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為量的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施測,依據文獻探討和參考相關其 他問卷,研究者自行編制國小中高年級生的數學科學習態度問卷。關於如何設計 研究工具,洪木利(1991)認為,設計一份研究問卷必須考量很多的因素,尤其 是空間、時間的變化為主、客觀因素之一,對於蒐集研究過程中的資料可能造成 的變數與影響要考慮周到,因此,運用一個良好的、適當的研究工具在量的研究 中是十分重要的。

本節主要針對本研究之數學科學習態度的架構、學習態度問卷之效度分析和 信度分析,分項說明之。

壹、學習態度的架構

本研究使用之國小中高年級生的數學科學習態度問卷,係參考李默英(1983)

「數學學習態度問卷」、賴保禎(1987)的「學習診斷測驗」和「學習態度測驗」、

紀文祥(1971)的「修訂包何二氏學習態度與習慣問卷」,經與專家討論後,自 行編輯而成。

依據文獻探討、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探討學習態度之四個「層面」, 包括:自我概念、學習慾望、學習計畫、學習習慣,問卷的架構設計是根據此四 個層面進行。其次,再將四個層面細分成不同層面的「次層面」,最後再將次層 面細分成不同的「構面」。

由學習態度之十個次層面再細分即是本研究所謂「構面」,若將學習態度比喻 為「樹幹」,那麼從樹幹細分的「樹枝」便是「層面」,學習態度的「次層面」便 是樹枝再細分為更細小樹枝,而「構面」就是末端的樹葉,是最枝微末節的層面,

也是不斷的將一個概念淨化後,所形成最簡單而細微的概念,因此,一個「構面」

只能探討一個行為表現。

針對「數學科學習態度的層面與次層面」與「數學科學習態度的構面與指標」

表 3-4-2

本研究之學習態度總計有 34 個構面指標,每個構面指標所對應之學習態度問

D-Learning Desire 學習慾望

1-自主學習

貳、量表的設計

本研究討論學習態度和學習成就之相關,因為態度無法直接觀察,是一種潛 在的心理歷程,因此若要加以評價只能透過外顯的行為。量測態度分為兩種形 式:一是自陳式量表法,二是觀察法(黃安邦,1991),本研究擬採用第一種方 式進行,因此量表設計的方式須適當選擇。

叁、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依據測量結果推論變項之適切性,可知道測量工具能夠測出的程度 為何?是否可以測出研究者想要明暸的某種特質。洪木利(1993)主張效度是信 度的必然條件,也是測量工具的重要特徵,因此效度評鑑工作非常重要。

種類繁複的效度,可概括分為三大類:預測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構念 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其中,「預測效度」(效 標關聯效度)大多用在一般心理測驗上或學科考試,目的是分析某項測驗可以預 測多少研究者想瞭解的特質,這個特質通常是某一項測驗的分數、也可能是某種 行為;「構念效度」則是在分析研究者是否測量到他想研究之「構念」;「內容效 度」主要用在分析出題的分配是否得當,通常用於學科考試前。

另外,亦有其他效度分析法供研究者採用,如「專家效度」、「表面效度」,以 下將針對本研究之專家效度與表面效度進行說明:

一、專家效度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專家效度被廣泛應用,本研究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研究內 容與學習態度雙項構面表依研究主題與參考文獻而設計,如表 3-4-2,建立數學 科學習態度之四大層面、十個次層面及 34 個構面指標,以及指標所對應之問題 共 34 題, 敦請此領域的專家來評鑑本研究之數學科學習態度層面與結構是否合 宜,以確立本研究之學習態度的「內容效度」,專家效度評鑑表列於附錄二。

專家效度完成之後,根據數學科學習態度的架構,編制數學科學習態度各層

面的題項,再商請專家針對數學科學習態度問卷的題項用詞之適切性、文字表達 和相關性進行審查,期望在問卷進行預試前,能讓問卷有更佳的適切性。

二、試驗性施測

經過專家對學習態度和問卷內容之效度評估後,為了讓受試者感到親切並願 意合作,以及減少對測驗的排斥(郭生玉,1998),加強施測工具的表面效度,

因此選擇研究者授課班級學生,並利用自行擬定的題目,讓學生施行實驗性的測 試,為了解學生對問卷的內容、文字敘述與編排等是否有疑問,以進行試題之修 訂,在預試前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討論和訪談。

