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對國民小學實施環境教育的建議

(一)強化國小學童對生態學概念的瞭解:

若以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來看,國小學生正處於具體操作期,有幾 個重要的特點:1.想法較具體,但能運用基本的邏輯思考,完成基本分類 和相互的關係。2.依數字、物質、長度、面積、重量、體積之序,逐漸發 展保存的概念。3.無法區隔易變之事物,思考階段漸次進展,但對於事物 彼此間的關係仍無法理解。因此在生態觀念上的建立,要先以學生日常 生活所及、眼睛能看得見的事物為學習的起始點,在無任何工具的幫助 下開始觀察生態,再由這個起點逐漸深入,運用不同的工具,一步步讓 學生產生興趣,在學生對生態有一定的概念之後,由已得到的生態知識 再去做分析與歸納的動作,讓學生的生態知識加以系統化(甘漢銧、林宜 君,2009) 。

由本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學生在環境概念知識的表現以「瞭解生態學 概念」平均答對率最低,只有66%,在現今國小教育中,環境教育並不是 正式的課程,而是採用融入至各領域方式進行教學,而融入式教學的彈 性可能會影響此方面的教學深度,學童的生態學概念受限於感官經驗,

進而影響學童環境知識的獲得。故建議教師應確實落實環境教育於課程 及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思考將生態學主題相關之環境議題,加以設計,

選取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議題以引起學生興趣,融入教材中。進一步再 加深加廣學生在「生態學概念」層面的知識,提供多元的學習環境,以 增加學習成效。

(二)鼓勵學生參與戶外學習活動:

1.學校課堂中的學習效果極其有限,環境教育所重視的戶外活動主要是增 加學生接觸戶外自然環境的經驗,而環境態度的養成需要長期而深刻的 自然體驗(Tanner,1980)。

2.建議學校在發展環境教育課程時能以區域為主,結合社區資源,讓教學 內容更貼近生活,使學生更親近自然。

(三)加強環境教育宣導:

本研究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生環境資訊來源主要來自家人、老師、同 學朋友。因此家長應多帶領孩子接觸自然,參與環保活動;教師需自我 提升環境教育的正確知識與技能,並能涉獵相關之環境議題知能,善用 網路、報章媒體、宣導光碟、海報,亦可善用地方政府環境保護局的資 源,充實自我環境教育知能。以灌輸學生正確的環境知識與信念。

二、對未來研究建議:

(一)建議未來研究可根據研究結果規劃100年後常態性環境素養檢測方式,

定期舉辦全國性大規模環境素養檢測,以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環境素養 的發展狀況。利用長期追蹤,一方面可瞭解在學校教育中,對於環境教 育方面是否仍有不足的部份;另一方面可分析關於學生環境素養的養成 是否尚有其他主要因素。

(二)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主要採問卷調查研究法輔以焦點團體訪談法,問卷對 於研究的設計有其限制,無法更深入瞭解各變項間相互影響的機制,或 是影響學童環境覺知、知識、態度、行動技能與行動經驗之確切原因。

亦可採用觀察、行動研究的質性研究方式,以不同角度做進一步的了解 國小高年級學生之環境素養情形,作為量化結果的檢視與印證,將可使 研究結果更真實、客觀且深入。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邱怡薇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 與量化途徑。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素貞(2002)。台南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環境教育分項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南 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順美、張子超、柯淑婉、陳素晴、陳富雄(2000)。大專環境教育通識課程內 涵架構之規劃。八十九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2-29。高雄市: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王詩妤(2010)。花蓮縣原住民小學學生環境素養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耀德(2007)。台南縣國小推行環境教育之措施對六年級學童環境素養的影響。

