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本節依據將桌上遊戲作為媒介融入自閉症學童之社會技巧課程以提升學生 社會技巧之研究結果,就教學實務及未來研究兩個面向提出建議:

一、 教學實務的建議

(一) 本研究每周進行三次,其中兩次利用午休時間進行,建議在教學時 考量學生身心需求,安排固定且充裕的時間,適時調整內容,以避 免其它因素干擾教學進行。

(二) 桌上遊戲種類繁多,建議在教學中,除了社會技巧外,還能加入專 注力、記憶力、反應力等能力的訓練,並在每次遊戲結束後討論遊 戲策略,對於學生整體學習能力提升相當有幫助,若能結合其它領 域的教學,更能達到教學目標。

(三) 建議在教學結束後,也能安排類化情境,與日常生活接軌,此外,

更能邀請家長及導師共同參與,提升自閉症學童整體人際互動品 質。

二、 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本研究僅針對一名國小自閉症學童做實驗介入,受限於受試者的年 齡、智力及障礙限制,選擇規則較簡單之桌上遊戲。建議未來的相 關研究可選取不同年齡、不同障礙類別及程度之學生進行實驗,根 據不同研究對象之特質及需求,運用其他類型的桌上遊戲,以瞭解 不同類型的桌上遊戲,是否都能增進學生之社會技巧。

(二) 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實驗研究法中之跨行為多基線設計,建議未來 相關研究可在處理資料時,搭配其他分析方式,如 C 統計等,以提 高實驗的信度。

(三) 建議未來相關研究在「社會技巧觀察紀錄表」參考更多相關理論及 標準化測驗,並請專家學者審視,以提高自編評量之效度。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臺北:楊智文化。

李姿瑩(2003):國教新知,49,36-50。

吳鴻鑫(2015):抽象類桌上遊戲對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生創造力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林子淳(2014):運用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未 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臺北。

邰若涵(2015):發展桌上遊戲應用於地震防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地震防災 素養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 班,新竹。

林俞衞(2016):社會課程結合桌上遊戲對國小泛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之效果(未 出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中。

周珊儀(2009):社會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中。

周淑惠(2013):遊戲 vs.課程。臺北:心理。

侯惠澤(2016, 12,5):記憶猶新!那一年,在課堂中,我們一起玩過的遊戲!

親子天下。取自

http://goo.gl/o6IATB。

洪儷瑜(2002a):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與實施。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 教育學系。

洪儷瑜(2002b):社會技巧訓練課程實例彙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 教育學系。

桌上遊戲(2017):取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

高淑貞、連廷誥(2009):從母親情緒經驗探究其親子遊戲治療之視框轉移(未 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臺北。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九月二日教育

部臺教學(四)字第 1020125519B 號令修正發布。

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應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能性。國教 新知,57(4),40-45。

陳容瑋、許育光(2016):桌遊媒材在家族遊戲治療中的應用初探。輔導季刊,

52(3),36-46。

鈕文英(2009):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取向。臺北:心理。

黃志成、林少雀、王淑楨(2010):幼兒遊戲。臺北:楊智文化。

楊斐雯(2013):圖卡式桌上遊戲融入國小五年級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劉力君(2011):專題式合作學習在教育桌上遊戲設計課程之應用-以師資培育 學生為例(未出版)。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鄭佳鈺(2014):設計桌上遊戲以改善識字困難學生學習表現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蔡佳玲(2013):應用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理論於國小平面幾何圖型概念桌 上遊戲開發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 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臺北。

蔡淑玲(2004):遊戲理論與應用-以幼兒遊戲與幼兒教師教學為例。臺北:五 南。

蔡瑜君(2014):「社交技巧方案結合桌上遊戲課程」對增進 ADHD 學童社交技巧 歷程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花蓮。

劉學融(譯)(2010):從遊戲中學習─學前融合教育實務的妙點子。(Anne H.

Widerstrom 著)。臺北:心理。

賴孟泉(2011):DSM-5 診斷標準的改變。取自

http://www.sop.org.tw/Dsm5/Folder/2011_03/20111003.pdf

鍾玉玲(2013):桌上遊戲對國小 ADHD 學生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

謝佩樺(2015):桌上遊戲應用於社會技巧訓練課程於國小亞斯伯格症兒童之個

案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魏銘志(2012):運用社交技巧多媒體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社交技巧表現之探 討(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新竹。

蘇岱崙(2015):動手又動腦的遊戲式學習。親子天下,69,136-139。

貳、英文文獻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psychiatry.org/Autism

Caldarella, P., & Merrell, K. (1997). Common dimensions of social skill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taxonomy of positive behavior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6, 264-278.

Gobet, F., Voogt, A. D., & Retsehitzki, J. (2004). Moves in mind: The psychology of

board games. New York: PsychologyPress.

Gresham, F. M., & Elliott, S. N. (1984). 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A review of methods and issu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3, 292-301.

Gresham, F. M. (1986). Conceptual and definitional iss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Implication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training. Special Issue: Social Skills Training.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5(1), 3-15.

