳細數據如表 4-2-3。

分析結果顯示居住縣市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電視行為總量表及分量表,皆未達顯著標 準。此結果與蔡菁秤(2000)的研究結果不同,該研究調查 731 名四年級與六年級的兒 童,發現台中市兒童在整體兒童電視識讀能力的表現明顯高於台中縣兒童,表示不同居 住縣市的兒童在收視行為上有所差異,但是在本研究中則未達顯著差異。

74

75

四、「父親年齡」在電視收視行為上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透過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父親年齡」不同之幼兒,在「幼兒收視動機 與收視現況」、「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共視者與收視態度」之間的差異情形,其中幼 兒父親的年齡分為「25 歲(含)以下」、「26-30 歲」、「31-35 歲」、「36-40 歲」以及「40 歲 以上」五組,考量各組樣本數差異過大,因此將「25 歲(含)以下」、「26-30 歲」、「31-35 歲」合併為「35 歲(含)以下」。

經由變異數同質性 Levene 統計量檢定分析,顯示「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

(p<.05)、「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p=.05)、「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p<.05)達顯著差 異,表示組間具異質性,事後比較採用 Games-Howell 法;「共視者與收視態度」(p>.05)

未達顯著差異,表示組間具同質性,事後比較採用 Scheffe 法,以瞭解組別之間的差異 情形,詳細數據如表 4-2-4。

如表 4-2-4 所顯示,父親年齡在「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F=11.535,p<.001)、

「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F=7.228,p=<.01)有顯著的差異,經事後比較發現,父親年 齡越大,對於幼兒在收視動機、現況以及收視行為方面也有越好的表現(例如:幼兒不 會因為無聊、打發時間而看電視、幼兒不會在吃飯的時候收看電視)。

76

77

本研究經由變異數同質性 Levene 統計量檢定分析,顯示「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 況」(p<.05)、「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p<.05)、「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p<.05)達顯 著差異,表示組間具異質性,事後比較採用 Games-Howell 法;「共視者與收視態度」(p>.05)

未達顯著差異,表示組間具同質性,事後比較採用 Scheffe 法,以瞭解組別之間的差異 情形,詳細數據如表 4-2-5。

如表 4-2-5 所顯示,母親年齡在「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F=7.246,p=<.01)、

「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F=3.402,p=<.05)、「共視者與收視態度」(F=4.870,p=<.01)

「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F=9.229,p=<.001)均有顯著的差異,經事後比較發現,母 親年齡在 40 歲以上者相較於母親年齡為 35 歲(含)以下者,其對於幼兒收視的規定越多,

在收視態度上也比較堅持(例如:會限制孩子只能在某些時段收看電視、會過濾孩子所 收看的電視節目、年齡較大的母親認為,收看太多電視,會減低孩子閱讀的時間)。

78

79

經由變異數同質性 Levene 統計量檢定分析,顯示「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

(p=>.05)、「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p>.05)、「共視者與收視態度」(p>.05)、「電視收 視行為總量表」(p>.05)未達顯著差異,表示組間具同質性,事後比較採用 Scheffe 法,

以瞭解組別之間的差異情形,詳細數據如表 4-2-6。

如表 4-2-6 所顯示,父親教育程度在「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F=17.322,p<.001)

「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F=8.110,p<.001)、「共視者與收視態度」(F=4.665,p<.05)、

「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F=17.463,p<.001)有顯著的差異,其中父親教育程度為「研 究所(含)以上」者,其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裡的表現,優於父親教育程度為「專 科、大學」、「高中職(含)以下」者。經事後比較發現,父親教育程度越高,對於幼兒 在收視動機、現況、收視行為上的表現越良好,而父親教育程度愈高的家庭,對於幼兒 的收視規定以及收視態度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控管與堅持(例如:會過濾孩子所觀看的電 視節目、會坐下來陪同孩子一起收看電視)。

80

81

經由變異數同質性 Levene 統計量檢定分析,顯示「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

(p<.05)、「共視者與收視態度」(p<.05)、「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p<.05)達顯著差異,

表示組間具異質性,事後比較採用 Games-Howell 法;「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p>.05)

未達顯著差異,表示組間具同質性,事後比較採用 Scheffe 法,以瞭解組別之間的差異 情形,詳細數據如表 4-2-7。

如表 4-2-7 所顯示,母親教育程度在「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F=19.534,p<.001)

「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F=13.141,p<.001)、「共視者與收視態度」(F=12.889,p<.001)、

「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F=26.754,p<.001)有顯著的差異,其中母親教育程度為「研 究所(含)以上」者,其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各量表及總量表中,表現均優於母親教育 程度為「專科、大學」、「高中職(含)以下」者,而其中母親教育程度為「專科、大學」

者,又再優於母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職(含)以下」者。經事後比較發現,母親教育程 度越高,對於幼兒在收視動機、現況、收視行為上的表現越良好,而母親教育程度愈高 的家庭,對於幼兒的收視規定以及收視態度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控管與堅持(例如:會過 濾孩子所觀看的電視節目、會坐下來陪同孩子一起收看電視)。

82

83

定」(p>.05)、「共視者與收視態度」(p>.05)、「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p>.05)未達顯 著差異,表示組間具同質性,事後比較採用 Scheffe 法,以瞭解組別之間的差異情形,

詳細數據如表 4-2-8。

如表 4-2-8 所顯示,父親職業在「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F=10.345,p<.001)、

「親子共視與收視規定」(F=4.450,p<.01)、「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F=7.717,p<.001)

有顯著的差異,其中父親職業為「軍公教」者,其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總量表中的表現,

優於父親職業為「工、商以及其他」者。經事後比較發現,父親職業為軍公教者,其幼 兒在收視動機、現況、收視規定以及收視行為上的表現越良好(例如:孩子不會獨自收 看電視、家長會過濾孩子所觀看的電視節目、會限制孩子收看電視的時間)。研究者推 論,可能對於父親職業為軍公教的家庭而言,父親的上下班時間較為固定,也比較有機 會介入幼兒的收視行為或是陪伴幼兒收看電視,進而使得幼兒在電視收視行為量表當中 呈現有較佳的表現。

84

85

以及「其他」八組,考量樣本數中家管占大多數(325 人)、服務業也佔多數(184 人),

因此將「工」、「商」、「農林漁牧礦」、「自由業」、以及「其他」合併為「其他」。

經由變異數同質性 Levene 統計量檢定分析,顯示「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p<.05)

經由變異數同質性 Levene 統計量檢定分析,顯示「幼兒收視動機與收視現況」(p<.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