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室中的小社會—國小班級關係氛圍與人際網絡結構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教室中的小社會—國小班級關係氛圍與人際網絡結構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詹志禹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教室中的小社會— 國小班級關係氛圍與人際網絡結構分析 y. Climate and. sit. Nat. A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n. al. er. i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李偉斌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v.

(2) 謝. 辭. 在國小教學職場已屆 14 年,從師資培育完成後,尚能在博士班階段進入政 大就讀,箇中之興奮感至今仍難以言喻。歷經七年的課程與學位論文後,也宣告 將正式告別學生生涯,內心其實是百感交集的,數年來在政大開放的學術風氣, 是別於以往經驗的,學習過程中亦可謂苦樂兼之。在眾多人的鼎力協助與支持, 使得本篇論文得以順利完成。 首要感謝的是詹志禹老師,嚴謹與切中要點的指導精神令我欽佩,在多年指 導過程中,老師都在不厭其煩給予細心的提點與鼓勵,每次討論完都有醍醐灌頂. 政 治 大 在研究計畫與口試中,給予精闢入理、深入淺出的說明與指導,也使我成長許多, 立 般的滿滿收穫。此外,口試委員林惠雅、邱世明、邱美秀、張盈堃等諸位老師,. ‧ 國. 學. 從中得到滿溢的啟發與深刻的建議。. 問卷發放上,仰賴思賢國小陳筱青、大觀國小劉宜、重陽國小劉瑞文…等多. ‧. 位教師的鼎力協助,才得以完整回收所有問卷;學習過程中,特別感謝我任職的. sit. y. Nat. 新埔國小,及每個任教過的學生們,此地是我個人實務經驗茁壯之處,同時也感. al. er. io. 謝新北市國小性平團的每位團員與校長,參與團務過程令我獲益匪淺。. v. n. 學術同儕中,給予我獲益最多的是政大心理系簡晉龍學長,除了在統計上給. Ch. engchi. i n U. 我指導外,共同合寫期刊論文並投稿 TSSCI 的經驗,彼此交流的過程,讓我們在 投稿過程中越挫越勇,難關重重的經驗都是我們寶貴的學習體驗。 此外,感謝台北的朋友秉憲的陪伴支持,多年在台北工作打拼的過程,有好 友相伴的生活是充實且滿足的;同時亦感謝其他眾多生活中的好友為我加油打氣 的好友們。 最後感謝家中父母與兄姊的支持與關心,使我無後顧之憂完成多年的學業。 因為你們,使我順利、安然地完成這求學生涯! 偉斌 謹誌 民國 105 年 夏.

(3)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班級關係氛圍的類型以及班級人際網絡結構的現況。 研究中抽樣調查了全國 54 個四到六年級的班級,依據問卷所得資料進行集 群分析法(clustering method),依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兩向度將班級自然分類成三 個集群。 研究進行了不同關係氛圍班級之差異分析,研究二檢驗不同類型班級在師生 關係變項上的差別;研究三採用社會網絡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描繪班級 人際網絡結構的差別。研究四班級內部的結構,進行核心邊陲分析與班級塊模型 分析,研究五進行人際互動課程的實驗研究。研究後建構出診斷班級小社會的訊 息,未來可提供給實務現場教師採用。 本研究所得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小班級內部關係品質,包含了學生之間的同儕關係、學生與教師的師生關. 政 治 大 係兩向度,共同建構班級關係氛圍,各班級區分類為低、中、高三種關係品 立 質的班級。。 ‧. ‧ 國. 學. 二、相較於低關係班級,高關係氛圍班級在班內師生關係的標準差較小、班級內 師生關係的性別差異亦小。此外,高關係班級的學童的社交計量數與自身師 生關係呈現顯著相關。 三、高關係與低關係班級,在人際網絡結構上並沒有顯著的差別,包含了網絡密 度、EI 指數、二方關係、派系數、成分數、孤離者數和比率。顯示無論班 級關係品質為何,都會自然形塑而成班級小社會。 四、低關係班級有幾個值得關係的議題,包含核心學生之間的互惠關係、高密度 的子群之間的關係,以及核心學生與高密度學生們對於自身班級的同儕關係 與師生關係,都是教師在班級經營中須特別關注的。 五、進行班級氛圍的改變效果,短期課程對氛圍與人際網絡結構的改變效果並不 明顯,推論需仰賴教師平時之互動與班務上的經營。.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人際網絡結構、同儕關係、社會網絡分析、、師生關係、班級氛圍、 集群分析. I.

(4) A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Climat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d the primary school’s classes.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class climate and social network of the class. The forty-four classes were in the study by random sampling from Taiwan area.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peer relationship are treated the classification. 政 治 大 classes were High-quality relationship; 11 calasses were Low-quality relationship. 立. variables. The class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y clustering method. 18. The results are the 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class. High-quality relationship. ‧ 國. 學. classes have some features: Standard deviation is smaller in teacher-student. ‧. relationship, the same resul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boys and girls. The better the. sit. y. Nat.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r students and teacher.. io. er. Second, the two-type classes were no differences in social network model. High-quality and Low-quality classes both forming a small community in nature.. al. n. v i n C entrials, class beneficial U h e n gMutually i h c.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all groups were the important issues.. A six-week course experimented in a class. Only small impacts on the class climate and social network..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Peer relationship,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lass climate, clustering analysis. II.

(5) 章. 節.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章節目錄………………………………………………………………………………III 表目錄…………………………………………………………………………………IV 圖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9 第三節 名詞界定………………………………………………………………………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人際關係的定義與發展歷程……………………………………………14 第二節 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氛圍的關聯……………………………………18. 政 治 大 第三節 兒童社交的評定與班級人際網絡結構………………………………………23 立 第四節 社會網絡分析在教育上的研究與應用………………………………………27 ‧. ‧ 國. 學.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32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37 第四節 資料分析………………………………………………………………………4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班級關係氛圍之集群分析……………………………………………………46 第二節 班級類型中師生關係之差異分析……………………………………………53 第三節 班級類型中人際網絡結構之差異分析………………………………………62 第四節 班級的塊模型之分析…………………………………………………………72 第五節 人際互動課程之實驗研究……………………………………………………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3 第二節 研究貢獻………………………………………………………………………95 第三節 建議……………………………………………………………………………9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01 英文部分 ………………………………………………………………………………104 附錄…………………………………………………………………………………….110.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6) 表 表 2-1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表 4-9 表 4-10 表 4-11. 目. 錄. 班級中社會網絡分析的幾項指標………………………………………………29 班級樣本分佈表…………………………………………………………………48 分成三個集群的班級數…………………………………………………………49 三組集群的變異數同質性………………………………………………………49 三組集群的變異數分析 ANOVA …………………………………………………50 三組集群的的 scheffe 法事後比較之一………………………………………50 三組集群的的 scheffe 法事後比較之二………………………………………51 班級關係類型的集群分類………………………………………………………51 高、低關係強度的班級師生關係平均數與標準差…………………………… 55 高低關係班級在師生關係標準差的獨立樣本檢定……………………………55 學生受歡迎度數與師生關係的相關係數………………………………………57 高、低關係班級中學生受歡迎度數與師生關係的相關係數…………………59. 政 治 大 表 4-12 高低關係氛圍班級在師生關係性別差異的獨立樣本 t 檢定…………………59 立 表 4-13 高、低關係班級網路密度平均數與標準差……………………………………63 ‧. ‧ 國. 學. 表 4-14 高低關係班級在網路密度的獨立樣本檢定……………………………………64 表 4-15 高、低關係班級 EI 指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64 表 4-16 高低關係班級在性別林立指數的獨立樣本檢定………………………………65 表 4-17 高、低關係班級二方關係指數平均數與標準差………………………………65 表 4-18 高低關係班級在θ值、ρ值的獨立樣本檢定…………………………………66 表 4-19 高、低關係班級派系數平均數與標準差………………………………………67 表 4-20 高低關係班級在派系數的獨立樣本檢定………………………………………67 表 4-21 高、低關係班級成分數平均數與標準差………………………………………68 表 4-22 高低關係班級在成分數的獨立樣本檢定………………………………………68 表 4-23 高、低關係班級獨立者平均數與標準差………………………………………69 表 4-24 高、低關係班級獨立者比率平均數與標準差…………………………………69 表 4-25 高低關係班級在成分數的獨立樣本檢定………………………………………69 表 4-26 社會網絡分析指標顯著性總表…………………………………………………70 表 4-27 高、低關係班級核心密度與邊陲密度平均數與標準差………………………73 表 4-28 高低關係班級在核心密度、邊陲密度的獨立樣本檢定………………………74 表 4-29 班級樣本一(1-4-7)的社會網絡描述性分析………………………………… 76 表 4-30 班級樣本一(1-4-7)的核心與塊模型分析…………………………………… 77 表 4-31 班級樣本二(2-5-10)的社會網絡描述性分析…………………………………78 表 4-32 班級樣本二(2-5-10)的核心與塊模型分析……………………………………79 表 4-33 班級樣本三(3-4-3)的社會網絡描述性分析………………………………… 80 表 4-34 班級樣本三(3-4-3)的核心與塊模型分析………………………………………81 表 4-35 班級樣本四(6-6-7)的社會網絡描述性分析………………………………… 82.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7) 班級樣本四(6-6-7)的核心與塊模型分析……………………………………83 班級樣本五(8-6-1)的社會網絡描述性分析…………………………………84 班級樣本五(8-6-1)的核心與塊模型分析……………………………………85 低關係班級中核心者在同儕關係、師生關係的數據比較………………… 87 班級學生在同儕關係單一樣本 t 檢定……………………………………… 90 班級學生在師生關係單一樣本 t 檢定……………………………………… 90 網絡分析指標顯著性總表…………………………………………………… 91 班級小社會關係檢核表……………………………………………………… 97.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4-36 表 4-37 表 4-38 表 4-39 表 4-40 表 4-41 表 4-42 表 5-1. Ch. engchi. V. i n U. v.

