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之多重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之多重個案研究 "

Copied!
1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文教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鄭承昌 博士

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之多重個案研究

-以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者為例

研究生:林世斌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六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文教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之多重個案研究

-以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者為例

研究生:林世斌 撰 指導教授: 鄭承昌 博士

中華民國一○二年六月

(4)
(5)
(6)

謝 誌

時間就像退潮的海水,浮沉中、不覺間,回首已無來時路……

論文可以順利的完成,首先感謝指導教授鄭承昌老師跟師母的鼓勵,這一年 來每周四晚上的 meeting,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指導與督促,並詳加指正;師母 則是不辭辛苦的為我們準備茶點、並對我們噓寒問暖,。兩位口試委員屏東教育 大學的王朱福老師與臺東大學張如慧老師,於百忙之餘,細心審閱,提供許多寶 貴意見與見解,在此致上最誠摯的感謝。

感謝「鄭家子弟」的俊智、家鳳、鈞元、怡利、盛元,每個禮拜四跟你們一 起 meeting、討論論文的日子,因為有你們的陪伴跟互相打氣,是我的論文寫作 陷入困頓、膠著時,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秀蘭姐、秋霞還有其他的同學們,這 兩年來修課、到湖南參訪的點點滴滴,是人生中一段充實又美好的時光,很感恩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因著進修的緣分可以相聚在一起。

在為新移民服務的六年中,要特別感謝江奇,妳用無比的熱情為新移民服務 的身影跟典範,不僅讓我學習了很多社工的專業知識,也幫助我「看到以前沒有 看見的經驗」,更是促發我選擇研究題目的重要動力。感謝胤慈、盈智、琛玲、

佩青妳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我的建議跟支持,讓我可以觀照到更多的面向。

感謝齡瑩協助逐字稿的整理,讓我可以在窘迫的時間壓力下,依舊準時的完成這 篇論文。更感謝謝明福主任在求學、寫論文期間,對我的支持跟鼓勵,讓我可以 心無旁騖的專心在學業。

最後,最感謝的人就是我的父母。父親從病重到辭世的這段期間,也就是碩 二的這一年。順利拿到碩士學位,一直是父親對我的期待與盼望。雖然父親等不 到我畢業就已經離開了,希望這本論文可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更感謝我的母 親,一位我人生中碰過最勇敢、最堅毅的重要她人,她的支持跟鼓勵是我堅持下 去的最大動力。

僅一這本論文,感謝令我生命豐盈的每位親人、夥伴……

林世斌謹誌 2013 年 7 月

(7)

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之多重個案研究

-以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者為例

作者:林世斌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的新移民女性,其性別意識的發展歷 程。研究內涵包括新移民在臺灣的發展、新移民在臺學習的現狀、性別意識的發 展、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影響新移民女性性別意識的因子,希望藉由兩位有 高等教育學習經驗的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發展,探討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發 展歷程中之影響因子。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法,以訪談(正式與非正式)為主,

輔以文獻探討,作為資料蒐集的方式,採質性分析之研究,期能對研究問題做更 全面性探討。

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一、新移民女性在母國時性別意識的發展狀態受父權文化影響,趨向消極接受傳 統的性別角色,而性別平等的觀念尚未啟發。

二、新移民女性在跨國婚姻適應過程中,性別意識不斷與夫家的父權文化激盪、

拉扯,性別角色雖延續著母國時期的角色認知,但「接觸性別平等論述」激發受 訪者對性別平等的認識、反省性別議題的能力及改變現狀的動力。

三、新移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習動機為:做為子女之示範、文憑取得、個人 成就動機。

四、擁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的新移民女性更能肯定自我,能力的增強及自信心的 提昇為性別意識的滋長提供了厚實的基礎。

最後,本研究建議應將性別主流化的理念納入新移民在臺灣生活適應課程,

讓性別平等的概念扎根於新移民心中運用多元策略鼓勵新移民女性繼續學習,並 營造對新移民女性友善的學習環境

(8)

Multiple Case Studies on Female New

Immigrants’ Gender Consciousness – Take New Immigrants with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as Example

Lin Shi-bin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for female new immigrants with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tents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mmigrants in Taiwan, the present learning situation of new immigrants in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female new immigrants’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the elements causing impact upon female new immigrants’ gender consciousness. Through exploring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of two female new immigrants with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hopes to discuss the elements causing impact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new immigrants’ gender consciousness.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taking interview (formal and informal) as the main method accompanied with documentation exploration. These methods serve as the collection of data. Through the study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we hope to perform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for the studied issu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When female new immigrants were still in their mothe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gender consciousness was influenced by their patriarchal culture. They played the role which accepting their traditional character passively. The concept of gender equity was not enlightened yet.

2. When female new immigrants were getting used to the transnational marriage, their gender consciousness kept agita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of their husband’s family. Although their gender role maintained the past role perception in their mother country, “the approaching of gender equity discourse” inspired interviewees’

understanding for gender equity, their ability of introspecting gender issues, and their motive of chang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3. The learning motives of female new immigrants to accept higher education include:

serving as the paragon of children, getting a diploma, and personal achievements.

4. Female new immigrants with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more self-confident. The enhancement of abilities and improvement of confidence serve as the firm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gender consciousness.

At last,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concept of gender mainstreaming be integrated into the life-adjustment course of new immigrants in Taiwan. The concept of gender equity will be rooted in the mind of new immigrants. Female new immigra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keep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strategies. Besides, we should create a friendly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female new immigrants.

Keywords: female new immigrants, gender consciousness, higher education

(9)

目 次

摘 要 ...i

目 次 ... iii

表 次 ... iv

圖 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發展 ...11

第二節 新移民女性的學習現況 ...19

第三節 性別意識的相關概念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2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9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55

第一節 新移民女性在母國性別意識之發展 ...55

第二節 跨國婚姻適應過程與新移民女性別意識之發展 ...64

第三節 高等教育學習經驗與新移民女性之性別意識 ...82

第四節 受訪者性別意識的發展歷程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2

(10)

表 1-1 國人與大陸港澳或外籍人士結婚對數統計...1

表 2-1 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統計...13

表 2-2 我國人與東南亞籍或大陸配偶結婚對數變化趨勢 ...14

表 2-3DOWNING &ROUSH的女性自我認同發展模式 ...29

表 3-1 受訪者背景表...41

表 3-2 訪談資料編碼表...50

表 3-3 訪談內容分析表...51

表 4-1F1 性別意識的發展歷程...95

表 4-2F2 性別意識的發展歷程...98

(11)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45 圖 3-2 研究流程圖...46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在探討臺東縣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地新移民女性,性別意識發展的過 程。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在描述研究動機;第二節是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第三節是針對本研究中的關鍵詞做名詞定義;第四節是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全球化的浪潮下,人流的移動成為常態而且國與國的界線逐漸模糊。移民所 引起的社會變遷與國際移動成為常態。至 102 年 3 月底止,在臺灣地區來自大陸 地區或其她國家的婚姻移民已達 47 萬 6,575 人之多。有關如何前瞻性的提供新移 民及新移民子女適切的需求,成為臺灣近十年來在人口政策、教育政策及社會福 利政策等層面,新興且廣受國人關注的議題與焦點。

表 1-1 國人與大陸港澳或外籍人士結婚對數統計 與大陸港澳或外籍

結婚者 與大陸或港澳結婚者 與外籍結婚者 國人結婚

對數總計 年度

對數 % 對數 % 對數 % 167,157 90 45,449 27.19 27,432 16.36 18,107 10.83 173,343 91 49,300 28.44 29,545 17.04 19,755 11.40 173,065 92 54,305 31.38 34,426 19.89 19,879 11.49 129,274 93 32,531 25.16 12,196 9.43 20,335 15.73 142,082 94 27,731 19.52 14,411 10.14 13,320 9.37 142,799 95 23,608 16.53 14,385 10.07 9,223 6.46 131,851 96 24,473 18.56 14,586 11.06 9,887 7.50 148,425 97 21,500 14.49 12,775 8.61 8,725 5.88 116,392 98 21,724 18.66 13,209 11.35 8,515 7.32 133,822 99 21,232 15.93 13,173 9.84 8,149 6.09 165,305 100 21,591 13.06 13,529 8.18 8,062 4.88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性別統計專區(2012)

