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與組織公民行為現況及關係,以及教師學術 樂觀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性,冀由此研究提出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領導人、

教師提升學校效能之參考。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 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已正式上路,這是繼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之後,跨世紀教育大工 程。研究者現為國中教育現場的教師,曾兼任學校行政職十餘年,近幾年在與校內和校 外的教育人員互動經驗發現,大部分教師仍持有傳統教師的角色,認真教學、勤於輔導 學生課業,但是對瞬息萬變的教育環境有愈來愈多的不適應,排斥改變傳統教學方法、

不清楚教改議題、不關心校本課程發展、忽視學生偏差行為,面對種種的變革,逐漸對 教學工作產生倦怠的現象。

教師係執行國家教育政策之前線人員,而優良的教師則是確保學校教育品質的基礎

(張奕華、許正妹、顏弘欽,2011)。在這樣一個教育革新的時代,教師的教學將緊緊 牽動著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為第一線教學工作者,在教育工作的成敗上更是扮演著重 要的關鍵角色。吳清山在2013年活化教學新面貌研討會專題演講及撰文強調:十二年國 教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在活化教學,教師必須願意接受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持續創新,

善用創新教學方法,才能擴大其效果。是故,重新建構教師教育理念和營造積極樂觀的 教學環境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這也一直備受學者們持續研究的關注。

劉文章(2010)研究指出,教師學術樂觀(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其可創造 良好的學習環境,發展出學校學術成功的重要特徵。另外,張奕華等人(2011)表示,

教師學術樂觀是一種關於教師本身的正向信念,其反映出教師對於學術的重視,教師認 為自己有能力讓學生學的更好。同時,相信學生是可以學習的,並且信任學生、家長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學校成員,進而產生一股對教學工作的正向期待。除此之外,王建祥(2013)研究認為,

教師學術樂觀係藉由重視學術、集體效能與信任感所形塑的一種樂觀態度,不僅能提振 教師自我效能涵養,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成就,更與同儕、學生和家長彼此信任互動 良好。因此,讓教師在教學上展現積極的信念與態度、有效能的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建 立卓越優質理想的校園,正是教育當局和學校領導人亟需面對的課題。由於目前國內有 關於教師學術樂觀的研究篇幅僅少數,為了解教師學術樂觀實質的貢獻,實有必要持續 探究教師學術樂觀的現況及發展趨勢,此為研究動機一。

政策制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改善現況;十二年國教政策倉促上路,全國中小 學教師皆面臨教師在教學上之調整和重新形塑教育環境。教育部於2013年提出《人才培 育白皮書》,乃為規劃培養優秀敬業的教師研擬相關的措施草案,並修正部分條文且納 入教師法,該草案目前已送請立法院審查,特色包括:1.明定教師在校服務時間,不得 少於學生在校作息時間;2.明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應接受教師評鑑等;上述種種措 施,無庸置疑最終目的是為增進學生學習成效和提升教學品質。有經驗的學校領導人都 知道,教師出於內心願意做的時候,才能水到渠成。如何讓教師「願意」,實在是當局 者須思考的問題。以學校組織管理而言,規範教師職責對於學校效能的維持確實有其必 要,但並不足以提升學校的效能(陳俊瑋,2010)。因此,學校須仰賴織公民行為來提 升學校效能。是故,組織欲獲得成功的關鍵係取決於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的展現,倘若學校裡的成員表現出自動自發、有益組織及不求酬償 的行為,將對學校組織發展而言顯得更為重要(牟鍾福,2001;張嘉原,2008;蔡秀琴,

2005;謝傳崇、王瓊滿,2011)。在面對教改浪潮不斷地衝擊下,為了幫助學校教育生 態渡過轉型期和組織效能的開展,引導教師展現組織公民行為刻不容緩。因此,教師的 組織公民行為實有必要進一步探究,係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Hoy 研究指出學術樂觀對學生學習表現有正向助益,同時有關於探討教師學術樂觀 和組織公民行為關聯之研究相當少見,Wanger 和Dipaola (2011)曾探討教師學術樂觀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組織公民行為二者存在之關聯,國外的研究發現是否適用於國內,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然而,國內探討教師學術樂觀和組織公民行為之關聯性在這方面研究的缺口則形成本研 之動機,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教育是百年大業,也是國家進步的基石,教師心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關鍵。身處在 這變動的時代,教師的角色更加複雜與艱難,也面臨更多的挑戰,除了建立專業教師尊 嚴與形象,保持樂觀積極正向的生活態度,接受挑戰;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期許本 研究結果能幫助研究者自我成長,進而影響教育現場教師們激起真誠、奉獻的信念與職 志;同時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國中校長、學校行政之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