(8) 圖. 錄. 班級關係氛圍的集群分析架構圖………………………………………………33 各班級集群在師生關係變項上的差異分析架構圖……………………………34 各班級集群在人際網絡結構的差異分析架構圖………………………………34 各類型班級在核心邊陲與人際結構圖的內容分析架構圖……………………35 各班級集群在人際網絡結構的差異分析架構圖………………………………35.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3-1 圖 3-2 圖 3-3 圖 3-4 圖 3-5. 目. Ch. engchi. VI. i n U. v.

(9)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者多年來任職於國小的教學實務現場,職務多以擔任班級導師為主,在 多年的國小教職工作中,多處於與學童終日相處的導師工作環境中,經歷學術研 究與實務工作的交互粹鍊,逐步衍生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一、班級關係氛圍之樣態與重要性 在學校環境中,過往被認定的優良班級,多為學業成績穩定優良,甚或是秩. 政 治 大. 序良好的班級。在歷經長期的社會環境與教育氛圍轉化後,研究者經歷實務工作. 立. 長期與學童共融相處的導師生涯,體認到現今評斷一個班級品質的良窳,與過去. ‧ 國. 學. 有截然不同的切入觀點。. 班級的本質優劣評斷,應不是著重於學業或秩序上的表現,更重視的應是隱. ‧. 含班級內部的和諧氣氛,隸屬於心理依附的關係發展,有別於過往刻板印象中的. y. Nat. sit. 學業或秩序,特別是高年段或中學以上的學校班級,因為增加了學生間人際互動. n. al. er. io. 的議題,所以關係的重要性特別突顯。. i n U. v. 若重新以班級經營的角度下檢視,兒童若在適應的學校環境時,擁有共融、. Ch. engchi. 接納和關心的環境與文化,對兒童是極有幫助的(Walther-Thomas, 1997),此內 涵應就包含了心理上的適應,所以教師經營學生內在心理適應之重要度,應是優 先於學業成績的部分。 在學校教育的班級組織中,班級成員會經歷班級內部人員的長期互動,進而 產生彼此間人際關係的發展,而學童彼此間的同儕關係,將很自然的在班級中形 成兒童世界的小社會(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不論是「師」與「生」 之間,亦或「兒童之間」。班級內部在時間的醞釀下,會自然形成一個約莫 30 人左右(包含教師)的小型人際網絡,此些複雜的微小關係極可能是形成班級氛 圍的眾多小因子,亦可說是影響整體班級發展的小細胞。 1.

(10) 而班級內的關係發展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時間逐步形塑班級內部的氛圍 關係,此些關係的型態與樣貌是呈現怎樣的模樣呢?從現代社會的觀察中可發 現,台灣教育環境逐漸產生許多班級導師有帶班不力的現象,推測其原因在於時 代的自然演變下,過往常使用的團體權威帶領方式,較不適用於現代的班級,且 現代學童與家長在自我意識上崛起,教師權威專業備受挑戰,教師的帶班方式與 核心重點的轉變,將是研究者關心的議題,在重視關係與個人化的班級生活中, 醞釀班級內部的團體氛圍呈現怎樣的面貌,是研究者關心與欲探討的議題。 過往的學術研究中,即有大量針對班級氣氛的相關研究,以及班級風格的分. 治 政 大 評斷,多是探討學生對於整體班級的感受與情意面向的統計研究,並多以類型論 立. 類與相關研究,但過往研究多偏重以班級風格或班級氣氛圍單一主題進行測量與. 的觀點建構量表或進行相關研究,鮮少有針對個別師對生、生與生之間的關係進. ‧ 國. 學. 行細緻的探討。. ‧. 研究者認為教室內的氛圍與關係應該透過多角度的測量,包含了每一個學生. y. Nat. 之間、每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人際網絡關係,班級中的氛圍與關係應包含至少兩. er. io. sit. 項:其一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師生關係、其二為學生之間的同儕關係,兩種關係 形成的網狀關係圖,會同時建構班級氛圍的組型,因此研究者期望探究以關係為. al. n. v i n 主軸指標作為檢定班級氛圍的方式進行,此為本研究的初始動機。 Ch engchi U 二、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對班級關係氛圍影響. 過往也有多數研究顯示,班級內師生關係的情況,比兒童與自己父母關係的 狀況更能預測將來學生的行為發展(Howes, Hamilton, & Matheson, 1994),學校 教育中具有潛移默化的功能亦是不爭的事實,且關係發展的重要性亦並不亞於學 業表現的重視程度。 針對促進師生關係發展的方式與技巧,在眾多的人際關係理論、班級經營技 巧上的闡述與理論研究也多如牛毛,身為實務現場教師者多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解 與基本的管理班級技巧,然而現代師生間的地位不必然是平等狀態,教師對於學 2.

(11) 生中存在的次級文化的理解,必然會影響學生對於師生關係與互動滿意與否(黃 鈺雯,2004),此亦為現今教師較難為的主要課題。 以目前台灣「包班制」的國小班級的現況,級任教師在班級中必定扮演舉足 輕重的角色,學科課程有近半內容是由級任教師進行傳授。此外,級任教師也 常是擔任兒童生活行為與常規的負責人,從諮商輔導的角度來說,教師隸屬於 學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與兒童的相處時間與關係位置地位也不亞於父 母,若具有良好師生關係,對於學童的學校適應和發展都會是正向幫助 (Davidson, Gest, & Welsh, 2010),良好關係是班級和諧的重要因子。. 治 政 大 關係(Pellegrini & Blatchford, 2000)。在空間距離的相近的條件下,同班級中兒 立 班級教室內的特性亦會影響孩子對於朋友的選擇,且會自然形成友誼網絡. 童和老師較有接觸的機會,彼此的影響力與關係的程度相對也大,教師若對某. ‧ 國. 學. 些學生具有漠視或是負向行為,也會造成 當事人在班級中 的負向同儕關係. ‧. (Wentzel & Asher, 1995),因此教師的行為造成的關係氛圍或許也成是學童在. y. Nat. 同儕關係上的參考指標。. er. io. sit. 過往對於班級內兒童的同儕關係議題一直備受重視,根據過去的研究,亦顯 露外貌、學業成就、性別等諸多變項都會與同儕關係具有關聯性(李偉斌,2011),. al. n. v i n 研究結果顯示外貌或學業成就佳的兒童,會在同儕關係中表現良好,而同性別的 Ch engchi U 兒童也較易建立友誼關係,但可能會依年齡不同而有略有差異,與國外諸多研究. 的結果類似。國外眾多研究也多說明了兒童自身的人格或父母教養方式等因子, 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童的人際關係。 過去研究顯示在小學階段的四年級左右,多數兒童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重要的 人際脈絡及同儕之間的關係團體(Bagwell, Coie, Terry, & Lochman, 2000),而 此些關係團體的成員多會是在學校班級的同學間。若進行參與式觀察學生團體之 間的互動過程,可發現兒童的人際互動表現似乎對其自身的發展是具有意義的, 且兒童若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在未來的情感適應、工作表現上都會有正向的幫 助(Pedersen, Vitaro, Barker, & Borge, 2007),由此足見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性。 3.

