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第二節 建議

壹、對教育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健全教學資源系統,分享課程教材,教師專業與時俱進,協助追求自我實現。

教師效能感與學生成就關係密切,而這正是構成一所有效能學校的重要條件之一。

本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學術樂觀層面以「教師效能」最具影響力,亦牽動教師在教學上 成功的信念。另外,不同教育程度會影響教師在組織公民行為的展現,擁有碩士學歷教 師的組織公民行為顯著高於學士學歷教師。從相關文獻可知,教師透過專業進修與成長,

可改進教學方法、提昇自我認同感、增進教師彼此的合作態度,並能合宜的面對及解決 教育上的問題。是故,當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效能,對自己較有自信,則展現正向的心 理狀態,進而在工作上較能發自內心主動付出展現熱情,為教育注入生生不息的活水。

在詭譎多變的教育環境,體認到學習與工作必須相結合。因此,不論是教育主管當 局或學校行政人員,皆應積極引導教師專業進修及適時給予支持性社會網絡如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團隊共同學習、分享教學資源和解決困境,以強化教師個人能力和維持競爭 力。

二、保障學生基本學習權益,改善偏遠、弱勢地區教學,設置支持協助系統,比例原則 給予平等對待,營造愛與祥和教育環境。

組織公民行為的實踐對組織的效能和成功運作扮演著關鍵角色,當教師能發自內心 對學校認同、自我要求、展現助人行為,將對學校具有正面向上的力量。本研究結果發 現,學校地區會影響教師之組織公民行為,一般地區學校教師之組織公民行為表現高於 偏遠地區學校之教師。因此,引導教師展現組織公民行為刻不容緩,學校如能促使教師 願意主動承諾,認同學校而自發努力,必定能提昇學校效能,使學校保有競爭力,進而 達成教育目標。以研究者本身服務過偏遠學校的經驗,偏遠地區學校不利因素有:交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不便、文化不利、數位落差、少子化減班、教師流動率高、正式師資不足、初任校長缺 乏治校經驗等等的窘境,與一般地區學校出現落差的現象。建議教育主管當局重視偏鄉 學校學生的學習和教學品質的管控,若能增列預算補助教育經費,公平分配教育資源,

弭平數位落差,協助偏鄉學校特色發展,提供教師進修管道,鼓勵辦學績優校長至偏鄉 服務,提供有利的教育環境,才能真正達到教育機會均等。

貳、對國中校長、學校行政之建議

一、用真心換誠意,成就無限的可能。

本研究發現在教師學術樂觀層面下「教師信任領導者」層面得分偏低,其題項中「我 在學校能與校長討論自己的感受、擔憂和挫折」,教師的認知感受差距最大,倘若校長 與學校同仁關係處不好,又如何談辦學?談教育?因此,校長的為人處世態度相當重要,

所言所行一定要得人心。

本研究建議校長在平常放下自己的防衛心,用開放、坦誠的心胸去接納別人,關心 別人,聽取別人的意見,發表自己的建言,尤其和家長及社區人士間,更要建立好人際 關係。遇到事情時,聆聽一下對方的聲音,等待對方情緒穩定下來,處理事情往往迎刃 而解。「用心傾聽、用心溝通」,雖然不一定是暢行無阻,但卻是一個有效而直接的待人 處事方法,用開放的胸襟,關懷的心情,坦誠的與人溝通,公平對待每一個人,真誠自 會感動校內同仁。

二、建立誠信的互動關係,展現支持行為,求真、求善、求美。

本研究也發現「教師信任同儕」、「教師信任學生與家長」亦是影響教師學術樂觀的 重要因素。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 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均有極大的影響。

教師在學校一天中,有長達八小時的時間和同仁及學生互動,要與同事、學生與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長維繫良好的關係,除了彼此頻繁互動,互相信賴亦是要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要取得同事、學生與家長信任的關鍵,在於他人遇到困難時會協助解決,且能 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本研究建議校長、學校行政和教師,以助人的態度從事教學服 務,不僅學生深受恩惠,也會激起同仁、家長的感恩之心,形成一種和諧的校園氛圍,