(13)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 101 年第一週週報統計,100 年國人結婚登記對數共 16 萬 5,327 對,新郎及新娘均為中華民國國籍者占 87%,中外聯姻 2 萬 1,516 對占 13.01%,配偶為來大陸及港澳地區者共 1 萬 3,463 對占 62.57%,配偶為東南亞國 籍者 4,887 對占 22.71%,配偶來自其她國籍者 3,166 對占 14.71%。以性別統計的 觀點分析,因為婚姻因素移民到臺灣的配偶,女性 1 萬 7,426 人占 80.99%,高於 男性 4,090 人的 19.01%。整體趨勢來看,中外聯姻所占比例持續降低,相較 92 年度最高峰時減少 6 成。95 年底外籍配偶以越南籍占 60.97%最多,其次依序為 印尼籍(占 11.04%)及泰國籍(占 10.27%),近年來因外籍配偶逐漸減少且均 勻化,至 100 年底雖仍以越南籍最多,但其所占比率則已跌破 5 成達 46.76%(或 減 14.21 個百分點),其次依序為泰國籍(占 12.77%或增 2.50 個百分點)及印 尼籍(占 9.95%或減 1.09 個百分點)(內政部,2012)。

長久以來,臺灣社會普遍存在著社會學家 Jessis Bernard 所提出的婚姻坡度

(marriage gradient)的迷失,意味著在考量職業地位與教育程度上,男性選擇婚 配對象傾向於向下配對,女性選擇婚配對象則傾向於向上配對(引自王怡萱,

2008)。因此在跨國婚姻的背後,潛藏著夫妻雙方在教育程度、角色地位(家庭 權力地位的失衡)、社會價值觀、生活習慣以及對未來生涯規劃認知不一地不平 等關係,使透過跨國婚姻來臺的新移民女性必須種種不同的挑戰與適應。

近年來,有關新移民相關的研究有十足的成長,這些相關研究多半集中在新 移民教育進修、新移民生活適應及新移民子女學習與生活適應、跨國婚姻的研究 等四大面向(戴麗文,2011)。移民族群人數越來越多,其對臺灣社會的適應與 建立的連結,不僅只有單方面的影響新移民權益,也將成為政府部門與臺灣社會 必須嚴肅思考的課題。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主要為國內有關新移民性別議題研究仍待深入的探討與 挖掘及新移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議題漸受新移民團體及社會各界的關注。

(14)

壹、 國內有關新移民女性性別議題的研究仍待深入

在人口流動成為全球化下沛之不能擋的浪頭的同時,1979 年聯合國大會通 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簡稱 CEDAW),並在 1981 年正式生效,其 內容闡明男女平等享有一切經濟、社會、文化、公民和政治權利,締約國應採取 立法及一切適當措施,消除對婦女之歧視,確保男女在教育、就業、保健、家庭、

政治、法律、社會、經濟等各方面享有平等權利。此一公約可稱之為「婦女人權 法典」,開放給所有國家(state)簽署加入,不限於聯合國會員國,全世界已有 187 個國家簽署加入。

性別平等躋身全球重要議題,各界積極倡議兩性平權並落實推動。兩性平權 的落實與否,可藉由經濟、健康、教育、政治參與乃至社會習俗等不同層面來觀 察,為客觀評鑑各國整體性別平權落實進展,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及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等國際機構陸續編製與兩性平權發展有關之綜合指數,如性別發展指數

(Gender-related Development Index, GDI)、性別權力測度指數(Gender Empowerment Measure, GEM)、性別落差指數(Gender Gap Index, GGI)及社會習俗性別指數 SIGI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Gender Indicator)(行政院主計處,2009)。

為呼應國際重視性別平等議題之潮流,臺灣不僅通過了「性別工作平等法」、

「性別平等教育法」、「性騷擾防治法」等多項法規,統籌政府及民間力量共同推 動「性別主流化」全面促進性別平等。100 年 3 月 7、8 日內政部召開「全國婦女 國是會議」,提出「性別平等政策綱領(草案)」進行討論,廣泛徵詢各級政府單 位與社會基層對性別平等相關政策之建言,讓公私部門得以溝通國家未來性別平 等政策的方向,力求內容具前瞻性及完整性,於 100 年 12 月 2 日經行政院核定 通過「性別平等綱領」,作為未來性別平等政策指導方針及我國性別平等施政藍 圖,並交由 101 年成立之我國第一個性別平等專責機制-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落實 推動。

(15)

跨國婚姻涉及種族及文化的差異,衍生出來的婚姻問題較一般婚姻複雜,在 臺灣的跨國婚姻中許多衝突,而這類跨國婚姻所帶來的衝突也引起社會的關注與 討論。劉美芳(2001)指出,移民並非只是居住地的轉變,更牽涉到遷移者與自 身社會、文化與遷移地的社會情境與規範的相互調適歷程。關於跨國婚姻所面臨 的問題,至少包括:溝通問題、價值差異、婚姻觀念不同、偏見與刻板印象,以 及周圍的家庭等問題。對於新移民而言,要同時面對「夫妻婚姻生活」與「家庭 文化」的雙重適應與挑戰,在一個文化、思想與習慣都與原生家庭不同的新家庭 中,新移民對自身角色的調適將是入境臺灣後,首當其衝必須面對的挑戰與課題。

顏錦珠(2002)研究指出,女性投入婚姻後必須面對離開原生家庭、角色變 更及適應環境等三個難題。李玟臻(2002)研究新移民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時 發現,新移民來臺後碰到的心理適應問題包括:歧視感、地位失落感、孤獨感、

依賴感及憂慮感。新移民女性來臺後,因為需負擔家計被迫外出工作而逐漸掌握 家中經濟大權。隨著經濟所得的增加及婆婆年紀增長,新移民的主體性逐漸提 高,慢慢取得家庭的權力,這樣權力位置的顛倒與蛻變,顛覆了傳統的兩性間的 權力關係。也由於政府與民間大力的倡議性別平等的觀念,使得臺灣社會的性別 角色不像其她東南亞國家一樣牢不可破及不可跨越,這樣的社經背經也促成了新 移民在家中地位向上流動的可能性(陳宇嘉、鍾蕎憶,2009)。

臺灣配偶在婚姻中選擇對象的條件,不是臺灣女性亦不是外國籍女性,而是 具備主觀想像認知的傳統女性(陳麗玉,2001)。新移民女性在跨國婚姻中,往 往被期待扮演傳宗接代、照顧家庭的角色,以符合傳統的性別分工(張郁雯,2008)

。雖然新移民女性有符合父權社會傳統的性別角色態度與性別特質認知,但也逐 漸具有兩性平權的理解與概念(戴麗文,2011)。但國內相關的研究尚未能深探 究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從母國文化到跨國婚姻適應中,個人性別意識建立、發 展的歷程,因此本研究動機企圖透過研究來探究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識發展過程

,及影響其性別意識發展的相關因素。

(16)

貳、 新移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議題漸受關注

研究者因為工作職場的關係,是新移民入境臺灣以後,第一個與新移民接觸 的公務部門服務。隨著新移民移入的人數逐漸增加且需求漸趨多元,政府與新移 民之間的關係,從早期的管理與治理的角色,轉換為提供服務與關懷的夥伴關 係。研究者在政府機構中,特別能感受到對新移民服務,政府角色的轉換與嘗試 整合公民資源提供更適切服務的過程。