(12) 至於兒童在人際關係的發展良窳,對其未來的社會性發展會有深遠的影響, 兒童若經歷良好的社交互動經驗,有助於使自身獲得良性的回饋,除了建立社交 技巧外,也可利其滿足心理需求,並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同時也有助於建立同 儕關係模式,並可能潛在影響在學業上的積極表現(Caims, Leung, Gest, & Caims, 1995; Lease, Musgrove, & Axelrod, 2002; Magnussen & Statin, 1998; Rubin, Bukowski, & Parker, 1998)。綜上所述,可以理解兒童若具有高品質的人際關係 和社會技巧,與國小學童各方面的身心發展,是具有正向良好的影響與相關。 兒童人際關係大體上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垂直的關係」,即是兒童與成人. 治 政 大 平的關係」,即兒童與同儕之間的關係。良好的同儕關係有助於發展社交能力, 立. 長輩的關係,這種關係通常可有助於兒童發展出基本的社交技巧;另一則是「水. 能預防或減少兒童適應不良的問題發生,同儕關係不良者較容易使兒童產生高攻. ‧ 國. 學. 擊等負向社會行為(Coie, Dodge, Terry, & Wright, 1991; Ollendick, Weist, Borden. ‧. &Greene, 1992; Parker & Asher, 1987)。. y. Nat. 過往的研究即顯示兒童在家庭外的「同儕互動」與「團體經驗」會對兒童具. er. io. sit. 有生理與心理上的影響(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 ,兒童進入學校後,從 同儕之間學習到的人際經驗的力量,勝過父母對其人際互動的教養力量,由此可. al. n. v i n 知,兒童人際關係的能力對於學校中成長階段的學童而言,會是個重要的課題。 Ch engchi U 從發展學的觀點來說,心理學中論及的依附理論,認為兒童在三、四歲之前. 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發展一個足以令他/她信任的依附關係,兒童首要能信任與 依附照顧自己的人或父母親,從這個基礎出發去認識自己(Bowlby, 1969, 1973) 。 發展任務的觀點中亦提及,兒童到了五、六歲,始進行社會關係發展(Selman, 1980; Sullivan, 1953; Youniss, 1980),藉由同輩的關係發展亦促成心理社會的機 制,此即為心理社會發展的開始,而此階段正值學齡階段,藉由學校的團體社會, 兒童開始進入人際社會網絡之中,此些發展學理論與觀點,與發展心理學中艾瑞 克森(Erikson)述及的心理社會發展任務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學校同儕環境的互動下,兒童經由長時間同儕互動的累積經驗,逐漸內化 4.

(13) 而形塑出兒童的互動模型(Ladd, 2005) ,且在成長過程中,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亦 可能是孩子們互相教導的結果,兒童彼此之間的人際關係會提供了一個社會化、 情感和認知發展的功能(Newcomb, Bukowski, & Bagwell, 1999)。因此,兒童同 儕關係是兒童之間相互影響的結果,兒童的同儕環境與人際關係是環環相扣的。 學齡前的兒童,其實就可區分生活周遭中朋友和非朋友的差別(Newcomb & Bagwell, 1995),而建立同儕關係與形成兒童團體中的派系(Cliques)則始於兒 童中期階段(9-11 歲) (Bagwell et al., 2000) ,但孩子進入同儕派系的過程與社會 發展是相當複雜的(Cairns et al., 1998; Ryan, 2001),且在小學階段後期,多數. 治 政 大 過去研究多關注學童個人變項(如:人格特質、社會資本、生活適應…等) 立. 孩童都已建立自己的重要的人際脈絡與同儕團體(Bagwell et al., 2000)。. 對於同儕關係與社交能力上的探討,此些研究的確具有學術上的價值與實質意義;. ‧ 國. 學. 亦有部分研究從「整體性的角度」探討班級關係層面的議題,以此了解兒童個人. ‧. 或同儕成員間的互動,同樣具有相當程度的意義。除上述面向的研究外,研究者. y. Nat. 認為兒童在特定班級的小小社會環境中,教師會是個重要的角色,教師主宰教室. 關係與班級氣氛,同樣會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n. al. Ch. 三、班級人際網絡的結構分析. engchi. er. io. sit. 物理空間中的無形氛圍,教師與學童間的微妙關係與互動,對於班上學童的同儕. i n U. v. 從上所述可得知,兒童之間的同儕關係是以班級內的同學為主,若要探究一 個團體或班級的關係,過去研究的方式多採用社會計量法中的「同儕提名法」, 此法可用來評量兒童在團體中的人際吸引或排斥程度,藉以顯示在班級中的社交 地位。在早期的研究中,Coie 與 Dodge(1983,1988)即採用分類系統將兒童的 社交地位分為五種,分別為:受歡迎者、被拒絕者、被忽略者、受爭議者及一般 組。除了計量的評定法外,部分研究(Asher & Dodge, 1986; Maassen, van der Linden, Goossens, & Bokhorst, 2000)也採用其他雷同的方式,包含提名法、訪談… 等。 5.

(14) 班級內的同儕關係是一個小世界的系統,過往研究都關注在個人層次上,若 以教室為一個小社會單位來看班級中的同儕關係也是本研究的核心議題,過往討 論的人際社會網絡關係,可能包括了家庭、親屬、同學、鄰居、工作夥伴…等, 而每種關係的聯繫,都與其他的社會網絡有關係,因此,社會網絡最基本的特質 是多元化及複雜性(Marsden, 2005),如何將此多元與複雜性運用在教室內的教 育與教學心理學是本研究主要課題。 現代研究中會採用社會網絡分析的分析方式,此法除了具有原本社會計量法 的優勢外,「社會網絡分析」不僅可量化同儕的吸引與排斥程度,更可將一個團. 治 政 大 的組織、呈現小團體中核心人物…等,將更多亟待關切的部分突顯出來 (Freeman, 立. 體中的組織結構描繪呈現,將成員的關係進行網狀連結、顯示小團體成員、派系. 2004)。因此,社會網絡分析的研究方法,所採用的觀點與角度會更具全面性,. ‧ 國. 學. 分析重點也是相當多元化。本研究擬採取社會網絡分析的技術與指標來分析教室. ‧. 的同儕關係與氛圍。. y. Nat. 社會網絡分析具有結構性的取向,不同於過去僅有線性的概念,並可從網絡. er. io. sit. 的各項角度分析(Cairns, Xie, & Leung, 1998; Whittaker & Garbarino, 1983),若 從網絡的形態分析,包括了網絡間互動的內容、成員的特色及異同、不同社會角. al. n. v i n 色在互動過程中互補關係、關係的涵蓋面、牽涉地域的範圍,以及各項因素結合 Ch engchi U. 所產生彼此牽引的關係。楊羅觀翠(1994)說明網絡的功能分析,會從實用性、 精神支援及資訊支援三大功能中分析每類型網絡對人所引起的作用。從網絡的深 度與廣度的分析,會從深度與廣度的角度三個層次分析社會支援:微觀的社會網 絡分析個人較親密的社會網絡,如配偶、家屬、親戚、與親密的朋友等;中層社 會網絡分析宗教、工作場…等社會組合;宏觀層面的社會網絡,分析政治架構、 中央性的社會組織…等。 國內國小教育階段,大部分班級人數多在 25-30 人左右,因此班級中的社會 網絡分析,運用社會網絡分析的概念描繪班級團體的現況與微妙關係,將是小世 界網絡研究的範疇,然而過去關於班級同儕團體關係的研究,極少運用社會網絡 6.

