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實務應用之建議

(一) 課程設計與精進研討

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在職專班的設立,除跳脫傳統管理學院著重學術理論與社 會科學的探討,藉由運動與休閒學院的專業,強調樂活健康實踐的有效性與可及性,

透過首屆樂活 EMBA 研究生的學習歷程的探討,確有展現在學術研究、活動參與 及生活運用各面向的成果。惟,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不斷研討精進,才能 與時俱進並符合當代使用者的需求,故在課程設計上有三點持續發展的建議:

1. 定期召開課程及課綱檢討會議,並招集 EMBA 研究生參與及研商調整精 進措施,期能為未來院所發展及招募新生研議最妥適的策略與準備。

2. 翻轉課程之安排確能符合時代潮流與研究生期待,然基於企業領導與管理 實際需求,仍應補強經營策略、管理決策,及全球化趨勢等面向課程。

3. 因應高階經理人面臨跨域、跨界及跨世代各種議題的挑戰,課程設計上應 保持彈性,並應嘗試與本校管理學院、臺大系統,及國際頂尖商學院共同策畫 相關課程研修合作計畫,使研究生的視野及學習經驗更能與國際接軌,突破國 域與疆界的藩籬,使企業得以藉由國際性及集團化將產品行銷全球市場。

(二) 研究生的學習動機與目標設定

申請研究所就讀的動機繁多,根據雜誌調查 3000 企業高階經理人申請 EMBA 的報靠動機多為增進人脈、求得新知或管理技能、解決工作或職涯瓶頸、為新事業 找尋契機或合作夥伴、遠離同溫層跨越舒適圈尋求個人再進化,以迎戰跨域、跨界、

跨世代多面向的挑戰。

能通過甄選入試者多為產業或公共行政高階經理菁英,一旦獲得錄取就應提供 更明確且具可及性的學習目標,院所應評估並持續追蹤目標達成情形,期能協助研 究生在以下二面向上獲得滿足與成就。

1. 目標導向:吸收健康新知,設定符合時代健康趨勢具可及性且可量化的體

適能目標,分列 6 個學期逐步達成內容,並於學期末與輔導教授(班導師)共同 檢討實際成效,以設定持續達成最終目標之積極作為或步驟。

2. 學習導向:除調整產業實務與學術理論課程之比例外,增加領導與決策實 務、增加海外參訪的對象及數量、推動社會企業以建立樂活產業智慧平臺、敦 促樂活健康體適能護照以強化研究生身體質量、導入智慧監控與樂活健康管理 合作計畫等以擴大學習範疇,多元化的課程將有益於促進 EMBA 資源與師資 整合運用,提升研究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

二、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擴大研究範圍及對象

1. 學習動機外可擴及學習興趣、學習滿意等面向的研究項目;亦可將跨域、

跨界、跨世代的趨勢議題融入研究內容中。

2. 增加研究對象,除可加入樂活產業 EMBA 各屆新成員外,亦可擴及本校 管理學院 EMBA 同屆或各屆成員,以期將研究結果忠實反映予各院所 EMBA 執行長,做為推動臺師大EMBA 能見度與知名度之參考依據。

(二) 可嘗試採取量化研究方式蒐集更多面向及內容的學習歷程,以補強質性研 究探討廣度之不足,亦可從中分析差異化表現之要因。

(三) 可嘗試加入教授、業師的訪談意見,以另一視角分析教學上的歷程對研究 生的影響。

引用文獻

王文科 (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吳明清 (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學苑。

林若寧 (2019)。跨界、跨境、跨世代,EMBA 再次變革。取自

https://web.cheers.com.tw/issue/2019/emba/article/01.php

林曉君 (2017)。轉化學習理論發展、理論緊張與新方向之探討。成人及終身教育學 刊,29。

邵蘭馨 (2015)。我國終身教育的發展歷程與未來趨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

(5),頁 40-43。

胡海豐 (2019)。國際聯合教學在台灣企管碩士教育上的新嘗試: 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 業暨跨文化管理研究所的 [碩士三方學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6),頁 67-72。

高怡雯 (2003)。國內外 EMBA 班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 學,臺北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00)。行動研究。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304/

張丞甫 (2016)。以成人學習理論與媒體同步理論探究成人自我學習之成效(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張秀凰 (2016)。藝術導覽培訓及導覽員自我成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 大學,嘉義市。

張春興 (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郭生玉 (199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書局。

陳伯璋 (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圖書。

陳惠邦 (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黄光雄、蔡清田 (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

曾美雲 (2018)。過度自信與從眾行為實證分析以戈壁挑戰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月純 (2001)。重要國際組織推展終身學習之比較。教育研究集刊。

黃光雄 (1991)。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國城 (2007)。代間學習及其對高齡教育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

黃意舒 (1998)。幼兒科學教育的迷思與我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黃營杉、林清河、汪志堅 (2018)。台灣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的現況與展望。

International Journal,10(4),頁 239-266。

黃囇莉、洪才舒 (2017)。學習的意義感:建立、失落及再創生。教育科學研究期 刊。

楊國賜 (1995)。現代化與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葉炳煙 (2013)。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第 16 期。