夏曉鵑(2005)指出:「新移民女性並非文盲,而是在臺灣缺乏對多元文化 尊重環境下,原有文化的教育方式,以及自身原有的能力普遍受到壓抑,甚至是 否定」。有關新移民教育議題的焦點近年來偏重於促進新移民的生活適應及提升 教養子女的親職教育能力,新移民為取得中華民國國籍,依照「國籍法」及「歸 化取得我國國籍者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認定標準」,必須有「曾 就讀國內公私立各級各類學校一年以上之證明」、「曾參加國內政府機關所開設之 課程上課總時數或累計時數達一定時間以上之證明」或取得「參加歸化取得我國 國籍者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測試合格之證明」(行政院公報資 訊網,2012)。為了協助新移民順利歸化中華民國國籍,政府辦理或鼓勵民間團 體辦理成人教育識字班、生活適應輔導班或鼓勵新移民進入國中、小補校就讀。

檢視101年6月29日內政部頒布的「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的重點工作、

理念及具體措施後,有關新移民受教權部分分散於「生活適應輔導」及「提升教 育文化」等兩大重點工作,政策的理念分別是「協助解決其因文化差異所衍生之 生活適應問題」及「協助提昇外籍與大陸配偶教養子女能力」,具體措施則是透 過「加強推廣生活適應班及活動」及「辦理外籍與大陸配偶之成人基本教育研習 班,並分等級開設,落實社區化語文訓練」(移民署,2012)。

101年2月間一則網路的電子新聞,使研究者對新移民對教育的需求有了全新 的看見與發現。來自越南的阮青河女士從外籍勞工的身分,因緣際會成為外籍配 偶,並開啟了在臺灣生活精彩的一章。阮青河女士不僅於101年考取國立成功大 學歷史系博士班,並期許未來能進入大學任教,扭轉多數臺灣人對新移民的偏見

(17)

並幫助新移民姐妹們站出來(中時電子報,2012)。有關在高等教育機構開設「新 移民專班」及提高新移民進入高等教育機後的機會與意願等議題,也逐漸在政府 部門與民間團體間發酵(臺灣立報,2012)。研究者留心注意職場一起工作的新 移民夥伴及生活周遭接觸到的新移民,發現了幾位新移民女性也如同阮青河女士 一樣,努力擺脫臺灣社會對新移民的刻板印象與枷鎖,於高等教育機構求學中。

因此,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亦為期望透過對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的新移民女性 性別意識的研究,提供政府正視新移民除了識字教育外的教育需求。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的訪談法,訪談在臺東地區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的新移 民女性,瞭解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的新移民女性,其性別意識發展的過程。因此,

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跨國婚姻適應過程對新移民女性性別意識發展的影響。

二、 探討從新移民女性高等教育的學習經驗,對新移民女性性別意識發展的 影響。

貳、 研究問題

基於以上所陳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要探究的的問題如下:

一、 新移民女性在母國時性別意識的發展狀態為何?

二、 跨國婚姻調適過程對新移民女性性別意識發展的影響為何?

三、 新移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求學動機為何?

四、 高等教育學習經驗對新移民女性性別意識發展的影響為何?

(1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以透過跨國婚姻方式來臺的新移民女性為對象,探討新移民女性性別 意識的發展歷程,為使研究範圍更明確,茲將本研究中重要名詞定義如下:

壹、 新移民女性

本研究所稱新移民女性是指來自大陸、港澳地區或其她東南亞國家(越南、

印尼、泰國、菲律賓)透過跨國婚姻嫁到臺灣的女性,即大陸、港澳地區與東南 亞國家跨國婚姻移入臺灣的女性移民。

貳、 性別意識

游美惠(2002)認為性別意識意即我們生活在父權社會中,無法免於受父權 意識形態的影響,因此意識的覺醒就發展為瞭解社會中權力結構、擴張女人知識 及批判或挑戰父權的意識型態宰制的出發點。畢恆達(2004)則認為性別意識指 的是對性別的認定、對性別結構的不滿,並寄望透過集體的行動來改善女性的社 會處境。性別意識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緩慢且動態辯證的發展過程,通常造成個 人更為深層得自我認知、定位與改變。

胡藹若(2007)指出性別意識的興起,與上世紀以來女性角色在勞動參與、

生育、婚姻這三個層面上的改變,有很大的關係。性別意識係以女性個人的經驗 為出發點,主張女性個人的經驗是真實而不能被否認的,經由重新瞭解並肯定身 為女人的經驗,進而發覺原本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現象、生活經驗中,有很多 從另一觀點看來是不合理、不應存在的情況,它是傳統的、性別歧視的;這樣的 意識將影響到個人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包含行動、與她人互動、理解事情的方式。

本研究所指的性別意識,即是個人清楚意識到社會規範下性別角色對個體認 知、態度、情感及行為的影響與限制,進而透過反省與行動來改善性別不平等的 現象,也就是包含性別角色與性別平等兩個面向。

(19)

參、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在世界各國皆有類似的解釋。1993 年在聯合 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第 27 次大會上,將高等教育定義為:「高等教育是 指國家當局所批准,作為高等教育機構的大學或其她教育機構所提供的各種中等 教育後的學習、培訓或其她研究性培訓。」歐洲教育資訊網將高等教育定義為所 有中等教育以後的教育,入學時需要高中的畢業證書或其她相當程度的文憑,課 程完成後能獲得比中等教育更高程度的資格證書。

本研究所指的高等教育,即是依「大學法」第 2 條所規定設立並授予學士以 上學位之高等教育機構。

(2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係針對居住在臺東地區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的新移民女性之性別意 識進行研究。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在探究居住在臺東地區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新移民女性的性別意 識,場域設定在臺東縣進行研究,研究對象設定為居住在臺東地區且有高等教育 學習經驗的新移民女性。

貳、

研究限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擬以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希望探究出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的新移 民女性個人從原生家庭、進入跨國婚姻到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期間,性別意識的 發展過程。本研究要求的是深度而非廣度,因此不能推論到全國的新移民女性,

此為限制之一。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經過研究者在職場或求學過程中找尋符合有高等 教育學習經驗的新移民女性,邀請到 2 位分別來自香港與越南的新移民女性接受 訪談,以深度訪談的方法探究其性別意識的發展歷程。因有高等教育學習經驗的 新移民女性人數稀少且國籍分布不平均,故本研究之結果不宜推論至其他地區或 國籍之新移民女性。

(21)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第一節探討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發展,分別將從臺灣的跨國婚姻現象、

跨國婚姻的衝突與適應及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等面向,歸納新 移民女性在跨國婚姻下面臨的挑戰與應對之道;第二節將就新移民女性在臺灣參 加識字教育課程的現況與影響新移民女性學習的因素加以分析整理,作為研究新 移民女性繼續主動升學的基礎研究;第三節是性別意識的相關定義與理論,並歸 納探討新移民女性與性別意識的相關研究,以作為後續研究的基礎。

第一節 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發展

本節將分別從臺灣的跨國婚姻現象、跨國婚姻的衝突與適應及新移民女性生 活適應的相關研究等三個面向,來看探討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發展。

壹、 臺灣的跨國婚姻現象

跨國婚姻顧名思義,是指兩個不同國籍民眾跨過有形或無形的國界通婚的現 象。從人類學的視角來解釋跨國婚姻的現象,跨國婚姻屬於異族間通婚現象之 一,異族間通婚因為雙方具有不同的種族、民族或宗教背景,可以區分為異族間 婚姻、異民族婚姻及異教間婚姻。依據P . R. Spickard研究指出異族間婚姻的成因 分別包括了性別人口比例失衡、社會與經濟階級因素、優勢族群的男性傾向與弱 勢族群的女性結婚、社會包容度增加、社會距離模式等因素。

Bowser & Hejazinia-Bowser(1990)研究發現異族間婚姻逐漸成為大家可以接 受的婚姻型態,與個人選擇拋棄本身自己種族或民族的價值取向,轉而認同嚮往 的民族文化有關;其次是為了解決家庭的經濟困境、從緊張的情緒關係逃離,異 族間婚姻提供了受困的個體向外發展的選項與缺口(轉引自何青蓉,2003)。

蕭昭娟(2000)指出,跨國婚姻的形成與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為1960年代以前的萌芽期,萌芽期的仲介型態類似本國人的婚姻交友介紹中心;

(23)