(15) 分析法的例子。國內楊婷雅與王珮玲(2009)運用問卷與訪談法,探討幼稚園兒 童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在自我和同儕知覺的差異情形。國外研究是運用集群分析 將兒童分類或是進行派系與性別的分析(Estell, Farmer, & Cairns, 2002; Kwon & Lease, 2007; Ryan, 2001) 。Bearman、James 及 Katherine(2004)則是以社會網絡 分析法瞭解中學生的性愛網絡,在各議題的使用範圍相當廣泛,但都沒有將研究 對象聚焦於國小學童上的內容。 本研究期能採取過去單一的社交計量法的方式,評估班級學童個人的的同儕 關係,亦期能將班級視為一個小型的社會網絡,因此本研究將以系統的觀點了解. 治 政 大 的幾項指標列入分析,以此瞭解班級內的氛圍關係與學童的同儕關係的關聯,而 立 在班級中的網絡情況,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小型的社會網絡分析,運用網絡分析. 班級內的整體社會網絡關係指標,包括了: 包容度(inclusiveness)、相連度. ‧ 國. 學. (connectivity) 、連結度(connectedness) 、密度(density) 、對稱度(symmetry)、. ‧. 派系數(Cliques)…等。除此之外,對於班級內部的人際網絡結構也是本研究欲. y. Nat. 探討的議題,班級內部的網絡結構,包含二方關係、孤離者數、學童的角色與位. n. al. er. io. sit. 置、班級學童派系間的關係,此些分析將可呈現班級內部的關係結構面貌。. 四、研究目的. Ch. engchi. i n U. v. 既然學童的同儕關係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童的正向發展,因此從班級經營角 度來說,教師將會是具有除了課業以外的重要課題,就是形塑班級關係氛圍的面 貌。研究者欲探討的議題乃是從此教育與教學心理學的雙重角度觀點下著手,探 討教室環境內教師所主導的「教室氛圍」與學童同儕間關係的交融關係,其中又 分為班級內整體性和學童族群間個別或子群的探討。 次之,班級內的氛圍與同儕關係的測量,在研究技術上需如何進行與評估, 分析班級內的關係氛圍包含哪些類型,也是本研究中探討的主題,例如:班級內 的和諧關係、教師與學童緊密關係、教師營造的班級人際相處模式等,都可歸類 為是教室內學童與教師之間所營造的關係氛圍,也都可能是造成學童班級內人際 7.

(16) 社會網絡關係的因子。因此,從教育與教學心理學不同層面角度,來探討「關係 氛圍」的兩個向度:學童的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彼此之間的關聯亦為本研究的 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期能將學校教室內的實體空間的找出無形的關係空間,從中探討班級 關係氛圍的現狀,並從班級關係氛圍的品質良窳切入,探討不同氛圍的班級在師 生關係上有何差別;探討不同氛圍班級在人際結構上的差別,教師若以此些資料 如何用來理解自身的班級,了解師生關係在班級中扮演的重要性與關聯性,教師 從中若理解班級的內部人際結構後,如何改變班級關係氛圍的現況,此些皆為本. 治 政 大 對於教師與學童來說,良好的關係氛圍都是有利於班級內部的學習環境,從 立. 研究待探究的議題。. 關係系統觀的角度評鑑一個班級亦可能是未來的趨勢,因此建構班級內部的關係. ‧ 國. 學. 氛圍與人際結構,亦須要在學術上具有良好的鑑定與評斷的工具,研究對於提升. ‧. 教育實務的學術地位將是有所幫助,因此本研究期亦能將研究結果,運用在實務. y. sit. io.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al. er. 的之一。. Nat. 上,建構可行的簡易的班級關係氛圍與結構的檢核方式。此為本研究的動機與目. n. v i n (一)探討由師生關係、同儕關係所建構的班級關係氛圍之類型。 Ch engchi U (二)探討在不同班級關係氛圍類型中師生關係變項上的差異。. (三)探討在不同班級關係氛圍類型中人際網絡結構樣貌的差異。 (四)探討班級內部班級人際網絡結構,子群與班級小團體的樣態。 (五)探討在班級輔導實驗課程對班級關係氛圍與人際網絡結構的改變效果。. 8.

(17)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延續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列出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 一、分析班級關係氛圍的類型 (一)依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兩向度對班級的集群分類為何?. 二、分析不同關係氛圍的班級,在師生關係上的差異 (一)不同關係氛圍類型班級,師生關係分散量數是否有所差異?. 政 治 大. (二)不同關係氛圍類型班級,學生社交量數與其師生關係的關聯性是否有所. 立. 差異?. 三、分析不同關係氛圍的班級,在人際網絡結構上的差異. ‧. ‧ 國. 學. (三) 不同關係氛圍類型班級,班級內的師生關係是否有性別差異?. n. al. er. io. (二)不同關係氛圍類型,班級子群結構的差異為何?. sit. y. Nat. (一)不同關係氛圍類型,班級整體人際網絡結構的差異為何?. Ch. engchi. 四、分析不同關係氛圍類型的班級的內部結構. i n U. v. (一)班級內部班級人際網絡結構,子群與班級小團體的樣態為何?. 五、促進班級氛圍關係的班級輔導課程 (一)施行班級輔導實驗課程的前後,班級關係氛圍與人際網絡結構上的的改 變為何?. 9.

(18) 第三節 名詞界定 為利於本研究之分析與討論,僅就研究中涉及之重要名詞,加以界定如下:. 一、班級關係氛圍 過往有關氛圍(climate)一詞,教育心理學者長年的研究有其定義的差別, 早期學者 Bower 與 Hollister(1967)認為班級團體是小型社會,具有心理團體活 動、社會團體活動與工作活動。此一團體成員在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後會形成一 種氣氛,他能控制成員的活動,進而形成團體的特色,通常稱作「團體氣氛」。. 政 治 大 班級關係氛圍,是指在班級內部,經由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共同交互作用下產 立. 若在本研究以班級為主體的範圍內就界定為「班級關係氛圍」。本研究中所指之. ‧ 國. ‧. 二、師生關係. 學. 生的人際間的氣氛關係品質。. sit. y. Nat. 師生關係意指在班級內部教師與學生長時間的互動下,產生人際間彼此交融. al. er. io. 互動的關係,教學行為互動與教室內情感互動後所產生的關係緊密度,本研究中. v. n. 所指的師生關係,乃經由班級師生關係量表測量所得,量表採集了中央研究院吳. Ch. engchi. i n U. 齊殷(2008)針對高中學生的網絡資料分析庫「高中生的友誼網路:成因、持續、 變遷與影響」(WIS),在資料庫中採集了五題對於學生和老師關係的量表內容, 內容為:我和老師不太親近、我的老師對我有幫助、我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我 的老師關心我、老師對我有「偏見」 ,此師生關係為學生評定自己與老師的關係。 以此五題目的綜合分數,作為該學生評定的師生關係,以全班所評定的師生關係 的平均值,作為該班級的師生關係品質。. 三、同儕關係 同儕關係意指班級內部學童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關係程度,對於班級內部的 10.

