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7.2 建議
新市鎮的開發已漸漸由獨立的發展計畫轉變為與周圍核心城市 的都市計畫融合,或是變為都市更新的一部份。但若將來有需要要建
立新市鎮,針對前述新市鎮發展的課題,建議往後在開發新市鎮時,
宜採取下列措施:
(一) 減少政經變動與政策矛盾 (二) 成立專責單位
(三) 選擇適當區位與詳盡的規劃計畫
(四) 規劃合適之法規增加執行單位之主導權力 (五) 廣籌開發經費與長期投資計畫鼓勵民間開發 (六) 改善交通運輸系統
(七) 引進適當產業
(八) 將新市鎮計畫融入周遭城市的都市計畫
參考文獻
[7] 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London (1980).
[8] Saaty, T. L., The Logic of Priorities, Klumer Nijbott Publishing (1982).
[9] 黃健二,「新市鎮開發之探討」,臺灣地政,第 72 期,第 4-9 頁 (1992)。
[10] Hall, Sir Peter, and Ward, Colin, “Sociable Cities: The Legacy of Ebenezer Howard”,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ssociation, London, 1998.
[11] Howard, E., 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 Swan Sonnenschirm, London (1898).
[12] 柯鄉黨,「台灣地區新市鎮開發之檢討與展望」,行政院公共建設督導會報
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新竹 (2003)。
[25] Howard, E.,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65).
[26] 廖盈琪,「昨日的明日花園城市— 永和都市計畫之移植與形構」,碩士論文,
[41] 鄭秋榮,「台灣地區新市鎮開發成效之檢討」,臺灣地政,第 10-24 頁。
[50] Vargas, Luis G., “An overview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 Vol. 48, No. 1, pp. 2-8 (1990).
[51] Narasimhan, R., “An 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 to Supplier Selectio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Material Management, Vol. 19, No. 1, 1983, pp.
27-32.
[52] Saaty, Thomas L.,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Vol. 15, No. 3, 1977, pp. 234-281.
[53] 曾懷恩,「設計案評選之 AHP 模式決策方法」,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八十七年
[56] Expert Choice, http://www.expertchoice.com/
[57] 黃俊英,企業研究方法(第二版),東華書局,台北 (1999)。
附錄 調查問卷
台灣新市鎮開發課題之調查與研究問卷
貴主管鈞鑑:
弟 目前就讀國立交通大學營建技術與管理在職專班,為了進 行碩士論文之研究,特製作此問卷。素聞貴主管在營建業耕耘已久,
經驗與心得豐富,故欲藉此問卷請教,煩請撥冗作答。
本問卷所得的資料,將僅提供學術性分析研究之用,絕不對外 單獨發表或公布其中具隱私之資料。
順頌 均安
鄭書青 敬上 2003.01.03 國立交通大學營建技術與管理在職專班
論文指導教授:黃玉霖博士 問卷說明
本問卷運用層級分析法收集各位先進之看法。本問卷的研究 主題—台灣新市鎮開發課題之調查與研究下有三個分項,每個分項 下各有四個或七個不等的項目。這些項目是經過與不同的專家學 者在訪談後整理出來的,使本研究集中在這些特性因素中。請您 先就 A,B, 及 C 三個分項比較其優先性,再就每個分項中之各
個項目互相比較其優先性,把您的主觀意見以塗黑方式填寫比較 表。下表為第二層級「硬體設施改善」與其對應之第三層級 A1,
A2,A3,A4 四個特性要點之問卷試答範例:
問題:您認為就「硬體設施改善」方面作考量,下列方案之相 對重要性評等為何?
A1: 改善交通建設,對外增加便捷的聯外快速道路與運輸系 統,對內增建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A2: 引進政府機關、學術機構帶動都市成長。
A3: 完善的住宅設施建設,使住宅需求與供給能平衡。
A4: 投資公共設施與及文化設施建設。
答案:若您認為 A1 相對於 A2 兩者比較而言,A1 是較強或較 重要的一方,且強烈的等級為 5(強)的話,則在偏 A1 的 5(強)
處塗黑。A1 相對於 A3、A2 相對於 A3 等等項目皆依此類推。
台灣新市鎮開發課題之層級架構圖
下圖為本研究建立之層級架構圖,第二層級分為 3 個部分,第 三層級下則有 4 或 7 個項目。
一、第二層級對第一層級之優先比較
絕
四、第三層級對第二層級之優先比較—C:「政策法令誘因」分項 您認為就「政策法令誘因」分項中七個項目而言,何種方案有 較高的相對重要性評等?
C1: 減低政經變動與政策矛盾。避免新市鎮開發在政府各個階 段的施政決策排序變動。
C2: 強化新市鎮的規劃過程與計畫內容,仔細規劃每一環節,
使新市鎮的開發更具完整性與可行性。
C3: 建立開發新市鎮的相關法規與修法之工作,作為開發與規 劃之準則並強化推動執行機構之權力,掌握開發主導權。
C4: 建立新市鎮開發之財源結構,作長期性的投資計畫。
C5: 加強宣導並利用優惠方案鼓勵民間參與建設。
C6: 改善並強化產業引進策略與積極的人口引入計畫。
C7: 與周遭都市之廣域地區計畫結合,達成市鎮間相互交流與 互補。
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