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發展

本節將分別從臺灣的跨國婚姻現象、跨國婚姻的衝突與適應及新移民女性生 活適應的相關研究等三個面向,來看探討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發展。

壹、 臺灣的跨國婚姻現象

跨國婚姻顧名思義,是指兩個不同國籍民眾跨過有形或無形的國界通婚的現 象。從人類學的視角來解釋跨國婚姻的現象,跨國婚姻屬於異族間通婚現象之 一,異族間通婚因為雙方具有不同的種族、民族或宗教背景,可以區分為異族間 婚姻、異民族婚姻及異教間婚姻。依據P . R. Spickard研究指出異族間婚姻的成因 分別包括了性別人口比例失衡、社會與經濟階級因素、優勢族群的男性傾向與弱 勢族群的女性結婚、社會包容度增加、社會距離模式等因素。

Bowser & Hejazinia-Bowser(1990)研究發現異族間婚姻逐漸成為大家可以接 受的婚姻型態,與個人選擇拋棄本身自己種族或民族的價值取向,轉而認同嚮往 的民族文化有關;其次是為了解決家庭的經濟困境、從緊張的情緒關係逃離,異 族間婚姻提供了受困的個體向外發展的選項與缺口(轉引自何青蓉,2003)。

蕭昭娟(2000)指出,跨國婚姻的形成與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為1960年代以前的萌芽期,萌芽期的仲介型態類似本國人的婚姻交友介紹中心;

直到1956年瑞士成立首座開放外國人參加的婚姻介紹所,跨國婚姻的雛形才逐漸 浮現。第二階段為1960年開始的形成期,西歐及美國因為都市化、工業化和戰後 嬰兒潮的緣故,社會、人口及性別結構的改變導致對婚姻媒介服務的殷切需求;

同時利用網路選擇結婚對象的管道,隨著科技的進展而越來越普遍都利用與接 受。第三階段為1970年以後的發展期,跨國婚姻仲介經營的手法更趨多元,除了 針對歐美國家的男女介紹外,西方男性與亞洲女性透過「郵購新娘」(Mail-Order Bride)的擇偶方式,更是一時之間蔚為風潮。

臺灣的跨國婚姻現象可分為啟蒙期、茁壯期與成熟期三個階段。在1960年開 始的啟蒙期,跨國婚姻仲介將臺灣女性介紹至歐美、日本等國家,同時將東南亞 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普遍較臺灣落後的印尼、菲律賓女子,仲介引進臺灣勞力密集 的農漁村之中,此為臺灣外國婚姻移民形式的萌芽期。國民所得及教育程度低於 臺灣的東南亞籍女性透過仲介進入需要密集勞動力的農漁村,但政府對外國人移 入臺灣尚無具體的政策,加上東南亞籍女性習俗差異與溝通障礙,逃婚的比例頗 高,因此跨國婚姻尚未成為一股風潮(監察院,2011)。

到了茁壯期,為了轉移國內產業向大陸發展的壓力與需求,1994年政府宣布

「南向政策」,提供政策誘因鼓勵臺商到東南亞投資。臺灣工廠大量移至東南亞 各國設廠,來自臺灣派駐東南亞工廠的勞工,因工作環境因素與當地女子結婚,

形成此時期跨國婚新發展主軸。此外,80年代臺商與駐外派勞工發現臺灣與東南 亞地區各有婚姻的需求,在有利可圖下,紛紛加入成為新一波婚姻仲介者,使臺 灣男子娶外籍配偶的比率逐漸升高,這個現象成為這段期間內跨國婚姻的顯著特 徵(監察院,2011)。

1990年跨國婚姻發展到成熟期,臺灣政治與經濟環境改變,大量資金外移與 引進外籍勞工,造成許多本籍勞工失業,除引發諸多社會問題外,亦造成低技術 性勞工在本國婚姻市場之地位更為滑落,直接衝擊與改變臺灣地區之婚姻結構。

臺灣教育普及使女性受教育及工作能力增加,使得臺灣女性自主意識逐漸抬頭,

造成更多的臺灣男性在擇偶上產生困難,轉而向外尋找對象,再配合婚姻仲介之 推波助瀾,形成新移民女性現在人數躍為國內第五大族群的現象(夏曉鵑,

2002)。

表 2-2 我國人與東南亞籍或大陸配偶結婚對數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內政部移民署網站

貳、 跨國婚姻的衝擊與適應

「移民,特別是新移民,大都會在移民地體驗某程度上的三化:及邊緣化、

否定化及異化」(蔡昌,2011)。跨國婚姻背後形成的動機,一方面可能是受到 移入國的吸引,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到移出國在宗教、政治或是經濟的壓力,更深 層的原因包含了自我的意願、家庭因素、地緣關係及社會關係相接近,也與階級、

性別、權力、種族等議題密不可分(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的背後,參雜著 個人企圖透過婚姻的管道,與其嚮往的已開發國家相融合的美好想像,但由於雙 方原生家庭背景、婚姻期待、語言及文化的差異,移民者在遷移的過程中會承受 著社會、文化、經濟層面等各方面的壓力。移民者在面對不同文化所帶來的衝擊 時,勢必不斷的進行調整才能因應跨文化的挑戰,才能處理一連串的生活適應問 題與歷程(林漢岳,2008)。