(19) 其他同學感受,包含了對班級同學特定人物的關係以及對全班的關係感受,本研 究採用學童對於全班內部的氛圍感覺做為班級內同儕關係的整體評量。採用量表 結果作為同儕關係的指標,量表採集中央研究院吳齊殷(2008)針對高中學生的 網絡資料分析庫「高中生的友誼網路:成因、持續、變遷與影響」 (WIS),資料庫 中的班級氛圍與師生關係的向度中,採樣了六個題目作為本研究測量班級中氛圍 的基準,題目內容為:班上同學總會互相幫忙、我不太喜歡與班上同學來往、班 上同學相親相愛,猶如一家人、我們班的同學彼此之間有時候不太合作、與其他 班比較,我們班同學比較互相信賴、班上同學常有衝突、爭執。作為同儕關係的. 治 政 大 己認定的班級的關係,以此五題目的綜合分數,作為該學生評定的同儕關係,以 立 向度,以此量表中所得的結果作為本研究的同儕關係。此同儕關係為學生評定自. 全班所評定的同儕師生關係的平均值,作為該班級的同儕師生關係品質。. ‧ 國. 學 ‧. 四、人際網絡結構分析. y. Nat. 人際網絡意指在團體內所呈現的每個人之間的關係,可涵蓋友誼關係、工作. er. io. sit. 關係…等,在本研究中採用學童的友誼關係所產生的關係網絡,網絡關係的測量 採用最簡單的傳統測量技術,依照 1930 年美國學者莫里諾(Moreno)首創社會計. al. n. v i n 量(socimetric)的方式,僅詢問每一位學生喜歡和誰在一起,以此方式計算出每 Ch engchi U 位學生受歡迎的「量」,以此量的結果與學童間選擇的網絡來進行分析。. 本研究的量表為研究者自行編製,但內容參酌了中央研究院吳齊殷(2008) 針對高中學生的網絡資料分析庫「高中生的友誼網路:成因、持續、變遷與影響」 (WIS),將其社交計量的部分簡化成為本量表的內容,成為研究者自編的國小 班級友誼網絡量表。量表內容為:你喜愛本班每位同學的程度(1-10),選出五位 你最喜歡的同學。 測量網絡中學童的幾項個人指標,包含了下列幾項,連結度(Degree)、內 連結度(In-degree)、關係涵蓋面(Range diversity)、居中性(Centrality)、鄰近 性(Closeness) 、居間性(Bwtweenness) 、核心值(coreness) 、聲望(Prestige)。 11.

(20) 一般進行社會網絡分析的研究,會進行的網絡結構的指標分析,內容包含: 網絡大小 ( size)、包容度 ( inclusiveness)、相連度 ( connectivity)、連結度 (connectedness)、密度(density)、對稱度(symmetry)、派系數(Cliques)、孤 離者個數、班級結構型態(Block types)、班級中階層的分析結構、班級位置上 的分析(structural equivalence、blockmodeling)。 本研究所採用的班級人際網絡分析指標,包含了:密度、EI 指數、θ值、ρ 值、派系數、成分數、孤離者數、孤離者比率、異質性、失能性、分裂性、核心 與邊陲密度大小與密度。. 政 治 大. 除此之外,亦有塊模型的分析,包含學童的關係子群,探究子群間的關係密 度、位置與角色的分析。.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呈現國小班級關係氛圍的不同型態,以及探討不同氛圍型態的 班級所顯露的人際網絡結構之樣態。研究中首要探究班級內由「師生關係」與「同 儕關係」雙向度所塑成的班級氛圍類型,次而描繪不同班級氛圍型態的班級,顯 露出的人際社會網絡結構樣態,並進行差異的分析比較。 研究首要探究一般兒童的人際關係發展歷程;接著,針對本研究的之對象: 班級內的小學生,探討兒童進入自然所形成的班級關係團體後,經由時間因素 的催化與影響所構成班級關係氛圍,以及班級內的兩個班級人際向度(師生關. 政 治 大 各類班級顯露出的人際關係結構樣態,以此理解班級內的人際網絡結構。 立. 係、同儕關係)對關係氛圍影響的探究。最後,在不同類型氛圍的班級中,探究. ‧ 國. 學. 綜上所述,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章進行過往文獻的探討,首 先針對國小學童人際定義與歷程發展探討,次就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在班級中. ‧. 所構成的影響進行探討,再者則探討班級中人際社會網絡的評定過程與結構分. sit. y. Nat. 析的研究,最後探討社會網絡分析對國小班級中人際結構與班級經營的關聯進. al. er. io. 行探討,以此順序符應本研究所欲回饋到班級經營中的實務現場面的建議。. v. n. 本章分為四節分列詳述之,依序為「兒童人際關係的定義與發展歷程」、「師. Ch. engchi. i n U. 生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關係氛圍的關聯」、「兒童人際網絡的評定與班級社會 結構」、「社會網絡分析在教育上的研究與應用」等四個面向依序加以進行文獻 探討。. 13.

(22) 第一節. 兒童人際關係的定義與發展歷程. 關係(Relationships)意指互動的個體之間形成彼此之間的社會期望基礎 與社會脈絡(Hinde,1997)。從心理學上的定義來看,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泛指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張春興,1989),亦可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認知,因 而產生的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競爭,領導或服從等關係(三民辭典,1995)。陳 皎眉(2006)則定義人際關係為兩人之間彼此互相影響、相互依賴,且彼此的互 動,並維持一段較長時間。 根據定義來看,人際關係可說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若是擴大解釋為. 政 治 大 交往關系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朋友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 立 社交關係,則延伸為社會學的範疇,而華人世界中指除親屬關係以外的人與人. ‧ 國. 學. 係、傭傭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 心理學中論及的依附理論,認為兒童在三、四歲之前的重要任務之一,是. ‧. 發展一個足以令他/她信任的依附關係。起初,兒童能信任與依附照顧自己的. sit. y. Nat. 人或父母親,才能由這個基礎出發去認識自己(Bowlby, 1969, 1973)。兒童到了. al. er. io. 五、六歲, 開始進行社會關係發展 (Selman, 1980; Sullivan, 1953; Youniss,. v. n. 1980),藉由同輩的關係發展亦促成心理社會的機制,此即為心理社會發展的開. Ch. engchi. i n U. 始,而此階段正值學齡階段,藉由學校的團體社會,兒童開始進入人際社會網 絡之中,此年齡亦符合艾瑞克森(Erikson)述及的心理社會發展任務階段。 現代社會環境婦女投入工作職場較多,單親家庭比率增加,兒童被迫提早 進入團體生活,在團體中相處較多時間,因此同儕關係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Asher& Coie,1990)。對兒童來說,家庭外的「同儕互動」與「團體經驗」會 對其具有極大的影響力(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早期學者 Bryant (1985)即發現 10 歲的孩子若是參與一些非結構性的社群活動,將會有益於在 其在認知上的知覺汲取能力(perspective-taking)。 除此之外,根據過去研究,兒童若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在未來的情感適 14.

(23) 應、工作表現上都會有正向的幫助(Peder, Vitaro, Barker, & Borge, 2007),因此 以個別發展來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兒童具有正向幫助。 成功的同儕關係亦可助於發展社交能力,能預防或減少兒童適應不良的問 題發生,同儕關係不良者會具有高攻擊等負向社會行為(Coie, Dodge, Terry, &Wright, 1991; Ollendick, Weist, Borden &Greene, 1992; Parker & Asher, 1987)。 當兒童有一些同儕的問題出現,就顯示他們正面臨一些社會和心理上的困難, 且可能逐漸地影響他們的生活(DeRosier et al.,1994; Parker et al.,1995)。以此推 之,更加確認兒童人際關係的能力對於成長階段的學童而言,的確是課業外的. 治 政 大 而家庭是兒童成長中第一個接觸的「類社會環境」,家庭中的父母對於兒童 立. 重要課題。. 的人際關係的影響與發展理應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諸多的研究顯示父母的教養. ‧ 國. 學. 態度方式對於兒童的同儕或人際關係有一些關聯性(Bhavnagri &Parke,1991;. ‧. Ladd & Hart, 1992),特別是「母親」角色的信念與態度更是直接影響兒童同儕. sit. io. er. 容。. y. Nat. 關係發展(Ladd et al., 1992),意指父母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或選擇孩子的社群內. 除此之外,父母的對於人際關係的信念也被認為兒童在社會技巧的訓練學. al. n. v i n 童的社會性的重要因子(HartC et al., 1997),意指父母對兒童若採鼓勵且開放的 hengchi U. 社交關係,或是保守的防衛兒童避免接觸社會關係,都直接影響兒童往後的社 交技巧與關係。兒童在活動中獲取同儕經驗部分由父母提供適當的建議和督 導 , 讓他們得以在同儕中展現出一些社會適宜行為 ( Kennedy,1992;Ladd & Golter,1988;. Russell & Finnie,1990),兒童可從父母中教導中學習到得知哪些. 是 在 同 儕 互 動 中 可 說 可 做 的 , 進 而 建 立 和 他 人 的 同 儕 關 係 ( Rubin & Rose-Krasnor,1992)。 除了父母的角色影響外,家庭內的其他變項也是影響兒童人際關係的因 子,兒童若具有手足關係可以幫助其在人際關係的提早學習,過往的研究中也 顯示手足的關係可以正向的提升孩童在社會技巧與人際關係的能力(Martin & 15.

