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育資料庫及次級分析

本研究期望由不同對象對學生之觀察,了解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 學生學校適應狀況,故採用「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之教師問卷、

學生問卷及家長問卷三類資料來源進行次級分析,此節將針對教育資料 庫與次級分析作說明。

一、教育資料庫之種類及功能

目前國內普通教育範疇下建置之全國教育資料庫,針對不同教育階 段與研究對象,有不同的資料庫型態,包含有: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 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簡稱 TEPS)、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 資料庫(Taiwan Assessment of Student Achievement,簡稱 TASA)、臺灣高 等教育整合資料庫(Taiwan 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base,

簡稱 TIPED)。

美國的特殊教育領域已建置不同教育階段之資料庫,包括:高中職 階段的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追蹤研究(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Transition Study-1,簡稱 NLTS-1),及後續研究 NLTS-2,還有早期療育階段(National Early Intervention Longitudinal Study,簡稱 NEILS)、學前教育階段

(Pre-Elementary 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簡稱 PEELS)、國小學齡階 段(Special Education Elementary Longitudinal Study,簡稱 SEELS)等。

近年來,臺灣特殊教育蓬勃發展,接受特教服務的學生年齡範圍往 上往下延伸,使得身心障礙學生人數增加,服務範圍與內容也更深更廣,

為能掌握特殊教育的成果與品質,特教學者參考國內普通教育與美國特 殊教育建置教育資料庫之經驗,著手規劃國內特殊教育的資料庫(王天苗,

2009)。目前,臺灣特殊教育相關資料庫有「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簡稱 SNELS)」和「資賦優 異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

簡稱 GTELS)」。

34

教育資料庫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適時、正確和完整的資料,這些資料 只要經過適當的整合或分析後便能提供資訊,包括:描述教育狀況,經 由與相關資訊比較後,能了解教育的各項變遷或成長,並診斷教育缺失,

以作為未來規劃改進的依據。資料庫分析也能探討關於教學成效、學生 學習成長、行政效率等教育議題,了解其因素與問題,以作為改進教學 策略的參考;再者,可以進行評鑑或評量某一措施的成效,並探討政策 的可行性和成果等,以作為政策或教育措施之修正依據(張萬烽,2011;

彭森明,2003)。

但教育資料庫所收集的數據是原始資料的保存,僅是供分析的素材 而非結果,需要進一步整合或分析,資料才會有價值,故教育資料庫的 整體系統應包含原始資料及經由分析而來的統計數據、報告或作品等其 他資料(彭森明,2003)。

二、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之建置與內涵

「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從 2007 年起,由國科會資助規劃,以 六年時間系統性收集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的長期追蹤資料,包含學 前、國小、國中到高中職各階段的特殊教育及轉銜資料。除了以學生為 單位,收集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家庭、學校教育等全面性的數據,

也以縣市為單位進行全國性的長期追蹤資料,希望藉此掌握國內身障教 育實施現況,並針對特殊教育之重要議題,進行各類主題之分析(王天苗,

2009)。

「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建置特點包含:(1)多階段資料收集:

資料庫從學前到高中職進行四個教育階段的追蹤,包含學生十五年在校 狀況及離校情形的追蹤調查;(2)多來源、多面向的長期追蹤資料:收集 以學生核心的資料時,調查對象除身心障礙學生本人,還包括學生家長、

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以建立學生、家庭、學校教育、受教成果等多面 向資料;(3)收集橫斷及縱貫性資料:除追蹤個案以分析變化情形,並可

35

進行跨多年級的現況分析;(4)建立以學生和縣市為核心的長期資料:除 收集以學生為本的數據,還收集縣市教育局(處)特殊教育行政與服務概況 之整體資料(王天苗,2012)。

資料庫架構之初,除了檢視國內外特殊教育相關文獻外,也參考國 內外現存大型教育資料庫的調查報告,請益擁有豐富主持資料庫計畫案 之學者,更透過問卷調查向特教學者、各教育階段特教教師、學校行政 人員、縣市特教承辦人員、身心障礙學生家長、社福機構人員及復健治 療師等人員對國內特殊教育重要議題的調查意見(王天苗,2012),以建構 完整、豐富、實用之資料庫。

(一)研究工具

「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之資料是以身心障礙學生為核心,調 查對象擴及影響學生生活及學習經驗的家長、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調 查內容架構涵蓋學生基本資料、家庭狀況、就讀學校情形、接受教育與 相關服務情形、教育成果、及縣(市)特教行政與服務概況等向度。各類問 卷簡介如下(以下摘要自王天苗,2012):

1、家長問卷

家長問卷由學生家長或主要照顧者接受面訪或自行上網填寫。國中 小階段分為家長問卷及在家教育學生家長問卷兩種,高中職階段僅用「高 中(職)家長問卷」。

問卷內容包括:子女狀況、子女教養、家庭資源與需求、父母期望、

托育照顧、居家生活、子女課餘活動、親子互動、子女受教情形、子女 學習表現、家長滿意度等內容。

2、教師問卷

教師問卷分普通班教師問卷、特教教師問卷、資源班教師問卷、在 家教育教師問卷四種,高中職階段使用「高中(職)教師問卷」和「高中(職) 特教教師問卷」。就讀普通班之身障學生,由普通班導師填寫「高中(職) 教師問卷」;就讀資源班之身障學生,由普通班導師和資源班老師分別填

