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茲根據本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提出下列建議,做為提升防災素養及未來研究 之參考。

一、 對人為災害防災教育實施的建議

(一) 由本研究結果得知,學童人為災害防災相關知識與技能,較欠缺的都是與「環 境毒害」相關的部份,因此在人為災害防災課程方面,建議此部分內容納入 相關課本單元中,例如:廢電池、重金屬、有毒性之化學工業藥品、戴奧辛、

工廠排放具污染性之臭氣或黑煙、環境荷爾蒙等,以提升此部份之防災知識 及技能。

(二) 電視、廣播等媒體是國小學童獲得人為災害資訊的主要管道來源,對學童影 響重大,希望我們的新聞從業人員與相關單位能對防災教育多盡點心,製作 有關防範人為災害的影片,相信能收到不錯的成效。

(三) 由研究結果發現,能多方面吸收與人為災害相關知識或訊息者,其防災知識、

態度與技能都表現較好,這方面建議教學者可以培養與鼓勵孩子多方面吸收 人為災害相關知識或訊息;經常閱讀災害相關讀物的學童,其技能表現較好,

多鼓勵孩子閱讀災害相關科學讀物或繪本,以培養對自然科學的喜好以及對 自身周圍的環境敏感度,以增進其防災行為技能。

(四) 由本研究的調查結果,國小五年級學童從「學校課程、老師、同學」獲知防 災知識或訊息來源對防災知識、態度呈現顯著關聯性,但在技能上則無,加 上問卷結果學童防災知識和態度都相當良好,但在技能表現較不理想,因此,

學校單位與教學者在推廣與教導防災技能尚有可以改進的空間,技能關乎災 害發生時的應變措施,建議在未來教學上,除了傳統紙筆測驗外,也可以加 入實作評量部分,例如增加火災演練、角色扮演、小組腦力激盪或是參觀消 防局、防災科學教育館等活動,以增進技能的體驗,讓技能不是只有字面上

的吸收,也有實際操作的應用層面。

二、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調查的結果僅能瞭解目前國小五年級對人為災害防災 素養之現況,對於某些情形無法深入研究且無法掌握受試者的心理因素,因此建議 日後研究可加入質性研究,增加研究結果之完整性或是針對防災技能面向以實作的 方式去得知更接近真實且客觀的結果。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所使用之問卷係參考國內學者編製之相關問卷及相關資料發展而 成,經過專家審查之內容效度與信度考驗,發現知識部份之題目偏簡單且鑑別度較 差,仍有改進的空間,建議後續相關研究能在既有的基礎上,重新進行信、效度建 構,使其更加完善、周延。

(三)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探討防災知識、防災態度、防災技能與個人背景變項對防災素養之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防災態度總分預測力最佳,但防災知識總分與防災技能總分整體預 測力不高,兩者之間缺乏連結,建議未來在進行相關研究時,可以再以不同觀點切 入,增加其他變項,例如:不同年級、家長職業、喜歡的科目等,以期提高對防災 知識與防災技能的預測力。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仁林出版社 (2006)。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修訂版)。 臺中市:仁林。

內政部消防署 (無日期)。全國火災次數、起火原因及火災損失統計表。2006年10月 20日,取自:http://www.nfa.gov.tw/show/show.aspx?pid=19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無日期)。消防法規-災害防救法施行細則。2007年3月23 日,取自:http://210.69.173.10/root/law/source/main.htm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無日期)。統計資料-火災統計。2007年7月9日,取自:

http://www.nfa.gov.tw/show/show.aspx?pid=19

牛頓出版社 (2006)。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修訂版)。 臺北市:牛頓出版。

王文科 (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書局。

王正雄、張小萍、黃壬瑰、李宜樺、王世冠、洪文宗、陳佩珊 (2001)。環境荷爾蒙:

壬基苯酚殘留調查及其對雄鯉魚生理效應之研究。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0(3),

202-215。

王志鵬 (2006)。適用一般火災搶救偵測器種類之分析。消防月刊,12月號,46-53。

王秋原,徐美玲 (1990)。影響基隆河流域居民對其住家環境之識覺及因應行為因子 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8,23-39。

王財隱 (2003)。中部地區國小學生環境災害知識、態度和行為之研究-以颱風、地震 為例。 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古永嘉 (2005)。企業研究方法(第八版)。 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無日期)。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94年版。2006年10月8 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index.jsp

何文達 (2002)。校園意外事件處理程序之案例推理研究。 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永成 (無日期)。環境毒害淺談。2007年11月26日,取自:

http://www.bch.cuhk.edu.hk/e-learn/bissue8_9.html

何承璋 (2002)。住宅電線火災防治對策之研究。 臺北市: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 與防災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佳蓉 (2004)。國小低、中年級學童地震相關概念之研究。 臺北市: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淑慧主編 (1984)。當代國語大辭典。 臺北市: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瑞賢 (2003)。「92~95年度防災科技教育改進計劃」。九十二年度防災科技教育 改進計畫期中報告。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吳燿任 (2007)。我國國中與國小學生防災素養之調查研究。 高雄市:高雄師範大 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正勝 (2006)。建構一個安全的環境。載於曾寶玲等主編:防災小高手(pp.2)。 臺 北市:教育部。