直到1956年瑞士成立首座開放外國人參加的婚姻介紹所,跨國婚姻的雛形才逐漸 浮現。第二階段為1960年開始的形成期,西歐及美國因為都市化、工業化和戰後 嬰兒潮的緣故,社會、人口及性別結構的改變導致對婚姻媒介服務的殷切需求;

同時利用網路選擇結婚對象的管道,隨著科技的進展而越來越普遍都利用與接 受。第三階段為1970年以後的發展期,跨國婚姻仲介經營的手法更趨多元,除了 針對歐美國家的男女介紹外,西方男性與亞洲女性透過「郵購新娘」(Mail-Order Bride)的擇偶方式,更是一時之間蔚為風潮。

臺灣的跨國婚姻現象可分為啟蒙期、茁壯期與成熟期三個階段。在1960年開 始的啟蒙期,跨國婚姻仲介將臺灣女性介紹至歐美、日本等國家,同時將東南亞 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普遍較臺灣落後的印尼、菲律賓女子,仲介引進臺灣勞力密集 的農漁村之中,此為臺灣外國婚姻移民形式的萌芽期。國民所得及教育程度低於 臺灣的東南亞籍女性透過仲介進入需要密集勞動力的農漁村,但政府對外國人移 入臺灣尚無具體的政策,加上東南亞籍女性習俗差異與溝通障礙,逃婚的比例頗 高,因此跨國婚姻尚未成為一股風潮(監察院,2011)。

到了茁壯期,為了轉移國內產業向大陸發展的壓力與需求,1994年政府宣布

「南向政策」,提供政策誘因鼓勵臺商到東南亞投資。臺灣工廠大量移至東南亞 各國設廠,來自臺灣派駐東南亞工廠的勞工,因工作環境因素與當地女子結婚,

形成此時期跨國婚新發展主軸。此外,80年代臺商與駐外派勞工發現臺灣與東南 亞地區各有婚姻的需求,在有利可圖下,紛紛加入成為新一波婚姻仲介者,使臺 灣男子娶外籍配偶的比率逐漸升高,這個現象成為這段期間內跨國婚姻的顯著特 徵(監察院,2011)。

1990年跨國婚姻發展到成熟期,臺灣政治與經濟環境改變,大量資金外移與 引進外籍勞工,造成許多本籍勞工失業,除引發諸多社會問題外,亦造成低技術 性勞工在本國婚姻市場之地位更為滑落,直接衝擊與改變臺灣地區之婚姻結構。

臺灣教育普及使女性受教育及工作能力增加,使得臺灣女性自主意識逐漸抬頭,

造成更多的臺灣男性在擇偶上產生困難,轉而向外尋找對象,再配合婚姻仲介之 推波助瀾,形成新移民女性現在人數躍為國內第五大族群的現象(夏曉鵑,

(24)

2002)。

這波移民遷移潮流中,最鮮明的現象就是跨國婚姻中外籍與大陸配偶的大幅 增加。國人與東南亞籍及大陸人士結婚對數從87年之22,905對,逐年增加至92年 最高峰之54,634對,占當年總結婚對數之31.86%;之後雖逐年遞減,惟每年仍然 有超過2萬對之多。進一步從配偶之原屬國籍別分析,國人與東南亞籍人士結婚 對數,從90年之17,512對,逐年增加至93年最高峰之18,103對,後則逐年遞減至100 年之4,887對。至於大陸配偶部分,國人與大陸(含港澳地區)人士結婚對數自87 年起逐年攀升,至92年為最高峰,達34,991對,93年急遽下降至10,972對,94年至 96年持續維持在1萬5千對左右,97年至99年雖有略微下降,但仍維持在1萬3千對 左右。另外從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之統計資料觀察,持有效外僑居留證之外籍 配偶人數從87年之8,245人,逐年增加至93年達到最高峰之94,744人,其中越南籍 配偶多達60,302人,占63.6%;日後外籍配偶人數雖有逐年減少之趨勢,惟至98 年止,每年仍有6萬餘人,且仍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並以越南、泰國、印尼等國 為最多。(監察院,2011)。相關資料如表2-1及2-2:

表 2-1 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統計

外籍或大陸配偶國籍(地區) 合計 大陸港澳 外 國 籍 年別 結婚

對數

本國

對數 對數 % 對數 大陸 地區

港澳

地區 對數 東南亞 地區

其她 地區

中外籍 結婚對 數比 90 170,515 124,313 46,202 27.10 26,797 26,516 281 19,405 17,512 1,893 3.7 91 172,655 123,642 49,013 28.39 28,906 28,603 303 20,107 18,037 2,070 3.5 92 171,483 116,849 54,634 31.86 34,991 34,685 306 19,643 17,351 2,292 3.1 93 131,453 100,143 31,310 23.82 10,972 10,642 330 20,338 18,103 2,235 4.2 94 141,140 112,713 28,427 20.14 14,619 14,258 361 13,808 11,454 2,354 5.0 95 142,669 118,739 23,930 16.77 14,406 13,964 442 9,524 6,950 2,574 6.0 96 135,041 110,341 24,700 18.29 15,146 14,721 425 9,554 6,952 2,602 5.5 97 154,866 133,137 21,729 14.03 12,772 12,274 498 8,957 6,009 2,948 7.1 98 117,099 95,185 21,914 18.71 13,294 12,796 498 8,620 5,696 2,924 5.3 99 138,819 117,318 21,501 15.49 13,332 12,804 525 8,169 5,212 2,957 6.5 100 165,327 143,811 21,516 13.01 13,463 12,800 663 8,169 4,887 3,166 6.6 資料來源:內政部移民署網站

(25)

表 2-2 我國人與東南亞籍或大陸配偶結婚對數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內政部移民署網站

貳、 跨國婚姻的衝擊與適應

「移民,特別是新移民,大都會在移民地體驗某程度上的三化:及邊緣化、

否定化及異化」(蔡昌,2011)。跨國婚姻背後形成的動機,一方面可能是受到 移入國的吸引,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到移出國在宗教、政治或是經濟的壓力,更深 層的原因包含了自我的意願、家庭因素、地緣關係及社會關係相接近,也與階級、

性別、權力、種族等議題密不可分(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的背後,參雜著 個人企圖透過婚姻的管道,與其嚮往的已開發國家相融合的美好想像,但由於雙 方原生家庭背景、婚姻期待、語言及文化的差異,移民者在遷移的過程中會承受 著社會、文化、經濟層面等各方面的壓力。移民者在面對不同文化所帶來的衝擊 時,勢必不斷的進行調整才能因應跨文化的挑戰,才能處理一連串的生活適應問 題與歷程(林漢岳,2008)。

張春興(2011)解釋文化衝突為個人或團體受兩種文化的影響,遇到價值判 斷與忠貞取捨的問題,必須在兩者之間做一抉擇時,其所感到的內心衝突。Oberg

(李燕、李浦群譯,1995)指出個體處於不熟悉的陌生環境時,會因為害怕觸犯 禁忌或行為不當而產生焦慮、自我防衛或心理不適的感覺,這種內在、心理的狀 況可以稱為文化衝擊,而調適面對不同文化產生文化衝擊的過程則可稱為跨文化

結婚對數

(26)

適應。Zanden 則將文化衝擊視為相異文化背景的人彼此接觸時所產生劇烈的壓 力與差異感(彭懷恩,1992)。

Lee(1983)以跨文化衝擊的視角來看待個體面對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衝擊與 自我調適,而跨文化適應結果,端賴個體採取積極、正面的態度(彈性、接納、

相信)或是消極、負面的態度(偏見、排斥、畏懼)來面對新的文化,不同的態 度取向會影響到個體選擇採取觀察、傾聽等正面的策略或是孤立、拒絕的負面策 略,來面對文化衝擊對個體帶來的不協調、誤解、挫折、緊張等心理狀態(轉引 自莊玉秀,2003)。

