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包含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研究限制以及名詞解釋。旨在說明本研究 討論教育工作者靈性教育觀之動機,擬定具體的研究目的與問題,並且指出本研 究的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 緣起

對於靈性內涵的思索,緣起於103 年 10 月上旬研究者參加由臺灣兒童閱讀 學會以及政治大學幼教所合辦之「孩童、靈性與閱讀:當代教育與文化思潮研討 會」,雖然已經忘記自己發表的內容,但是對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的林 逢祺教授,擔任當天下午最後一場主持人於引言時所說的話印象深刻:「今天從 早上九點聽到現在傍晚,聽大家談了一整天的靈性,但沒有人能說清楚靈性(的 定義)是什麼?」對研究者個人而言,這不啻是一句當頭棒喝,提醒自己對於許 多雖然經常使用的詞語,但其概念與涵義實際上卻模糊不清。自我反省之餘,一 方面發現自己原以為能夠將靈性表達清楚,但是一時卻無法描述,同時也覺得心 有不甘,因為心中的確對於靈性有所看法,卻苦於無法表達,究竟靈性的概念該 如何掌握與陳述?便在心中種下了種子。

二、 失去靈魂(psyche)的心理學(psychology)

心理學,拉丁文為 Psychologia,法文為 Psychologie,英文為 Psychology,皆來自 希臘文的 Psyche(靈魂)和 Logy(話、道),所以就字源而言,心理學應該是 一門研究靈魂的學問。

(取自中華百科全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者在博士班就學生涯中有二件幸運的事,使得課餘的時間,經常會有討 論的美妙火花出現。首先是系上尚有教育哲學組存在,第二是系上提供博士生能 夠棲身的博士生研究室,這兩件事缺一不可。共同的空間加上成員是異質性的組 成,在課餘時間無論是吃飯或休息,總會閒聊而彼此會互相好奇對方的研究領域,

研究室成為一個形成創新(innovation)思維的最佳場所,儼然就是 Frans Johansson 在《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中所提出的異場域碰撞(intersection)(根據Frans Johansson 的說法,這些善於創新發明的人都進入了「異場域碰撞的交會點」,在 那裡找到新構想,改變了世界,這個交會點就是不同領域和文化的構想交流與激 盪,最後引發傑出新發現爆炸的地方。在異場域碰撞所爆發出來的驚人創新,稱 為梅迪奇效應)(劉真如,2005)。

當時屬於哲學組同儕梁可憲希望研究者用一句話說明心理學在研究什麼?

研究者想起大一普通心理學課本中的定義便回答:「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學 長感嘆地說:「你不覺得這樣子的心理學走偏了嗎?psychology 這個字的字根是 靈魂(psyche)之學(logy)的意思,但是現在的心理學都不談靈魂了!」當時 研究者又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因為所謂的「靈魂」的定義是什麼?是不是美國麻 州的Duncan MacDougall 醫生所宣稱人類斷氣時突然減少的 21 公克的「質量」

嗎(Harper, 2010)?或是有「不只是質量」尚有更廣的涵義?

退後一步,以後設的角度從科學哲學反思心理學這門學科:心理學的目的為 何?換句話說,心理學究竟想要探究什麼樣的問題?其目的是「人」還是「行為」

呢?雖然人與行為無法分離,但是如果只關心行為而不關心人,不就是「走偏了 嗎?」正如現代醫生只關心疾病而不關心人,專業分科太細而無法照應患者全體,

已經嚴重地偏離了美國醫生E. L. Trudeau 墓誌銘上刻著「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偶爾治癒,經常緩解,總是安慰)」的精神

(黃懿翎,2015)。

現代心理學中的靈魂(psyche)似乎被心靈(mind)所取代,在大腦中也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到靈性(spirituality)的位置。如果連照顧身體的醫生,都認為心理上的安慰遠 大於生理上的治療,那心理學則不能只有行為,研究者認為這將是心理學在目的 上的錯置,只有行為的心理學,會將人視為機械而不再將其視為人。如此看來,

除了行為與心智之外,靈性是否正是現代心理學遺失的那一塊拼圖,靈性是否正 是讓心理學「不只是行為」,而能夠回到「人」身上的關鍵呢?這是研究者關心 靈性議題的第二個緣起。

三、 需要靈性的教育

本段落採取佛教四聖諦「苦、集、滅、道」的方式,描述目前教育現況的問 題(苦)以及造成問題的原因(集),並提出理想中的教育圖像(滅)以及達成 此理想教育的方式(道)。

(一)苦:焦慮與茫然的現象

現在的學子,在升學的路上(升高中與升大學),為了擠入心目中的學校,

有太多東西需要比較,無論各學科、競賽、服務等,為了多才多藝、文武雙全,

被迫忙得焦頭爛額,只可惜通常不是為自己而忙,而是為了升學的標準而忙,因 此忙了半天卻不滿足也不快樂。更可惜的是,將珍惜的生命(時間)浪費在通過 外在標準時,便無暇顧及自己的內在需求,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而努力也不知道 人生的意義,即使是在遊戲規則中勝出的人,取得所謂的好學校與高所得,到頭 來還是對人生茫然而不知所惜。

