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建構主義教育思想的歷史教學目標

第一節 建構主義的理論與流派

建構主義可說是一種處理知識(或認識)問題的理論,由於建構主義對於知識論的問 題有了異於傳統的詮釋,加上六○年代以後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的逐漸發 展,特別是皮亞傑(Piaget)認知發展理論的影響,和近三、四十年來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knowledge)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典範轉移的衝擊,更加地凸顯了建構主義在哲學、

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異於傳統知識觀的立場,也影響了許多教育研究者對於學習理 論、教學理論,乃至於課程發展有了新的看法。但許多學者以不同角度來詮釋建構主義,

以致形成許多不同流派,其意義與主張分歧,因此實有必要追溯建構典範的緣起及其哲 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基礎,以有助於闡明其內涵及其對教學實踐的啟示25

壹、建構主義的思想淵源 一、哲學方面

建構主義的起源乃植基於哲學中對「知識論」所持觀點之不同而產生,其關心的兩 大現象是認識(knowing)及知識(knowledge):前者是動態,後者是靜態;前者是歷程,後 者是結果26;前者根本問題為「知識如何獲得」,後者根本問題為「知識的本質為何」。

從蘇格拉底與詭辯學派的論辯,開啟了知識起源宜訴諸先天理念或求諸感覺經驗的爭 端,這種爭論流衍所及,演變為十七、十八世紀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間的對峙27,經驗 主義者(Empiricism)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建立在感官之上」,以培根(Bacon)、洛克(Locke) 為代表;而理性主義者(Rationalism)認為人類具有先天的理性可透過「直覺演繹出普遍 的真理」,以笛卡兒(Descartes)為代表28,至十九世紀法國學者孔德(Comte)提出實證論

25 甄曉蘭、曾志華,〈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 3 期,嘉義:嘉大國教所,

1997 年,頁 185。

26 詹志禹,〈認識與知識:建構論 vs.接受觀〉,《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台北:正中,2002 年,

頁 12。

27 伍振鷟,《教育哲學》,台北:師大書苑,1989 年,頁 96。

28 參考甄曉蘭、曾志華,〈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 3 期,嘉義:嘉師國教

(Positivism),繼承經驗主義的傳統,強調以自然科學的實證精神來建立知識的典範,後 來的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也深受孔德的影響,但其相異之處在於以語言的邏輯 分析方法來批判形上學的命題,認為所有形而上的問題都是無意義的29,此種實證論的 精神成為二十世紀當代科學哲學的主流。

(一) 調和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長久以來,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有關知識論的問題一直未曾被解決,但在教育哲學 史上,康德(Kant)與杜威(Dewey)兩位哲學家曾企圖針對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加以調和,

對日後知識的建構產生相當大的影響30

1、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從笛卡兒提出「我思故我在」後,其中的我思(Cogito)開啟了近代哲學「主體性進 路」(Approach of Subjectivity)的趨勢,也就是從以主體的認知來作為思考的起點,是一 種「內在反省」的方法學,然而此潮流到康德才算達到最高峰31。康德對經驗主義及理 性主義提出批評與統合,認為謂哲學的主要問題有四32

所,1997 年,頁 186。

29 黃坤錦,〈教育的知識向度〉,《教育哲學》,台北:五南,2009 年,頁 190。

30 甄曉蘭、曾志華,〈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 3 期,嘉義:嘉師國教所,

1997 年,頁 186-187。

31 朱建民,〈淺談康德「先驗」的判斷〉,空大電子報,

http://studwww.nou.edu.tw/~philosophy/cause/know.htm。

在認識作用中如何獲得「知識」,其過程涉及主體(主體認知或認識的功能與活動)和客體(被認知或認識 的對象)兩部分,必須透過兩者互動,才能產生知識,但對於兩者的互動關係,在哲學上出現順向(直接 注意被認知客體,分析其結構,但卻不直接注意主體的認知能力)、逆向(直接注意主體的認知能力,間 接的注意被認知客體)兩種不同的理解方向。西方哲學從先蘇時期開始,經過亞里斯多德等人,還有中 世紀哲學到近代康德以前,人們對認識事物的知識論的理論,都以上述的「順向」方式來思考;我們 不斷地分析外在事物的結構,並且以範疇來分類它,人必須透過經驗的認知,以檢驗是否符合客體的 對象,來說明人的認識過程。但到了康德,提出為何不去分析作為經驗認識的先決條件,就是人的認 知能力,而以客體是否能符合主體,做為解說的方法,這便是上述的「逆向」思考,又稱為「先驗的 反省」(Transcendental Reflection)。此知識的解說,由順向轉變到逆向,如同天文學上的哥白尼,把人 類長久以來認為的「地球中心說」轉變為「太陽中心說」之宇宙觀,因此,哲學上將此情況,類比於 康德這種「先驗法」的創見,稱之為「哥白尼革命」。

32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1991 年,頁 163-164。以西方歷史的中世紀與文藝 復興為區分的話,近代哲學主要的走向(approach)算是從以物質(實體)或以神為中心,逐漸轉變為 以人為中心、以「人」這個主體或以人的思想主體為全體知識的起點。而近代(西方)形而上學最大 的轉進則屬康德哲學的建立,康德在調和文藝復興之後形上學的(歐洲大陸的)理性主義與(歐洲海 洋的)經驗主義有很大的開創,沈清松則直接以「牛頓物理學之後」來稱呼康德的形上學。