(一)第一次預試

選擇研究者授課的某甲國小四年級學生共十人進行問卷初次預試,為了解學 生對試題內容的認知,在試後個別晤談,以利編修問卷內容。

(二)第二次預試

第一次預試後,再另外選取十位學生,以修改的問卷再進行第二次之預試,

經過評估後,確定問卷的內容,以進行信度之分析。

肆、信度分析

在量的研究中,研究者期望是追求合乎理想的信度,因此本段所討論問卷的 重測信度考驗,主要目的在了解問卷的穩定性或可靠性。

研究者於任教學校挑選學生 105 位做為對象,在 101 學年度上學期期末結束 前,由研究者以正式問卷親自進行,相隔三周之前、後兩次測驗。待問卷回收後,

先將無效問卷去除,再利用皮爾遜(Karl Pearson)積差相關(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統計方法將前、後測的資料進行分析,得知再測信度之相關係數,105 位學生前、後測之樣本相關性如表 3-4-4。

表 3-4-4

數學科學習態度問卷之信度分析

層面 題號 前測&後測 N(個數) 相關係數

自我概念

(S)

S-1-1 S11 & S11n 105 0.745

S-1-2 S12 & S12n 105 0.764

S-1-3 S13 & S13n 105 0.713

S-2-1 S21 & S21n 105 0.672

S-2-2 S22 & S22n 105 0.788

S-2-3 S23 & S23n 105 0.693

S-3-1 S31 & S31n 105 0.707

S-3-2 S32 & S32n 105 0.692

S-3-3 S33 & S33n 105 0.722

學習慾望

(D)

D-1-1 D11 & D11n 105 0.671

D-1-2 D12 & D12n 105 0.702

D-1-3 D13 & D13n 105 0.681

D-2-1 D21 & D21n 105 0.709

D-2-2 D22 & D22n 105 0.683

D-2-3 D23 & D23n 105 0.713

D-2-4 D24 & D24n 105 0.753

D-3-1 D31 & D31n 105 0.244

D-3-2 D32 & D32n 105 0.693

D-3-3 D33 & D33n 105 0.707

D-3-4 D34 & D34n 105 0.710

學習計畫

(P)

P-1-1 P11 & P11n 105 0.682

P-1-2 P12 & P12n 105 0.664

P-1-3 P13 & P13n 105 0.699

P-1-4 P14 & P14n 105 0.644

P-2-1 P21 & P21n 105 0.658

P-2-2 P22 & P22n 105 0.698

P-2-3 P23 & P23n 105 0.644

P-2-4 P24 & P24n 105 0.710

學習習慣

(H)

H-1-1 H11 & H11n 105 0.684

H-1-2 H12 & H12n 105 0.812

H-1-3 H13 & H13n 105 0.735

H-2-1 H21 & H21n 105 0.761

H-2-2 H22 & H22n 105 0.745

H-2-3 H23 & H23n 105 0.851

結果顯示,在學習態度問卷中除了題號 D-3-1 的相關係數為 0.244,可信度較 低之外,其餘題目之重測信度相關係數都介於 0.644~0.851 之間,由文獻顯示:

0.50 ≦ 信度 ≦ 0.70 :可信(最常見的信度範圍)

0.70 ≦ 信度 ≦ 0.90 :很可信(次常見的信度範圍)

因此,本研究分析所得的重測信度相關係數之量值除題號 D-3-1 外,其餘題 目皆沒有問題屬於合理的結果,刪除該題後將其餘 33 個題目進行重測信度分析。

經過上述建立研究工具的過程後,得到本研究之數學科學習態度問卷,共分 為四個層面,有效題目共 33 題,各層面與對應之題數分配列於表 3-4-5,問卷內 容請參閱附錄三。

表 3-4-5

學習態度各層面與題目分佈表

學習態度層面 題號 題數 百分比

自我概念(S) 1~9 9 27.3%

學習慾望(D) 10~19 10 30.3%

學習計畫(P) 20~27 8 24.2%

學習習慣(H) 28~33 6 18.2%

總 計 33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