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作為教育實務及後 續研究之參考。

一、對教育實務之建議

(一)加強剛入學之身心障礙新生的輔導,培養學生適應新環境之能力 本研究發現高一身心障礙學生在不同評量者與各項學校適應項目 皆比高三身心障礙學生差,顯示剛進入高中職之身心障礙學生,由於

104

學科難度增加、不熟悉校園環境與作息、對新班級與同學感到陌生,

所以學校適應狀況不佳。故教師與輔導單位如能在開學時多留意身心 障礙新生,適時介入輔導或是進入班級做特教宣導,並且在特教服務 中擬定適合新生之社交技巧課程、提升其學業表現、建立其正向思考 與自我概念,以協助新入學之身心障礙學生調適新生活。

(二)加強剛入學之心理障礙/認知缺損類學生的適應能力

由於障礙類別與障礙影響程度在學校適應都有顯著差異,且障礙 類別能有效預測學生的學校適應情形,故教師如果能在入學之初加強 關注心理障礙/認知缺損類學生適應情形,針對學生的學習策略、社交 技巧、同儕接納度等部分做預防性的加強,使學生能夠先提升學習表 現與學習動機、改善人際互動能力,並提升同儕對身心障礙學生的了 解與接納,也許能減少心理障礙/認知缺損類學生的學習適應與社會適 應問題,進而提升身心理障礙/認知缺損類學生之學校適應情形。

(三)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生學習過程

研究結果顯示家長參與對於身心障礙學生學校適應表現有正向相 關,且家長參與能有效預測學校適應表現,故教師務必與家長保持良 好的溝通管道,當舉辦學校活動或班級活動時,教師可積極邀請家長 擔任志工、提供資源或陪同學生參與活動,提升家長對學生成長的參 與感;而且藉由學校活動,家長間可以互相交流產生支持感、獲得教 養子女的技巧、得到回饋而提高自尊,家長的參與也能增加身心障礙 學生在新環境的安全感、協助身心障礙學生解決問題,故需要鼓勵家 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以提升身心障礙學生學校適應。

二、對未來研究者之建議

(一)探究不同評量者之評量差異與原因

雖然本研究利用「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進行次級分析,能 同時獲得教師、學生和家長問卷對於學生適應的意見,從多個角度了

105

解學生學校適應之資訊,但因為不同問卷在學校適應分向度之題目數 量不同,故本研究未比較不同評量者在相同題目的評量差異,也未能 了解不同評量者對於身心障礙學生學校適應之評量差異與原因,未來 研究者可以進一步做量化分析比較不同問卷的評量結果,或是藉由質 性資料了解不同評量者評量結果之細節與差異原因,以更接近身心障 礙學生學校適應之真實狀況。

(二)了解學校因素對學校適應之影響

本研究僅採用教師、家長、學生本人對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 生之意見,且只針對個人與家庭因素進行探究,雖然根據文獻了解學 校因素可能只佔 2 成的影響力,但若未來研究能加入學校行政人員之 意見,並分析學校因素對於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之影響,可更 完整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學校適應之狀況。

(三)進行不同教育階段之追蹤研究

由於「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進行為期六年之追蹤調查,98 學年度所調查之高中職學生,資料庫人員仍會持續追蹤其未來狀況直 到離校一年,且「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中有其他年度樣本係由 國中階段始調查至其高中階段、或從國小階段便開始持續追蹤至高中 階段,故研究者可利用跨年度之資料,進行跨年度資料的比較分析,

也可縱向對個案進行不同教育階段之學校適應情形的追蹤調查。

10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天苗(2009)。「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簡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 訊,10(3),108-116。

王天苗(2012)。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98 學年度資料使用手冊(電 子檔)。取自

http://snels.cycu.edu.tw/POLL/upload_doc/ULDOC/98%E8%B3%87%E6%96%99%E 4%BD%BF%E7%94%A8%E6%89%8B%E5%86%8A.pdf

王天苗、范德鑫(1998)。智障學生學校適應能力之探討。特殊教育研 究學刊,16,109-129。

江明樺(2001)。臺中女中身心障礙學生生活適應狀況調查研究。特殊教 育季刊,80,23-29。

李欣蓉(2012。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李敦仁、余民寧(2005)。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 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 TEPS 資料庫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 究,5(2),1-47。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

29,25-50。

吳武典、林繼威(1982)。家庭與學校聯繫程度與兒童學業成就和生活適 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5,127-138。

吳武典、張正芬、盧台華、邱紹春譯(2004)。文蘭適應行為量表。臺北:

心理。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臺北:五南。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

臺北:五南。

林生傳(1990)。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怡杏(2007)。臺北市高中職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學生自我

107

概念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

林怡慧(2006)。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林俊瑩(2007)。檢視個人因素與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 影響:以 SEM 與 HLM 分析我國國中教育階段機會均等及相關問題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林俊瑩、黃毅志(2008)。影響臺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的可能機制:結構 方程模式的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45-88。

林信香(2002)。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林惠芬(2004)。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特殊教育 學報,19,57-85。

林義宸(2012)。影響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成果之個人、家庭因 素研究-以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南大學,臺南。

洪儷瑜、張郁雯、丘彥南、蔡明富、孟瑛如(2001)。學生適應調查表指 導手冊。臺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施清嵐(2003)。臺北市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高佑仁(2004)。高中職普通班聽覺障礙學生心理社會適應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徐享良(1999)。智能障礙者適應行為因素結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徐享良(2007)。修訂中華適應行為量表指導手冊。臺北:教育部特殊教 育工作小組。

徐慕蓮(1986)。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108

孫旻儀、蔡明學(2007)。社經地位和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後設分析。國 教學報,19,199-222。

許天威、蕭金土、吳訓生、林和姻、陳亭予(2002)。大專校院身障學生 學校適應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59-198。

陳冠杏(1998)。臺北市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 之狀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奎熹(2006)。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

陳淑瑗(2004)。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心理社會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陳貴龍(1987)。國民小學學生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輔導學報,10,

121-141。

陳麗君(1995)。大學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郭春在(2001)。高職特殊教育班學生家庭環境因素與其適應行為之相關 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郭靜姿(2000)。談資優學生的特殊適應問題與輔導。資優教育季刊,75,

1-6。

莊明貞(198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莊璧阡(2011)。十二年就學安置高中職綜合職能科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黃玉真(1994)。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校生活壓力、因應行為及學 校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黃志雄(2007)。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家長參與的涵義與重要性之探討。載 於侯禎塘(主編),特殊教育的現在與未來─特殊教育叢書 9602 輯

(93-106 頁)。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黃政昌(2000)。高職特教實驗班學生之學校適應研究。特殊教育季刊,

75,21-29。

109

黃盈萱(2012)。國中身心障礙學生自我決策及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 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黃韻如(2004)。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曾尚民(2004)。大台北地區高職特教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植珊(1976)。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相關研究與輔導。

教育學院學報,1,1-14。

張萬烽(2011 年 12 月)。次級分析在特殊教育研究上的意義與應用。100 年度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05-125。

張照明(2003)。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

張照明(2003)。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