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建構主義的歷史教材教法

第二節 歷史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的主張,主要奠基於社會學及心理學的基礎上,如動機理論、社會互賴論、

接觸理論、認知理論和社會學習論等139,其發展至今的教學策略已不下八十種140,較具 代表性的有:Devries&Edwards 的「團體探究法」(GI)、Slavin 的「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STAD)、改良自電腦輔助教學的「小組協力教學法」(TAI)、Kagan 的「協同合作法」(Co-op Co-op)、Aroson 的「拼圖法」(Jigsaw)、「合作式統整閱讀寫作法」(CIRC)、Jhonson&Jhonson 的「共同學習法」(LT),雖然名稱方法各異,但仍有其共通的要素。

依據黃政傑(1996)整理各學者專家的看法,提出合作學習的七項特質141

1、異質分組:各組間盡量安排不同背景程度的成員,學生在小組中不只是針對課程內 容而學習,也針對為人處世的人際能力去學習。

2、積極互賴:學生能知覺到自己與小組同學是浮沈與共、休戚相關的,自己的成功有 賴於整個小組獲得成功,小組若失敗,自己也就失敗了。因此,積極互賴為合作學 習的核心,可透過以下途徑予以建立:

(1) 目標互賴:組內每一成員共同努力來達成共同的目標。

(2) 工作互賴:組內每一成員達成所負責的任務,做為其他成員達成任務的基礎。

(3) 資源互賴:僅提供組內每一成員完成任務所需資源或材料的一部份,或讓每一 組只有一項共同使用的資源,透過如此安排,促進組內合作關係。

(4) 角色互賴:組內每一成員都分配到一個互補或相互關聯的角色,如組長、觀察、

資料、服務、紀錄、報告等。

(5) 酬賞互賴:小組達成學習目標時,組內每一成員都獲得相同的報酬。

3、面對面互動:在合作學習中,因為積極互賴的關係,使學生為彼此的學習負責,不 再孤立或獨立的學習,相對的,要互相討論、觀察、回饋,其間的語文及非語文的 交換,都會影響學習的成果。

4、個別績效:對個別學生的學習結果作評估,將評估結果回饋給小組和個人,一方面 讓小組成員知道,哪一位成員需要協助、支持與鼓勵,才能完成他個人與全組的任 務;另一方面,也能培養組內每一位成員在他的權利範圍內,能有強烈的個人感。

當每個成員盡量地擴大自己的學習成就時,小組的團體績效則可有效地發揮。

5、同等的成功機會:每個成員為自己的學習成果負責,小組的成績是由每個成員的進 步分數累加而成的,因此人人皆接受成功機或會的挑戰與鼓勵。

139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教學原理》,台北:心理,2004 年,頁 296。

140 游惠音,〈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科學習成就表現、勝任目標取向及班級社會 關係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頁 25。

141 參考黃政傑,《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台北:師大書苑,1996 年,頁。

6、人際技巧的學習:培養學生人際關係的技巧,並給予其實際運用的機會。 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5/65-24.htm,2007 年。

閱讀寫作法

析、推理能力的表現,及情意經驗如動機和投入的程度等的表現較被重視。

筆者實施的團體探究法便依循上述六步驟來進行。首先,在規劃完成「1960 年代美 國的內政與外交」、「1960 年代美國的黑人運動」、「1960 年代美國的婦女解放、性解放運 動」、「1960 年代美國的學運與反戰運動」、「1960 年代美國的音樂與藝術」的五大學習主 題後,遂針對實驗班級學生進行異質分組,讓學生透過彼此分享經驗與協助他人的互動 過程中,不斷地調整修正知識概念,並強化自我價值。異質分組中有完全隨機分派的「隨 機法」與由教師依需要進行組合的「立意法」兩類145,本研究採用立意分組法,先將學 生依歷史科學習成就成績的高低排列(高一歷史的學年總成績),然後採 S 形分配將學生 分到各小組中(表 3-4)146

表 3-4 異質分組(S 形分配)

組別

全班序號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備註 各組序號

1 1 2 3 4 5 高能力組

2 10 9 8 7 6 高能力組

3 11 12 13 14 15 中能力組 4 20 19 18 17 16 中能力組 5 21 22 23 24 25 中能力組 6 30 29 28 27 26 低能力組 7 31 32 33 34 35 低能力組

8 39 38 37 36 低能力組

班級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完畢後,筆者隨即針對各主題內容與學習任務進 行簡要說明(詳見附錄一),為了讓學生有彈性空間與充分自主權,各組的組長人選與研 究主題均由其於限期內自行決定。小組長制度其實就是一種鷹架教學,是攸關教學成效 的關鍵,而關於其人選方面,因為專任教師對學生的瞭解可能有盲點,易侷限於本科學 業成績的認識而已,若能讓學生自訂人選,不但能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增加其參與感,

亦可透過同儕間日常生活各個面向的觀察中,透過組內的協商討論,選出較具領導才能 與專業素養的適當人選,如此一來,小組長深覺眾望所歸、身負重任,將盡心盡力、不 敢怠惰,組員們更會肯定認同、同心協力、積極合作、投入表現,以增進學習效能。至 於研究主題的選擇方面,讓學生考慮自身與組員的興趣與能力後,先透過組內的協商討 論、達成共識,再透過組間的斡旋協調來訂定主題,這些表達溝通的過程,培養學生自

