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建構主義教育思想的歷史教學目標

第三節 建構主義的歷史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係指在經過教學歷程後,預期學習者達到的學習結果,與教學活動密不可 分,不僅是指引學習方向的標竿、檢討教學成效的依據108,亦可讓師生、家長、教育行 政人員與社會大眾瞭解教學內容與情形,同具有引導、診斷與溝通的功能109,在教學前 若能先預設好教學目標,並依據目標去設計教材教法與教學活動,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本節以教學目標為探討主軸:首先,從當今台灣高中歷史教學目標之演變與英美 歷史教育改革的脈動中發現,其所欲追尋之精神實與建構主義教育思想之核心價值不謀 而合;其次,根據教學單元發展建構主義的歷史教學目標,作為往後教材教法設計與教 學活動之指引。

壹、高中歷史教學目標的演變 一、台灣高中歷史教學目標的演變

過去台灣的歷史教學目標具濃厚的政令宣傳與民族教育性質,但在政治解嚴後,民 主開放的社會于焉形成,向來保守封閉的教育亦隨之鬆綁,課程革新遂成為一時顯學,

在此浪潮下,高中歷史課程已經歷 84(88 學年實施)、95 學年度、99 學年度的三次變動:

1、84 年修訂而於 88 學年實施的課程標準,變動最大為教科書由「統編本」改為「審定 本」,教材綱要由過去依朝代順序編纂改為專題式並著重文化史課程,高二上下為「世 界文化歷史篇」、高三上為「中國文化史」、高三下為「世界文化史」。

2、95 學年度修訂的歷史課程暫行綱要,為銜接九年一貫國中畢業生而作大幅變動,包 括高一上為「台灣史」,高一下為「中國史」,高二上下為「世界史」,高三上下為選 修的「歷史專題」。

3、99 學年度修訂的歷史課程綱要草案與 95 暫綱最大差別在於:中國史多半學期、世界 史少半學期;而高三選修內容由過去的專題轉變為世界文化史。因此,高一上為「台 灣史」,高一下為「中國史」,高二上前半段為「中國史」,高二上後半段為「世界史」,

高二下為「世界史」,高三上下為選修的「世界文化史」,分由不同的文化圈呈現。

筆者在此針對 88、95、99 課綱所規定的課程「目標」進行比較(表 2-4),如下:

表 2-4 台灣高中歷史科課綱課程目標之比較-88、95、99 課綱110

108 陳豐祥,〈布魯姆認知教學目標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 5 卷第 2 期,

台北: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1994 年,頁 75。

109 洪志成主編,《教學原理》,高雄:麗文文化,2000 年,頁 164。

110 教育部歷史科學科中心,「歷史科課程 95 暫行綱要、99 課綱草案」,2010 年 11 月 6 日檢索。

http://203.68.236.93/xoops2/instpage.php?r=&w=100%&h=800&url=203.68.236.92/95course/95-1.htm http://203.68.236.92/news/990913.pdf

88 課綱 95 課綱 99 課綱

野」,亦與社會建構論所強調的──知識是在社會文化脈絡下,個體與他人互動磋商而

「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去釣魚」,88、95 到 99 課綱的教學目標希望學生成 為主動學習者,透過歷史的學習來超越個人的生命經驗而認識這廣大的世界,更能如史 家般,從蒐集、整理、分析等實際參與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其閱讀、思考、批判與解決 問題的真實能力與對周遭事物的感知能力,最終能關懷與因應瞬息萬變的社會。如此強 調過程取向與能力本位的探究學習,即為建構主義教育思想的發揚與彰顯,亦是一種脫 胎換骨、與時俱進的變革與轉型,而這樣的脈動不僅只出現於台灣,舉凡英國 1988 年 與 1995 年修訂的「國定歷史科課程綱要」,或美國 1994 年修訂的「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 都充分顯現出相似的歷史教育改革脈動,因此筆者另行闡釋英美歷史教育改革內涵,以 期能更加了解當今台灣高中歷史課程與教學革新之時代意義與精神。

二、英國國定歷史科課程綱要 1、背景:

60 年代中,英國中學歷史科「教師灌輸、學生背書」的教學模式,使其在實用主義 傾向與進步教育思潮的衝擊下,被認為是學校課程中最「無聊又無用」的學科,中學高 年級學生選修歷史的比例,及校外考試選考歷史的學生人數都不斷下降,關心歷史教育 者因而發出「歷史處於危機之中」的呼聲,希望從歷史知識的本質來重新定義歷史教育 的內涵,強調發展學生對歷史探究方法的理解,將各種史料引入課堂中,使學生學習從 歷史證據中激發思考、建構過去,此所謂「新歷史科」(New History)之理念被視為歷史 教育的「新正統」,而學校委員會(Schools Council)114所支持的「學校委員會歷史科計畫 13-16」(Schools Council History Project 13-16,SCHP)更扮演關鍵性角色,結合學術界與學校 教師的力量,呈現新課程大綱與考試方式,形成日益完整的歷史教育新理論基礎,並在 實際的教學實驗中取得相當的成果,因而吸引並指導更多歷史教師進行教學革新115。 1988 年頒佈的教育改革法案一反過去長達半世紀以上教育地方化自由化的政策,推 出由政府制定的國定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亦即將大學以前學生必修的科目與內容 重新規範,其中存廢爭議多時的「歷史」也被設定為 5-16 歲學生的必修科目,從此歷史 在學校中的傳授終於取得合法保障的地位。之後,歷史科課程的細部規劃由國務大臣所 指派的「歷史工作小組」負責,其報告書中所揭櫫之歷史教育的目的,引發了倫敦大學 John White 與 Peter Lee 兩位學者的筆戰:White 從教育學角度申論,個人和社會的目的應 當列為歷史教育的最高宗旨,凌駕於歷史學本身方法的目的之上,透過提供某些「有用」