Gresham, F. M. (2000). Social skills training: Should we raze, remodel, or rebuild?

Behavioral Disorders, 24, 19-25.

Gresham, F. M., Van, M. B., & Cook, C. R. (2006).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teaching replacement behaviors: Remediating acquisition deficits in at-risk students.

Behavioral Disorders, 31, 363-377.

Kelly, J. A. (1982). Social-skills training: A practical guide for interventions.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Matson, J. L., & Wilkins, J. (2007). A critical review of assessment targets and

methods for social skills excesses and deficit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1, 28-37.

Piaget, J. (1962). Play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Norton.

Smith, S., & Travis, F. (2001). Conducting social competence research: Consider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Behavioral Disorders, 26, 360-369.

Tager-Flusberg, H. (1999).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and

language impairments in autism.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1(4), 325-334.

Wing, L., & Gould, J. (1979). Severe impairment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associated abnormalities in children: Epidemi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9, 11-29.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親愛的家長:

您好,我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的研究生張嘉琦,在本系杞昭 安教授的指導下,欲進行「桌上遊戲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的研究,

希望透過本研究教學活動的介入,提升貴子弟的社會互動能力。本研究之相關內容如 下:

研究起源

社會技巧一直是自閉症學童的困難所在,而桌上遊戲在社會技巧的教學上具有成 效,因此,本研究欲以桌上遊戲作為媒介,融入自閉症學生之社會技巧課程,協助學 生提升社會技巧,發展合適的社會互動行為。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三款桌上遊戲為教學媒介,在社會技巧課程中進行遊戲,於遊戲過程中 分別教導三項社會互動技巧的目標行為。

為維護您與孩子的權益,在同意參與本研究前,請先閱讀下列說明。

一、研究過程沒有任何威脅及危險性,也不會影響學童本身的學習及生活。

二、本研究遵守保密原則,學生資料僅供本研究及學術上使用。

三、研究過程及結果皆可提供家長了解。

另外,若對本研究內容、過程及其他部分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歡迎您隨時與我 聯繫,也再次感謝您及貴子弟的配合與參與。

敬祝 平安喜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杞昭安 教授

研究生:張嘉琦 敬上 連絡電話:0930XXXXX5

電子郵件:XXXXXXXXXX@XXXXX.XXX.tw

………家長回條………

本人 已閱讀上述內容,並了解研究目的,同意子女 參與研究生張嘉琦之碩士論文「桌上遊戲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研究。

研究參與者家長 簽章

附錄二 社會技巧觀察紀錄表─能夠輪流等待

★說明:依學生實際表現,在每個時距內簡短紀錄主要課程內容,就目標行為出 現勾選有無。

時間: 年 月 日 □基線期 □介入期 第 次觀察紀錄

上課時距 課程內容 目標行為一

能夠輪流等待

第一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二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三個 5 分鐘 □有 □無

第四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五個 5 分鐘 □有 □無

第六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七個 5 分鐘 □有 □無

第八個 5 分鐘 □有 □無

附錄三 社會技巧觀察紀錄表─正向語言表達

★說明:依學生實際表現,在每個時距內簡短紀錄主要課程內容,就目標行為出 現勾選有無。

時間: 年 月 日 □基線期 □介入期 第 次觀察紀錄

上課時距 課程內容 目標行為二

正向語言表達

第一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二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三個 5 分鐘 □有 □無

第四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五個 5 分鐘 □有 □無

第六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七個 5 分鐘 □有 □無

第八個 5 分鐘 □有 □無

附錄四 社會技巧觀察紀錄表─主動與他人互動

★說明:依學生實際表現,在每個時距內簡短紀錄主要課程內容,就目標行為出 現勾選有無。

時間: 年 月 日 □基線期 □介入期 第 次觀察紀錄

上課時距 課程內容 目標行為三

主動與人互動

第一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二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三個 5 分鐘 □有 □無

第四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五個 5 分鐘 □有 □無

第六個 5 分鐘 □有 □無

第七個 5 分鐘 □有 □無

第八個 5 分鐘 □有 □無

附錄五 教師版社會技巧評估量表 親愛的導師:

為了解孩子在接受桌上遊戲教學介入後,社會技巧改善的情形,請您協助填寫 本量表,圈選對應的分數,謝謝您!

學生姓名: 填表者: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評分標準:1 明顯退步 2 稍微退步 3 沒有改變 4 稍微進步 5 明顯進步

1.輪流等待

1-1 孩子在課堂時間參與遊戲時,能不打斷其他玩家。 1 2 3 4 5 1-2 孩子在課堂時間參與遊戲時,能遵守遊戲輪流規則。 1 2 3 4 5 1-3 孩子在課堂時間參與遊戲時,能耐心等待其他玩家。 1 2 3 4 5

2.正向語言表達

2-1 孩子在課堂時間參與遊戲時,能說出肯定自己的話語。 1 2 3 4 5

2-1 孩子在課堂時間參與遊戲時,能說出肯定自己的話語。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