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後續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知,專家們認為對於任一參與的層面都必須納入安全及隱私的考量,在資訊公開 層面時必須注意個人資料的保護與外洩,在政策諮詢時須注意不侵犯民眾之隱 私,在進行投票輔助決策時須注意個人身份驗證的問題,安全及隱私不只是電子 化參與的先決條件,也是電子化政府/電子治理的必備要件。因此本研究認為安 全及隱私是政府治理的優先課題,但審視我國政府在這一部分的努力,仍有加強 改善的空間,縱使通過了個人資料保護法,保障民眾之人格權與促進個人資料的 合理使用,但政府網站被駭客入侵與政府資料庫被竊取的情況仍層出不窮,顯示 徒從法規面著手並不足以確保資訊安全,政府與其被動地防範有心人士之破壞,

倒應主動地強化防火牆等資安系統,並密切監控系統之運作。

有鑒於完善的保護措施是民眾建立政府信任的關鍵,本研究建議各機關網站 都應設立「隱私保護與安全政策」專區,說明該網站的安全保護措施及隱私保護 政策,事先使使用者明白瞭解該網站將對做出何種限制,並適當地解釋限制理 由,如此一來,民眾在造訪政府網站或進行相關申辦服務時,便能預先地對使用 行為結果有初步的評估,減少之後的爭議與衝突。此外,我國遲未推行電子化投 票機制,有很大部分的原因乃出在於安全及隱私的考量,後續的驗證機制也是一 大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逐步推行電子化投票乃成為一項電子化參與的全球趨 勢,不在籍投票可望提升諸多國家持續下降的投票率,也超脫地理上的限制,大 大降低投票的時間與金錢成本,是而若能在我國施行此項參與機制,並搭配完善 的系統防護措施,不僅有助於我國的民主發展,更能協助政府做出「好」的政策,

進一步達成良善治理的目標。

5.3 後續研究建議

1. 在完整指標建構上的建議

電子化參與完整的評估指標架構,除了依據 UN 所提出的評估模式來建立層 級指標架構,也應追求其他橫向式發展的結構,如 OECD 應用在強化政府與民 眾連結的方向:資訊、諮詢、積極參與,如陳敦源等(2004)認為電子化參與應包 含資訊公開與透明、公共諮詢與決策制訂等三大面向,又如 Beaumaster (2007) 將電子化參與模型分為三要件:資訊交換、互動服務、審議式參與,而本研究以

入與政府的互動,因此相關指標如行銷推廣活動(promotion activities)、推廣者與 智囊團(propagators & think-tanks)、第三方調解人與審查委員(the third party mediators & over-sight committee )、公私協力(collaboration)等都可納入評比政策 諮詢或決策面的參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所缺漏的農業團體(如臺灣農村陣線)、女性團體(如勵馨基金會)。本 研究以德菲問卷的形式來徵詢專家意見,採用修正式德菲法,以文獻分析來取代 原有第一回合的開放式填答,如此不僅能提升專家受訪意願,同時也加快了專家 達成共識的速度,避免研究調查時程延宕過久,後續研究亦可採循修正式德菲法 進行研究,但可考慮在文獻分析外另加入專家訪談,以利之後的問卷設計更為具 體與完整,也可在進行專家訪談時即對專家意見走向做初步的估計分析。

而本研究選擇採德菲法來建立電子化參與指標,並未進一步分析各指標上的 權重,只能在事後透過平均值的比較來得知指標重要性,也不容易安排完整的層 級架構,因此,後續研究可考慮採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納入權重分析,以凸顯指標的重要性,並以其兩兩比較的特性,排序優 先可行、重要程度高的指標,將有助於建立更精準的評估,以及供政府方往後推 行電子化參與所應強化的面向之參考。

3. 研究操作面的限制

一來,在文獻蒐集過程中,本研究發現當今對電子化參與的評估仍只停留在 初步層級,缺乏再下一層的次項指標可供操作,因此本研究在整理歸納可行的評 估指標時,只能轉往其他參考面向,例如以評估公民參與的角度來討論其運用在 電子化參與的適當性,或是引用其他評估電子化政府服務的指標,此一做法不免 會有張冠李戴的風險,進而產生指標不適用的可能。二來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 邀請與電子化參與相關的產、官、學團體進行調查,其中包含了層級頗高的政府 官員與立委,而是些專家公務繁忙,不旦在一開始的聯繫上即耗時甚久,問卷發 放後,專家一邊處理自身的公務,一邊在本研究所設限的時間中抽空填答,難免 未盡完善,進而影響到研究信度與效度。第三,僅有少數專家在本研究問卷的開 放式填答中提供相關意見,使得本研究可資補充的指標、機制有限,也無法就多 數專家意見來進行修正,僅依恃少數專家的見解難免帶有強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最後,德菲法所採行的共識判別標準,各研究不一,並無統一的評估標準,有依 據共識性差異指標(CDI),有依據四分位差,也有從標準差大小來審視的,而本 研究採多項判別標準,採行之優先順序為 CDI、標準差、四分位差,以較為寬鬆 但合理的標準來分析,乃由於本身研究之特性,電子化參與指標多屬於主觀性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評估,缺乏客觀資料的投入,因此在凝聚專家共識上,意見也就不容易收斂,本 研究遂採多樣標準來因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丘昌泰(2004)。從各國電子投票經驗看我國的選務改革方向。研考雙月刊,第 28 卷第 4 期,頁 25-35。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5)。電子化政府報告書 93-94 年度。臺北市: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13 年 1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rdec.gov.tw/public/Data/711615155271.pdf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0)。政府網 Web2.0 營運作業參考指引研究。

