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去年八月,世界前三大新聞通訊社-路透社傳送給全球新聞界使用的兩張照片,竟 然活生生被一個十三歲的芬蘭中學生拆穿!1十三歲相當於台灣的國中一年級,若換成是 台灣,有可能培養出這樣具有主動探索與研究的孩子嗎?美國前教育部長 Richard Riley 認為「2010 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 2004 年時根本不存在,我 們 必 須 教 導 現 在 的 學 生 畢 業 後 投 入 目 前 還 不 存 在 的 工 作,使 用 根 本 還 沒 發 明 的 科 技,解 決 我 們 從 未 想 像 過 的 問 題 。 」2以上兩則訊息帶給我很大的震撼,面對全球化、資訊化來勢 洶洶的競爭,台灣教育的未來該何去何從?在嚴峻的挑戰下,是否已做好了準備?而身 為一為中學歷史教師,我能為我們的下一代做些什麼?能為國家、社會盡什麼樣的責 任?現在的知識已不適用於未來社會,教孩子「帶得走的能力」,遠比強灌知識更加重 要。

面對瞬息萬變、知識爆炸的社會,台灣的教育政策已逐漸走向彈性、多元與鬆綁,

對歷史教育影響最大者莫過於課程革新!不論是九十學年度開始實施的「國中小九年一 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或九十五學年度開始實施的「高中歷史課程綱要」,都強調能力 本位與學生在學習歷程中的主體性,但以研究者從國中到高中的任教經驗來看,由於升 學主義掛帥及教師故步自封,傳統的「講光抄、背多分」填鴨式教學法仍然為主流,或 許台灣還沒有足夠條件教育出如同芬蘭那樣具有能力的孩子,近十年來的歷史教育轉型 也還不足以面對未來的變遷,但危機就是轉機,國外的研究與變革也許可提供我們未來 遵循的方向,多吸收國內外的歷史論述和教學法上的新觀念,調和理論與實務,並創化 於台灣的文化脈絡中,以增進歷史教學的專業知能與效能,才能真正落實教育改革的精 神。

1 蕭富元〈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天下雜誌》第 384 期,2007 年 11 月。

路透社轉用俄羅斯電台影片,刊登兩張俄羅斯潛艇在北極海底下插國旗的照片,住在芬蘭北方小鎮的 少年塞羅丁看到報紙後,覺得怪怪的,於是動手找資料,確認這張潛艇照片是翻拍自電影「鐵達尼」

裡面的一個片段,路透社被迫認錯道歉。這就是芬蘭教育為什麼能連年驚豔全球的原因:小孩會主動 想、主動問、主動找答案。

2 YouTube:教育的未來(Did you know?) :2006 年,位在科羅拉多州的一所默默無聞的公立高中 Arapahoe 剛結束暑假;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校長請該校科技中心的負責人 Karl Fisch 為老師們解說一下目前教育 界的技術發展和趨勢。正好 Arapahoe 高中獲得了一筆基金會的贊助,幫學校換了兩百多台的電腦,於 是 Karl 就決定以讓老師瞭解未來趨勢的角度來製作一套投影片,希望他們可以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 樣的挑戰,並且進而能夠讓高中生們面對這樣的改變。Karl 從書籍、網路、政府資料中整理出了一些 數據,並且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加入投影片中。(這些數據來自於「世界是平的」作者、教育界的知名人 士、美國前教育部長、美國勞工部、麻省理工學院等等……)

國外教學理論有如生物物種的演化,隨時間推進而有不同的理論發展,從七○年代 的行為主義到九○年代的建構主義,使教學策略產生重大變革。何謂建構主義?它一反 西方傳統知識論對獲取知識的定義,認為知識不是絕對客觀存在的真理,而是學習者以 原有的概念架構、先備知識為基礎,透過與外界相互作用中主動建構而來,如此,對於