有助提升學校整體績效。

三、強化典範教師經驗傳承制度,增進教師組織認同感。

本研究發現年齡較長之教師其組織公民行為越多。以研究者教學經驗觀察,年紀越 大之教師,對學校越有組織公民行為表現。探究原因,年長教師累積多年豐富的教學與 生活經驗,較具有提攜後進助人之情懷與能力。因此,學校可透過資深教師的輔導與協 助,讓年輕的教師對學校有歸屬感,除堅守自己本分外,還能願意多付出協助他人,以 達「典範」學習的效能,以型塑溫馨和諧的學校文化。

四、培養學校行政人才,鼓勵教師向上流動,提升教師工作成就感。

本研究顯示職務是影響教師學術樂觀、組織公民行為的重要背景因素。教師兼主任 學術樂觀與組織公民行為皆高於其他教師,教師兼導師則偏低。因此,本研究建議學校 依教師人格特質與能力調整適當職務,鼓勵教師多參與學校行政工作,提升自我能力,

並將工作的挑戰化為成就感與滿足感。此外,今日擔任導師的壓力比起以往有過之而無 不及,應建立職務輪替之可行制度,減輕教師工作壓力,以延續教育熱情動力。

五、重視兩性互動與平權,肯定女性教師的專業與貢獻。

本研究顯示男性教師在學術樂觀、組織公民行為程度上皆高於女性教師。探究原因,

男性教師在學校經常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可獲得較多的支持與肯定,相對心理素質和 行為都有良好的展現。研究者自身經驗發現,一個公平正義的校園,才能激勵教師善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

本分,一個良善真誠的校園氛圍,才能啟發人性的光輝。因此,校長、學校行政人員平 時應主動關懷女性教師之辛勞,傾聽教師意見並協助問題解決,不吝於給予工作上良好 表現的肯定,以形成一股良性互動的力量,以增進彼此情誼和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

參、對未來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限針對桃園地區國中教師進行研究,未來如能擴展至其他縣市或更大範圍,

研究結果將對國家教育革新與發展有其重要參考價值。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量化研究,未來研究若能採取觀察、訪談的方法足以補量 化研究之不足,必能獲得更深入的發現。

三、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工具為研究者參考相關文獻經信效度考驗編製而成,未來可以依實際需要進 行修訂使用。

四、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發現教師效能、教師信任領導者與利他人之組織公民行為最具顯著性,建議 未來研究可以將校長領導、教師教學效能、組織公民行為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議題做 為研究變項,進行深入的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令宜(2013)。善用教師活化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取自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電子報

http://www.k12ea.gov.tw/ap/epaper_view.aspx?sn=00b2b8f4-3543-4f78-bdd3-339a4613 7d9e&esn=fd75b9b5-a899-47f7-8694-b818244ad828

王建祥(2013)。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之指標建構及其現況調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田慧晶(2007)。桃園縣國中教師所知覺心理契約實踐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任慧瑩(2012)。高校教師工作壓力、樂觀人格、心理控制源與睡眠質量的關係。哈爾 濱工程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

江岷欽、許道然(2002)。政府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T&D 飛訊,4,1-23。

牟鍾福(2001)。國中體育教師組織正義與組織信任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政達、湯家偉、羅清水(2007)。心理契約、組織公平、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結 構關係之驗證:以臺北地區國民中學學校組織為例。教育政策論壇,10(1),

133-159。

吳毅然(2011)。國民中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組織信任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 2007)。組織公民行為。教育研究月刊,162,134。

吳璧如(2002)。教師效能感之理論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45-64。

李玉美(2010)。新竹地區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雯智(2008)。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研究之評析。學校行政,56,95-106。

林貞君(2012)。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ICCS 2009 資料庫的應用。國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淑姬、樊景立、吳靜吉、司徒達賢(1994)。薪酬公平、程序公平與組織承諾、組織 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管理評論,13(2),87-108。

林進田(2004)。抽樣調查:理論與應用。臺北市:華泰。

屏師國教所研究會(2004)。教育名詞彙編。高雄市:復文。

孫文梅、呂紅梅、嚴文蕃、郭芳芳(2010)。學校學業樂觀:提升學生學業成就的合力。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222),46-51。

孫思源、潘豐泉、林重均(2011)。大學行政服務品質初探:領導行為、服務氣候及組 織公民行為的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1(4),1-22。

孫茄綾(2007)。華人組織不忠(逆)的概念初探。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孫茄綾(2007)。華人組織不忠(逆)的概念初探。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