葉重新 (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鄒文莉 (2004)。師院生對大一英文課程的期望及其影響變因之關聯性。課程與教 學, 7(4),頁 59-76。

劉若蘭、林大森 (2011)。影響大學生畢業流向因素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

劉燕萍 (2011)。臺灣 EMBA 學生能力調查分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臺南市。

潘建華 (2017)。高階經理人 EMBA 學生就讀動機的前因後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台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妍妮 (2017)。生活型態與學習動機對終身學習之研究---以中高齡者為例。華醫學 報(47),頁 123-149。

蔡保田 (1987)。教育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師苑。

謝鈐紘、李雅慧 (2019)。高齡者參與學習轉化內涵之研究 。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

32,頁 1-29。

簡茂發 (1991)。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簡楚瑛 (2016)。幼兒教育課程模式。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p.122.

Boshier, R. (1991).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alternative form of the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scale。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1(3), p.150-167.

Dave, R.(1976). Foundations of lifelong education: Some methodological aspects. Retrieved from Foundations of lifelong education.(p.15-55):Elsevier。

Flexer, R. W.、Baer, R. M.、Luft, P. J.、Simmons, T. J. (2012). Transition planning for second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Geiger, R. L.(2004).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uay, F.、Ratelle, C. F.、Chanal, J. (2008). Optimal learning in optimal contexts: The role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education.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49(3),p.233.

Guba, E. G.(1990). The paradigm dialog.「Alternative Paradigms Conference, Mar, 1989, Indiana U, School of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US 」, Retrieved from Book The paradigm dialog.

Johansson, F.(2017). The Medici Effect, with a new preface and discussion guide: what elephants and epidemics can teach us about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Kirkpatrick, D.、Kirkpatrick, J.(2006).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Kliebard, H. M. (1970). The tyler rationale. The School Review, 78(2),p.259-272.

McKeachie, W.、Svinicki, M.(2013). McKeachie's teaching tips.Cengage Learning.

Mezirow, J. (1978).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Adult education, 28(2),p.100-110.

Ornstein, A. C.、Hunkins, F. P.(1988).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Parkay, F. W.、Hass, G.(2000).Curriculum planning: A contemporary approach.Allyn &

Bacon.

Sampson, V.、Grooms, J.、Walker, J. P. (2011). Argument‐Driven Inquiry as a way to help students learn how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argumentation and craft written argum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Science Education, 95(2), p.217-257.

Schunk, D. H.(1989).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Retrieved from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p.83-110): Springer.

Sowell (2015).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Retrieved from

https://cetimbrell.weebly.com/uploads/2/3/8/5/23854923/conceptions_of_curriculum-_connection_to_community.pdf

Stipek, D.、Feiler, R.、Daniels, D.、Milburn, S. (1995).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6(1), p.209-223.

Tyler, R. W. (1984). Tyler, Ralph W.,"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p. 29-41 in Philip L. Hosford, ed., Using What We Know About Teach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984.

Zuber-Skerritt, O.(1992). Ac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Examples and reflections。

ERIC.

附錄

留言 e-mail:2*****@gmail.com,永豐一獲郵電將盡速回覆您。再次感謝您的熱情參與 及見證第一屆臺師大樂活產業EMBA 的學習歷程。謹恭祝 您

附錄二:訪談大綱

研究主題:【樂活共好:臺師大EMBA 成長之歷程】

訪談對象:【樂活產業EMBA 第一屆研究生】

訪談目的:深入了解訪談對象進入學程學習前後,在履行學程前目標與實際歷經課程學 習,體驗終身學習歷程對自身之影響,與學習目標的達成可及性,進而研討 EMBA 課程設計與學生知能的差異性,以收斂並討論合於未來課程安排與學 員重返校園學習目標之需求,作為學校及相關學程研究者之參考。

訪談大綱 1. 當初報考樂活EMBA 的動機為何?

2. 樂活EMBA 的課程規劃讓你最感興趣的內容為何?

3. 你覺得樂活EMBA 課程安排可以與實務結合嗎?

4. 你對樂活EMBA 課程安排的看法為何?請各列舉 3 個優缺點。

C. 優點。

D. 缺點。

5. 你在修習樂活EMBA 課程,覺得最大的困難/阻礙有那些?

6. 在過往的課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為何?

D. 你的具體感受是什麼?

E. 有什麼事件對你的學習態度或動機產生影響?

F. 對此課程的建議為何?

7. 你在樂活EMBA 課程中學到什麼?

8. 你覺得學成後能達到報考樂活EMBA 前的目標嗎?

C. 達到什麼樣具體的目標?

D. 若不能達到原目標,你有什麼措施能在目前先行調整?

9. 你覺得身為第一屆樂活EMBA 對你的意義為何?

E. 角色上的意義 F. 學習歷程的意義 G. 人生的意義 H. 其他

10. 你覺得完成樂活EMBA 學程讓你有什麼不同?(可以有兩個以上的答案)

H. 獲得新知與研究方法 I. 實踐研究精神

J. 增進樂活觀念,活躍老化 K. 改善個人及家庭的健康 L. 變更人生跑道,找到新工作 M. 獲得學位

N.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