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13 年 1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rdec.gov.tw/lp.asp?ctNode=14656&CtUnit=2541&BaseDSD=7&mp

=100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100 年度電子化政府報告書。臺北市:行 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13 年 1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311016404471.pdf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3)。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計畫(101 年-105 年)。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13 年 1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311612112171.pdf

朱新民(2009)。陽光法案立法及執行成效(編號:RDEC-RES-097-028)。行政 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

朱斌妤、李洛維(2009)。電子治理的發展與挑戰。研習論壇月刊,第 107 期,

頁 1-13。

朱斌妤、陳聿哲(2012)。電子治理政策研究中心經營模式與國際合作方向調 查(編號:RDEC-RES-101-002)。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行 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

朱斌妤、高偲凱(2012)。科技政策資訊品質評選架構。中山管理評論,第 20 卷 第 3 期,頁 809-8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宋文娟(2001)。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領域之應用。醫 務管理期刊,第 2 卷第 2 期,頁 11-20。

宋文娟等(2008)。應用德菲法評估台灣未來老人健康議題暨老年醫師之需求。名 明新學報,第 34 卷第 2 期,頁 355-367。

何全德(2012)。改變與感動的力量—電子化政府服務創新策略。研考雙月刊,第 36 卷第 5 期,頁 55-70。

宋餘俠、盧志山(2009)。策略規劃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研考雙月刊,第 33 卷 第 6 期,頁 19-34。

宋餘俠、蔡世田(2011)。政府參與網絡新思維。研考雙月刊,第 35 卷第 4 期,

頁 10-22。

林巧敏(2011)。政府資訊公開與申請應用網站內容分析:以臺灣與美英兩國政府 機關為例。大學圖書館,第 15 卷第 27 期,頁 78-98。

林惠玲、陳正倉(2006)。應用統計學。臺北:雙葉書廊。

林嘉誠(2003)。電子化政府與轉型中的公共服務典範。研考雙月刊,第 27 卷第 1 期,頁 16-29。

胡龍騰(2007)。公民引領之政府績效管理:初探性模式建構。行政暨政策學報,

第 44 期,頁 79-128。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臺北:一品。

徐敏榮(200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郭耀昌(2012)。公民參與及政策科學的對立與調和。玄奘管理學報,第 8 卷第 2 期,頁 25-54。

許立一(2009)。環境保護政策之中的公民行動:公民參與理論架構與澳洲經 驗之分析。發表於兩岸社會政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縣政府主辦:

金門。

許美瑞(2010)。以修正德菲法探討廚師綠色職能。觀光休閒學報,第 16 卷第 1 期,頁 67-88。

黃東益(2000)。審慎思辯民調—研究方法的探討與可行性評估。民意研究季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 211 期,頁 123-143。

黃東益等(2004)。數位時代商議式民主的實驗原型:線上公民顧問團。研考雙月 刊,第 28 卷第 1 期,頁 81-91。

黃東益、陳敦源(2004)。電子化政府與商議式民主之實踐。發表於電子化民主 新趨勢研討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

黃 東 益 等 ( 2 0 0 9 ) 。 電 子 治 理 成 效 指 標 與 評 估 : G 2 C 與 G 2 B 。

(編號:0972461343)。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研究考 核委員會。

黃俊英(1996)。企業研究法。臺北:東華出版社。

黃朝盟等(2004)。數位民主之時間與挑戰—網路電子投票之初探。研考雙月刊,

第 28 卷第 4 期,頁 67-77。

陳敦源等(2004)。電子化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中的網路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

第 28 卷第 4 期,頁 36-50。

陳敦源等(2008)。資訊通訊科技下的審議式民主:線上與實體公民會議比較分 析。行政暨政策學報,第 46 期,頁 49-106。

陳敦源(2009)。民主治理與電子化參與。T &D 飛訊,第 83 期,頁 1-18。

陳啓榮(2010)。德爾慧法之介紹。北縣教育,第 73 期,頁 53-57。

陳體勳(2005)。整合行銷傳播應用於地方文化館之研究—以恆春民謠館為 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維容、鍾信成(2009)。以德非法建立醫院內部評估社區健康服務成效之指標。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 5 卷第 1 期,頁 45-54。

張耀軒(2008)。線上行政命令制訂之分析與我國之運用方式。研考雙月刊,第

張耀軒(2008)。線上行政命令制訂之分析與我國之運用方式。研考雙月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