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移民女性的學習現況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新移民女性的學習現況

本研究將將研究高等教育學習經驗對新移民女性之性別意識之影響,惟國內 對新移民女性參與高等教育之研究尚待開拓,故本節將分別探討新移民教育的現 況及新移民女性參與新移民教育的相關研究,以做為後續研究新移民參與高等教 育的基礎研究。

壹、 臺灣實施新移民教育的現況

政府機關規劃新移民教育的主軸,重心放在識字教育及生活適應教育,並透 過各項措施建立新移民終身學習體系,鼓勵新移民進入國中、小補教就讀。國內 目前對新移民教育措施的濫觴,為內政部於1998年12月8日訂定「外籍新娘生活 適應輔導實施計畫」,該計畫經過陸續修正後改名為「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實 施計畫」,主要目的在協助新移民提升生活適應及語言能力,避免新移民因為適 應不良而衍生的各種社會及家庭問題(內政部,2003)。

教育部自1999年起同意新移民可就讀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簡稱成教班);

而新移民自2002年起,就讀國中小補校可以領取正式學歷證書。2003年教育部積 極補助並鼓勵各縣市政府開辦成人基本教育外籍配偶專班,2006年修訂「教育部 補助辦理成人基本教育實施原則」,明確將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納為成人基本教 育的實施對象,也是地方政府辦理新移民成人基本教育最直接的法源依據(教育 部,2013)。

而政府為整合跨部會的力量及民間資源,建構完善的照顧輔導措施,並積極 協助新移民融入臺灣的生活環境,內政部於2003年訂定「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 導措施」,分別就生活適應輔導、醫療優生保健、保障就業權益、提升教育文化、

協助子女教養、人身安全保護、健全法令制度及落實觀念宣導等8重點工作,擬 具56項具體措施,分別內政部、教育部及相關部會辦理。而依據「外籍與大陸配

偶照顧輔導措施」的第4項重點工作「提升教育文化」,為了協助提昇外籍與大 陸配偶教養子女能力,具體措施有6項(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3):

一、辦理外籍與大陸配偶之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並分等級開設,落實社區 化語文訓練;補助公私立機構辦理多元語言學習課程。

二、加強外籍與大陸配偶及其子女教育規劃,培育多元文化課程師資。

三、辦理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活動,並將跨國婚姻、多元家庭及性別平等觀念 納入婚姻家庭教育宣導,增進整體社會對跨國婚姻正確認識,並強化本 國籍配偶社會責任。

四、宣導並鼓勵外籍與大陸配偶進入國中、小補校就讀,以取得正式學歷。

五、辦理外籍與大陸配偶成人基本教育師資研習及補充教材研發,並將教材 上網資源分享,以提升教學品質。

六、規劃於中小學課程及鼓勵大專校院於通識課程中納入移民議題。

除了政策上的鼓勵新移民參加相關的教育課程外,國籍法也規定外籍人 士在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時候,須具備我國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義務教 育基本常識,並應提出下列文件之一:

(一)曾就讀國內公私立各級各類學校1年以上之證明。

(二)曾參加國內政府機關所開設之課程上課72小時之時數證明。

(三)歸化測驗合格證明。

亦即新移民只要參加政府機關自行、委託或補助機構、團體、學校辦理之各 種課程達72小時以上並有證明者,就可以認定具有我國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義務 教育基本常識,無須再參加歸化測驗。在標榜著協助新移民生活適應與提高識字 率的前提下,法律規定與政策措施的完美配套與相互結合,新移民在取得中華民 國國籍前,一定要進入新移民教育體系取得一定以上的時數證明才具備資格申請 中華民國的國籍(內政部,2013)。

為了發展新移民文化、建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部在 2005 年到 2008 年間,

以「牽手.學習.在臺灣,文化.交流.一家親」為主軸,頒訂了「教育部發展新移民 文化計畫」,透過運用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國中小補校提供基本中文能力課程 與國民義務教育,另利用高職推廣教育班提供技藝學習課程、家庭教育中心提供

親職教育及婚姻教育等課程,結合社區大學、社教站、民間團體等提供多元終身 學習課程等,且設立新移民學習中心提供相關諮詢與輔導服務,以達到「建立外 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的政策目標。實施期程間,教育部總計以新臺幣 2 億 5,630 萬元輔導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成人基本教育、國民補習教育 及多元文化學習等課程活動,近 10 萬人次參與相關的新移民教育學習活動。「教 育部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持續列入教育部 2009 年至 2012 的中程計畫中,以「建 立外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促進個人、家庭與社會健全發展。加強提供外籍配偶 家庭教育、語文學習、補習及進修教育、技藝學習等終身學習管道」為目標(教 育部,2013)。

