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班級類型中師生關係之差異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第二節 班級類型中師生關係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延續了第一階段的集群分析結果,將採樣的 54 個班級依照兩個關係 氛圍向度,區分為三個集群--高關係班級、中關係班級、低關係班級。將此三 類班級分類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本研究為顯露班級關係氛圍的特殊性的差別,

分別採納了 18 個高關係班級與 11 個低關係班級進行比較分析。本節則進而探討 此兩種關係程度的班級,從師生關係角度為主的幾項關係細微議題。

在以班級導師為主導的國小班級中,教師角色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高低 關係的班級在師生關係的面向上,除了具有「總值」上的差異外,其他細微的幾 個差異是本研究二欲探討的。

首要,為了瞭解教師與個別學生的師生關係是否具有穩定平均性,研究中 細部探討教師與每個單一學生的關係,是否有所差別,教師偏愛現象是個實務 上可供討論的議題,探討同班級內每個學生評定自己與老師的關係的標準差 異。

第二部份,每個學生在班級中有屬於自己的社交計量的指數,亦即在班上 受歡迎的程度,檢驗教師是否能與班上學生互動過程中,與受歡迎的學生具有 良好的互動,探討越受歡迎的學生,其評定的師生關係度是否越佳,此部分必 定是對班級有所幫助,班上聲望者與教師關係越好,對整體班級會具有間接的 正向助益,因其可能具有漣漪效應,反之可能對班級經營是有所傷害的。從教 師角度來說,是一種擒王策略的班級經營應用,班級小團體內教師若與較受觀 迎學生關係較好,對班級管理會具有正面幫助的。

最後,探討班級內的師生關係的性別差異,除上述提及的教師除了對每個 學生的關係盡可能一致外,男女生對於教師的關係是否也要具有一致性,而性 別本身就是一種自然形成的結構派系,小學階段同性別的學童彼此影響大,教 師若在與學生的關係上達到性別均衡化,亦是對正體班級有助益,因此探討班 級內部不同性別的學生對教師的關係差異程度為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過往諸多研究必然都會探討師生關係,但多是針對師生關係與其他變項的 關聯,且強調師生關係越高越好,此些論點已是定論。本研究以過去研究為基 礎,試圖探討班級教師在「有教無類」(與每個學生關係一致)、擒王戰略(與 受歡迎學生關係佳)、「性別平等」(與男女生關係一致)的假設下,檢驗高低 關係的班級是在這些部分是否所有差別,整理出關係不同班級在班級氛圍中細 部的差別。

以下針對上述三個議題進行分析與說明。

一、教師與每個學生關係的標準差差異檢定

首要探討的是教師的在師生關係的均衡穩定性。在本研究中,每個學生都 會評定自己與老師的關係,將每個學生評定的結果總和平均就是這個班級整體 的師生關係,也是被用來進行集群分類的全班師生關係平均。

但進一步檢驗班級內部教師是否具有關係均一的現象,亦可從個別學生的 師生關係來檢驗看,因此,從整個班級中,將全班每個學生評定自己與老師的 關係計算全部數值的標準差,以此標準差的數值作為此班級在師生關係的均一 性的現象,也足以代表這個班級的老師與學生關係的起伏變化程度,標準差越 大代表這個班級的均一性較差,反芝標準差小則代表班級內每個學生評定的師 生關係起幅較小,類推解釋為教師與學生關係的偏差效應小,亦可以說是教師 比較沒有關係不均等的現象。

表 4-8 為高低關係班級的師生關係與標準差,總值上師生關係平均多了 0.57,標準差的部分,高關係班級的師生關係評定為.51,低關係則為.66。可初 步理解高關係班級的標準差較低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表4-8 高、低關係強度的班級師生關係平均數與標準差

關係強度 班級數 師生關係平均數 標準差的平均 高關係班級 18 3.34 .51 低關係班級 11 2.77 .66

因師生關係的差異檢定在集群分析中已經過驗證,已達顯著,此部分僅檢 驗師生關係標準差的部分,從下表 4-9 中顯示,高關係班級在師生關係標準差上 顯著低於低關係班級的標準差。

表4-9 高低關係班級在師生關係標準差的獨立樣本檢定

變異數相等的Levene檢定 平均數相等檢定

F 檢定 顯著性 t 自由度 顯著性 高低關係班級在「師生

關係標準差」的差異 .701 .410 -3.347 27 .002 -3.199 18.330 .00

p<.05 從研究結果來看,相較於於低關係班級來說,高關係氛圍的班級內,師生 關係的標準差較小,且達到顯著差異。低關係班級的標準差較大,意指低關係 班級的波動幅度比高關係班級大得多。

從實務面上來切入說明,或許教師能自我覺察與哪些學生關係好,與哪些 學生關係較差些,但一般教師不會覺察班上師生關係的標準差,實務層面上來 說,此標準差的大小或許代表班級中的微妙氣氛,學生可能會觀察教師與全班 每個學生的關係,若是差異化大,代表部分學生與學生關係極高,甚或與部分 學生關係極低所造成,此班級內部潛藏的不平衡的關係效應,實則可能間接影 響學生對班級與教師的感覺。