國立台南教育大學材料科學系自然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市。

王鑫、朱慶昇(1995)。戶外教育的範疇。教師天地,75,2-11。

王靜如(1991)。高屏地區國小戶外教學現況困難之調查分析。初等教育研究,

3,363-369。

古永嘉(譯)(2003)Cooper, D. R., & Schindler, P. S.著。企業研究方法(八版)。台 北:麥格羅‧希爾。

甘漢銧、林宜君(2009)。談國小學童生態概念之建立。教師天地,162,34-36。

江東祐(2002)。國小學童環境行為之探討-以花蓮地區國小學生為例。國立東 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何雅婷(2006)。花蓮教育大學學生環境素養評量。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 境教育研究所碩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余興全(譯)(1990)環境教育研究的啟示-環境教育和情意教育。環境教育季刊,

7,8-15。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家凌(2003)。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 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美慧(2008)。教會課後照顧對國小單親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靜宜大學青少 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禎文(2003)。融入式環境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環境素養影響之研究。台中師 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崑山(1996)。國民小學戶外教學理論與實務初探。環境教育,29,62-69。

汪靜明(1990)。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

58-66。

沈廣城(2002)。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周孟志(2003)。戶外教學在社會學習領域的實務應用。教師之友,44(4),35-44。

周慧菁(主編)(1997)。台灣環境總體驗、生態素養。天下雜誌,254-258。

周儒(1998)。環境教育是無敵神劍。大自然季刊,60,94-99。

周儒(2000)。行動研究與教師環境教育能力之發展。台灣教育,589,22-28。

周儒(編譯)(2003)。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J.Meredith)。台北市:環境教育 學會。

周穎達(2005)。國家公園遊客環境素養評估與保育行為意願預測變項之探討。

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明瑞(1997)。STS 模式之環境教育教學法。科學教育月刊,204,24-30。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二 版)。台北:五南。

施佑霖(2004)。探索國小學生環境活動經驗、環境感受和環境覺知發展過程之 技能-以台北縣市高年級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羚蓁(2008)。資訊融入情境式教學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環境素養效益之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胡斐媛(2008)。東華大學學生環境素養評量之縱貫式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 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俞筱鈞(譯)(1996)Douglas H.Powell著。適應與心理衛生—人生週期之常態適 應。台北:揚智。

徐永鑫(2004)。苗栗縣綠色學校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環境敏感度、環境議題知識及 環境行為表現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

徐超聖(1999)。九年一貫課程品質管理機制─淺談「學力指標」之意義。教育資 料與研究,26,33-39。

晏涵文、馮嘉玉、劉潔心(2006)。我國學校環境教育指標之研究。師大學報,

51(1),85-102。

高翠霞(2005)。環境教育指標評量策略整合研究---環境素養指標內涵與評鑑。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3-2511-S-133-001。

張乃千(2002)。花蓮縣國小現職與職前教師環境素養評估與負責任環境行為預 測變項之分析。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市。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2003)。永續發展研究中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新環境典範的內涵概念。

全球變遷通訊雜誌,38,11-16。

張子超(2007)。環境教育與永續校園經營。線上檢索日期:2010 年 11 月 6 日,

取自金門線永續環境教育網 http://esd.km.edu.tw/cdata.asp?id=1

張稚翎(2005)。專題式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之環境素養之影響研究。國立新

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教育網站。線上檢索日期:2010 年 8 月 1 日。取自 http://140.111.34.179/about01_origin.php

教育部統計處網站。線上檢索日期:2010 年 11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295

曹治中(1995)。鄉土地理戶外教學活動-以冬山河沿海養殖業及礁溪溫泉為例。

國民教育,36(1),5-11。

莊正陽(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河川生態保育素養之探討-以隘寮溪鄰近地區 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許小薇(2007)。花蓮女中根與芽服務學習計畫的實施與評量研究。國立東華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許心欣(1995)。參與環境保護工作之民間團體主要幹部環境態度調查。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 行動。中等教育,52(2),52-75。

許世璋、張乃千(2005)。花 蓮 縣 國 小 現 職 教 師 與 師 院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評 量 與 環 境 行 動 預 測 變 項 之 分 析 。 環 境 教 育 研 究 , 2(2), 91-123。

陳王琨(1997)。環境教育原理與實務。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陳志欣(2002)。環境議題教學對國小學童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志欣(2002)。環境議題教學對國小學童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