(24) Ross,1995;Stormshak , Bellanti & Bierman,1996)。 過去研究發現在兒童發展的早期階段(學齡前),就已經可以區分朋友和非 朋友的差別(Newcomb & Bagwell, 1995)。且當兒童的同儕關係開始建立初期, 也表示該兒童進入了社會適應調適的階段(Ladd & Kochenderfer,1998)。隨著年 齡的增長,至兒童中期階段(9-11 歲),兒童之間也會建立同儕關係與形成團體 中的派系(Cliques)(Bagwell et al., 2000)。且在小學階段後期(高年級),多 數孩童都已經有屬於自己的重要的人際脈絡與同儕團體(Bagwell et al., 2000)。 聚焦於教育心理學層面,兒童在校園內的人際關係應是除了學業之外的重. 治 政 大children),另一個則是被 受歡迎兒童分為兩種類型:其一為被拒絕兒童(rejected 立. 要課題之一,在學校中,若成為不受歡迎兒童,則會成為一種適應問題,而不. 忽略兒童(neglected children)。過去研究顯示,在遊樂分組時候,兒童較為願. ‧ 國. 學. 意和被忽略兒童共組(Asher, Rose,& Gabriel,2001; Rubin et al., 1998)。. ‧. 若從諮商輔導的立場檢視,被拒絕的兒童需要接受的是降低攻擊的,以便. y. Nat. 重新建立它們的同儕互動方式與建立同儕關係(Waas & Graczyk,1998);而被忽. er. io. sit. 略的兒童則是需要增進社會技巧的訓練,以此改善他們的同儕相處狀況(Mize & Ladd,1990)。預防勝於治療,在班級內兒童若能成功建立同儕關係,以避免產. n. al. 生不受歡迎的狀況。. Ch. engchi. i n U. v. 過往的研究中,針對兒童的人際關係或社會技巧的探討與論述甚多,探討 教學策略的運用或是個別與團體輔導的案例也相當多。Hart 等人(1997)認為對 於兒童人際關係上的來源主要有三個面向的因素影響,包含了 Proximal factor, 意指家庭內的變項,含括父母教養、和家庭成員的關係互動…等,Distal factor 家庭外的變項,包括角色束縛、兩代之間因素、社會經濟地位、壓力和支持、 文化…等,Personal factor 個人變項,包括了人格特質、性別、遺傳、發展的階 段…等,由此可見兒童人際關係是個多面向的議題。 心理學中關住的針對兒童人格特質對其人際關係的影響,論述與研究持正 面與反面的論述也可說是眾多紛紜。Rubin(1998)認為內向和外向的小孩各自 16.

(25) 有不同展現人際的方式,內向的小孩會使用沉默寡言和謙遜的社會溝通策略, 外向的小孩展現他們展現它們的慾望並展現處它們的能幹,因此可建立不同形 式的同儕關係。 由此可知不同特質的兒童都有其建立同儕關係的方式,在校園中的兒童人 際互動歷程下,兒童會逐漸從中學習到人際的課題。除了內外向的兒童各有不 同的人際互動模式外,過往對於不同的兒童的氣質分類,也發現各類幼兒有不 同的同儕互動方式,王珮玲(2003)針對幼兒的研究中,將兒童氣質分為六類, 六類兒童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同儕互動模式。Cohen 和 Siegel(1991)與 Costanzo. 治 政 大 本,從過程中經驗一些人際互動的角色,進而學習到人際互動的原則與模式。 立. (1991)採用社會認知中脈絡化的觀點,認為兒童在社會互動中產生知識與和劇. 性別在兒童人際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且依年齡不同則產生的現象會有所. ‧ 國. 學. 差異(Feeney & Noller, 1996)。二、三歲的幼兒階段的兒童,尚不會區分性別. ‧. 而喜歡一同玩耍,但到四、五歲後,性別概念發展明確,刻板印象就會介入友. y. Nat. 誼發展(劉秀娟,1999),因此人際議題於幼年時已悄然開始。. er. io. sit. 校園中的兒童人際關係亦可大致上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垂直的關係,即是 兒童與成人的關係,這種關係可發展兒童基本的社交技巧,其中包含一大部分. al. n. v i n 的親子關係,在校園內則會類化成為師生關係;另一則是水平的關係,即是與 Ch engchi U. 同儕相處的關係。. 根據文獻探討的內涵,研究者認為兒童在校園內的班級中,自然存在兩類 型的人際互動關係,亦是包含垂直關係(師生關係)與水平關係(同儕關係), 此兩種兒童發展而來的關係,在班級內會產生效應形塑成不同類型的班級關係 氛圍。. 17.

(26) 第二節. 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氛圍的關聯. 前節探討了在以兒童為主體的人際關係發展歷程中,逐步會形成「垂直的師 生關係」與「水平的同儕關係」。多年來,在國小班級相關的研究中,普遍多為 探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亦有眾多研究探討教室內的獨特「風景」,亦即所 謂的「班級氛圍」。 有關氛圍(climate)一詞,教育心理學者長年的研究有其定義的差別,早期 學者 Bower 與 Hollister(1967)認為班級團體是小型社會,具有心理團體活動、 社會團體活動與工作活動。此一團體成員在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後會形成一種氣. 政 治 大 本研究以班級為主體的範圍內就界定為班級內的「關係氛圍」。 立. 氛,他能控制成員的活動,進而形成團體的特色,通常稱作「團體氣氛」。若在. ‧ 國. 學. 過去研究的班級氣氛採用工具性的量表,早期李彥儀(1980)即已經探討班 級內 15 個向度的「學習環境量表」,內容包含了團結、多樣性、班規、進度、. ‧. 物質環境、衝突、目標導向、偏愛、困難、冷淡、民主、派系、滿意、組織散. sit. y. Nat. 亂、競爭,依其研究的歸類進行二度分類來看,與班級氛圍有關聯的面向,是. al. n. 級關係氛圍。. er. io. 人際關係、班級組織、學習三個層面。而本研究即是探討人際關係面向中的班. Ch. engchi. i n U. v. 延續上述所言,班級中學童成員在長期相處後,形成人際互動關係的網絡 關係,在班級教室環境內,存在著這兩種人際關係類型,其一為師生關係,另 一則是同儕關係。班級中主宰大小事務的是級任教師,級任教師與學生相處時 間,甚至比學生家長為多,因此,教師與班級內的每個學生長期互動下,必然 形成一個師生關係;此外,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童,因為學校班級的編配下形成同 班同學的關係,此團體之間的關係,在長期的互動下,亦然也形成班級內的同 儕關係。 從教育與社會心理學檢視,學校團體中師生的互動包含了師生單獨兩人的 互動、教師與部分學生小團體的互動、教師與整體班級的互動形式,而這些都 18.

