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態 度

「態度」包括:學習態度、讀書態度、工作態度、科學態度、處事態度、環 境態度等,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本節主要是在探討「態度」的意義及特性,

進而了解態度與學習之間的相關。

壹、態度的意義

「態度」一詞出現由來已久,其在科學教育史上相關研究很多,不過對於其 定義,科學教育學者們卻有不盡相同的說法。國內外學者皆認為態度應包含三種 成分(何義清,1987;張春興,1989;Krech et al.,1962;Rosenberg & Hovland, 1960),即:

一、認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意指對態度對象的了解情形、認識程度及 想法或信念。

二、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意指對態度對象的喜好或厭惡的情緒(感 情)。

三、行為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意指對態度對象行動傾向或可觀察的、

覺知的行動。

近代心理學中「態度」最突出的一種重要觀念,在後天環境中逐漸形成,在 特殊環境中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吳瓊如,1997)。然而態度亦是社會化的產物,

一個人頗受態度的影響,在於其對某些事物、情境和他人如何反應,因此一個人 對某事物反應如何,便可從其對某事物怎樣的態度預測(許定邦,2002)。

一般相信態度通常是經由學習而獲得的人格特質,張春興(1989)認為態度 的形成與學校教育、家庭環境、文化傳統等因素有關。經由增強、模仿和聯結三 種學習歷程,個體習得了一些反應,因而形成了態度(趙居蓮譯,1995)。王文 科(1991)認為態度會影響個人因特定對象而做出行為選擇的有組織之內部準備 狀態。

關於「態度」的研究和文獻資料甚多,許多學者也曾對態度一詞下了界說:

一、張文哲譯(1974):態度是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情境和他人如何反應的內在傾 向,因此態度是社會化的產物。

二、張春興(1976):態度係指個體對人、事及週遭的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 而一致的行為傾向。

三、李美枝(1984):態度一詞含有雙重意義:一是行為的傾向;一是準備行動的 主觀心理狀態。

四、何義清(1987):個人對某一概念、情境、事物,或他人所持的一種較持久性 的反應傾向即是態度。

五、魏麗敏(1988):態度涉及個人的認知、情感與行為三層面,係指個人對人、

事、物,甚至概念與社會情境的看法,它與個人的行為和信念關係密切。

六、邵瑞珍、皮連生(1991):態度為有組織之內部準備狀態,影響個人對特定對 象作出行為選擇。

七、黃安邦譯(1992):對於人、物及觀念發展出態度是保持不變,並且態度具有 認知、行為、情感要素的持久反應性傾向。

八、朱敬先(1993):態度亦是影響個體行動取捨之內在狀態。

九、高石城(1999):態度具有相當的穩定性與一致性,是個人基於過去的經驗,

對某一特定事物或情境,包含理性的認知、行動傾向與情感的好惡等三種成 分的一種心理特質。

十、Allport(1935):態度乃是使個體對某一情境或事務的反應上具有引導及動 力的影響,並透過經驗組成的一種精神和心理的準備狀態。

總而言之,態度是對人、事、物的獨特見解,是一種個人的心理內在狀態,

包含有認知性、行為性以及情感性的三種成分,且可以經由學習而獲得,並具有 一致性與持久性。況且大部分的心理學家都認為態度是可以學習的,因此改善學 生的學習態度,教師必須透過有效的教學策略。

貳、態度的性質

學者覺得態度是個體對人、事或物的一項具有一致性且持久性的行為反應傾 向,具有下列幾點特質(何義清,1987):

一、態度雖是有持久性,是個體在後天習得的一種反應傾向,但也具有改變的可 能性。

二、態度對個體行為具有影響力,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歷程。

三、態度通常是針對某一特定事物才發生,是有選擇性的。

四、態度有認知、情感與行為三種成分,而三成分之間是互相影響栛調。

Shrigley(1983)則認為態度概念必須具有下列五項基本元素:

一、態度包含認知的成分,是可以學習的。

二、態度可以預測行為的。

三、他人的社會影響也會影響態度。

四、態度的準備狀態(Readiness)是反應。

五、態度包含有情感的因素,是可被評鑑。

柯正峰(1989)亦指出:態度為一認知體系具有結構性與組織性,為準備行 動的行為傾向或心理因素,而其包含了認知性、行為性和情感性三種成分,且具

有一致性、持久性,是能夠經由後天經驗習得,但可由適當的方法測量向度和強 弱,在適當條件下仍可以改變。

由上述學者的論述可知,態度是透過經驗而被組織起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人們對於事物或情境的反應行為,而與人們的反應有關係便是這些事物和情境。

若教學的目的是在改變學生的「行為」,使其能達到培養基本能力素養的教育目 標,那麼對態度的了解與研究就不可忽視。Koballa(1988)提出由科學教育學者 所認為「態度」必須研究的原因有三:

一、相當穩定而持久的態度,雖然也會改變,但其改變並非隨機,引起態度的改 變必須有某些因素的發生。

二、態度是可以學習的,學生學習數學或對數學的喜歡與不喜歡並非天生如此,

而是學習來的。因此,教育學者們改變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才能必須運用教育 的過程。

三、態度和行為是有關的,因此人們對人、事、物的感受或態度會反映在其行為。

叁、態度與學習的關係

根據前人研究證實,態度與學習間有顯著相關,因此改變學生的態度可以透 過教育的方法(許定邦,2002)。張春興(1994)指出,學校教育目的之一,素 來是培養學生對求學一事的積極態度,實際上,大量工作都是培養學生積極、主 動、自覺的心態,以及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為教育工作者的目的(孫萬福,

2005)。Simonsom 等(2000)也指出,態度、認知、經驗和學習型態在學習歷程 中為四個重要指標,其中最重要的指標為「態度」。學者專家對於態度與學習的 關係提出以下之看法:

一、錢蘋(1969):認為態度可以分兩種,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學習態度若是積 極的可以使人產生一種喜愛的傾向、準備學習的狀態,並對課程產生追求的 欲望;學習態度若是消極的則將使人對學習產生一種抗拒、厭惡的心理。

二、黃萬益(1995):認為態度因為它具有定向的功能(orienting function)所以 影響學習、選擇反應及知覺活動。個體會全力以赴並積極進行,與個體態度 一致或者為個體所喜愛的學習活動;反之,則具有逃避的傾向,並且學習不 認真、注意力分散。

三、張新仁(1981):認為積極態度有益學習,消極態度阻礙學習,有效的培養 學童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學校教育應透過適當的輔導措施。

四、Hamby(1986)認為態度影響學習的動機、速率、應用等,所以對學習過程 有顯著的意義(引自楊桂鳳,2002)。

五、李清榮(2005):表示學童對學習活動過程中所牽涉的教師、教材、設備環 境等所抱持的態度,深深的影響其學習行為表現,然而學習行為影響學童的 學習成效。

六、蔡銘津(2002):具有良好的態度者會建立了學習的信心,次序與目標,更 有效率的規劃自己的未來與學習。

根據上述專家的看法,態度影響學習甚鉅,包括學習的動機、學習的速率、

學習的反應、學習的行為、學習的應用等眾多層面,態度具有「影響外在行為」

的特性,雖然其是一種內在準備狀態。若能運用適當的學習輔導方式,瞭解學生 的學習態度,將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因為態度是經由「直接或間接的學習經驗」

而來,而且具有「可以改變」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