第一個問題:人能知道什麼?(從《純粹理性批判》處理)。

第二個問題:人應該做什麼?(從《實踐理性批判》處理)。

第三個問題:人能希望什麼?(從《實踐理性批判》與《判斷力批判》處理)。

第四個問題:人是什麼?(為前面三個問題的總合)。

康德哲學環繞著能知、能行、能希望的人之主體,批判三書即分別在處理這些重要 的問題—人之哲學的問題,其中尤以《純粹理性批判》體大思精最為著名,探討知識如 何構成、其範圍為何等,以批判主義(Criticalism)調和兩個極端對立的知識論觀點,認為 知識的構成有先天形式(理性、悟性)與後天材料(感性)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前者屬純粹 的理念範疇,為人與生具有的;後者為感覺經驗的內容,來自外界事物。對康德而言,

知識的獲得乃人接受外在事物與現象的刺激後,將這些雜亂無章的經驗素材(感性),經 人的主體認知條件加以掌握(悟性),進行推理和邏輯思維(理性),才能夠被主體所認識,

而人類所認識到的現象已非事物的原貌,而是經過認知主體「加工」的結果,意即知識 是認知主體的主動建構所產生,而此主張,一般被認為是當代建構主義的起源33

2、杜威(Dewey)的實用主義:

杜威繼承了詹姆斯(James)等人實用主義(Pragmatism)-「有用者為真」的精神,提 出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強調知識是行動的工具,是生活歷程中解決疑難問題的工 具,意即強調知識之「工具價值」;而「教育無目的」、「教育是生長」、「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經驗不斷重組與改造的過程」,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行以求知」(透 過個體實際參與行動)為獲得知識的主要方法。杜威對「經驗」之解釋,不完全像一般 經驗主義者所強調的「純粹指個人的認知」,他拋棄了一般哲學家誤認經驗是認知的形 式,認為經驗的內涵除了認知的意義外,尚有其他性質在內,諸如吾人感受到的喜悅、

苦痛、作為等,是個體在環境中,對某一情境的整體反應;杜威尚重視「歷程」的概念,

個體是在一個發展的歷程中,而個體之發展就是它自身的目的,自身發展以外,似乎是 不應該再給它加上一個外在的目的。因此杜威的經驗與歷程概念,不完全從哲學觀點來 界定,還附上了生物與環境的色彩,其立論至為顯著而特殊34

這兩位哲學家闡明了人類認識的主體性和主觀性,可說深具建構主義的色彩,這些 思想實為現今的建構主義思潮奠下厚實的基礎35

33 朱則剛,〈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思-兼論其對認知心理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第 13 期,台北:中國視聽教育學會,1994 年,頁 4。

34 參考徐宗林,〈民本主義教育思想〉,《現代教育思潮》,台北:五南,1990 年,頁 474-475。

35 甄曉蘭、曾志華,〈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 3 期,嘉義:嘉師國教所,

(二) 對實證論的反動

經驗-實證主義和理性主義一直是知識論的兩大主流,儘管兩者因為對於知識的本 質、來源及獲得的方法見解不同而有爭論,但均主張知識一旦被獲得後,就是真實的、

客觀的、正確的、普遍的36。十九世紀以來,許多哲學家開始對此種客觀傾向的知識論 提出批判,反對其獨斷的方法論觀點,此種批判思想的主要源流有二37

1、從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角度出發:

對自然科學方法施於人文、社會研究適用性的質疑實屬浩瀚而不勝枚舉,茲列舉詮 釋學、現象學、存在主義,與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作說明如下:

(1) 詮釋學(Hermeneutics)

詮釋在西方由來已久,十九世紀德國神學家雪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欲解決詮釋 學的根本問題-如何排除解釋者自己的觀點,而瞭解原作者創作時的想法,因此「理解」

便成為詮釋學的核心概念,他認為理解是「經典的文法與詮釋者心理的重建」,欲理解 部分要先理解整體,而對部分的理解更能增進對整體意義的掌握,如此從整體到部分,

再從部分到整體的理解過程,稱為「詮釋學循環」,希望建構一門可應用於所有文獻的 詮釋學,並奠定其系統性原則和方法。但雪萊爾馬赫的解釋方法,只強調被解釋對象的 主體意識而忽略了解釋者的主體性,且未考慮時間與歷史的因素,只能作為一種近似或 初步的理解38

稍晚的狄爾泰(Dilthey)已注意到「歷史」的向度,將詮釋學應用到其他人文學科和 藝術作品上,強調理解是「對經典文獻與詮釋者心靈再體驗的同質性」,即以生命的整 體為出發,對於個體生命表現的再體驗,而且生命詮釋的客觀性應該是在主、客體間的 互為主體理解之基礎上,據以形成精神的同質性與意義的同一性39,簡言之,就是「在 你中再發現我自己」。雪萊爾馬赫的「理解」與狄爾泰的「理解」可作為一種先前理解,

而嘉德美(Gardamer)則加入「時間」的向度,認為理解是「在與過去經典文獻或詮釋者

而嘉德美(Gardamer)則加入「時間」的向度,認為理解是「在與過去經典文獻或詮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