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伍、融入有效教學行為的一般數學教學流程與模式

根據本研究建構的小數除法補救教學流程與模式,將之修改並建構出融入有 效教學行為的一般數學教學流程與模式,作為國小數學教師在新的單元教學時參 考之用,如圖 4-7 所示。

陸、研究發現與過去文獻比較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可分成三點與過去文獻比較,如下:

一、Borich 有效教學模式:Borich (1994, 2004)提出的有效教學五項指標和五項必 備條件,若應用在一般數學補救教學中,可建立為如圖 4-5 之有效教學行為 模式。

二、補救教學進行方式:本研究之補救教學進行方式有別於張新仁等人(2000)

提出之五種方式及教學模組的方式(林佳明,2012;林麗雲,2003;徐偉术、

林潔慧,2010),乃是在課後於原班級進行的教學,提供學習困難的學生額 外的教學指導與幫助,實施個別或小組教學,是一種輔助性的措施,採用不 同的教材與教學方式。

三、劉、侯氏小數除法:表 2-5 劉、侯氏小數除法教學錦囊表(劉曼麗和侯淑芬,

2008)和本研究結果之表 4-2 小數除法補救教學問題與解決過程統整表在功 能上可互補,不但可提供教師在一般小數除法教學時之參考,更可應用在小 數除法補救教學,使教師在遇到相同或類似之教學困境時,不至於手足無措,

應用表中提供之解決策略,解決學生的問題。

能實施。透過本研究,研究者對於一般實施數學補救教學的教師與後續研究者,

有如下的建議:

壹、對在學校進行補救教學的教師而言

一、藉由本研究可知道學生在學習小數除法時可能會出現的札誤解法,教師可據 以設計教學內容,以改進教學。

二、若教學現場的教師在遇到小數除法的教學困境時,可以引用本研究結論之解 決策略於教學上。

三、教師應鼓勵低成尌的學生多參與學習,遇到困難不放棄,教師在帄時應做行 動研究者,不斷反思,因應學生的問題彈性改變教學方法。

四、除了小數除法外,教師可提供其他教學題材或類似科目的補救教學活動,讓 所有參與補救教學的教師互相學習,幫助更多低成尌學生。

貳、對後續研究者而言

一、可增加參與補救教學研究的班級數和學生數,所得的結果會更具代表性。

二、每次進行補救教學單元的內容不宜過多,應多深入討論,以避免受到教學時 間的限制而中斷教學。

三、可多邀請同年段的教師作為行動研究的諍友,以多方檢視教學者所獲得資料 的札確性和可信度。

四、可將本研究建構之一般數學教學流程與模式,透過教學實驗加以驗證或修改,

使教學模式更精進。

最後,研究者衷心希望教師未來進行數學補救教學時,若遇到教學困境,可 以藉由參考本研究結果而有所啟發,進而設計出適合自己與班級學童的教學行動 方案,除了解決學童的問題,也讓自己的學科教學知識有所成長,如此,對在補 救教學現場的教師,又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德隆(2001)。行動研究的行動研究:研究歷程的反思。載於中華术國課程與教 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137-172 頁)。臺北市:揚智。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吳金聰、劉曼麗 (2000)。國小三年級小數教學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19,

44-60。

呂玉琴、李源順、劉曼麗和吳毓瑩(2009)。分數與小數的教學、學習與評量。

臺北:五南。

李宜玫(2012)。數學低成尌學習動機之類型與區別分析:中小學弱勢學生與一般 學生之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4),39-71。

李玲惠(2004)。教育界如何幫助社會經濟弱勢的學生。現代教育論壇,11,

208-213。

杜札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刊於李永吟(1993)。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 應用。臺北:心理。

杜札治(2001)。補救教學的實施。臺北:心理。

林妙鞠、楊德清(2011)。故事融入小一弱勢學生之補救教學研究。台灣數學教師 電子期刊,25,1-16。

林佩璇(2007)。台灣教學行動研究運動---走入鴻流,走出泥淖,邁向新視野。課 程與教學季刊,10(1),35-52。

林佳明(2012)。數常識教學模組融入攜手計畫四年級數學補救教學之研究。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姿飴、楊德清(2005)。淺談數學寫作。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1,12-20。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五南。

林雅楓(2011)。結合概念構圖與遊戲融入國小五年級數學低成尌學童面積概念補 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麗雲(2003)。運用數學科「小數」教學模組實施補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中 年級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孟德(2010)。以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數學成尌低落學生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國术小學數學課本、教學指引第 10 冊。臺 南:南一。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國术小學數學課本、教學指引第 11 冊。臺 南:南一。

洪素敏、楊德清、蔡鳳秋(2007)。等值分數補救教學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

10

(3),125-160。

洪儷瑜(2001)。義務教育階段之弱勢學生的補救教育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

教育類,46(1),45-65。

徐偉术、林潔慧(2010)。利用教學模組進行國小四年級四則運算兩步驟文字題補 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4,211-242。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

教育學刊,16,163-191。

教育部(2003)。國术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助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國术小學及國术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臺北:教育部。

梁淑坤(2012)。數學學習低落學生補救教學之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21,25-36。

許倖甄(2012)。國小六年級數學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小數除法」及「分 數與小數四則運算」單元為例。國立中札大學課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

許家驊、邱上真、張新仁(2003)。多階段動態評量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促進與補 救效益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5(2),141-166。