的知識,幫助學生獨立自主,以增進未來社會生活中的福祉,並培養自由民主的工業社

114 此機構由中央教育與科學部及地方教育當局聯合資助的半官方,其成員大部分是教師,為一獨立單 位,執行「研究並監督學校的課程、教學方法及考試,以改善教育」的任務。經歷史科皇家主任督學 Roy Wake 的極力倡言下,於 1972 年開始為期四年的 History13-16 計畫研究,以「歷史是什麼」為基 礎,探討歷史教育目的、內容及與學生需要的關係。

115 陳冠華,《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中學歷史教育改革》,台北:龍騰文化,2001 年,頁 1-2、44。

會中公民應有的認同感;Lee 則從歷史學角度出發,以為歷史教育的目的只能於學科內 在的範圍去尋求,絕不能屈就於社會政治目的之下,歷史所能教給學生的是一套理性考 察過去的方法,一種看待世界與人的方式,使能視野開闊,養成開放的胸懷,進而增加 個人的自我認識,對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多一分理解這才是歷史價值所在。White 與 Lee 之論述實有發人深省之處,有助於研究者釐清歷史教育改革所涉及各個層面的問題116。 2、內容:

1988 年英國頒佈的教育改革法案中明訂 5-16 歲學生必修十個基本課程,其中又區 分為三個核心學科及七個基礎課程,歷史科為基礎課程之一,並根據學習年齡將歷史課 程分為四個階段,每階段的教學都要符合三個主要的成就目標(AT)(表 2-6)117

表 2-6 1988 年英國歷史科國定課程規定中的「成就目標」

目標一

歷史的知識與理解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變遷和延續

原因和後果

知道並理解一些重要的過去情境 目標二 歷史的解釋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目標二 史料的運用 (use of historical sources)

1995 年修訂的國定歷史科課程綱要中,將此三項成就目標,改為五個「關鍵要領」

(Key Element ),要求教師應從五個關鍵要領去指導歷史這門科目(表 2-7):

表 2-7 1995 年英國歷史科國定課程規定中修訂的「關鍵要領」

時序觀念 (chronology)

能了解在時間架構下,人、事、地及變動

會適當地利用年代或日期 歷史知識和歷史理解的

廣度與深度 (range and depth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能瞭解英國和其他國家的歷史事實知識

能使用知識來描述和理解過去社會的特徵

能辨識某時期內及跨時期的變動

能描述過去的一些主要事件和人物

能針對主要事件和變化的結果提出原因 歷史解釋

(interpretations of history) 能理解過去的事件可能會被以不同方式來呈現或解釋 歷史探究

(historical enquiry) 能從不同來源的史料選擇並結合某些資訊 組織與溝通(organization 能運用適當日期和主題產生有構造性的工作

116 參考林慈淑,〈歷史與歷史教育的目的—試析論倫敦大學兩位學者的爭議〉,《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

台北:東吳大學歷史系,1999 年,頁 179、180、184。

117 陳冠華,《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中學歷史教育改革》,台北:龍騰文化,2001 年,頁 90。

and communication)

此五關鍵要領明顯點出英國現今歷史教育的重心,不再只是課堂中史實的傳授,更 重視歷史研究中的主要問題與方法,鼓勵學生分析史料內容,從中引出推論,說明自己 的觀點及支持此觀點的證據,同時也想訓練學生能明確地針對相互衝突的證據進行討 論,或對同一事件之不同的歷史論述加以比較,而這些整合的思維即為歷史思維能力118三、美國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

1、背景:

如同英國歷史教育之危機,受社會實用性挑戰的美國中學歷史教育,總被視為「無 用之學」,已無法符合學生及社會的需求,加以 1960 年代以來黑人民權運動的興起,喚 起不少弱勢族群起而爭取自身權利,史學研究受此社會巨變之影響,提出新的見解,歷 史教科書的編撰對弱勢族群書寫勢必有所修正,然而,如何將弱勢族群的經驗在適當的 文化和歷史情境中表達出來?因為種族研究的對象多屬個案研究,如何將這些零星且可 能互為牴觸的族群歷史經驗融合成「美國史」,殊非易事119

1970 年代的能源危機,使美國產業在國際市場之競爭力逐漸喪失,而世界新興工業 國(如日本、西德、南韓等國)的竄起,更嚴重影響美國身為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這些 經濟上的動機,成為 1980 年代美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於是 1983 年「國家處於 危機之中-美國教育改革的迫切」報告書出爐,明白揭露當時美國教育危機在於教育上

1970 年代的能源危機,使美國產業在國際市場之競爭力逐漸喪失,而世界新興工業 國(如日本、西德、南韓等國)的竄起,更嚴重影響美國身為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這些 經濟上的動機,成為 1980 年代美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於是 1983 年「國家處於 危機之中-美國教育改革的迫切」報告書出爐,明白揭露當時美國教育危機在於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