個體面對文化間的差異與陌生感,在調適的過程中會因為心理不協調的產生 抗拒和掙扎,而使個人產生壓力和痛苦的知覺,而為降低文化衝擊帶來的負面影 響,就必須協助移民者做好良善的文化適應。張春興(2002)解釋文化適應一詞 為個體在面對社會文化中的限制不感覺有壓力,而其行為表現不自覺地符合社會 文化的要求。適應可以被視為個體為滿足自身的需求,而與環境互相調和的歷 程。這個歷程是有機的、互相交互而動態調整的過程,是透過雙向或多向途徑而 互相影響。而適應良好不僅意味著個體緊張的心理狀態已經減少或消除,個體的 需求已經被滿足,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個體滿足需求的方式,是社會文化所普遍接 受的。

Black & Mendenhall(1991)提出 U 型適應理論來解釋跨文化適應過程中必 須經過的四個階段:

一、蜜月階段

個體一方面主觀的迷戀新文化,在與移入國的家庭或相關人士接觸時,移入 國也對不同的生活習慣及文化感到興趣,因此較能包容或接受移入者的行為。因 此,個體在這一個階段,心態就如至國外旅遊般,尚未能與移入國建立緊密的聯 繫。

二、敵視階段或文化衝擊階段

個體必須正視新文化生活與在母國文化的差異,其對新文化的新鮮感及迷戀 開始消退,但尚不知道要調整那些行為來因應,這一階段可能呈現高度的心理壓 力、緊張與挫折。

(27)

三、調適階段

個體經由協助而採取適當的策略來適應新舊間文化的衝突,並發展出可以與 移入國社會及文化規範並存的生存之道,並與身邊移入國的親友逐漸熱絡,彼次 互動漸趨良好而發展出個人的支持網絡。

四、熟悉階段

個體為順應新環境的需求,改變舊有的基模而發展出融合於移入國社會及文 化的行為模式,在此階段移民者的能力能有效地發揮並日漸增長,並能適當的回 應不同文化所帶來的差異性。

除了所處的外部空間不同與陌生外,新移民適應初期最深刻的印象是「對原 居地、學歷、經驗的否定化」(蔡昌,2011)。移民者的調適是遷移跟移動的過 程之一,早期學者在討論移民者面對跨文化適應狀況時,一般皆認為適應的最佳 狀態就是與移入國完全同化,是一個將自己本來獨特的特徵、文化與樣貌逐漸喪 失的歷程(廖正宏,1985)。Sauvy(1966)認為一個國際遷移者在開始遷移行 動之後,經過定居、適應和同化三個主要過程才算完成;而同化是遷移者最理想 的一種情況,也就是遷移者因為自覺本身因為外在、語言、宗教或歷史的不同與 外在環境不一致的感覺逐漸消失。

跨國婚姻所帶來的人口移動,增加了文化的流動性並刺激了多元文化的發展

。但跨國婚姻背後存在著權力操控與互惠交易的本質,及跨文化的衝突與適應的 議題(張芳全,2009),使得對移民者在面臨適應時的處境與困境,需要更多的 關心與投入。跨文化的適應可以區分成不同的階段或類型,但其中有兩種極端不 同的典型:一是使自己完全去配合新的環境,另一則是將環境改造為個體所熟悉 的樣貌(Sauvy,1966)。這兩種極端的跨文化適應策略是遷移適應的理想狀況,

實際的遷移適應往往擺盪是在兩者之間,由個人依據環境發展出最適宜的因應策 略(莊玉秀,2003)。

參、 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

新移民女性來到臺灣後,面對到國籍歧視、社會文化、飲食習慣、語言障礙、

(28)

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來說明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生活適應的過程與困 境。

綜觀國內相關研究(蕭昭娟,2000;陳庭芸,2002;何青蓉,2003;曾秀珠,

2003;邱汝娜、林維言,2004;葉肅科,2004;彭麗琴,2009;葉怡錦,2011)

可以清楚地指明,新移民女性在臺灣跨國婚婚及跨文化適應的困境,主要可區分 成三大類:

一、語言溝通的障礙

語言隔閡及文化差異是跨國婚姻的第一道關卡,特別是臺灣社會普遍視東南 亞國家的文化為「次等文化」的氛圍。對於身處異國的新移民女性而言,語言及 文字不同所構成的阻礙,不僅使她們無法自在地運用原先的讀寫能力來應付日常 的生活,也影響其親職角色的功能的正常發揮(夏曉鵑,1997)。語言障礙不僅 是新移民女性覺得被孤立的主要原因(潘淑滿,2003),也是跨國婚姻中面對的 首要難題(Chikako,1991)。

新移民女性進入臺灣社會後,因為語言溝通能力的阻礙,不僅限制了新移民 女性獲得充足的生活資訊的管道與機會,而缺乏與外界聯繫及建立支持系統的途 徑,而形成生活及文化層面的亂裂現象,使新移民女性成為社會邊緣及弱勢族群

(潘淑滿,2004)。語言溝通的障礙不只限縮了新移民女性日常生活的活動空間 及基本能力,更會降低夫妻間的有效溝通,使雙方在面對意見衝突時,加深雙方 的誤解與緊張(陳亞甄,2006)。

謝慶皇(2003)研究顯示,新移民女性囿於語言文字的使用能力,不僅較少 參與子女的課業活動,也降低其在指導子女課業時的信心。受限於對中文聽說讀 寫的理解與使用,新移民女性對子女課業的協助與其社會支持系統的擴展多半感 到力有未逮(潘淑滿,2003)。

二、文化差異的調適

邱吟馨(2007)指出新移民女性因為婚姻關係來臺後,在跨文化的適應上,

面對的是婚姻與移民的雙重適應與文化挑戰。劉美芳(2001)指出跨國婚姻對移 民者而言,不僅是居住地的改變,更是移民者其傳統、文化與移入國的社會情境

(29)

與與規範相互調適的歷程。新移民女性除了必須面對氣候、飲食習慣的改變外,

婚姻生活及婆媳關係的議題及更深層的文化、價值觀及種族歧視等議題,都影響 著新移民女性角色功能轉換過程中的適應(潘淑滿,2003)。

新移民女性必須面對不同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隔閡、誤解與偏見及衝突,一直 是新移民女性在文化適應上值得關注的焦點(鄧中階,2005)。對新移民女性而 言,飲食文化的難以適應是普遍的共同經驗,加上臺灣特有之節慶習俗及民間信 仰,使新移民女性常出現文化失調的現象(蕭昭娟,2000)。

「跨國婚姻中常見的生活磨擦乃至於衝突,往往更強化了臺灣因經濟強勢而 對第三世界國家產生的歧視」(夏曉鵑,2006)。而跨國婚姻商品化的本質、加上 媒體過度渲染報導有關新移民女性的負面新聞及新移民女性多半來自經濟發展 較落後的東南亞國家,使得新移民女性必須面對種族、階級和性別的三重弱勢(張 芳全,2009)。臺灣社會中普遍輕視新移民女性的母國文化及視新移民女性及其 婚姻視為社會問題的製造者的負面印象,是新移民女性的普遍經驗及較令她們感 到困擾的問題(徐曼真、張芬芬,2006)。

三、社會支持系統的薄弱

新移民女性社會網絡的建立對其生活適應的良窳,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李 玫蓁,2002)。而社會網絡的健全與否與生活適應之間呈現正相關的現象,即網 絡越健全、生活適應越良好。而跨國婚姻與本國婚姻最大的差異處之一,在於新 移民女性母國的社會關係在婚後無法成為支持系統,而語言溝通的障礙更加深了 社會支持系統建立的難度(夏曉鵑,2006)。

劉美芳(2001)研究指出,新移民女性因為夫家排斥友人的造訪及使用電話 的限制,使其在臺灣的生活更加孤立無援。許多新移民女性因為夫家的限制與監 控而無法自由地與外界接觸,只能履行其媳婦、人妻及人母的角色(鄭雅雯,

2000)。而夫家往往因為缺乏對多元文化的認識與尊重,只是一昧的要求新移民 女性必須盡快融入臺灣社會,而忽略了新移民女性在跨國婚姻適應過程中所面臨 的衝擊、挫折與無助的心理歷程(陳亞甄,2006)。

王秀喜(2005)研究發現新移民女性在人際關係的擴展上,不僅因為「自己

(30)