36

寫「高中(職)教師問卷」與「高中(職)特教教師問卷」;就讀特教班、特 殊學校、身障福利機構之身障學生,由班級導師填寫「高中(職)特教教師 問卷」。

整體來說,教師問卷內容涵蓋:學生基本資料、障礙問題、就讀情 形、班級狀況、教學評量、課程教學情形、師生互動、專業與行政支持、

親師互動、服務型態、IEP、相關服務、轉銜服務、學習參與、各項能力 表現、教師資料等。

3、學生問卷

學生問卷由學生填答或由教師協助學生填寫紙本問卷或上網填答。

因為部分學生有能力限制,故資料庫僅針對就讀普通班(含資源班)之國高 中身心障礙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包含:學生身心狀況、自我概念、居家生活、父母教養、

課餘生活、學校生活參與、師生與同儕關係、教育滿意度等內容。

4、行政人員問卷

行政人員問卷由學生就讀學校之特教組長或特教承辦教師負責填寫。

問卷內容包括:學校設班及資源等基本概況、校內身心障礙學生情形、

特教措施、學校行政支援、普特教資源共享、校外資源運用及填答者基 本資料等。

5、縣(市)特教行政概況問卷

此問卷由縣(市)特教專責單位之特教承辦人員填寫。問卷內容含有:

推動之重點工作、行政組織及運作、身障教育服務人口、身障教育服務 措施、經費分配與應用、填答者基本資料等。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適應之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故研究工具僅使用 98 學年度「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高 中職第一波調查資料,將「高中(職)家長問卷」、「高中(職)教師問卷」、「高 中(職)學生問卷」三種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次級分析。

(二)抽樣設計

37

「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98 學年度高中職第一波調查,採隨機 抽樣法取得代表性樣本,關於抽樣來源與母群、抽樣方法與原則、抽樣 程序之說明如下(以下摘要自王天苗,2012):

1、抽樣來源與母群

資料庫的抽樣來源為「全國特殊教育通報網」之個案,抽樣之母群 為「全國特殊教育通報網」內高中職階段的所有身心障礙學生。

2、抽樣方法與原則

(1)抽樣單位:以「學生」而非以「學校」為抽樣單位,主要是顧及以「學 校」為抽樣單位可能使樣本的障礙類別比率出現偏離母群的情形。

(2)抽樣方法:採隨機抽樣法,以學生「障礙類別」為主要抽樣考量。身 心障礙學生之安置型態、社經地位、就讀學校地區、性別等變項,並 不列入抽樣考量依據,因為在已知母群的條件下,只要抽樣程序符合 隨機原則,樣本在這些變項上的分佈情形應與母群特質近似。

(3)抽樣原則:為同時兼顧描述與推論統計之需要,資料庫的樣本總人數 應超過母群的 5%,並考量受訪者的拒絕率或日後追蹤樣本流失率的問 題;由於 98 學年度高中職組樣本並非追蹤樣本,故不需考慮流失率,

但經過 96、97 學年度的調查經驗,受訪者拒絕率高達約 50%,故 98 學年度是以 50%拒絕率估算抽樣人數,因此各障礙類別至少選取 200 名為原則。若某障礙類別之母群超過應抽樣人數,對該障礙類別進行 隨機抽樣,若母群人數不足應抽樣人數,則取該障礙類別之母群全體。

3、抽樣程序

(1)取得抽樣年齡或年級組之匿名母群資料:由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提供「全國特殊教育通報網」中各縣市所有抽樣年級或年齡層之身心 障礙學生匿名資料,包括:學生代碼、聯絡地址之縣市鄉鎮別、障礙 類別、就讀年級或年齡和安置型態。

(2)依拒絕率計算各障礙類別應抽樣人數:以拒絕率 50%計算應抽樣人 數。

38

(3)分析母群特性、決定抽樣障礙類別:獲得母群資料後,先檢視各障礙 類別母群人數是否達到應抽樣人數,然後決定每年級需抽樣之障礙類 別。

(4)隨機抽樣後進行樣本與母群特性比對分析:依據應抽樣的障礙類別,

進行隨機抽樣。完成抽樣後,針對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同意釋放 的障礙類別、教育安置、性別、地區等四項基本資料進行樣本與母群 之特性比對分析,以確定樣本代表性。

(5)將抽出的樣本匿名名單送交全國特殊教育通報網:由「全國特殊教育 通報網」的工作人員依學生代碼提供學生「姓名」與「就讀學校」完 成正式調查名單。

三、教育資料庫之次級分析 (一)次級分析之定義

傳統社會科學原是研究者透過挑選研究主題來設計研究並直接收集

傳統社會科學原是研究者透過挑選研究主題來設計研究並直接收集