張春興(2011)解釋文化衝突為個人或團體受兩種文化的影響,遇到價值判 斷與忠貞取捨的問題,必須在兩者之間做一抉擇時,其所感到的內心衝突。Oberg

(李燕、李浦群譯,1995)指出個體處於不熟悉的陌生環境時,會因為害怕觸犯 禁忌或行為不當而產生焦慮、自我防衛或心理不適的感覺,這種內在、心理的狀 況可以稱為文化衝擊,而調適面對不同文化產生文化衝擊的過程則可稱為跨文化

結婚對數

適應。Zanden 則將文化衝擊視為相異文化背景的人彼此接觸時所產生劇烈的壓 力與差異感(彭懷恩,1992)。

Lee(1983)以跨文化衝擊的視角來看待個體面對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衝擊與 自我調適,而跨文化適應結果,端賴個體採取積極、正面的態度(彈性、接納、

相信)或是消極、負面的態度(偏見、排斥、畏懼)來面對新的文化,不同的態 度取向會影響到個體選擇採取觀察、傾聽等正面的策略或是孤立、拒絕的負面策 略,來面對文化衝擊對個體帶來的不協調、誤解、挫折、緊張等心理狀態(轉引 自莊玉秀,2003)。

個體面對文化間的差異與陌生感,在調適的過程中會因為心理不協調的產生 抗拒和掙扎,而使個人產生壓力和痛苦的知覺,而為降低文化衝擊帶來的負面影 響,就必須協助移民者做好良善的文化適應。張春興(2002)解釋文化適應一詞 為個體在面對社會文化中的限制不感覺有壓力,而其行為表現不自覺地符合社會 文化的要求。適應可以被視為個體為滿足自身的需求,而與環境互相調和的歷 程。這個歷程是有機的、互相交互而動態調整的過程,是透過雙向或多向途徑而 互相影響。而適應良好不僅意味著個體緊張的心理狀態已經減少或消除,個體的 需求已經被滿足,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個體滿足需求的方式,是社會文化所普遍接 受的。

Black & Mendenhall(1991)提出 U 型適應理論來解釋跨文化適應過程中必 須經過的四個階段:

一、蜜月階段

個體一方面主觀的迷戀新文化,在與移入國的家庭或相關人士接觸時,移入 國也對不同的生活習慣及文化感到興趣,因此較能包容或接受移入者的行為。因 此,個體在這一個階段,心態就如至國外旅遊般,尚未能與移入國建立緊密的聯 繫。

二、敵視階段或文化衝擊階段

個體必須正視新文化生活與在母國文化的差異,其對新文化的新鮮感及迷戀 開始消退,但尚不知道要調整那些行為來因應,這一階段可能呈現高度的心理壓 力、緊張與挫折。

三、調適階段

個體經由協助而採取適當的策略來適應新舊間文化的衝突,並發展出可以與 移入國社會及文化規範並存的生存之道,並與身邊移入國的親友逐漸熱絡,彼次 互動漸趨良好而發展出個人的支持網絡。

四、熟悉階段

個體為順應新環境的需求,改變舊有的基模而發展出融合於移入國社會及文 化的行為模式,在此階段移民者的能力能有效地發揮並日漸增長,並能適當的回 應不同文化所帶來的差異性。

除了所處的外部空間不同與陌生外,新移民適應初期最深刻的印象是「對原 居地、學歷、經驗的否定化」(蔡昌,2011)。移民者的調適是遷移跟移動的過 程之一,早期學者在討論移民者面對跨文化適應狀況時,一般皆認為適應的最佳 狀態就是與移入國完全同化,是一個將自己本來獨特的特徵、文化與樣貌逐漸喪 失的歷程(廖正宏,1985)。Sauvy(1966)認為一個國際遷移者在開始遷移行 動之後,經過定居、適應和同化三個主要過程才算完成;而同化是遷移者最理想 的一種情況,也就是遷移者因為自覺本身因為外在、語言、宗教或歷史的不同與 外在環境不一致的感覺逐漸消失。

跨國婚姻所帶來的人口移動,增加了文化的流動性並刺激了多元文化的發展

。但跨國婚姻背後存在著權力操控與互惠交易的本質,及跨文化的衝突與適應的 議題(張芳全,2009),使得對移民者在面臨適應時的處境與困境,需要更多的 關心與投入。跨文化的適應可以區分成不同的階段或類型,但其中有兩種極端不 同的典型:一是使自己完全去配合新的環境,另一則是將環境改造為個體所熟悉 的樣貌(Sauvy,1966)。這兩種極端的跨文化適應策略是遷移適應的理想狀況,

實際的遷移適應往往擺盪是在兩者之間,由個人依據環境發展出最適宜的因應策 略(莊玉秀,2003)。

參、 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

新移民女性來到臺灣後,面對到國籍歧視、社會文化、飲食習慣、語言障礙、

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來說明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生活適應的過程與困

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來說明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生活適應的過程與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