「教」與「學」產生新的看法:學習者必須有假設、預測、操作、提出問題、追尋答案、

想像、發現和發明等經驗,以便產生新知識的建構。從這觀點來看,教師就不能只用灌 輸方式讓學習者獲得知識;相對的,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主動學習的模式必須產生,

學習者必須主動建構知識,教師只是在過程中擔任協調者的角色。3

除了建構主義知識論備受重視外,英美國家近二十年來掀起一波歷史教育改革的風 潮,不論是教學目標、教材設計、教學活動、教學評量都發生了本質性的變革,他們一 方面從歷史知識的本質來重新定義歷史教育的內涵,去思考「為什麼要學歷史?」、「歷 史科到底能帶給學生什麼?」4,以尋回學習歷史的意義,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另一方 面回歸學生在學習歷程中的主體性,去思考「學生如何習得知識、甚至建構知識、達到 意義的學習?」,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自我探究能力,如此才能回到教育的本 質,讓學生的潛能性向得以發揮,也才能在知識經濟中提升個人與國家的競爭力!

回歸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與歷史學科的根本特質,該如何改善目前台灣中學歷史教 育的教學困境呢?如何改善過於關注「課堂控制」與「知識填充」的弊端?筆者認為,

教師必須先改變教育的思維、進行教學創新。教師不再是教室裡的權威,而是教學活動 的設計者與協助者,整合一些新技術到現存的教學模式中,一方面提供情感支持與情境 營造,另一方面提供佈題、引導、線索,甚至製造認知衝突點與溝通對話的機會,讓學 生透過自我探索及與他人互動之間,主動建構知識與概念,達到有意義的學習。故本研 究擬以「建構主義教育思想」為核心,透過對教學情境的瞭解與歷史思維的掌握,針對 現行(95 暫綱)高中歷史教科書第四冊-「1960 年代美國的政治和社會」之單元進行教學 活動設計,並藉由多元評量來分析此教學活動設計對學生學習成效、學習興趣、歷史思 維、人際溝通等方面的影響,綜合結論提出建議,以作為改進中學歷史教學、相關政策 及研究之參考。

二、研究目的

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歷程中應該充滿人際的互動,而教育目的應該回到人的 主體性,讓每個人的潛能性向得以充分發揮,但台灣在考試領導教學與填充式的教育體 制下,無法讓學生發覺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學生所選擇的路往往是父母選的;學 生所讀的書往往是為別人讀的,而教科書內容與試題答案更是不容挑戰,也不被允許有

3 張世忠,《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2000 年,頁 7。

4 陳冠華,《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中學歷史教育改革》,台北:龍騰文化,2001 年,頁 5。

天馬行空的想像,如此一來,反讓我們的孩子愈來愈笨!台灣的教育需要改變,而建構 主義教學理念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透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在對話、運思、辯 證的社會互動過程中產生學習,的確可為台灣的教育注入活水!因此本研究擬顛覆傳統 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改以學生為本位,透過教學歷程與策略的革新,整合問思教 學法、情意教學法、價值澄清法、小組討論、口述歷史、影視多媒體等多元化教學方法 於現存的教學模式中,設計一符合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學 習、思考及進行人際溝通的能力,以提升學習效能。

研究者擬先針對「建構主義」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掌握建構主義教學理念與歷史 思維能力之精神,再針對現行(95 暫綱)高中歷史教科書第四冊-「1960 年代的美國政治 與社會」之單元進行教學活動設計,並以任教學校-台北縣立樹林高中高二社會組的班 級 504 作為研究對象,藉由多元、動態、真實評量去評析成效,探討學生在學習成效、

學習興趣、歷史思維、人際溝通等方面的影響,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教學,並希望透過 系列的研究,解決以下問題:

1. 建構式教學法對高、低學業成就者的身心狀態、能力等方面是否有顯著差異?

2. 建構式教學法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3. 建構式教學法能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4. 建構式教學法能否增進學生人際互動的能力?

5. 建構式教學法能否增進學生歷史思維的能力?

6. 建構式教學法可能會遭遇到哪些問題?

7. 教師在建構式教學法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