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省思

第三節 省思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究竟如何看待「概念構圖」這個方法?

概念構圖具有聚斂項目的優點,讓同一個概念中過多龐雜的項目,能夠縮減 至人類尚能負荷的數量,而呈現相對少數且重要的項目。但是縮減也是個兩面刃,

在縮減的同時就是資料的減損,必然會減少資料的豐富性與多元性。以本研究為 例,如果非常希望呈現訪談的豐富與多元結果時,可能除了「概念構圖」的呈現 之外,尚需要以質性研究的資料處理方式,方能呈現出所期待的成果。

(四)應用上的建議

靈性的二維框架(2DS)可作為活動或課程設計、發展計畫或評鑑之指標以 及發展量表的依據。

1. 活動或課程設計:舉辦活動或設計課程時,如何才算符合靈性教育的理 念?應該包含哪些項目或是該如何操作與進行,本研究本研究所建構的

「靈性的二維框架」可做為活動或課程設計的指標,另外對於靈性教育 中各階段之適切性,則可做為實施之參考。

2. 教育指標(educational indicators):本研究的成果,可以做為靈性教育的 教育指標。教育指標的功能,是用來了解教育發展現狀、診斷教育問題 以及評估教育績效(郭昭佑,2001)。本研究所建構的「靈性的二維框 架」,可做為一般學校靈性教育的教育指標,也可做為發展實驗教育發 展與評估指標之參考。

3. 發展量表:本研究所建構的「靈性的二維框架」中「縱向成長」與「横 向連結」可以做為靈性與靈性教育量表的骨架,而內容一部分可參考本 研究概念構圖所產生的主構面與次構面之項目,可做為量表題目的參考,

以量表預試之後的因素分析時,做為概念分類及分類命名之參考。

第三節 省思

(一)對研究過程的省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研究者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主要遇上二類型的困難,第一類主要是難以 將受訪者集合起來,這部分已於方法的建議中談過,不再重述。

第二類型的因難則是在整理資料時所遇上的難題。首先在第一階段蒐集完所 有受訪者的概念之後,需要將全部的概念核對過,意思重覆或雷同的合併或刪去,

最後精簡出可供下一階段受訪者分類的概念清單。但整併的過程中,究竟誰要併 給誰?哪一些可以刪去不影響概念的廣度?如何修整詞語才能不影響原意?例 如以下的句子都牽涉到認識自己、向內在追索或內在價值等概念,但究竟要如何 改寫與合併,才能夠接近完整地呈現出所有受訪者的原意,同時又不會過於冗長 或不小心重覆?

 靈性是對自己的認識與探索,認識「我是誰」

 靈性需要自己主動向內在關照與覺察

 靈性是與自己對話、接納自己

 靈性教育建立內在價值

 靈性屬於內在的層面、向自己內在的追尋

 靈性幫助人找到自己的意義

 靈性教育幫助孩子找到自身的信念,將來面對失落時能有所依靠 最後,本研究是研究者按自己的標準作取捨,但這難免主觀而有所疏漏。可 能應該如「方法上的建議」所言,仿照胡悅倫、余民寧(2009)的做法,聘請一 名國文老師在不更動語意的情況下,潤飾為語意明確易懂的句子,較為客觀公正,

更具有專業性。

另外一個列子是互相矛盾的概念該如何抉擇?一些受訪者認為,身心靈或靈 性的開展有次序性,另一些認為沒有。

 身心靈的發展有階段性,沒有溫飽時,很難追求心理與靈性

 身心靈不見得如此線性發展,而是因為每個人自己有不同程度的關照而 呈現不同階段的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靈性的開展不見得有一定的次序性,每個人步調不同之外,有不同的次 序

 靈性開展有階層性,身體的強健、心理的需求、社會性,再來是真善美 以及超越真善美

本研究最後是留下沒有次序性的句子而捨去有次序性的概念,但這單純是由 研究者自己對於靈性概念的理解所下的判斷。未來應該採取兩案並陳的方式,加 上前述於方法的建議中所提到的,增加「不認同」類,以取得受訪者最受不限制 的意見表達,補強「聚斂方法」必然出現的缺失「平均化與一致性」導致個別差 異的消失。

(二)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是好?

當代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困境,為現在的人類心靈因為現代化而失去宗教與神 話,但人類仍舊渴求(生命)意義,因而轉向崇拜「物質神話」。無獨有偶,2017 年上映的韓國奇幻電影《與神同行》(Along With the Gods:The Two Worlds),劇 中第二重審判的主題為「怠惰」,原本一生辛勤工作的主角應該輕鬆過關,卻差 點因為「追求偽神(錢)」而被審判成有罪。雖然電影反映的是韓國的現況,但 臺灣的現況亦是如此:為了生活不得不努力賺錢。為了追求物質而拼命工作,不 正是勤勞的象徵嗎?卻為何在「怠惰」的主題被判有罪?研究者認為電影與德國 哲學家 Josef Pieper 在《閒暇:文化的基礎》的見解相同:工作的束縛讓人無法 做自己,只有閒暇的時候重拾身為人的自主性、默觀沉思、努力成為自己以及與 世界和諧相處(劉森堯,2003)。換句話說,瘋狂工作的同時,其實是「不努力 做自己」,是一種偷懶。