也是主因。夫家能支持與包容新移民女性是影響其能順利適應的關鍵因素,而協 助新移民女性建構有效的社會支持網絡,亦是協助其生活適應的重要策略(邱吟 馨,2007)。

第二節 新移民女性的學習現況

本研究將將研究高等教育學習經驗對新移民女性之性別意識之影響,惟國內 對新移民女性參與高等教育之研究尚待開拓,故本節將分別探討新移民教育的現 況及新移民女性參與新移民教育的相關研究,以做為後續研究新移民參與高等教 育的基礎研究。

壹、 臺灣實施新移民教育的現況

政府機關規劃新移民教育的主軸,重心放在識字教育及生活適應教育,並透 過各項措施建立新移民終身學習體系,鼓勵新移民進入國中、小補教就讀。國內 目前對新移民教育措施的濫觴,為內政部於1998年12月8日訂定「外籍新娘生活 適應輔導實施計畫」,該計畫經過陸續修正後改名為「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實 施計畫」,主要目的在協助新移民提升生活適應及語言能力,避免新移民因為適 應不良而衍生的各種社會及家庭問題(內政部,2003)。

教育部自1999年起同意新移民可就讀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簡稱成教班);

而新移民自2002年起,就讀國中小補校可以領取正式學歷證書。2003年教育部積 極補助並鼓勵各縣市政府開辦成人基本教育外籍配偶專班,2006年修訂「教育部 補助辦理成人基本教育實施原則」,明確將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納為成人基本教 育的實施對象,也是地方政府辦理新移民成人基本教育最直接的法源依據(教育 部,2013)。

而政府為整合跨部會的力量及民間資源,建構完善的照顧輔導措施,並積極 協助新移民融入臺灣的生活環境,內政部於2003年訂定「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 導措施」,分別就生活適應輔導、醫療優生保健、保障就業權益、提升教育文化、

協助子女教養、人身安全保護、健全法令制度及落實觀念宣導等8重點工作,擬 具56項具體措施,分別內政部、教育部及相關部會辦理。而依據「外籍與大陸配

(31)

偶照顧輔導措施」的第4項重點工作「提升教育文化」,為了協助提昇外籍與大 陸配偶教養子女能力,具體措施有6項(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3):

一、辦理外籍與大陸配偶之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並分等級開設,落實社區 化語文訓練;補助公私立機構辦理多元語言學習課程。

二、加強外籍與大陸配偶及其子女教育規劃,培育多元文化課程師資。

三、辦理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活動,並將跨國婚姻、多元家庭及性別平等觀念 納入婚姻家庭教育宣導,增進整體社會對跨國婚姻正確認識,並強化本 國籍配偶社會責任。

四、宣導並鼓勵外籍與大陸配偶進入國中、小補校就讀,以取得正式學歷。

五、辦理外籍與大陸配偶成人基本教育師資研習及補充教材研發,並將教材 上網資源分享,以提升教學品質。

六、規劃於中小學課程及鼓勵大專校院於通識課程中納入移民議題。

除了政策上的鼓勵新移民參加相關的教育課程外,國籍法也規定外籍人 士在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時候,須具備我國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義務教 育基本常識,並應提出下列文件之一:

(一)曾就讀國內公私立各級各類學校1年以上之證明。

(二)曾參加國內政府機關所開設之課程上課72小時之時數證明。

(三)歸化測驗合格證明。

亦即新移民只要參加政府機關自行、委託或補助機構、團體、學校辦理之各 種課程達72小時以上並有證明者,就可以認定具有我國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義務 教育基本常識,無須再參加歸化測驗。在標榜著協助新移民生活適應與提高識字 率的前提下,法律規定與政策措施的完美配套與相互結合,新移民在取得中華民 國國籍前,一定要進入新移民教育體系取得一定以上的時數證明才具備資格申請 中華民國的國籍(內政部,2013)。

為了發展新移民文化、建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部在 2005 年到 2008 年間,

以「牽手.學習.在臺灣,文化.交流.一家親」為主軸,頒訂了「教育部發展新移民 文化計畫」,透過運用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國中小補校提供基本中文能力課程 與國民義務教育,另利用高職推廣教育班提供技藝學習課程、家庭教育中心提供

(32)

親職教育及婚姻教育等課程,結合社區大學、社教站、民間團體等提供多元終身 學習課程等,且設立新移民學習中心提供相關諮詢與輔導服務,以達到「建立外 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的政策目標。實施期程間,教育部總計以新臺幣 2 億 5,630 萬元輔導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成人基本教育、國民補習教育 及多元文化學習等課程活動,近 10 萬人次參與相關的新移民教育學習活動。「教 育部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持續列入教育部 2009 年至 2012 的中程計畫中,以「建 立外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促進個人、家庭與社會健全發展。加強提供外籍配偶 家庭教育、語文學習、補習及進修教育、技藝學習等終身學習管道」為目標(教 育部,2013)。

丘愛鈴、何青蓉(2009)研究指出,新移民教育的首要目標,應該是結合識 字教育與生活適應教育協助新移民發展跨文化能力,並將學習建基於日常生活的 脈動,並反思她(她)們的生命經驗,且能看到社會行動。而我國新移民教育政策 的施政依據「教育部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雖然在原先計畫期程 2008 年結束後,

續列入教育部 2009 年至 2012 的中程計畫中並積極實施,但在 2013 年至 2016 年 的教育部中程計畫中,教育部並未研提任何新的政策,也未延續繼續辦理「教育 部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新移民教育是否至此與成人基本教育合流並回歸一般 教育體系中,及政府對新移民教育有新的政策規畫或發展方向,尚待進一步的追 蹤與關心。

貳、 影響新移民女性參與學習的因素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習動機是指個體進行學習活動 時的內在動力,其引發、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行為,並導引該學習行為朝向某一目 標的內在歷程(張春興,2002)。以下將針對國內對新移民參加新移民教育的學 習動機、影響新移民參與學習的因素加以探究,瞭解新移民女性在識字教育及補 校教育中主要的學習動機。

一、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動機

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之學習需求可歸納為四種類型:促進溝通能力、親職

(33)

教育、未來工作準備、個人興趣。而個人參與教育活動後的收穫包括個人自信心 的建立、語文能力的提昇、提高閱讀外界資訊的能力、社會支持網絡的拓展及舒 解情緒與增進文化的認知(莊玉秀,2003)。葉淑慧(2004)針對竹北市國小的 新移民進行質性研究,發現她們到學校的動機最主要是想學會讀寫國語。徐文濤

(2005)針對新北市各行政區進行隨機抽樣的量化研究,發現臺北縣國小補校外 籍配偶以「中文識字」學習動機最強,學習動機各取向及整體與學習滿意度各層 面及整體具有顯著的正相關,亦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滿意度越高。黃梅琦(2006)

針對屏東縣東縣外籍配偶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的研究也指出,外籍配偶學員學 習動機愈高則學習滿意度愈高。外籍配偶學員學習動機以「語言溝通」取向最高,

「外界期望」取向最低。外籍配偶學員學習動機會受到來臺時間、居住地區、學 習年級等原因而因人而異。

黃志隆(2006)的研究發現,外藉配偶之學習動機首重「求知興趣」,「社會 適應」、「子女教養」則分列其後。由配偶及補校老師建構的社會支持網絡,對新 移民女性參與學習能產生正向且積極的助益,不僅可以增強學習動機、學習參 與,也鼓舞新移民繼續再學習。顏瑞蓮(2009)針對臺南市參與不同公辦進修教 育之外籍配偶研究發現,影響外籍配偶學習動機的外部因素依影響力大小分別為

「進修機構類型」、「原生國籍學歷」、「就業情況」、「子女數」;外籍配偶內在學 習動機可區分為「中文識字」、「生活適應」、「就業求職」、「社交需求」,學習滿 意度會因內在的學習動機而不同而增強。臺中縣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動機則分別由 下列因素所引發:就感會增強動機、學習可助其拓展人際網絡、企圖改變現況以 及對課程與教師的認同(吳芳茜,2009)。魏慧美(2011)針對就讀國中小補校 的新移民女性進行深入訪談後發現,新移民女性就讀國中小補校的動機主要是為 了擴大其生活圈,滿足教養子女或充實自我的需求則依據個別差異有所不同。新 移民女性是否能擺脫多重角色衝突與拉鋸而進入補校就讀,夫家的支持扮演決定 性的角色。