丘愛鈴、何青蓉(2009)研究指出,新移民教育的首要目標,應該是結合識 字教育與生活適應教育協助新移民發展跨文化能力,並將學習建基於日常生活的 脈動,並反思她(她)們的生命經驗,且能看到社會行動。而我國新移民教育政策 的施政依據「教育部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雖然在原先計畫期程 2008 年結束後,

續列入教育部 2009 年至 2012 的中程計畫中並積極實施,但在 2013 年至 2016 年 的教育部中程計畫中,教育部並未研提任何新的政策,也未延續繼續辦理「教育 部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新移民教育是否至此與成人基本教育合流並回歸一般 教育體系中,及政府對新移民教育有新的政策規畫或發展方向,尚待進一步的追 蹤與關心。

貳、 影響新移民女性參與學習的因素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習動機是指個體進行學習活動 時的內在動力,其引發、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行為,並導引該學習行為朝向某一目 標的內在歷程(張春興,2002)。以下將針對國內對新移民參加新移民教育的學 習動機、影響新移民參與學習的因素加以探究,瞭解新移民女性在識字教育及補 校教育中主要的學習動機。

一、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動機

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之學習需求可歸納為四種類型:促進溝通能力、親職

教育、未來工作準備、個人興趣。而個人參與教育活動後的收穫包括個人自信心 的建立、語文能力的提昇、提高閱讀外界資訊的能力、社會支持網絡的拓展及舒 解情緒與增進文化的認知(莊玉秀,2003)。葉淑慧(2004)針對竹北市國小的 新移民進行質性研究,發現她們到學校的動機最主要是想學會讀寫國語。徐文濤

(2005)針對新北市各行政區進行隨機抽樣的量化研究,發現臺北縣國小補校外 籍配偶以「中文識字」學習動機最強,學習動機各取向及整體與學習滿意度各層 面及整體具有顯著的正相關,亦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滿意度越高。黃梅琦(2006)

針對屏東縣東縣外籍配偶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的研究也指出,外籍配偶學員學 習動機愈高則學習滿意度愈高。外籍配偶學員學習動機以「語言溝通」取向最高,

「外界期望」取向最低。外籍配偶學員學習動機會受到來臺時間、居住地區、學 習年級等原因而因人而異。

黃志隆(2006)的研究發現,外藉配偶之學習動機首重「求知興趣」,「社會 適應」、「子女教養」則分列其後。由配偶及補校老師建構的社會支持網絡,對新 移民女性參與學習能產生正向且積極的助益,不僅可以增強學習動機、學習參 與,也鼓舞新移民繼續再學習。顏瑞蓮(2009)針對臺南市參與不同公辦進修教 育之外籍配偶研究發現,影響外籍配偶學習動機的外部因素依影響力大小分別為

「進修機構類型」、「原生國籍學歷」、「就業情況」、「子女數」;外籍配偶內在學 習動機可區分為「中文識字」、「生活適應」、「就業求職」、「社交需求」,學習滿 意度會因內在的學習動機而不同而增強。臺中縣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動機則分別由 下列因素所引發:就感會增強動機、學習可助其拓展人際網絡、企圖改變現況以 及對課程與教師的認同(吳芳茜,2009)。魏慧美(2011)針對就讀國中小補校 的新移民女性進行深入訪談後發現,新移民女性就讀國中小補校的動機主要是為 了擴大其生活圈,滿足教養子女或充實自我的需求則依據個別差異有所不同。新 移民女性是否能擺脫多重角色衝突與拉鋸而進入補校就讀,夫家的支持扮演決定 性的角色。

鄭雅雯(2011)對高雄市新移民女性就讀補校的學習動機進行深入的研究發 現,新移民女性主要的學習動機包括包含拓展人際網絡、企圖改變現況與成就感

會增強學習動機。不僅可以認識相同國籍的朋友,擴大人際網絡的同時互相支持 跟打氣;也讓新移民女性體認到教育的意義與重要性,不僅可以提升自己指導小 孩學業的能力,也有益於擴展新移民女性的視野跟增加生涯發展的可能性。林俊 輝(2012)研究新北市國小補校新移民的學習意願發現,新移民對「新環境充滿 求知慾與自我成長的學習意願最強」,其次為「問題解決的高需求程度」。楊盛名

(2013)研究屏東縣新移民女性參與華語文學習動機,發現影響新移民女性華語 文學習動機因素主要為讀書識字、親子教養、社會與生活適應、社交需求、提升 自信與能力、改變別人的看法。

(2013)研究屏東縣新移民女性參與華語文學習動機,發現影響新移民女性華語 文學習動機因素主要為讀書識字、親子教養、社會與生活適應、社交需求、提升 自信與能力、改變別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