(27) 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因為師生關係不一定是和諧對等地,師生間交互作用是經 過不斷的衝突與調適後所形成的一種關係穩定狀態(陳奎熹,1990)。 師生關係的狀況,甚至比兒童與自己父母關係的狀況更能預測將來學生的 行為發展(Howes et al.,1994)。過往研究顯示教師如能做到幾點,可有助於師 生關係,包含:減少進行學生之間的比較、使用班級合作學習法、強調兒童的優 勢能力而非弱勢能、增加學生成功經驗的機會、充滿溫暖、鼓勵及支持感,使 學生可能有更多的表現…等(Shuell, 1996; Stipek,1997)。 而師生間的地位不見得是均等狀態,教師對於學生中存在的次級文化的理. 政 治 大. 解,必然會影響學生對於師生關係與互動滿意與否(黃鈺雯,2004),這也是現 今教師難為的一主要課題。. 立. 國內近期亦有類似的研究,楊琬如(2011)認為師生關係與互動具有認知、. ‧ 國. 學. 情意、行為三個領域層次,概括來說,認知部分涵蓋知識上的理解的互動關. y. Nat. 則顯示再對學生行為的反應與行為管教的方式。. ‧. 係、情意部分則包含互動的心理關係、信念價值與正負向的情感態度、行為上. er. io. sit. 過往對於師生互動的研究中相當眾多,涵蓋了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各 種角度的觀點來檢視師生關係的理論。陳奎熹(1990)認為分為三種類型,其一. al. n. v i n 為交互作用的模式,探究師生互動模式;其二為社會體系模式,以角色理論為 Ch engchi U 基礎的觀點;其三則以詮釋批判的觀點,探究師生間和諧與衝突的關係。. 對於管教與互動的研究,雙向度的分類會是被認為較為周延的,舉凡過去 學者 Bronfenbrenner(1961) 的「控制」 「支持」雙向度、Maccoby 與 Martin(1983) 的「權威」、「放任」雙向度、 Wubbels、Creton 與 Hooymayers 的「影響」、 「接近」雙向度,都以四個象限的概念來理解師生互動或是親子之間的關係。但 其實關係就是一種喜好程度,以學生立場來說,經過長期互動後,會產生對該 教師的一種直覺喜好度,不論是管教方式嚴厲或是親和,最後都會形成一個關 係向度。 過往研究中探討幾個結論,無論是內外向或是不同氣質的兒童,都有其在 19.

(28) 人際互動模式的生存之道。現今國內的國小班級中,多是屬於「包班制」的模 式,級任教師在班級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學科課程有近半以上由級任教師 (導師)進行傳授,級任教師也常是擔任兒童生活行為與常規的負責人,應是學 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與兒童的相處時間與關係位置地位並不亞於父母, 若具有良好師生關係,對於學童的學校適應和發展都會是正向幫助(Davidson, Gest, & Welsh, 2010)。 因此,級任教師雖是個成人角色,隸屬於上下關係,但其在班級同儕團體 網絡中,與兒童同儕關係應是有所關連的。班級教室內的特性亦會影響孩子對. 治 政 大 空間距離的相近的條件下,同班級中兒童和老師較有接觸的機會,彼此的影響 立. 於朋友的選擇,且會自然形成友誼網絡關係(Pellegrini & Blatchford, 2000)。在. 在班級的負向同儕關係(Wentzel & Asher,1995)。. 學. ‧ 國. 力與關係的程度相對也大,教師若對某些學生漠視或是負向行為,也會造成其. ‧. 級任教師對兒童同儕社會關係會有一定的影響,Gest (2006)的研究即顯. y. Nat. 示教師和學生評定人際關係的想法會隨著越高年級一致性越高,但在過去研究. er. io. sit. 鮮少被學術界探討。除此之外,若班級中的老師在班級內特別偏愛某些學生, 此種內隱或外顯的行為,是否會形成兒童團體間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造. al. n. v i n 成其他同學同樣喜愛此同學,亦或是反面效應,此議題值得被深入探究。 Ch engchi U. 一般兒童的人際與同儕團體多會在接受學校教育的班級組織中,同儕關係. 會很自然的在班級中形成兒童世界的小社會(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 Hartup(1992)認為男孩的同儕團體是隨著年齡逐漸擴大,女孩則是逐漸縮小範 圍,此部分是採性別二分的觀點產生的基本概念。Cairns, R., Xie, H., & Leung, M. (1998). 但是孩子進入兒童形成同儕派系的過程與社會發展是相當複雜的(Cairns, Xie, & Leung, 1998; Ryan, 2001)。兒童中期階段(9-11 歲)的國小學生,正值 兒童期邁入青春期的階段,男女性別角色逐漸形成,在友誼關係的社會化歷程 之下,同儕關係應是傾向同性派系的友誼關係,會較喜歡與同性別的同儕。通 20.

(29) 常都是同性別的同儕會形成兒童的派系,原因可能是遊玩型式的差別造成性別 的差異(Erwin,1993),兒童間依據由性別選擇朋友的關鍵,乃因遊戲的性質成 分不同,導致所接觸的同儕多屬於同性別的群組活動(Hartup, 1983)。 男女孩在性別關係的差異的原因,有些學者則認為是因為生理上的成熟度 的差別(Howes et al.,1992),因為女孩較為早熟,因為生理上的成熟差異,間 接產生與男孩上的心理上的隔閡,因此,邁入青少年階段的兒童,更易因生理 因素導致男女團體派系有所分別,此外,文化和社會期望強烈的影響著同性別 兒童會聚集成為同儕的原因,因為男女孩在社會上被賦予的期望和任務會在高. 政 治 大. 年級時產生明顯的不同。最後,女孩會傾向發展關係型的友誼關係,男孩則發 展工具性的關係。. 立. 過去研究中顯示,兒童會選擇特質相近的人當朋友(Gest, Graham-Bermann,. ‧ 國. 學. & Hartup, 2001; Rubin et al., 1998)。而兒童團體中的成員組織,也幾乎都是屬於. ‧. 「同性別」、「同種族」的,且同團體的成員的各項特質會相當接近(Estell et al.,. y. Nat. 2002; 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 Newcomb et al., 1999),且同性間的遊戲對. er. io. sit. 兒童在社會理解與發展上,具有其重要性(Fabes, Martin, & Hanish, 2003; Fabes, Martin, & Hanish, 2004),符合「物以類聚」的原理。. al. n. v i n 綜上所述,兒童之間的同儕關係在校園中建立,並具有一些派系和性別區 Ch engchi U. 隔,並會在特質相近的同儕中形成兒童團體,呼應了本研究探討班級中的關係 的研究面向,對於六至十二歲的兒童來說,同儕關係的建立在班級內的成分比 重是無庸置疑的。 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同時存在於班級內部,所架構出的班級關係氛圍經過 長期的醞釀後,逐步形成班級氛圍。Lewin(1951)說:「教師在班級內是否成功, 不僅僅靠其熟練,大部份要看教師所創造的班級氣氛。」由此可窺見營造班級氣 氛是教師任務的重要項目。 班級經營的良窳,除了與教師人格特質、領導方式有關聯外,主要還是班 級內的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教師需要適度了解學生,包含理解他們的同儕關 21.

(30) 係與次級文化,可見師生關係的平等與同儕關係的和諧會是班級內部氛圍的重 要因子。 對於師生的互動關係,王珮嘉(2011)探討教師在策略上在早期是主控者形 象,但須在後台與學生建立關係,並使用各種保護型策略分散教師責任與保護 自我形象。高年級學生大多會用溫和的服從態度面對教師權威,學生也會與教 師建立良好關係的策略,並且尋找時機以軟性態度協商所求,由此可知師生的 互動已呈現社會化的雛形。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的教育哲學信念內容涵蓋相當 多,且影響每個老師對於這些信念的理解與剖析角度並不相同,主要是受到個. 治 政 大 2011),且因為信念的影響,教師會在其班級經營上進行各項舉措,也會對日常 立. 人經驗、社會事件、環境文化的影響,學生家長、學校同事影響(邱世明,. 班級事務產生影響。. ‧ 國. 學. 本研究認為教師是個班級經營中重要角色者,與學生的關係發展與品質將. ‧. 會與班級中的關係氛圍有重要的因果關聯,教師在對每個學生的關係、性別上. y. Nat. 的差別也都是教師需要細細經營的部分,對於一個約莫三十人的學生團體,教. n. al. er. io. sit. 師在整體的關係品質上的著墨必然是班級經營中不可或缺的工作。. Ch. engchi. 22. i n U. v.