鄭雅雯(2011)對高雄市新移民女性就讀補校的學習動機進行深入的研究發 現,新移民女性主要的學習動機包括包含拓展人際網絡、企圖改變現況與成就感

(34)

會增強學習動機。不僅可以認識相同國籍的朋友,擴大人際網絡的同時互相支持 跟打氣;也讓新移民女性體認到教育的意義與重要性,不僅可以提升自己指導小 孩學業的能力,也有益於擴展新移民女性的視野跟增加生涯發展的可能性。林俊 輝(2012)研究新北市國小補校新移民的學習意願發現,新移民對「新環境充滿 求知慾與自我成長的學習意願最強」,其次為「問題解決的高需求程度」。楊盛名

(2013)研究屏東縣新移民女性參與華語文學習動機,發現影響新移民女性華語 文學習動機因素主要為讀書識字、親子教養、社會與生活適應、社交需求、提升 自信與能力、改變別人的看法。

由以上的研究結果可以歸納發現,影響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動機主要歸類為社 交需求、生活適應及教養子女需要、個人成就動機等三大面向。

二、影響新移民女性學習動機的個人背景因素

歸納國內有關影響新移民女性學習的相關研究,發現影響其個人學習動機的 背景變項分別為原生國籍、原生國教育程度、年齡、來臺時間、就業狀況、及子 女數等 6 項原因:

(一) 原生國籍

新移民女性來自的國家與文化會對其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有不同程度的影 響。吳美雲(2001)的研究發現,高雄美濃地區的新移民女性的原生國籍與學習 動機具有關聯性,而越南籍的新移民女性學習動機強於印尼籍的新移民女性。徐 文濤(2005)發現臺北縣參加補校教育的新移民女性,有關中文識字及親子教養 的學習動機,會因原生國籍的差異而有不同,其中越南籍的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動 機較其她東南亞國籍的新強烈。黃梅琪(2006)以屏東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員 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學習動機不因原生國籍的不同而有差異。顏瑞蓮(2006)

發現原生國籍僅對因社交需求而產生的學習動機有影響,對整體學習動機的影響 則沒有關連性。范蕙華(2009)亦指出臺北市就讀國小補校的新移民女性的原生 國籍與學習動機的強烈,沒有顯著的因果關係。綜合以上的研究,原生國籍對新 移民參與新移民教育的學習動機間的關係,尚無定論。

(二)原生國教育程度

(35)

教育程度一向被認為是影響學習動機最重要的社會人口變項(Urbano,1984)

。在原生國教育程度越高者,較能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也較容易獲得學習成就 感(范蕙華,2009)。邱琡雯(2003)對在嘉義地區參加外籍配偶基本能力學習 專班的研究發現,原生國學歷的高低是影響外籍配偶的學習動機跟學習成就的關 鍵之一,教育程度高的外籍配偶在文字書寫跟歸納能力方面學習的速度較快。

蕭昭娟(2000)研究彰化縣社頭鄉外籍配偶的國際遷移適應時發現,教育程 度較高的外籍配偶較能快速且積極的適應臺灣社會。吳美雲(2001)、林君瑜

(2003)及蔡素伶(2005)的研究亦支持原生國的教育程度高低會影響到新移民 女性的學習動機及學習表現。范蕙華(2009)亦指出原生國教育程度對新移民女 性的學習動機具有一定的影響,徐文濤(2005)、黃梅琦(2006)及黃志隆(2006)

的研究則指出,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動機與其原生國教育程度無顯著差異存在。

(三)年齡

學習者的年齡是影響學習動機的重要變項(黃富順,2002)。蔡秀珠(2004)

在訪問參加識字課程的新移民後發現,30 歲以下的新移民學習適應較良好。蔡 素伶(2005)研究發現,外籍配偶的理解跟記憶能力跟學習成效會隨著年齡的增 長,自然的衰退以致影響學習的動機。李素蓮(2205)的研究發現,年輕的新移 民女性學習動機偏向提高與家人語言溝通的能力與親職教育,較年長的新移民女 性學習動機則較多元,傾向於生活適應能力的提升與為就業準備。

林欣怡(2008)的研究則指出,新移民的學習動機僅受到年齡的影響,就年齡 而言,年齡越高其學習的動機越高。范蕙華(2009)的研究發現年齡是影響新移 民學習動機的重要變項,20 至 30 歲的新移民的整體學習動機最強烈。綜合相關 的實證研究,年齡與新移民學習動機的關聯性尚無定論。

(四)來臺時間

李玫臻(2002)研究指出,新移民來臺時間的長短與其參與學習的動機密切 相關,來臺時間越久者,其在識字課程中學習表現越好。顏錦珠(2002)、廖雅 婷(2003)研究發現,來臺較久的新移民,因對於臺灣的語言文化較為熟悉,有 助於識字的學習。不論來臺時間的長短,新移民女性對語言識字學習的動機都是

(36)

強烈的,但來臺時間較長的新移民其她層面的學習動機也很強烈。黃俊杰(2008)

研究結果顯示,來臺時間三年以下的新移民女性,較易受到「育兒」及「家庭經 濟」等因素的干擾,影響到其學習動機。范蕙華(2009)的研究發現,來臺時間 長短的不同,會對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動機及學習需求產生影響。郭乃菁(2011)

針對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就讀國中小補校的研究發現,來臺時間較長的新移民女 性待其子女年齡稍長後,充實自我成為進入國中小補校就讀的學習動機。許琇絢

(2012)發現來臺時間「三年以上」的外籍配偶,識字教育學習成效上高於來臺 時間較短者。

(五)就業狀況

就新移民的就業狀況與其學習情形間的關聯性,實證研究上出現了正反兩極 的研究發現。廖雅婷(2003)的行動研究指出,職場的工作經驗會導致新移民學 習動機的增強及學習效率的提升。蔡秀珠(2004)研究亦指出,在外就業的新移 民學習動機較強烈,解決學習問題的信心及能力也較高。蔡素伶(2005)及游蕙 如(2005)研究則指出,投入於工作職場的新移民女性,會影響到其學習動機及 學習成效,甚至中輟了學習課程。顏瑞蓮(2009)研究發現,新移民女性整體的 學習動機與其是否就業並不相關,僅未就業的新移民女性在「生活適應」及「設 教需求」有較強的學習動機。

(六)子女數

新移民女性的婚配行為多被賦予傳宗接代的任務,因此在來臺灣後半年至一 年以內,有頗高的比例就成為人母並負擔起親職教育的角色(葉淑慧,2004),

而為了照顧學齡前的子女,往往降低了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動機及限制了參與學習 的時間與機會(吳美雲,2001)。子女數的多寡亦會增加新移民女性對親子教養 方面的學習動機與興趣(鄧中階,2005、徐文濤,2006)。顏瑞蓮(2009)的研 究發現,僅有一個孩子的新移民女性其學習動機較有兩個孩子的新移民女性強 烈,而有孩子的新移民女性對親子教養的學習動機亦較強烈。

(37)

第三節 性別意識的相關概念

本節將分別就性別意識的意義、發展歷程、影響性別意識建構的因素及新移 民女性與性別意識的相關研究等四個面向,逐一探討性別意識的概念及國內對新 移民女性在性別意識的相關研究。

壹、 性別意識的意義

性別不僅是用以區分女性與男性的重要概念,本身也包含著生理上及社會上 的象徵。性(sex)是生理學依據性徵及染色體排列上用來判斷男性或女性的辭 彙,強調生理上的特徵與差別。性別(gender)不僅強調生理特徵的差異,還包 含了歷史、政治及社會文化建構的概念。女性主義者以「生物性別」來強調性(sex)

屬於天生、生理上的範疇,以「社會性別」來標示性別(gender)是社會、文化 所建構出來的概念(王瑞香,1996)。男性及女性生理構造上的差異,經過父權 制度的強調與誇大,不僅貶抑女性為弱勢的附屬地位,更將男性塑造為擁有主導 地位的支配角色,形成人為建構的「性別階級」(吳書昀,2002)。

性別意識(gender consciousness)的論述根源於女性意識對傳統女性受到壓 迫的認知、覺醒與反抗(張玨,1991)。女性意識是女性認識到其處在被壓迫及 邊緣化的既定角色,是由社會建構與意識形態結合的父權結構所造成(Allan G.

