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者多年來任職於國小的教學實務現場,職務多以擔任班級導師為主,在

多年的國小教職工作中,多處於與學童終日相處的導師工作環境中,經歷學術研 究與實務工作的交互粹鍊,逐步衍生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一、班級關係氛圍之樣態與重要性

在學校環境中,過往被認定的優良班級,多為學業成績穩定優良,甚或是秩 序良好的班級。在歷經長期的社會環境與教育氛圍轉化後,研究者經歷實務工作 長期與學童共融相處的導師生涯,體認到現今評斷一個班級品質的良窳,與過去 有截然不同的切入觀點。

班級的本質優劣評斷,應不是著重於學業或秩序上的表現,更重視的應是隱 含班級內部的和諧氣氛,隸屬於心理依附的關係發展,有別於過往刻板印象中的 學業或秩序,特別是高年段或中學以上的學校班級,因為增加了學生間人際互動 的議題,所以關係的重要性特別突顯。

若重新以班級經營的角度下檢視,兒童若在適應的學校環境時,擁有共融、

接納和關心的環境與文化,對兒童是極有幫助的(Walther-Thomas, 1997),此內 涵應就包含了心理上的適應,所以教師經營學生內在心理適應之重要度,應是優 先於學業成績的部分。

在學校教育的班級組織中,班級成員會經歷班級內部人員的長期互動,進而 產生彼此間人際關係的發展,而學童彼此間的同儕關係,將很自然的在班級中形 成兒童世界的小社會(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不論是「師」與「生」

之間,亦或「兒童之間」。班級內部在時間的醞釀下,會自然形成一個約莫 30 人左右(包含教師)的小型人際網絡,此些複雜的微小關係極可能是形成班級氛 圍的眾多小因子,亦可說是影響整體班級發展的小細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而班級內的關係發展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時間逐步形塑班級內部的氛圍 關係,此些關係的型態與樣貌是呈現怎樣的模樣呢?從現代社會的觀察中可發 現,台灣教育環境逐漸產生許多班級導師有帶班不力的現象,推測其原因在於時 代的自然演變下,過往常使用的團體權威帶領方式,較不適用於現代的班級,且 現代學童與家長在自我意識上崛起,教師權威專業備受挑戰,教師的帶班方式與 核心重點的轉變,將是研究者關心的議題,在重視關係與個人化的班級生活中,

醞釀班級內部的團體氛圍呈現怎樣的面貌,是研究者關心與欲探討的議題。

過往的學術研究中,即有大量針對班級氣氛的相關研究,以及班級風格的分 類與相關研究,但過往研究多偏重以班級風格或班級氣氛圍單一主題進行測量與 評斷,多是探討學生對於整體班級的感受與情意面向的統計研究,並多以類型論 的觀點建構量表或進行相關研究,鮮少有針對個別師對生、生與生之間的關係進 行細緻的探討。

研究者認為教室內的氛圍與關係應該透過多角度的測量,包含了每一個學生 之間、每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人際網絡關係,班級中的氛圍與關係應包含至少兩 項:其一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師生關係、其二為學生之間的同儕關係,兩種關係 形成的網狀關係圖,會同時建構班級氛圍的組型,因此研究者期望探究以關係為 主軸指標作為檢定班級氛圍的方式進行,此為本研究的初始動機。

二、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對班級關係氛圍影響

過往也有多數研究顯示,班級內師生關係的情況,比兒童與自己父母關係的 狀況更能預測將來學生的行為發展(Howes, Hamilton, & Matheson, 1994),學校 教育中具有潛移默化的功能亦是不爭的事實,且關係發展的重要性亦並不亞於學 業表現的重視程度。

針對促進師生關係發展的方式與技巧,在眾多的人際關係理論、班級經營技 巧上的闡述與理論研究也多如牛毛,身為實務現場教師者多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解 與基本的管理班級技巧,然而現代師生間的地位不必然是平等狀態,教師對於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生中存在的次級文化的理解,必然會影響學生對於師生關係與互動滿意與否(黃 鈺雯,2004),此亦為現今教師較難為的主要課題。

以目前台灣「包班制」的國小班級的現況,級任教師在班級中必定扮演舉足 輕重的角色,學科課程有近半內容是由級任教師進行傳授。此外,級任教師也 常是擔任兒童生活行為與常規的負責人,從諮商輔導的角度來說,教師隸屬於 學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與兒童的相處時間與關係位置地位也不亞於父 母 , 若 具 有 良 好 師 生 關 係 , 對 於 學 童 的 學 校 適 應 和 發 展 都 會 是 正 向 幫 助

(Davidson, Gest, & Welsh, 2010),良好關係是班級和諧的重要因子。

班級教室內的特性亦會影響孩子對於朋友的選擇,且會自然形成友誼網絡 關係(Pellegrini & Blatchford, 2000)。在空間距離的相近的條件下,同班級中兒 童和老師較有接觸的機會,彼此的影響力與關係的程度相對也大,教師若對某 些學生具有漠視或是負向行為,也會造成 當事人在班級中 的負向同儕關係

