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結論,研究者進一步提出如下建議,冀望有助於營造對新 移民女性的更友善的性別環境及提昇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以促進性別平等的 實現。

壹、 應將性別主流化的理念納入新移民在臺灣生活適應課程,讓 性別平等的概念扎根於新移民心中

內政部自2003年訂定「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分別就生活適應輔 導、醫療優生保健、保障就業權益、提升教育文化、協助子女教養、人身安全保 護、健全法令制度及落實觀念宣導等8重點工作,擬具56項具體措施,相關重點 工作及具體措施雖有因應新移民實際需求不斷的滾動式修正,但始終未將性別主 流化的理念納入新移民政策的核心概念,相關具體措施缺乏對新移民女性在臺灣 社會、家庭中遭到父權文化歧視與剝削的同理與關心,使新移民女性未能接觸性 別平等的課程促發性別意識的覺醒。

惟有透過政策將性別主流化的理念納入新移民在臺灣生活適應課程中,協助 新移民以不同的角度檢視個人的經驗及社會上女性被不合理對待的現象,只有經 過性別意識「賦權增能」的新移民女性,才能擺脫父權文化的壓迫,真正自由、

自在、自信的在臺灣昂首闊步、開啟人生的新頁。

貳、 運用多元策略鼓勵新移民女性繼續學習,並營造對新移民女 性友善的學習環境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顯示,99年度全臺中、小學補校學生共2萬1,594人,其中 外籍配偶有1萬21人,佔補校人數46.4%。政府機關目前規劃新移民教育的主軸,

重心放在識字教育及生活適應教育,並透過各項措施建立新移民終身學習體系,

鼓勵新移民進入國中、小補教就讀。但隨著新移民女性在臺灣居留、定居的時間 日漸增長以後,識字教育及補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新移民女性個人發展的需求,

越來越多的新移民女性進入臺灣各級學制內的正式學校就讀,但教育政策規劃及 執行單位未能正視新移民女性新興的學習需求,僵化的入學規定如只有取得中華 民國身份證或臺灣地區居留證的新移民,才能比照臺灣民眾享有多元的入學門 檻。中文程度的落差和文化差異的鴻溝,讓考試入學的門檻成為新移民難以跨越 的障礙,也讓新移民與國人的教育競爭處於下風。

因此,營照一個可以滿足不同身分別、不同國籍的新移民女性繼續學習的需 求,必須透過法令的鬆綁、獎助新移民繼續學習機制的設計、研擬於各級學制設 置「新移民專班」的可行性、建構正向的支持系統協助新移民克服學習障礙,才 能讓新移民克服語言、身分、文化的不平等,盡情的悠遊在國內的各級學制的校 園中,讓具備語言優勢、真正國際化的新移民人力資源可以被看見、被發掘。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12)。一○一年第二十九週內政統計通報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list.aspx。

王怡萱(2008)。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喜(2004)。高雄市旗津區「越南與印尼」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 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王宏仁、楊玉鶯(2007),越南移工與原鄉性別文化。臺灣勞工雙月刊。6:33-36。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爲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

應用心理研究 ,4 。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

8,115-149。

行政院主計處(2009)。社會指標統計年報。

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071617231971.pdf。

丘愛玲、何青蓉(2009)。我國新移民識讀教育政策之問題評析與前瞻。教育與社 會研究,18,1-31。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 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 3(1),頁 3-36。

甘玉霜(2005)。屏東地區外籍母親親職角色知覺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青蓉(2004)。跨國婚姻婦女為何要上學?從建立社會支持網絡的觀點出發。

成人及終身教育,4,2-9。

李燕、李浦群(1995)。人際溝通。臺北市:揚智文化。

邱汝娜、林淮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 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6-19。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

105,133-149。

吳美雲(2000)。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 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 : 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臺北市:巨流。

吳書昀(2002)。性別意識的發展歷程--以婦運參與者為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佳倩(2001)。性別刻板印象的覺察與鬆動之研究--以大一女性學生為例。國立 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蘭慧(2002)。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與鬆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家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嘉琦(1997):臺灣婦女女性意識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位女性主義者的生命 故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倩玉(2010)。高中職輔導教師實踐性別意識之經驗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秀珠(2005)。嵌入、扭曲、覺知與行動--善用社會網絡的越南籍跨國婚姻女性。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素蓮(2005)。臺南縣外籍配偶學習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達(2003)。臺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87)。性別角色面面觀 : 男人與女人的權利暗盤。臺北市:聯經。

吳秀照(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體經驗 初探--從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159-175。

林漢岳(2008)。國際遷移的另一種視野:東南亞籍男性婚姻移民來臺灣之生活 適應。國立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輝(2012)。新移民學生學習意願提升策略之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國小為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促(2005)。女性新移民的母職實踐與衝突—以桃園縣為例。元智大學資訊 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欣宜(2008)。臺中縣某鄉鎮外籍配偶參與生活適應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 意度之探討。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臺北:五南。

林純菁(2005)。家庭、工作與學習---已婚成人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學習經驗之 探討。

邱吟馨(2007)。新移民女性的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 桃園縣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 士論文。

林君瑜(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芳(2010),彰化地區越南籍新移民女性親職效能感與婆媳關係之相關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心怡(2006)。兩位國小教師性別意識及其在教育實踐之樣貌研究。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胡藹若(2007)。性別平權的理念分析。復興崗學報,89,365-387。

胡瑞芬(2011)。跨國婚姻家庭男性對父職的認知與實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 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范蕙華 (2009)。臺北市國小補校母語非華語外籍配偶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 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論文。

查顯良(1997)。國民小學中年級學生繪畫空間表現特質之多重個案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曉鵑(2002)。流離靠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灣社會研究。

夏曉鵑(2005)。尋找光明—從「識字班」通往行政院的蜿蜒路,載於夏曉鵑(主 編),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市:左岸文化。

夏曉鵑(2005),全球化下臺灣的移民/移工問題,收錄於瞿海源、張苙雲主編,

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

徐子淇(2012)。新移民女性就業困境與培力政策之評析:以東南亞新移民女性 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民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曼真、張芬芬(2006)。四位東南亞籍媽媽在臺生活適應之生命史研究。社教 雙月刊,136,16-23。

徐文濤(2006)。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晏涵文(2002)。兩性關係&性教育。臺北縣蘆洲市 : 國立空中大學。

高淑清(2005)。同心協力共創佳績--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資源介入。

教師天地,135,26-34。

陳宇嘉、鍾蕎憶。新移民女性之角色、期待、落差與蛻變。社會發展研究學刊,

7,59-77。

陳麗玉(2001)。來自東南亞的「新娘」 : 一個後殖民女性主義觀點的深度報導。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郁雯(2008)。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家中權力與活動力探究。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心理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 : 臺灣東華。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 : 臺灣東華。

張佩雯(2012)。母職新章-兩位喪偶新移民女性母職經驗探究。國立東華大學課 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2)。臺閩地區外籍配偶人數。

引自:http://www.immigration.gov。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11,117-146。

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臺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 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宏鈺(2002)。家庭中兩性平等教育之省思:女性主義觀點。北縣成教,21。

張芳全、那昇華、李麗昭、葉文杰、楊秀琴、劉菊珍、林意欽、謝芳儒(2009)

等著。新移民女性的教育需求: 新移民的家庭、親職教育與教學。臺北市:

等著。新移民女性的教育需求: 新移民的家庭、親職教育與教學。臺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