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省思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獨特性,反映出其靈性教育觀重視的是生命內在的本質而非外表一致 性的標準之外,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也反映出現在的教育現場無法 讓孩子作自己。

4、 臺灣的教育工作者重視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靈性教育措施,顯示教育工作 者們很重視孩子的發展,並根據其經驗提供適合不同階段的教育建議。

5、 臺灣的教育工作者認為靈性教育不只在學校實施,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家 庭生活,也非常重要。這反映出教育工作者認為靈性教育不是一種知識 或學科的傳遞,而是一種價值觀、生活態度或信念。

(三)提出「靈性的二維框架」

本研究建構「靈性的二維框架」,即靈性的內涵帶有「縱向成長」及「橫向 連結」二個向度。縱向成長即個人生命及意識層次的成長;橫向連結即個體與其 他人事物的關係彼此相連(見圖4-4)。

(四)以二維框架檢視臺灣教育工作者的靈性教育觀

以「靈性的二維框架」檢視臺灣教育工作者的靈性教育觀,發現「縱向成長」

尚未以個人意識成長以及超越個人為目標;「橫向連結」尚未以打破我與非我為 目標。

(五)以二維框架檢視臺灣靈性教育的現況

以「靈性的二維框架」檢視臺灣靈性教育的現況,發現台灣目前忽略靈性教 育,並且對靈性的概念還停留在統整人格的完整性,顯示並未掌握靈性及靈性教 育的內涵。

第二節 建議

本節內容,針對靈性教育從大到小對於教育制度與教育工作者提出建議,並 對未來研究者,在研究方法與應用上提出相關的討論與建議。

(一)對靈性教育的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教育制度設計上,關於不夠重視靈性教育的部分,應該視靈性教育為整個 教育的核心,而非生命教育中的一部分。關於未掌握靈性的核心概念的建議,應 參考靈性生態學、生態心理學等理論,豐富既有靈性教育之內涵,並以本研究建 構的「靈性的二維框架」做為檢視課綱及課程設計的參考指標。

(二)對教育工作者的建議

由於世界觀影響教育觀,而目前臺灣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其世界觀作新的典範 轉移,從現代化以降的理性主義、唯物主義世界觀,轉向有機的、生態的、靈性 的世界觀。如此一來,臺灣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圖像便不再受到唯物主義的束縛,

視靈性為不可談論的不科學思維,進而能夠突破個體的框架,達到縱向成長與橫 向連結的靈性及靈性教育觀。

(三)方法上的建議

首先,是針對無法同時集合大家一起腦力激盪的建議。

困擾:礙於採訪對象分散,在腦力激盪階段時,無法完全按照理論的步驟,

將所有人集合在一起產出概念清單,因此採取逐一訪談的形式蒐集意見。由於蒐 集到的意見並非所有人的共識,造成後續第二階段請受訪者分類時的困難,有二 位受訪者表示,有些概念條目並不同意,難以進行分類。甚至有一位受訪者表示,

概念之間用詞不一致、有些概念不同意等問題,而放棄第二階段的分類作業。造 成受訪者作業困難,以及流失珍貴的受訪者資料,實在遺憾。

可能的改進方式:(1)所有概念清單蒐集完畢之後,除了由研究者整併之外,

另外挑選少數利害關係人(例如三名教師)進行再次的篩選、字句確認並達成共 識,並仿照胡悅倫、余民寧(2009)的做法,聘請一名國文老師在不更動語意的 情況下,潤飾為語意明確易懂的句子。

(2)在第二階段分類時新增「不認同/無法歸類」這個特殊類別,在分析 時將可歸類的與不可歸類的分開分析,以補充集群分析維度縮減時容易因為取得 共識而忽略多元的異質性意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在研究過程中亦有考慮過是否同時採用德懷術來補其不足。德懷術

(Delphi technique)係指研究者針對某一主題,請多位專家進行匿名、書面方式 表達意見,並透過多次意見交流而逐步獲得最後結論的一種研究方法(吳清山、

林天祐,2005)。但是研究者以為,第一階段採取研究者親自拜訪,會因為交通 往返而耗費時間;第二階段大部分受訪者,運用書面或電子郵件則應該會相對迅 速。但實際上,由於見面三分情,整體上親自拜訪的效率遠遠高於以紙本郵寄與 電子郵件寄送的速度,連回收率也大受影響,25 名受訪者折損減為 18 名,此為 以書面進行的最大缺點。另外一個問題也沒有解決,便是德懷術與逐一訪談一樣,

無法交換意見,便無法達成原本希望藉眾人之智慧進行腦力激盪之原始設計了。

第二,概念清單數量過多,難以分類的問題。

困擾:本研究三組的概念清楚數量分別為48 句、82 句、62 句,除了 48 句 之外,62 與 82 句受訪者幾乎沒有不覺得困擾。雖然在概念構圖法中,原創作者 甚至認為可以高達100 多個概念(Trochim & Linton, 1986; Kane & Trochim, 2007), 但是實際上對人類而言,40 幾個概念應該就已經逼近上限,應該要予以減少。

可能的改進方式:減少概念清單數量過多的方式可以參考上一點,請少數利 害關係人重新檢視、整併、達成共識之外,亦可同時請他們將過多數量的內容,

拆開區分為小組,例如本研究二組為82 句,或許可再分為二個小組。

第三,設計讓受訪者更友善的分類方法

困擾:原本概念構圖法是採取將待分類的句子,一句印在一張卡片,讓受訪 者使用卡片分類。本研究採取電腦以及卡片兩種方式做為分類,讓受訪者自由選 擇。根據受訪者回饋表示,電腦的字太小而且對excel 不熟悉的人會覺不容易歸 類。

可能的改進方式:改善的方式為委請電腦工程師,設計可以方便拖拉、歸類 的視覺化電腦介面,讓受訪者分類上更便利。本研究礙於經費與能力受限,雖然 原本有此計畫但無法實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究竟如何看待「概念構圖」這個方法?

概念構圖具有聚斂項目的優點,讓同一個概念中過多龐雜的項目,能夠縮減 至人類尚能負荷的數量,而呈現相對少數且重要的項目。但是縮減也是個兩面刃,

在縮減的同時就是資料的減損,必然會減少資料的豐富性與多元性。以本研究為 例,如果非常希望呈現訪談的豐富與多元結果時,可能除了「概念構圖」的呈現 之外,尚需要以質性研究的資料處理方式,方能呈現出所期待的成果。

(四)應用上的建議

靈性的二維框架(2DS)可作為活動或課程設計、發展計畫或評鑑之指標以 及發展量表的依據。

1. 活動或課程設計:舉辦活動或設計課程時,如何才算符合靈性教育的理 念?應該包含哪些項目或是該如何操作與進行,本研究本研究所建構的

「靈性的二維框架」可做為活動或課程設計的指標,另外對於靈性教育 中各階段之適切性,則可做為實施之參考。

2. 教育指標(educational indicators):本研究的成果,可以做為靈性教育的 教育指標。教育指標的功能,是用來了解教育發展現狀、診斷教育問題 以及評估教育績效(郭昭佑,2001)。本研究所建構的「靈性的二維框 架」,可做為一般學校靈性教育的教育指標,也可做為發展實驗教育發 展與評估指標之參考。

3. 發展量表:本研究所建構的「靈性的二維框架」中「縱向成長」與「横 向連結」可以做為靈性與靈性教育量表的骨架,而內容一部分可參考本 研究概念構圖所產生的主構面與次構面之項目,可做為量表題目的參考,

以量表預試之後的因素分析時,做為概念分類及分類命名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