(Wentzel & Asher, 1995),因此教師的行為造成的關係氛圍或許也成是學童在 同儕關係上的參考指標。

過往對於班級內兒童的同儕關係議題一直備受重視,根據過去的研究,亦顯 露外貌、學業成就、性別等諸多變項都會與同儕關係具有關聯性(李偉斌,2011),

研究結果顯示外貌或學業成就佳的兒童,會在同儕關係中表現良好,而同性別的 兒童也較易建立友誼關係,但可能會依年齡不同而有略有差異,與國外諸多研究 的結果類似。國外眾多研究也多說明了兒童自身的人格或父母教養方式等因子,

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童的人際關係。

過去研究顯示在小學階段的四年級左右,多數兒童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重要的 人際脈絡及同儕之間的關係團體(Bagwell, Coie, Terry, & Lochman, 2000),而 此些關係團體的成員多會是在學校班級的同學間。若進行參與式觀察學生團體之 間的互動過程,可發現兒童的人際互動表現似乎對其自身的發展是具有意義的,

且兒童若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在未來的情感適應、工作表現上都會有正向的幫 助(Pedersen, Vitaro, Barker, & Borge, 2007),由此足見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至於兒童在人際關係的發展良窳,對其未來的社會性發展會有深遠的影響,

兒童若經歷良好的社交互動經驗,有助於使自身獲得良性的回饋,除了建立社交 技巧外,也可利其滿足心理需求,並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同時也有助於建立同 儕關係模式,並可能潛在影響在學業上的積極表現(Caims, Leung, Gest, & Caims, 1995; Lease, Musgrove, & Axelrod, 2002; Magnussen & Statin, 1998; Rubin, Bukowski, & Parker, 1998)。綜上所述,可以理解兒童若具有高品質的人際關係 和社會技巧,與國小學童各方面的身心發展,是具有正向良好的影響與相關。

兒童人際關係大體上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垂直的關係」,即是兒童與成人 長輩的關係,這種關係通常可有助於兒童發展出基本的社交技巧;另一則是「水 平的關係」,即兒童與同儕之間的關係。良好的同儕關係有助於發展社交能力,

能預防或減少兒童適應不良的問題發生,同儕關係不良者較容易使兒童產生高攻 擊等負向社會行為(Coie, Dodge, Terry, & Wright, 1991; Ollendick, Weist, Borden

&Greene, 1992; Parker & Asher, 1987)。

過往的研究即顯示兒童在家庭外的「同儕互動」與「團體經驗」會對兒童具 有生理與心理上的影響(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兒童進入學校後,從 同儕之間學習到的人際經驗的力量,勝過父母對其人際互動的教養力量,由此可 知,兒童人際關係的能力對於學校中成長階段的學童而言,會是個重要的課題。

從發展學的觀點來說,心理學中論及的依附理論,認為兒童在三、四歲之前 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發展一個足以令他/她信任的依附關係,兒童首要能信任與 依附照顧自己的人或父母親,從這個基礎出發去認識自己(Bowlby, 1969, 1973)。 發展任務的觀點中亦提及,兒童到了五、六歲,始進行社會關係發展(Selman, 1980; Sullivan, 1953; Youniss, 1980),藉由同輩的關係發展亦促成心理社會的機 制,此即為心理社會發展的開始,而此階段正值學齡階段,藉由學校的團體社會,

兒童開始進入人際社會網絡之中,此些發展學理論與觀點,與發展心理學中艾瑞 克森(Erikson)述及的心理社會發展任務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學校同儕環境的互動下,兒童經由長時間同儕互動的累積經驗,逐漸內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而形塑出兒童的互動模型(Ladd, 2005),且在成長過程中,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亦 可能是孩子們互相教導的結果,兒童彼此之間的人際關係會提供了一個社會化、

情感和認知發展的功能(Newcomb, Bukowski, & Bagwell, 1999)。因此,兒童同 儕關係是兒童之間相互影響的結果,兒童的同儕環境與人際關係是環環相扣的。

學齡前的兒童,其實就可區分生活周遭中朋友和非朋友的差別(Newcomb &

Bagwell, 1995),而建立同儕關係與形成兒童團體中的派系(Cliques)則始於兒 童中期階段(9-11 歲)(Bagwell et al., 2000),但孩子進入同儕派系的過程與社會 發展是相當複雜的(Cairns et al., 1998; Ryan, 2001),且在小學階段後期,多數 孩童都已建立自己的重要的人際脈絡與同儕團體(Bagwell et al., 2000)。

過去研究多關注學童個人變項(如:人格特質、社會資本、生活適應…等)

對於同儕關係與社交能力上的探討,此些研究的確具有學術上的價值與實質意義;

亦有部分研究從「整體性的角度」探討班級關係層面的議題,以此了解兒童個人 或同儕成員間的互動,同樣具有相當程度的意義。除上述面向的研究外,研究者

亦有部分研究從「整體性的角度」探討班級關係層面的議題,以此了解兒童個人 或同儕成員間的互動,同樣具有相當程度的意義。除上述面向的研究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