杜? 嫥 (2002)。我國大專院校學生意外災害與安全衛生認知調查。 臺南市:國立 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防災e學院 (無日期)。教學資源-人為災害學習。2006年11月15日,取自:

http://hazard-edu.nchc.org.tw/sitemap.php

防災科技教育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無日期)。九十五年度的推動成效。2006年11月8 日,取自:http://hmedu.ncdr.nat.gov.tw/

周文玲 (1992)。宜蘭沿海養殖區環境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 臺北市:國立 臺灣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秀梅 (2001)。國民中學防震教育課程概念分析。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進田 (1993)。抽樣調查:理論和應用。 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曉君 (2006)。不同的地震防災教學之教學成效比較研究。 臺中市:國立臺中教 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皓政 (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臺北市:五南書局。

南一出版社 (2006a)。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教科書(修訂版)。 臺南市:南一。

南一出版社 (2006b)。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科書(修訂版)。 臺南市:南一。

洪淑琳 (2003)。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地震相關概念調查研究。 臺北市:臺北市 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美國教育部網站 (無日期)。美國911災例融入教學。2007年4月11日,取自:

http://www.ed.gov/admins/lead/safety/emergencyplan/index.html

倪達仁 (1987)。國民中學教師電腦素養之研究。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國家標準檢索系統 (無日期)。線上檢索系統-CNS1387號。2007年3月11日,取自:

http://www.cnsonline.com.tw/index.html

康軒文教事業 (2006a)。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修訂版)。 臺北市:康軒文教。

康軒文教事業 (2006b)。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教科書(修訂版)。 臺北市:康軒文教。

康軒文教事業 (2006c)。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科書(修訂版)。 臺北市:康軒文教。

張一蕃 (1997)。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 研究計畫期末研究報告(未出版)。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無日期)。95 年 1 月至 95 年 8 月各級學 校死亡人數統計。2006 年 10 月 19 日,取自:http://csrc.edu.tw/

許怡安 (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 為例。 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惠卿 (2003)。國小防震教育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 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靜晃 (2005)。兒童安全管理。 臺北市:威士曼文化。

陳子儀 (1999)。探討如何規劃終生學習之交通安全教育。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

會年刊,53-61。 臺北市: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

陳文龍、李明憲、趙勇維 (2004)。國小防災教育教材與教師手冊之規劃與初步成果。

消防月刊,5 月號,40-53。

陳永仁 (2001)。環境荷爾蒙的管制。 臺北市: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陳成恭 (2004)。國民小學實施防震教育成效之研究— 以台北縣清水國小為例。 臺 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英豪、吳裕益 (2003)。測驗與評量(第六版)。 高雄市:復文書局。

陳國慶 (2003)。我國各學習階段防災教育之規劃與推動子計劃四:防災教育專業領 域學習要素與災害應變之研究。「92~95年度防災科技教育改進計劃」。九十二 年度執行成果報告。 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陳靜德 (2006)。多媒體輔助防震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 臺中市:國 立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寶山 (1997)。校園意外事件與校園安全。教育資料與研究,14,21-28。

曾進財、盧守謙 (2005a)。全球災害危機管理體制(1)。消防月刊,4月號,15-22。

曾進財、盧守謙 (2005b)。全球災害危機管理體制(2)。消防月刊,5月號,52-60。

黃皇明 (2003)。國小學童對颱風現象及其相關概念認知的研究。 臺北市:臺北市 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貞貞 (2001)。災區與非災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地震知識程度、災後壓力、攻擊行 為傾向與震後學習之比較。 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

黃國平 (無日期)。交通事故的預防與處理。2007 年 2 月 14 日,取自:

http://content.edu.tw/primary/traffic/tn_dg/doc04.htm

楊宗文 (2001)。學校體育的安全管理。國民體育季刊,30(1),119-126。

楊冠政 (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季刊,19,2-14。

楊冠政 (1998)。環境教育。 臺北市:明文書局。

楊敦熙 (2002)。天然災害發生後國小學生環境覺知、認知與行動之探究。 嘉義市: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欣誠 (2006)。各學習階段學生與中小學教師防災素養調查規劃計畫。九十五年度 防災科技教育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期末報告。 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 境教育研究所。

葉欣誠、吳燿任、劉湘瑤、于蕙清 (2006)。我國國民小學階段防災素養建構之研究。

葉欣誠、吳燿任、劉湘瑤、于蕙清 (2006)。我國國民小學階段防災素養建構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