從本研究中顯示,高關係班級的老師在標準差較少,師生關係的平衡均等 的現象表現較佳,除了全班整體上與教師關係較佳外,也在標準差上與低關係 班級有顯著較低的現象,可推論此現象也是造成被歸類為高關係班級的原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教師對於每個學生在關係上的經營,若能趨向平等的概念,進而可營造出高關 係的班級因素之一,相對地可解釋,在班級中的每個學生對老師的關係趨向一 致時,也容易讓班級的師生關係良好。

此結果或許可供教師班級經營的一個關鍵,教師除了讓學生與教師關係良 好外,也同時需要顧及關係平衡的問題,莫讓有學生對老師的關係也太高或太 低的問題,減少班級學生對老師關係的差異。

二、教師與學生社交指數的關聯性

在班級社交計量的測量下,各個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會得到一個 in-degree 的 數值,在早期研究被稱為「社交計量數」,在不考量人際網絡關係的情況之下,

此數值顯示為該學生在班級內被認為受喜愛的程度,因為此數值為該生在班級 內被選的次數。

在社會網絡分析中,此數值亦可稱為度數(in-degree),除此之外,尚有「核 心值」、「聲望」其他可代表該學生在團體中地位的數值,亦即加入了團體位置 與權重的計算所得。但「度數」是在分析上較被容易理解的一個指標。

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學生在班級中受歡迎程度是否與該學生師生關係呈現正 相關,通常受歡迎的學生,多亦是班級中的核心者,也可能是人緣好的學生,

通常也會是意見領袖、受寵兒、和事佬…等,雖然並非是絕對正面的角色,核 心學生亦有可能是負面的人物,例如反派領袖、霸凌權勢者…等。

本研究探討教師是否與班上的高度數學生關係良好,因研究者認定建構好 高關係氛圍品質的班級,教師可能與人氣較高的學生保持良好關係,呈現一種 擒賊先擒王的現象,以此策略可塑造出班級內的漣漪效應,讓班上整體的關係 提高,本研究直接檢驗學生的度數與師生關係的相關性。

本研究假設具有高度數的學生同樣在師生關係評定也較高。從本研究共採 樣 54 個班級,樣本共計 1407 名。整體上來看,度數與師生關係的相關係數 為.114,達到顯著相關,顯示整體上來說班級內受歡迎的程度與自己評定師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關係的程度具有關聯性。在班級中,受歡迎的學生度數與師生關係呈現正相 關,且在顯著水準為.01 的雙尾檢定也是達到顯著,班級多具有此「擒王現象」。

研究再進一步探討高關係、低關係班級之間的差異。下表 4-2-3 為高低關係 的班級在度數與師生關係的相關係數探討,高關係班級有 18 個班 462 名學生,

低關係班級有 11 個班 287 名學生,高關係班級學生度數與師生關係的相關係數 為.14,同樣達到顯著相關,低關係班級學生度數與師生關係的相關係數為 -.008,幾近零相關。

表 4-10 學生受歡迎度數與師生關係的相關係數

關係強度 班級數 人數 相關係數 高關係班級 18 462 .142**

低關係班級 11 287 -.008

此部分的探討也符合研究者的假設,高關係氛圍的班級,在學生度數(受歡 迎程度)與師生關係的關聯性具有相關性,反之低關係班級則無此現象。

每個班級都會有與教師關係佳與不佳的學生,實屬自然現象,但高關係班 級學生度數與師生關係保有正相關且達顯著相關,亦即受歡迎的學生與老師的 相處關係呈現良好,此些班級學童可能在各方面的適應上都很良好,包含了與 老師的關係,在同儕上受歡迎,同樣也很認同與喜愛班上的老師。

反觀低關係班級,卻在此現象中沒有顯著的相關性,相關係數為-.008,屬 於零相關的現象。低關係班級的教師並沒有與班上較受歡迎的學生具有較好的 關係,呈現無相關的現象,亦可說明低關係班級的高社交地位的學生,並沒有 與教師有較良好的關係,班上的擒王現象沒有產生。

實務上的意義,亦可以說明一般的班級以及高關係的班級,教師與班上的 受歡迎學生具有互惠關係,也可推論此些班級的教師與班上受歡迎的學生相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較為得宜,連動帶動班上的整體關係氛圍,在長期上對班級經營會是有正向幫 助的,此部分較難直接說明是否具有漣漪效應或互為因果循環,社交地位高的 學生與自身班級的教師關係較良好,可能是產生良好班級的原因,或是因為整

較為得宜,連動帶動班上的整體關係氛圍,在長期上對班級經營會是有正向幫 助的,此部分較難直接說明是否具有漣漪效應或互為因果循環,社交地位高的 學生與自身班級的教師關係較良好,可能是產生良好班級的原因,或是因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