Johnson,1997;成令方等譯,2008)。Harba 和 Yarbrough(1983)認為性別意識、

與階級意識和種族意識都可以用「認知或察覺到社會不平等現象」的視角看待,

是認知到因性別因素而使自己處於社會政治上的弱勢處境並遭遇障礙和不利,是 一種對不公平的社會和生活環境感到不滿和反抗的心理,並產生出群體意識。

Gerson 及 Peiss(1985)認為性別覺察(gender awareness)、女性/男性意識

( female/male consciousness ) 與 女 性 主 義 / 反 女 性 主 義 ( feminist/antifeminist consciousness)所組成的性別意識,就像是光譜般彼此滲透、交互影響。性別意 識的發展不是僵化、停滯不前的狀態,亦非全有或全無、非黑即白的價值選擇及 觀念,它會因為個體內在的覺醒及外在的刺激,持續不停的轉變與發展。簡言之,

性別意識的發展是一個有機、動態調整的連續性歷程。

(38)

游美惠(2002)指出性別意識是指個體認知到生活隨時受到父權意識形態的 影響,逐漸發展為瞭解父權體制、提升女性地位甚至挑戰或批判父權體制的起 步。謝臥龍(2002)認為性別意識不僅是一種在生理上區分性別的方式,並含有 社會文化價值傳播的功能。畢恆達(2004)認為性別意識是指個體對性別認定、

女性在社會結構中所處位置的不滿,並冀望透過集體的覺醒與行動來改變女性受 壓迫的處境。戴麗文(2011)將性別意識歸納為「個人對性別或因性別而產生的 想法、態度、認知及情感的總和」,分別包括了「性別角色、性別特質與性別平 權」三個主要的概念,是個人對「男性與女性理想上的形象、特質及關係,和依 性別而來的權力、分工與義務」的看法、反省與思考。「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 則第八條」則將性別平等意識定義為「個人認同性別平等的價值,瞭解性別不平 等之現象及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狀之意願」(教育部,2012)。

本研究整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及國內「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的條文,

性別意識是持續不斷的歷程,受個人生命經驗影響而不斷流轉、變動。當個人從 性別的視角,檢視因生理性別而形成的性別認同、性別角色,並對因性別而產生 的壓迫與酬賞、機會、資源的不平等分配提出批判與質疑,進而接受或認同性別 平等的價值,便是性別意識的展現。因此,本研究中性別意識內涵狀態建構有關 的性別概念分述如下:

一、性別角色

每 個 人 在 一 生 中 需 要 扮 演 的 各 種 角 色 之 中 , 尤 以 性 別 角 色 最 為 重 要

(Hilgard,1981)。角色分別由角色期待與角色行為所組成,性別角色的看法可 分為兩類:一為將其視為「在社會文化中,用以區隔男女差異的特性」,例如男 生邏輯推論較拿手,女生語文記憶較強等認知,為性別角色表現的層面;另一個 層面則為「被社會文化所期待之適合男性或女性的行為」,例如男性化的人格特 質多與工具性和主動性有關,女性化的人格特質則與人際關係、情感表達有關,

為性別角色期待之層面(晏涵文,2002)。

一個人對自己性別的知覺,不僅是生物上性別的不同,所處的社會文化、被 賦予角色期望更是塑造性別的真正源頭。Lueptow 指出性別角色是源自於社會對

(39)

男女不同行為的角色期待(游美惠,1999)。張春興(1982)認為性別角色是社 會文化傳統中,眾所公認男性及女性應有的行為,而這個行為模式是符合當時社 會文化所形成的共識與規範,亦即性別角色是社會認為不同性別的人應該具備的 特質與行為,所形成固定、僵化的看法。Huston(1993)認為性別角色的內涵包 括了:生物學上的性別、活動及興趣的差別、人格特質和社會行為型態的歸類、

社會關係及人際網絡的選擇傾向及語言、非語言的行為特徵等。陳皎眉(1996)

指出性別角色反映的行為期待,是建立在社會、文化背景因素的脈絡上。潘慧玲

(2003)認為性別角色是以生物性別做為區分社會角色的基準,男性及女性都受 到所處環境的社會期待與文化傳統影響,表現出符合特定性別特質的行為。

整理國內外學者對性別角色的看法,可以發現心理學者認為性別角色包括了 態度、動機、職業、興趣的偏好、人際關係型態及人格特質的差異:社會學者將 性別角色視為人際關係中,男女相對應的身分及行為;人類學者認為性別角色是 男女有別的職位與工作的分化。

二、性別平等

破除用生物學的觀點來論斷與誇大性別的謬誤,是性別平等的消極意義;檢 視由人為建構所造成的性別不平等,深究其原因及危害,並加以匡正及重建,則 是性別平等的積極意義(蘇芊玲,1998)。以「控制」-「恐懼」為手段的父權 體制,建立了「男性支配」(male-dominated)、「認同男性」(male-identified)

和「男性中心」(male-centered)的父權社會,不僅貶抑女性的地位與特質,也 合理化對女性的壓迫與控制,將女性置於不利的社會處境和壓迫處境(Allan G.

Johnson,1997;成令方等譯,2008)。性別平等就是對父權體制的反省與集體行 動,要讓女性及男性都能從父權體制的控制中解放。性別平等是對既有性別秩序 的反省,檢討現狀並建構一個新的、合理的性別秩序。性別平等的目標就是要讓 社會大眾覺察社會中的性別差異現象,解放對性別的刻板印象與迷思概念,重塑 對性別角色客觀公平的認知(陳凱筑,2003)。

性別平等是要使兩性在生理性別的差異之外,於社會性別上能獲得均等的機

數據

圖  次
表 2-2 我國人與東南亞籍或大陸配偶結婚對數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內政部移民署網站  貳、  跨國婚姻的衝擊與適應  「移民,特別是新移民,大都會在移民地體驗某程度上的三化:及邊緣化、 否定化及異化」(蔡昌,2011)。跨國婚姻背後形成的動機,一方面可能是受到 移入國的吸引,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到移出國在宗教、政治或是經濟的壓力,更深 層的原因包含了自我的意願、家庭因素、地緣關係及社會關係相接近,也與階級、 性別、權力、種族等議題密不可分(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的背後,參雜著 個人企圖透過婚姻的管道,與
表 2-3 Downing & Roush 的女性自我認同發展模式
表 4-2 F2 性別意識的發展歷程  性別經驗及對性別意識的影響  時期  性別經驗  影響  性別意識的概括  母親高等教育的學歷  母親是主要照顧者的成長回憶 女性只要堅持就能突破傳統性別架構的力量與可能  內化了女性是家中照顧者的性 別角色框架與價值觀。  父親的外遇、離婚  體會到以男性為尊、女性只是扮演著附屬與照顧者的角色的性別文化;啟蒙女性終究必須 提升自己的能力及擺脫男性附 屬品的自主意識 母 國 時  期 為改善家中經濟狀況的窘迫, 嫁來臺灣的抉擇  投射女性是家中照顧者的性別角色框架與價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of the OLE –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 broad and balanced curriculum with diverse learning experiences to foster whole-person development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log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788 characters that were commonly us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Tang era, for highlighting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In implementing the key tasks, schools should build on past experiences and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ey tasks in line with the stage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rough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Provide all public sector schools with Wi-Fi coverage to enhance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launch of the fourth IT in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Provide all public sector schools with Wi-Fi coverage to enhance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launch of the fourth I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