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第三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研究設計過程與所得結果,提出幾項建議,以供未來教育上的實 務工作以及未來研究提供研究參考。

一、教育實務工作上的建議

若教育工作者過往對於班級教師的期待,因應時代的變遷與少子化的影響,

教育對於學生心理層面上的適應力應更為重視,對於師生關係的重視雖然儼然已 是近年來的班級事務重點之一,但本研究對於細節上的著墨可提供教師更為精細 的建議。

(一)有教無類、一視同仁是班級內部學童的期望

的確,在本研究中可見在高關係班級在師生關係差異上會較明顯小些,除了 關係品質上較佳外,教師需注意到班級內的偏愛的現象,教師還需要敏銳察覺與 進行幾項要點,包括了:與哪些特定學生不佳,如何進行關係修復、亦要察覺哪 生學童之間關係不良、如何協助他們建立良善關係。

帶班初期如何從零關係的班級自然進入到良善關係而避免是惡性關係的班 級,並從中盡力達到關係平衡,教師亦可能需帶入輔導的知能與諮商技術,以強 工作同盟關係處理班級事務,並適時理解學童班級輔導與個別諮商的需求。

在性別平衡上,班級內通常教師與女同學會有較佳的師生關係。因此,教師 可提醒自己在與男學生互動關係上須多經營,鑒於現今國小教師以女老師為主要 大宗,學習與不同性別學生處應,也是教師在實務上可著墨的課題。

(二)漣漪效應、擒王策略

同樣是經營班級內的良善關係,教師在一視同仁、有教無類的基礎觀念之 下,還須要了解核心人物的重要性,但本研究凸顯了班級團體中核心人物的重要 性,因漣漪效應的效果,教師需先行認知自身與班內核心人物的關係,若與該些 學生為正向且良善的關係,或將有助於班級的關係和諧度,亦能事半功倍的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果,此為擒王策略的班級經營模式。

二、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分析方式的限制與改善

本研究嘗試突破以往對於班級研究的橫斷分析,大量班級的總和來檢驗班級 的細部內容,並帶入社會學的觀點探究方法,以結構性的測量來檢視班級,未來 在分析方式的角度或許可再往上提升,包含了教師與學生的交互作用互動、學生 之間的細部問題,除了學生量表所填達的喜歡哪些同學的內容外,可更全面的加 入教師的量表以及學童間的量表,在方法上再度突破,描繪更多班級系統的樣貌。

(二)不同研究參與者在人際議題的細緻度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小學生,包含了四到六年級學生,實質上對於本研究 在題目上的設計是有所限制的,研究若採用中學階段班級,會帶入更多人際議題 的內容可供探究。尤其中學階段班級導師與學生的關係,愈來愈趨近國小的包班 型態,導師滲入學生事務的頻率越來越高,但是該族群學生在人際議題上是班級 內更重要的事務,教師建立關係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強,因此除了研究可衍生到中 學階段探討外,涉入更多人際議題的內容,可擴大研究的推論性與細緻度。

(三)中間關係品質班級的探究

本研究的假設與研究乃針對了高關係與低關係氛圍的班級為主,目的是探討 在極化的兩端班級的現狀。事實上,有過半的班級屬於中等關係品質的班級,或 許其中有可探討的議題性,未來的研究或許可針對中間關係的班級進行探討,了 解常態的班級中的現狀,在物極必反、折衷概念的概念下,或許可發現可供採取 的實務意義與與研究價值之處。

(四)與「友誼」相對的變項

本研究採用正向的探究班級關係,問卷調查中請學生選出喜歡的同學,是以 正向友誼關係作為研究的核心探討,因此建構的就是班級的友誼網絡。若是研究 專注於特定班級或少數班級,或許可加入敵對網絡,可凸顯更多班級內的現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藉由學生選出最不喜歡(最討厭)的學生,建構出的敵對網絡,可從負向觀點來 檢視班級內部的「交惡關係」,也不失去未來研究的一個可行的方向。

(四)不同研究方法上切入

本研究試圖以系統觀的角度來探究班級的網絡圖形,以社會網絡分析來進行 探討,但仍是採用問卷調查法所得資料,但人際互動的議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必然建基在社會學互動模式的基礎觀點,帶入觀察法輔助也是未來研究可採行的 方式。除此之外,在教育學或是社會學中,尚有其他理論(如:角色理論…)作 為可切入的觀點,因此必然會有其他研究工具可切入探討複雜的班級內部。此 外,不同工具或是變項之間的相關與影響也可為未來研究的重點。

(五)縱貫性研究

本研究從橫斷切面來探討大量班級的社會網絡圖像,班級行動策略的研究中 是從課程著手,後續研究也可從數個班級的長期發展進行探討,無論是進行實驗 或是自然情境的發展,可整理出班級關係的動態圖像發展,甚或進行比較或比對 不同班級發展狀況,提供更多實務上的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分:

三民辭典(1995):《三民辭典》。台北:三民。

王珮玲(2003):《兒童氣質:基本特性與社會構成》。臺北市:心理。

王珮嘉(2012):《國小高年級師生互動之微觀政治分析》,國立中正大學課程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齊殷(2008):《北冥有魚、南冥有鵬:學校脈絡與友誼網絡對高中生身心發 展及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科會計畫。

李彥儀(1980):《臺北市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之影響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偉斌(2011):〈國小學童在班級人際友誼網絡之初探分析〉。《屏東教育大 學學報》,38 期。387-415。

林士乾(2005):《國小五年級課堂內師生權利關係及成因之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 教育心裡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妤容、吳文琪、李均揚、林岱嬋、江宜珍(2014):〈台灣國中生班級社會網 絡指標及位置與被霸凌經驗之關係〉。《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3(4),

397-409。

林佳瑩、蔡毓智(2006):〈台北地區小學教育資源分佈結構地位之探討—社會 網路結構地位分析之應用〉。《教育與社會研究》,11 期,71-106。

林俊瑩、楊長杰(2010):〈造成不同出身背景與社經地位的學前幼兒家長參與 學校教育行為差異之因果機制:教育期望與社會網絡的中介角色〉。《台東大 學教育學報》,21(1),1-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林美紅(2008):《國小師生互動調適歷程之研究》。國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縣。

林菁惠(2012):《故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人際關係影響之行動研究》。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雯菁(2001):《國小幼兒社會計量地位與自評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靜宜 大學青少年幼兒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邱世明(2011):《國小教師教育哲學信念在班級經營中實踐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儷瑜(1998):《ADHD 學生的教育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洪儷瑜、涂春仁(1996):〈Coie & Dodge 社會計量地位分類公式之修正〉。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3,103-114。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

陳皎眉(2006):人際知覺。《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

陳靜怡、曾芳蓮(2009):〈從社會網絡中心性探討意見領袖特質─以青少年之 同儕購買網絡與人際關係網絡為例〉。《中國廣告學刊》,14,56-73。

黃鈺雯(2004):《嘉義地區國小高年級教師教學態度、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動 機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德祥(1991):〈社會計量地位分類之研究〉。《測驗年刊》,38,37-42。

楊雪華(2002):〈台北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的班級人際網絡位置與吸菸行為的 關係〉。《台灣衛誌》,21(3),164-172。

楊婷雅、王珮玲(2009):〈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自我知覺和同儕知覺之比較研 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 卷 1 期,55-86。

楊琬如(2011):《人格特質、性別及學習成就對國小學童師生互動關係滿意度 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楊羅觀翠(1994):華人社會的社區網絡。《社聯季刊》,129 期,3-6。

榮泰生(2013):《UCINET 在社會網絡分析(SNA)之應用》。台北:五南。

熊同鑫、簡淑真、梁忠銘、蔡東鐘(2005):《教師動手作研究:十三位行動教 育工作者的研究饗宴》。台北:心理。

熊瑞梅(2001): 〈都市事件行動體系的分析:以台中市為例〉。《台大社會 學刊》,29,50-110。

劉賢文、王思峰(2012): 〈以社會網絡方法分析工作世界:科系就業樣態與 職能潛在通性的探索〉。《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2(3),51-73。

顏秀真 (2000):《受歡迎與被拒絕國小一年級兒童之行為特質與父母教養行 為之比較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蘇國賢、呂妙芬、章英華、黃寬重(2013):《學術自主與控管之間:臺灣人文 與社會科學的學術專業化》。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英文部分:

Asher, S. R., & Coie, J. D. (Eds.). (1990).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sher, S., & Dodge, K. (1986). Identifying children who are rejected by their pee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2, 444–449.

Bagwell, C. L., Coie, J. D., Terry, R. A., & Lochman, J. E. (2000). Peer clique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status in preadolescence.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6, 280–305.

Bearman, P. S., James, M. & Katherine, S. (2004). Chains of Affection: 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Romantic and Sexual Network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0, 33-91.

Bhavnagri, N . P., & Parke, R. D. (1991). Parents as direct facilitators of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 Effects of age of child and sex of paren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8, 423-440.

Bierman, K.L., Smoot, D.L., & Aumiller, K. (1993).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ssive–rejected, aggressive (nonrejected), and rejected (nonaggressive) boys.

Child Development, 64, 139-151.

Bowlby, J.(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ryant, P., & Bradley, L. (1985). Children's reading problems. Oxford: Blackwell.

Cairns, R. B., Leung, M-C., Buchanan, L., & Cairns, B. D. (1995). Friendships and social network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Fluidity, reliability, and

Cairns, R. B., Leung, M-C., Buchanan, L., & Cairns, B. D. (1995). Friendships and social network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Fluidity, reliabilit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