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戶外教學的意涵與重要性

4.總結:

分析知識、態度和行為在每個年級之間的相關性(見表 2-11 和表 2-12)。對於 12 年級在知識與行為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但在態度和知識間與態度和行為間均 有中度相關性。對於 6 年級相關分析顯示,環保知識和環保行為無顯著相關性。

表 2-11 12 年級學生知識、態度、行為相關表

相關的變量 相關係數 樣本數 顯著性

行為和知識 .04 1526 .0903

態度和知識 .23 1526 <.0001

態度和行為 .56 1524 <.0001

參考來源:Maya et al.(2008)

表 2-12 6 年級學生知識、態度、行為相關表

相關的變量 相關係數 樣本數 顯著性

行為和知識 .0412 1788 .0814 態度和知識 .4101 1788 <.0001 態度和行為 .3695 1783 <.0001 參考來源:Maya et al. (2008)

第五節 戶外教學的意涵與重要性

早在十八世紀西方著名學者盧梭(J. J. Rousseau)和裴斯塔洛齊(J. H.

Pestalozzi)兩人便主張戶外教學,倡導學生應與大自然多接觸,唯有如此的教學 才能給學生清楚的概念和更多的知識,這也是校外教學的開端。而校外教學的發 展也隨著時代的演進日趨重要。因此,本節將探討並整理戶外教學意涵及重要的 相關文獻與實證研究,以做為研究的基礎。

一、戶外教學意涵

美國戶外教育學者George Donaldson(1958)提出一個簡單而清楚的定義:

「戶外教育就是在戶外教學、有關戶外的教學以及為戶外而教學。」(王鑫、朱

慶昇,1995)。而美國國家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ation)(1970)對戶外教 學所下的定義是:「戶外教育不是單獨科目,而是所有學校科目、知識與技能的結 合,它也不是將學校所有科目搬到戶外教學,而是教師利用環境資源(自然或人 為、公園或都市地區、歷史地標或風景區等),去幫助學生瞭解各學科、環境和人 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協助藝術、科學、社會研究或傳播學等學科的教學。」(Ford, 1981;引自王鑫、朱慶昇,1995)。Knapp(1990)對戶外教學的定義為:「進行一種 超越傳統教室的限制,利用教室外的資源來達到教育目標的學習活動。」(Lund, 1997)。Lewis(1975)整理出各學者提出關於戶外教學的相關概念之後認為戶外教 育並不企圖取代傳統教科書學習,它的重點只是要提供學生直接的體驗,因為大 多數兒童接近自然的方式是抽象體驗而非直接經驗,所以戶外教育最大的貢獻即 是讓兒童以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利用身體的感官來進行學習。所以他提出 戶外教育的定義就是:「戶外教育是一種直接而簡單的學習方式,把課程延伸到 戶外以達到學習的目的,它是基於發現學習的原則並強調直接使用各種感官來進 行觀察和知覺」(彭文珊、周玉秀,2005)。

國內亦有許多研究者提出戶外教學的意涵,茲分述如下:

王靜如(1991)認為戶外教學是以環境為導向的教學,旨在透過戶外環境的 接觸,實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體驗人與環境的關係(彭文珊、周玉秀,2005)。

王鑫、朱慶昇(1995)認為戶外教育是指課堂外的活動,基於發現學習原則與感官 的使用,使學生從直接的、實際的、生活的體驗中學習,並藉這種戶外習得的智 能,促進學生認識自我以及他在社會環境中的角色,同時有助於他對特定

主題(如環境、地球資源等)的瞭解。

李崑山(1996)認為戶外教學的意涵及特點為:

(一)戶外教學就是利用教室以外的環境資源(包括自然、社會、人文…),配 合各科來進行教學。

(二)戶外教學的地點可分為校園內及校園外兩種。

(三)戶外教學在教學資源的應用上,應該以就地取材為主,自備之輔助教具為

輔,不可本末倒置而失去戶外教學的美意。

(四)戶外教學無法取代教科書及室內的學習,但是它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五)戶外教學的規劃、教材設計、學習過程皆強調探究式教學,引導兒童直接 接觸及情境的體驗和觀察,尤其應特別注意對環境的尊重及關懷、欣賞與 愛護,內化保護環境之情操。

(六)戶外教學在小學階段重點在喚醒學童對週遭環境的敏感度,重視情意教育 與生活教育,期望把知識內化到生活裡。

(七)學童在戶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孕育正確的旅行暨休閒觀、環境倫理暨鄉土 觀,是提昇國民生活品質及塑造良好環境品質的有效方式。

(八)戶外教學是一種生活教育、情意教育、鄉土教育、環境教育、本土教育…

等,因為它的活動場所、教學過程、教學資源都具有生活化、鄉土化、本 土化的特質。

(九)戶外教學就是指學童在老師或家長的協助引領下,步出教室、踏出校門,

在校園、社區、社會、田野、大自然裡,進行有目標、有規劃、有系統、

有程序的學習活動。

周孟志(2003)認為實施戶外教學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配合教學單元,安排相 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透過實地的觀察、體驗和參觀等活動,去學習與領會相關 的知識與情感,以便和教科書及老師所傳授的內容相互融合,內化認知、技能並 陶冶情意,增進教學效果。

二、戶外教學的重要性

黃朝恩(1990)在研究戶外教學在地理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時發現戶外教學具有 以下的重要性:

(一)獲取直接的實際經驗:學習地理時,書本、地圖、模型、照片、標本及儀 器固然可以啟發學生,但畢竟不能把所有的現象都啟發出來,甚至不能構 成學生正確的概念,要知道真相,有時非得以環境做為實驗室而實施考察 不可。

(二)擴大知識領域:當學生走出教室進行野外考察時,除考察與課程有關的事 物外,一定也會接觸到主題之外的新鮮事物,例如正規教育不會教學生怎 樣去安排行程、接洽公務、訪問農夫、野外定位或在外起居作息,但戶外 教學可以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機會。

(三)加強學以致用的能力:過去的地理偏重認知,而今日不但要致知,更要懂 得應用。

(四)提高學習的興趣:在戶外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必須應用他們的五官來進行 學習,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可以加強他們的投入感,使他們對學習大感興 趣。

(五)培養科學研究的基礎:戶外教學的過程中有許多機會讓學生訓練基本的科 學技能,例如讀圖、辨認方向、觀察、素描、攝影、測量、比較、分類、

填圖、統計等、使教室知識與實際問題相互聯繫,並成為學生日後從事科 學研究的基礎。

(六)達成情意上的薰陶:進行戶外教學時有機會讓學生接觸到大自然和社會現 象,並學習欣賞環境的真、善、美和完整性,進而建立對環境的正面價值 系統。

(七)培養群體共處的技能:進行戶外教學的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學習互相 適應、互相溝通,並作思想上的交流,故戶外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如何與群 體共處的技能。

(八)增加「與人接觸」的經驗:學生在走出教室,從事調查或訪問時將有許多 機會與別人做近距離的接觸,例如與被訪者的談話及如何應對等,此舉將 使許多學生獲得與別人接觸的寶貴經驗。

曹治中(1995)也認為透過戶外教學,可使學生獲得直觀的學習經驗,增進生 活中應用知識的能力,而不是只有書本文字資料的解讀。同時在野外調查時對生 活環境與資源的利用與保育能有整體的認識,可以激發學生珍愛自然,尊重群體 的意願。另外對於學生身體的鍛鍊、情意的陶冶,培養合群精神等則是戶外教學

的潛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