(31) 第三節 兒童社交的評定與班級人際網絡結構 本研究欲藉由探討班級氛圍的不同,藉由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兩向度的區 別下,分類不同班級氛圍型態的班級,逐步探討此些班級內部中兒童的人際網 絡型態與社會結構。 班級內部在長期相處下,同班同學之間必然形成關係的互動,也形成一個 小社會的網絡關係,亦是所謂的小世界網絡,在一個約 30 人的小團體中,每兩 人彼此之間都形成一個關係,約會形塑出 400 多個兩兩關係,可見即便看似不 重要的班級網絡也都有其複雜的關係結構圖。. 政 治 大 1993 年即開始進行後設分析(meta-Analysis),將過往蒐集有關同儕關係蒐集資 立. 過往對兒童人際網絡的評定,諸多學者也深入探究過,Newcomb 等人在. ‧ 國. 學. 料方式分為觀察法、同儕評量、成人評量及自我評量四類。. 其中同儕評量是主要被作為兒童人際結構評斷的方式(羅淑芳,2010)。同. ‧. 儕提名法早在 1943 年即由 Moreno 提出社會計量法(sociometry),其內容已經. sit. y. Nat. 包含了所有測量人際關係的技術,後續研究雖有所變化,皆由此方式演變而. al. er. io. 來,經由顏秀真(2000)整理後,常使用的分類方式有 Peery(1979)模式、Coie. v. n. 等人(1982)模式、Newcomb 和 Bukowaki(1983)模式、Coie 和 Dodge(1988) 等四類型。茲分述如下。. Ch. engchi. i n U. Peery(1979)模式是最早對雙向度提出的模式,以「社會影響」(social impact,稱做 SI)和「社會喜愛」(social preference,稱做 SI)兩類分數來評定 團體中成員的社會計量地位。社會影響是正向提名次數(P)加上負向提名次數 (N)的總和,此分數代表一個人在團體中對他人的影響力或影響分數;社會喜愛 則是正向提名次數(P)和負向提名次數(N)之差,此分數則代表一個人在團 體中受到喜愛的程度。此模式可將兒童分類為受歡迎、被拒絕、被孤立、親切 者四類。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模式則沿用雙向度分類法的概念,但是 23.

(32) 將其模式改用「標準分數」來表示,同樣以社會影響與社會喜愛兩分數為主軸, 但是以 0 為中間點,分為受歡迎、被拒絕、被忽視、受爭議、平均組五種社交 地位。 Newcomb 和 Bukowaki(1983)將模式再度轉換上述的模式,但以機率理論 為基礎所發展而成,其分類模式納入了「期望值」的概念,並考量到團體內的總 人數,並將分類重點聚焦在「稀有分數」和「機率分數」上,此模式可將受試者 分類為受歡迎、被拒絕、受忽視、受爭議、平均組五種,與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治 政 大 被忽視和一般組的分類不穩定進行修正,請受試者各提名三位最喜歡和最不喜 立 Coie 和 Dodge(1988)修正了原本正負向提名的方式,根據之前的模式對於. 歡的同學三位,將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分數相加成為社會影響分數、相減成為. ‧ 國. 學. 社會喜好分數,並將原始提名之最喜歡、最不喜歡、社會喜好、社會影響全部. ‧. 轉換成標準分數,同樣分成受歡迎、被拒絕、受忽視、受爭議、平均組五種。. y. Nat. 各種模式有些許的差異但是分類方式大同小異,僅在統計的計算方式上些. er. io. sit. 微的改變,國內後期的學者也陸續進行比較和修正,洪儷瑜和涂春仁(1996)修 改了 Coie 和 Dodge(1988)模式和黃德祥(1991)的模式,發展了「涂老師社. n. al. Ch. 交系統」,但同樣都是分成五組。. engchi. i n U. v. 過往社交系統的分類在於將兒童個人在班級團體中歸類其為一種人際關係 角色,採取「類型論」的概念,可粗略將兒童的「人際地位」顯露出,雖有其意 義,但也有些許的疏漏,僅將其類型顯現,卻不能完全展現全面性的數值,且 在同類型中的個別化差異也未能展現出,Bierman、Smoot & Aumiller(1993)即 發現在同為同儕拒絕的兒童中,其社會行為特質並不相同,需要更為精細的探 究。因此分類系統僅能作為初步的鑑定。 國內研究者也陸續使用此些系統,男女生的平均分數有差異(石培欣, 2000)、女生容易成為受歡迎者 、男生則容易被評為被拒絕者( 顏秀真, 2000) ,女生整理自評都比男生好(林世欣,2000)、男生呈現兩極化,容易 24.

(33) 被評為受歡迎或是被拒絕(林雯菁,2001),更有研究(洪儷瑜,1994)顯露年 級和同儕關係與社會計量沒有關聯。此些結果呈現大相逕庭的結果,突然在技 術上仍有突破與更為精細的可能。 班級經營實務上顯示,同學間的同儕關係必然對於班級經營具有重要意 義,例如:班級內個別學生彼此之間形成對立,或是相互友好?同學之間形成緊 密關係,逐步形成班級內小團體或派系,對班級經營的利弊如何?再者,班級小 團體,是小團體間是形成對立關係或是互助關係。此些議題與關係發展,應該 都是班級內經營管理中十足意義的內容,而多數教師可能都很難真正理解這些. 治 政 大 難有數具上的呈現,若班級關係的評定能以數據化呈現,本研究之呈現期能有 立. 關係之間的微妙關係,或只能見其表面上的呈現,無法得知實質上的結構,更. 助於教師在班級經營上的策略或運用。. ‧ 國. 學. 除此之外,教師是否也得知他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程度,甚或能體認到. ‧. 師生關係的重要與拿捏程度,教室內的師生關係、學童之間的同儕關係結構,. y. Nat. 都在班級經營這個籠統概念下,具有微妙的關係發展,實務現場上常見許多教. er. io. sit. 師的班級掌控性不佳甚或產生困擾的狀況,歸咎其本質原因,是經營技巧缺乏? 師生關係不佳?亦或是班內同學關係不佳?此些研究與數據具有實質上的意義,. al. n. v i n 但是過往研究幾乎沒有探討在教師內這些同學之間的網絡關係,整體關係好的 Ch engchi U. 班級是否在人際網絡上具有特殊的結構關係,的確值得探討。. 社會網絡分析在描述連結社會單位的關係的社會結構和組織模式,社會網絡 的分析者相信個人的行為是受制於兩者、三者、或更多以上人或組織間關係結構 特質的影響。社會網絡分析嘗試去操作一些結構概念,例如:位置、角色、社會 距離。社會網絡分析也包括各種模型,但都以網絡關係為基礎所生產的模型(熊 瑞梅,2001) 。透過社會網絡分析可以較為精準的勾勒出何謂的「社會結構環境」 , 社會環境可以表為互動單位(interacting units)的固定關係模式或規則。一般將 這種固定的關係模式稱為「結構」(structure)。將焦點置於關係模式需要一套有 別於傳統統計分析的新方法及分析概念(蘇國賢、呂妙芬、章英華、黃寬重,2013) 。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政府採購機構 Ministry of Industry, Trade and Cooperatives Social Security House, Block A, 17th, 23rd Floor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 Students annotate a text using an annotation tool that identifies their authorship. • Advantage: student annotations may

(a) In your group, discuss what impact the social issues in Learning Activity 1 (and any other socials issues you can think of) have on the world, Hong Kong and you.. Choose the

Associate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at National Central

其次,將服裝可視為一種「符號」,在當代已是不爭的事 實。美國服裝社會心理學家 Susan Kaiser 在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中,進一步提出一「關於服裝符號系

 智能電話 、平板電腦的出現  無線網絡普及.  小班教學優化課堂

相關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是分析變異數間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