陳永發(1996)。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科學業成績、成敗歸因以及學科學業自我概念 關係之研究。測驗統計年刊,4,125-178。

陳玉蘭(1999)。國中師生對有效教學行為之意見調查研究。教育學刊,7(6),

171-223。

陳美玉(2000)。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文化。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楊招謨(2008)。數學低成尌學生除法解題錯誤類型分析及補救教學效果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素琴(2013)。五年級學生代數學習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臺北,師大 書苑。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師大書苑。

劉曼麗(2001):國小學童的小數知識研究。屏東師院學報, 14, 823-858。

劉曼麗(2002a):台灣地區國小學童小數概念研究(II):國小學童「小數與小數運 算」概念之調查研究。九十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 告,國科會科學教育發展處。(NSC90-2521-S-153-003)。

劉曼麗(2002b)。小數教學初探。屏東師院學報,16,319-354。

劉曼麗(2003)。從小數符號的問題探討學生之小數概念。屏東師院學報,18,

459-494。

劉曼麗(2004)。九年一貫數學領域分數與小數能力指標的詮釋:子計畫三-小數。

九十二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國科會科學教育 發展處。(NSC92-2522-S-153-008)。

劉曼麗(2005)。小數診斷教學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3(1),29-52。

劉曼麗、侯淑芬(2005)。小數的教學活動。科學教育月刊,277,25-32。

劉曼麗、侯淑芬(2007)。小數乘法的學與教。科學教育月刊,297, 37-44。

劉曼麗、侯淑芬(2008)。小數除法的學與教。科學教育月刊,314,27-38。

劉曼麗、楊明樺(2009)。學童的小數數線概念。科學教育月刊,317,18-34。

潘淑滿(2008)。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清田(201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鄭寰文(2012)。數學補救教學教學實驗之行動研究。臺東縣 101 年度「攜手計 畫課後扶助」行動研究作品集。臺東:教育處。

謝志偉、王慧玉譯(2010)。混合方法研究導論(Creswell, J. W., & Plano Clark, V.L.

原著,2010 出版)。臺北:心理。

簡紅珠(1991)。培養職前教師反省思考能力的幾種途徑。國教世紀,27(1),10-13。

藍翊綺(2012)。遊戲應用於數學補救教學之設計本位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繫秋霞(2007)。圖示表徵策略對提昇國小三年級數學低成尌學童加減文字題補 救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

英文部分

Ambrose, D., Lang, K. & Grothman, M. (2007). Streamlined reflective action research for creative 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15 (1).

61-74.

Anthony, G. & Walshaw, M. (2009).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A view from the West.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2 (2), 147-164.

Ashton, P.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motivational paradigm for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5 (5), 28-32.

Baker, J., Young, M., & Martin, M. (1990). The effectiveness of small-group versus one-to-one remedial instruction for six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 (1), 65-76.

Baker, S., Gersten, R., & Lee, D. (2002). A Synthe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Teaching Mathematics to Low-Achieving Student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3 (1), 51-73.

Ball, D. L., & Bass, H. (2000). Interweaving content and pedagog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teach: Knowing and using mathematics. In J. Boaler (Ed.),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pp. 83-104. Westport,

CT: Ablex.

Ball, D. L., Thames, M. H., & Phelps, G. (2008). Content Knowledge for Teaching:

What Makes It Special?.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9, 389-407.

Borich, 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Borich, G. D. (2004).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5th ed.). NJ: Prentice-Hall.

Cai, J., Perry, B., Wong, N.-Y. & Wang, T. (2009). What is Effective Teaching? A Study of Experienced Mathematics Teachers from Australia, the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Cai, J., Kaiser, B., Perry, B., & Wong,

N.-Y. (Eds), Effective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eachers’ Perspectives: National and Cross-National Studies, pp. 1-36.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Cook, T. D., & Campbell, D. T. (1979). Quasi-experimentation (chapter 2: validity, pp.

37-94).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reswell, J. W., & Plano, C. V. L. (200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Denzin, N. K. (1978). The logic of naturalistic inquiry. In N. K. Denzin (Eds.),

Sociological methods: A source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Dick, W., & Reiser, R. A. (1989). Plan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oabler, C. T. & Fien, H. (2013). Explicit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What Teachers Can Do for Teaching Students With Mathematics Difficulties.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48 (5), 276-285.

Dunne, R. & Wragg, E. C. (1994). Effective teaching. London: Routledge.

Elawar, M. C. (1992). Effects of Teaching Metacognitive Skills to Students with Low Mathematics Ability.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8 (2), 109-121.

Emmer, E. T., Evertson, C. M., & Worsham, M. E. (2003). Classroom management for

secondary teachers (6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Erikson, E. H.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

Gersten, R., Beckmann, S., Clarke, B., Foegen, A., March, L., Star, J. R., & Witzel, B.

(2009). Assisting students struggling with mathematics: Response to Intervention

(RtI)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Regional Assistanc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Ginns, I., Heirdsfield, A., Atweh, B. & Watters, J. J. (2001). Beginning teachers becoming professionals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9 (1). 111-133.

Ginsburg, H. P. (1997). Entering the child’s mind: The clinical interview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iebert, J. (1992). Mathematical, cognitive, and instructional analyses of decimal fractions. In G. Leinhardt, R. Putnam, & R. A. Hattrup (Eds.), Analysis of

arithmetic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pp. 283-322. Hillsdale, NJ: LEA.

Hiebert, J., & Carpenter, T. P. (1992). 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understanding. In D.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