不只在大學之前如此,在高等教育在個人學術之路上,一樣充滿不安。以政 大教育系的博士生為例,最讓大家感到焦慮的因素之一,是最近新興的大數據

(Big Data)分析風潮已經影響到對社會科學以及對人的研究。以大環境而言,

大數據分析從企業界吹向教育界,近年來各大學成立校務研究中心或辦公室,紛 紛以數據分析輔佐校務政策的推行已儼然成形。對學生而言,大約五年以前,在 研究者入學時代雖然有聽過大數據,也有統計軟體公司為了推廣自家軟體而舉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大數據研習或是競賽,但是它還處在資訊科學界。五年後,現在連教育系博一升 博二的同學,在入學時便急忙著要學習最新的觀念(大數據課程),以及分析技 術(例如R 語言課程),這表示整個環境讓學生認為未來的研究取向、工具與資 料型態,皆不同於以往,若不「跟上」這股潮流,恐怕難以生存。

雖然老師們耳提面命,研究的「問題意識」之重要性遠高於所使用的技術,

甚至余民寧老師在教授「結構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的課堂上,也曾經不只一次感嘆:「我剛回國時,國內SEM 的論文還沒有幾篇,

現在沒有一篇不是使用SEM 了,似乎沒有使用 SEM 就無法發表似的。但是同學 們要記住一件事,如果你能用簡單的分析就足夠證明你的論點,其實會比使用複 雜的分析來得更好。」比起使用炫麗的統計技術,老師更認同一篇論文在概念上 具有獨創性所帶來的價值。幾年前的話言猶在耳,只是如今從SEM 變成大數據、

R 語言、語意分析、文字探勘或視覺化數據分析,相信未來一定還會替換成其他

「最新」技術,只是苦海無邊,如何才能回頭是岸?學術熱潮永遠在改變,除了 潮流議題之外,沒有其他恆常不變的根本性議題嗎?

根據研究者過去在心理學界做研究的經驗發現,教授們普遍會要求學生引用 的文獻越新越好(最好是近五年內),同時期刊論文也勝於出版的書籍。理由是 一本書的出版需要很長的時間,真正出版時,書上所載的實驗或觀點,已然「過 時」,在「新的比較好」的思維下,期刊論文都有時效性了,遑論會鼓勵學生參 考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百年以前的書籍。然而這已經犯了科學研究或文化是 直線進步的錯誤史觀(傅佩榮,2006)而不自知。

除了自己這一代的困境之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的憂慮可能更加嚴重。首先 新的學習項目越來越多,若新增的項目非未來升學的考試科目,對學生與家長而 言,則容易認為是瓜分時間與精力的原兇。例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 綱(以下簡稱十二年課綱總網)將「資訊科技」獨立列為課綱項目(國教署,無 日期),國小階段為彈性學習課程,國中階段部定課程每週 2 節,高中部定必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學分,並納入加深加廣選修課程 8 學分;也將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在國小階 段列入部定課程,在國中階段列入彈性學習課程,高中列入校訂課程(教育部,

2014)。

其次,當家長發現教育與社經地位彼此連動,即教育上出現「馬太效應」(楊 朝祥,2013)的現象,例如:臺灣大學的學生來自大安區的比例偏高(謝佩穎,

2016),或是明星高中學生來自高社經地位比例偏高(陳怡靖,2004)等現象時,

經濟優勢者自然願意投注更多資源,以確保下一代處於「強者越強」的一方;完 全的經濟弱勢者則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人數最多的中產階級則陷入痛苦的抉擇困 境中,一方面無法像經濟優勢者能夠毫無困難地提供接近無窮的資源給下一代,

另一方面卻又不甘於只是提供平凡的資源。導致,對於使得自己應該提供什麼樣 的教育給孩子感到茫然(公立好?私立好?是否需要搶學區?),同時對自己在 未來提供孩子的教育資源是否足夠感到憂心。在一切都不確定與困惑之際,似乎 只能把握自己,寄望自己有更高的收入來進行這場艱難的「資源戰」。

可見目前的教育制度或衡量標準,使影響教育成就的最大因素是家庭社經地 位,而非其他諸如努力、興趣、動機、天賦、多元智能…等非經齊因素,結果讓 受教者及其家庭陷入軍備競賽式的困境。

(二)集:競爭

教育環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使學生與家長在行為上必需不斷追新並進行資 源競賽,而且在心理上產生巨大的茫然與焦慮呢?其背後的原因為何?研究者認 為,強調競爭的教育,使受教者希望搶得先機或佔有贏面,因此追逐新潮流不啻 是個合理的選擇;而將人生視為零和遊戲迫使人們恐懼落人後的處境,因而驅使

教育環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使學生與家長在行為上必需不斷追新並進行資 源競賽,而且在心理上產生巨大的茫然與焦慮呢?其背後的原因為何?研究者認 為,強調競爭的教育,使受教者希望搶得先機或佔有贏面,因此追逐新潮流不啻 是個合理的選擇;而將人生視為零和遊戲迫使人們恐懼落人後的處境,因而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