145 黃政傑、林佩璇,《合作學習》,台北:五南,2004 年,頁 34-35。

146 參考邱玉娟,〈合作學習在歷史科教學上的理論與實踐-以「同儕交互發問法」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歷史教學碩士論文,2007 年,頁 26。

主表現與人際互動的能力。

在建構取向的教學中,教師並非完全不加干涉,放任學生自行建構,若無適時適當 的引導與鼓勵,學生反而易無所適從、力不從心,甚至因事倍功半的挫敗感而扼殺掉其 學習動機。俗諺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完成分組與主題的選訂後,教師應根 據學生的起點行為、需要與興趣完成一學習的藍圖,立即提供學生具體的學習目標與可 行的學習進程(詳見附錄二),讓學生增加自信,並了解教師的期望與標準,作為未來遵 循的方向。在學習進程的規劃方面,筆者在本研究中,雖然僅於下學期進行為期十堂課 的準實驗研究,但尚配合學校整學年的行事曆安排與學生的心理狀態,針對實驗班級學 生課餘時間(2009 年 9 月~2010 年 5 月),設計與教師的三次分組專題討論,甚至在經過 無數次教師對個人一對一的引導提示後,由小組合力將研究成果於 4 月份時口頭發表,

發表完後還可在自評與參酌各方意見後,於 5 月份繳交書面彙整的報告。因此,教學的 重心不只是那十堂的課堂教學活動,尚包含了那將近一學年期間,透過學生的自我探 索,及同儕與師生間的互動磋商,不斷地衝突反思、創化改變既有基模,建立起合理化 與意義化知識系統的歷程。

歷史史實眾多且錯綜複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不易將個別史實結合成一整 體,亦不易推演或歸納出其上位概念,只有零碎片段的學習,而無法綜觀整體面向,造 成見樹不見林之憾,因此,筆者分別於第一次與第二次專題討論中,要求學生完成報告 大綱初稿(至少二層次)、報告大綱定稿(至少三層次),讓其對所蒐集到的知識概念進行思 考與分類,善用奧蘇貝爾(Ausubel)認知同化論中的漸進分化與統整調和原則,由高層次 的抽象概念向下層逐漸分支成同屬性的具體概念與事實,形成一階層化的概念架構。在 組織構思過程中,透過學生的主動參與或教師同儕的思想激盪,將外在的符號訊息有效 地編碼,是將其由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的關鍵,不但能深化學習,培養學生高層次思 考、分析與統整的能力,亦可增進人際溝通與後設認知的能力。

讓學生瞭解學習任務與價值後,教師隨即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探究活動,配合 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興趣,營造開放多元的學習情境,激勵其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透過 蒐集資料、閱讀分析、思考推理與互動磋商,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屬於自我意 義的知識體系,因此,教師在設計教材時,應先提供學生解決問題的知識來源,避免其 漫無目的地尋找資源,浪費學習時間,甚至因挫敗而扼殺了學習動機;並教導其資料蒐 集與應用的技巧方法,例如利用關鍵字索引、編寫參考書目等,希望他們能在教師提供 的資料之外,另闢新的資料來源,以充實研究內容。故針對本單元教學,在第一次專題 討論時,筆者即給予各組「各版本教科書與其他專書內容」、「相關資源列表」(詳見附 錄三)147;並在每次的專題討論,參酌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個別差異,提供適當的協助與指

147 參酌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吳翎君教授「美國文化史」課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系張弘毅教

導,進行「問題導引與啟發式的教學活動」(表 3-5),詳見附錄四~八。

148 Parsons, Richard D./ Hinson, Stephanie Lewis/ Sardo-Brown, Deborah 著、溫明麗等譯,《教育心理學:教 育的行動研究》,台北:洪葉文化,2005 年,頁 553。

會做什麼?它可能會做什麼? 在何地/何時做?它將在何地/何時 做?它可能在何地/何時做?

哪個?它可能做哪個?

誰? 為何? 如何?

這是誰?誰做的?誰可以做?

誰願意做?誰將要做?誰可能 做?

為什麼?它為何這樣做?它為何 可以這樣做?它為何願意這樣 做?它為何將要這樣做?

它為何可能這樣做?

如何?如何做的?可以做什麼?

願意做什麼?未來怎麼做?可能 怎麼做?

為了避免盲目的試誤學習扼殺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必須先充分瞭解教學單元中 的重要概念與核心知識,提供適當的教學資源作輔助,例如各版本教科書、其他專書內 容與相關資源列表(表 3-9),並預設學生可能遭遇的問題,與教師可以因應的方法,但在 建構式教學活動中,不可能所有問題和所需材料都事先料想到,當下的情境互動、學生 所說的話、所問的問題、與教師所作的引導,都是在教學現場被創造出來的,因此,許

為了避免盲目的試誤學習扼殺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必須先充分瞭解教學單元中 的重要概念與核心知識,提供適當的教學資源作輔助,例如各版本教科書、其他專書內 容與相關資源列表(表 3-9),並預設學生可能遭遇的問題,與教師可以因應的方法,但在 建構式教學活動中,不可能所有問題和所需材料都事先料想到,當下的情境互動、學生 所說的話、所問的問題、與教師所作的引導,都是在教學現場被創造出來的,因此,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