休斯頓.史密斯(Houston Smith)在《超越後現代心靈》中認為現在人類的 心靈失去了過去的美好,而提出「宗教」做為解藥,擁抱「永恒哲學」(梁永安,

2000);而美國神話學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在其經典名著《千面英雄》則 透過神話的研究告訴我們,「世世代代的個人像身體上無名細胞一樣逝去;但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永恆的形式卻保留了下來。透過開展自己視野的方式,擁抱這個超我,每個人都 發現自己因此被提昇、豐富、支持和擴大」。

靈性教育能夠回應當代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困境或是現代人性需求,但靈性教 育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關懷。因此,以下研究者借用在人生與學術上啟迪研 究者良多的恩師馮朝霖教授的「後現代世界的陶養內涵」(馮朝霖,2009)作為總 結,希冀能夠在這個每日資訊過度爆炸、充滿不安與不確定現在社會,都能夠擁 有一個安定的心靈:

(1)悅納曖昧(celebrating ambiguity):接納生命與人生中的曖昧。西班牙 哲學家 Fernando Savater 在寫給他 15 歲兒子的倫理學小書《對與錯的人生邏輯 課》中就指出,人活著不是為了競爭,而是要活得自由、活得幸福,活得有意義。

他告訴兒子說:「要相信有一種智慧能使你活得比現在更好,要相信有一種本能 能使你贏得愛的幸福陪伴。」(于施洋譯,2010)未來無法預期,生命不可控制,

必須抱持信念相信每個生命不管快慢、不管能力特長為何,在人生中都有其發揮 的舞台與機遇。

(2)包容差異(including difference):肯定生命的主體性與個別差異。如果 認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是很自然且合理的事,那麼每個人所需要的教育便會不同,

每個人的人生也會不同。正如一個著名的比喻2:「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 爬樹的能力來斷定一條魚,魚一生都會相信自己很愚蠢。(Everybody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

(3)勇於漂流(encouraging detachment):成為自己,勇於冒險。生命的意 義與目的應該向內探求,就算在執行時需要現代的工具、知識與方法,但方法不 是目的,在尋找與成為自己的同時,即是一趟邁向冒險的「英雄的旅程」。

(4)跨界連結(seeking connections):萬物皆以奇妙的方式互相聯結著的靈

2 此比喻常被誤認為是愛因斯坦所言,但其實並非如此,詳細的由來請參考網站「Quote Investigator」https://quoteinvestigator.com/2013/04/06/fish-climb/之詳細說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性觀點,使我們不再孤立於世,也不再採取競爭、對立或工具性的思維來對待一 切人、事、物。

(5)投契參化(engaging co-creation):生命的不確定性隱含著創造,生命 的彼此聯結成為了合作的基礎,面對未來以合作達成共同演化與創造。

重視靈性不代表要拒絕科學或物理定律,而是知曉人以物質與靈性同時存在,

靈性提醒著我們以謙卑面對生命,才能實踐教育的成人之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施洋譯(2010)。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原作者:Fernando Savater)。臺北 市:漫遊者文化。(原著出版:1991)。

大通書局(主編)(1976)。論教育之宗旨。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編第五冊)(頁 1855-1858)。臺北市:大通。

中國文化大學(無日期)。理性心理學。中華百科全書。取自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918

方永泉(2015)。靈性可教嗎?─從靈性教學的特殊性看生命教育中的靈性教學 問題。市北教育學刊,51,1-26。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競爭力。臺灣教育,613,11-19。

丘羽先譯(2008)。變的美學︰一個顛覆傳統的治療視野(原作者:B.

Keeney)。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2002)

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原作者:Joseph Campbell),臺北市:立緒。(原 著出版:1949)

朱侃如譯(2015)。神話的力量: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原作 者:Joseph Campbell)。臺北市:立緒。

行政院(1996)。教育改革總咨議報告書,台北: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頁 86。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臺北市:商鼎。

余民寧(2015)。幸福心理學:從幽谷邁向巔峰之路。臺北市:心理。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政達、郭昭佑(1997)。概念構圖法在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建構之應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教育與心理研究,20(2),217-242。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智勳(2000)。神學本土化的原則。神思,47,1-21。

吳煒聲譯(2016)。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原作者:Shane J. Lopez, Jennifer Teramoto Pedrotti, C. R. Snyder)。臺北市:雙葉。(原著出 版:2015)

李宏鎰譯(2017)。認知心理學(原作者:R. J. Sternberg, K. Sternberg)。臺北 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2016)

李昱平譯(2008)。如何成為全人教師(原作者:John P. Miller)。臺北市:心理

李昱平譯(2008)。如何成為全人教師(原作者:John P. Miller)。臺北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